一种焊接钢箱梁纵向对接焊缝的移动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3146阅读:1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钢箱梁纵向对接焊缝的移动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用来焊接梁段间纵向对接焊缝的平台装置,该装置属于钢结构桥梁现场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钢结构桥梁广泛应用于城市立交桥,多数需跨越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或高速公路。现场安装时,将梁段吊装就位后,需设置施工平台,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梁段纵缝焊接,但由于车流量大,不能长时间封路施工,难以设置施工平台,梁段纵缝焊接作业存在很大的困难。目前国内施工单位对于梁段间纵向焊缝的焊接,大多数采用搭设支架法、挂篮法或满铺木板法。

搭设支架法即沿整个桥梁纵缝布设支架,材料用量大,成本高,且由于不能长期封路,此方法难以实现。

挂篮施工即通过固定措施将挂篮与箱梁腹板或底板固定,施工人员在挂篮上对箱梁纵缝进行焊接作业。该方法施工困难、灵活性差,效率低,安全性较差。

满铺木板施工法目前应用较多,即在箱梁之间底板翼缘上满铺木板。该方法木材用量大,成本高,并且高空进行铺设、拆除木板作业,安全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移动施工平台,以此来满足跨路梁段纵缝焊接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可移动的施工平台装置,该装置包括平台底板1、围挡2、轴承滚轮3、驱动机构4、防火岩棉6、控制器5、平台轨道7和高强螺栓8。平台底板1由槽钢通过高强螺栓8连接组成;轴承滚轮3与平台底板1的连接处设长圆孔,实现平台底板1的整体位置可调。围挡2通过高强螺栓8与平台底板连成整体。轴承滚轮3安装于平台底板1底部。驱动机构4设置在平台底板1的侧部,驱动机构4为平台底板1的移动提供动力。驱动机构4与控制器5连接,通过控制器5控制平台底板1的行进或停止。防火岩棉6铺设在平台底板1上。平台轨道7焊接于钢箱梁底板翼缘位置并作为平台底板1的行驶轨道,平台底板1底部的轴承滚轮3与平台轨道7相配合。

防火岩棉6铺针对焊接作业产生的火星和焊瘤起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成本低、可重复利用的特点,并且不影响交通,同时也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箱梁纵缝焊接可移动施工平台立面示意图。

图2为可移动施工平台平面示意图。

图中:1、平台底板,2、围挡,3、轴承滚轮,4、驱动机构,5、控制器,6、防火岩棉,7、平台轨道,8、高强螺栓。

M、梁段分段线,N、钢箱梁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钢箱梁梁段间纵缝对接施工的可移动平台装置。经计算分析,该施工平台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为施工安全起见,该平台上最多允许两个施工人员和两台焊机共同作业。

一种可移动的施工平台装置,该装置包括平台底板1、围挡2、轴承滚轮3、驱动机构4、防火岩棉6、控制器5、平台轨道7和高强螺栓8。平台底板1由槽钢通过高强螺栓8连接组成;轴承滚轮3与平台底板1的连接处设长圆孔,实现平台底板1的整体位置可调。围挡2通过高强螺栓8与平台底板连成整体。轴承滚轮3安装于平台底板1底部。驱动机构4设置在平台底板1的侧部,驱动机构4为平台底板1的移动提供动力。驱动机构4与控制器5连接,通过控制器5控制平台底板1的行进或停止。防火岩棉6铺设在平台底板1上。平台轨道7焊接于钢箱梁底板翼缘位置作为平台底板1的行使轨道,平台底板1底部的轴承滚轮3与平台轨道7相配合。

防火岩棉6铺针对焊接作业产生的火星和焊瘤起防护作用。

钢箱梁吊装就位后,在支架位置轨道上组拼好施工平台,人员及机具进入平台,通过高强螺栓将围挡与平台底板连接固定。形成封闭空间后,检查安全隐患,确定安全后开始施工。施工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平台沿钢梁纵向行进,到达指定施工位置后,将平台固定,施工人员可以进行焊接及其他作业。该部位施工完成后,由施工人员控制平台沿桥梁纵向继续前进,对未完成施工部位进行焊接施工,直至整个钢箱梁纵缝焊接完成。桥梁现场安装完成后,也可利用该移动平台进行最终涂装作业。

本装置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车辆通行,并且平台底板及围挡铺设防火岩棉,能够防止火星、焊渣等对过往车辆造成损伤。具有灵活性好,成本低,效率高,施工安全等优点,使梁段间纵缝焊接作业施工难度大大降低,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