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置除雪滚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776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置除雪滚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侧置除雪滚刷。



背景技术:

道路积雪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并且是很多交通事故的元凶。故而,冬季除雪工作尤为重要。目前,市政部门一般采用机械作业进行清雪,扫雪滚刷是一种常用的机械清雪工具。可以将扫雪滚刷安装到扫雪车或者其他机动车的前方,驾驶扫雪车,打开扫雪滚刷自身的动力驱动,使得扫雪滚刷可推动积雪移动并且堆积在一处,代替了人工扫雪,既可以节省人力,又可以提高清雪速度。

现阶段各种除雪滚刷只能将路面积雪清扫至路面两侧,而路沿石上的积雪由于位置比路面高,所以一般除雪设备无法清除,只能使用人力清扫,造成工人作业强度大,效率低。

为了实现高效而又洁净的清除路沿石积雪,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侧置除雪滚刷,通过将该滚刷连接至滑移装载机等自走设备,通过滚刷与路沿石接触来清除路沿石上面的积雪,减少了人工清扫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扫雪设备上设置侧置滚刷来清理路沿石上的面的积雪,减少了人工清扫的麻烦,提高了清除积雪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侧置除雪滚刷,其特征在于:包含悬挂架(2)、举升梁(3)、举升油缸(4)和扫刷总成(5),所述举升梁 (3)为杆状体,所述举升梁(3)的一端与悬挂架(2)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举升梁(3)自由端与扫刷总成(5)连接,所述举升梁(3)自由端与扫刷总成(5) 之间设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为一个板状体,所述限位板(6)的一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块(61),所述限位块(61)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限位区间,所述举升梁(3)的自由端与限位板(6)连接,且自由端位于限位区间,所述扫刷总成(5) 相对举升梁(3)发生转动时,限位块(61)形成的限位区间限制扫刷总成(5)的转动角度,所述举升油缸(4)一端与悬挂架(2)铰接,另一端与举升梁(3)铰接,所述举升油缸(4)驱动举升梁(3)相对铰接部转动。

实际使用时,在滑移装载机机架(1)上放置侧置除雪滚刷悬挂架(2),滚刷(52) 在正常清雪作业过程中,举升油缸(4)伸出,滚刷(52)与地面接触,滚刷(52) 由驱动机构提供动力,以完成侧面清雪作业。在侧面遇到电线杆等障碍物时,举升油缸(4)收回,举升梁(3)将扫刷总成(5)收起。连接限位板(6)可保证在扫刷总成(5)收起时滚刷(52)不会摆动过大。

所述限位板(6)为一个板状体,所述的限位块(61)在限位板(6)上至少设有两块,所述限位板(6)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将举升梁(3)、限位板(6)和滚刷架(51)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61)在限位板(6)上相对螺纹孔上下分开设置,相互之间形成限位区间,所述举升梁(3)的自由端设于限位块(61)组成的限位区间区域之间,当扫刷总成(5)和限位块(61)相对举升梁(3)旋转一定角度后限位块(61)与举升梁(3)发生接触,举升梁(3)阻碍了扫刷总成(5)和限位块(61) 的旋转,当举升梁(3)对扫刷总成(5)进行抬升时,减少了扫刷总成(5)的晃动。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板(6)上设有四块限位块(61),所述限位板()的一端面与扫刷总成(5)连接,设有限位块(61)的那一端面与举升梁(3)自由端连接,且举升梁(3)、限位板(6)和扫刷总成(5)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6) 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四块限位块(61)相对限位板(6)上所设的连接孔两两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限位块(61)两两相对形成一定的限位区间。

限位块(61)在限位板(6)上的数量和位置决定了限位板(6)和扫刷总成(5) 相对举升梁(3)的旋转角度。

限位板(61)与扫刷总成(5)之间设有四连杆机构(7),四连杆机构(7)控制扫刷总成(5)相对举升梁(3)前后摆动。

所述四连杆机构(7)分别与限位板(6)和扫刷总成(5)铰接,所述限位板(6) 和扫刷总成(5)之间还设有伸缩油缸(9),所述伸缩油缸(9)一端与限位板(6) 铰接,另一端与四连杆机构(7)铰接,伸缩油缸(9)的伸展与收缩驱动四连杆机构 (7)活动,进一步控制扫刷总成(5)相对举升梁(3)发生摆动。

所述的举升梁(3)与扫刷总成(5)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在进一步的,所述扫刷总成(5)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滚刷架(51)的中部至少设有一组悬挂杆(53),所述悬挂杆(53)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至少包含驱动装置(54)和动力输出轴(55),所述滚刷(52)为一个筒状体,所述动力输出轴(55)一端与驱动装置(54)连接,另一端与滚刷(52)连接,随着驱动装置(54) 驱动动力输出轴(55)的转动,滚刷(52)也同动力输出轴(55)旋转。

所述动力输出轴(55)为“T”形结构,“T”形动力输出轴(55)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连接滚刷(52),当驱动装置(54)驱动“T”形动力输出轴(55)转动,滚刷(52)随“T”形动力输出轴(55)一起转动,当滚刷架(51)随着扫雪机起落时,滚刷(52)也随着扫雪机起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清除了路沿石上的积雪,解决了人工清扫路沿石上积雪时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附图标记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附图标记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扫刷总成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是机架,2是悬挂架,3是举升梁,4是举升油缸,5是扫刷总成,51是滚刷架,52是滚刷,53是悬挂杆,54是驱动装置,55是输出动力轴,56是驱动防护壳,57 是刷毛,6是限位板,61是限位块,7是四连杆机构,8路沿石,9是伸缩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侧置除雪滚刷,其特征在于:包含悬挂架2、举升梁3、举升油缸4和扫刷总成5,所述举升梁3为杆状体,所述举升梁3的一端与悬挂架2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举升梁3自由端与扫刷总成5连接,所述举升梁3自由端与扫刷总成5之间设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为一个板状体,所述限位板6的一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块61,所述限位块61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限位区间,所述举升梁3的自由端与限位板6连接,且自由端位于限位区间,所述扫刷总成5相对举升梁3发生转动时,限位块61形成的限位区间限制扫刷总成5的转动角度,所述举升油缸4一端与悬挂架2铰接,另一端与举升梁3铰接,所述举升油缸4驱动举升梁3相对铰接部转动。

实际使用时,在滑移装载机机架1上放置侧置除雪滚刷悬挂架2,滑移装载机沿路面行走,滚刷52在正常清雪作业过程中,举升油缸4伸出,扫刷总成5位于路沿石上方清扫路沿石上方积雪,滚刷52由驱动机构提供动力,以完成侧面清雪作业。在侧面遇到电线杆等障碍物时,举升油缸4收回,举升梁3将扫刷总成5收起。连接限位板6可保证在扫刷总成5收起时滚刷52不会摆动过大。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所述扫刷总成5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滚刷架51的中部至少设有一组悬挂杆53,所述悬挂杆53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至少包含驱动装置54和动力输出轴55,所述滚刷52为一个筒状体,所述动力输出轴55一端与驱动装置54连接,另一端与滚刷52连接,随着驱动装置54驱动动力输出轴55的转动,滚刷52也同动力输出轴55旋转。

所述动力输出轴55为“T”形结构,“T”形动力输出轴55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连接滚刷52,当驱动装置54驱动“T”形动力输出轴55转动,滚刷52随“T”形动力输出轴55一起转动,当滚刷架51随着扫雪机起落时,滚刷52也随着扫雪机起落。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扫刷总成(5)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滚刷架51上设有悬挂杆53,所述悬挂杆53的两侧分别设有驱动防护壳56,所述驱动防护壳56为一个设有内腔的壳体,所述驱动防护壳56一端面与悬挂杆53连接,另一端面设有出口,所述设有两组驱动装置54分别设于悬挂杆53 两侧的驱动防护壳56内腔,所述动力输出轴55的一端与驱动装置54连接,另一端穿过出口向悬挂杆53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滚刷52为一端开口、一端闭合的筒状体,所述滚刷52将驱动防护壳56和动力输出轴55包裹于内腔,所述滚刷52闭合的那一端面与动力输出轴55连接,开口端与驱动防护壳56轴承连接,随着驱动装置54驱动动力输出轴55的转动,动力输出轴55带动滚刷52旋转。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限位板6上设有四块限位块61,所述限位块61之间两两相对设置形成一定的限位空间。限位块61在限位板6上的数量和位置决定了限位板6和扫刷总成5相对举升梁3的旋转角度。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四连杆机构至少包含两根连接杆,所述两根连接杆分别于限位板6和扫刷总成5铰接,相互之间形成品行四连杆机构,所述限位板6和扫刷总成5之间还伸缩油缸9,所述伸缩油缸9一端与限位板6铰接,另一端与四连杆机构7铰接,伸缩油缸9的伸展与收缩驱动四连杆机构 7活动,进一步控制扫刷总成5相对举升梁3发生摆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