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振动车辆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7196发布日期:2019-01-22 22:2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无振动车辆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道路车辆运行速度控制装置,具体涉及适应不同路面的速度要求、不同的车辆的安全速度行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交通道路设置的车辆减震带中,道路对速度不同的要求,车辆减震带装置的大小、高度及材料不同,即使车辆按照规定的速度要求行驶,车辆会产生较大的振动。车辆的行驶速度减下来了,道路行人安全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对车辆的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车辆产生的剧烈颠簸使货车所拉货物受到影响,特别是易碎、易爆、易燃等物质受到了严重的危险,车辆的乘坐人失去了舒适感,特别是病人、老人、幼儿在心里、生理上有一定的影响,对车辆自身的性能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总之,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运行。针对以上传统车辆减震带的缺陷,本技术研究了无振动车辆减速带,车辆按照道路行驶速度要求通过无振动车辆减速带时,车辆行驶平稳、无振动,若超过道路行驶速度要求,车辆会产生较大的颠簸,即保证了道路行人的安全,也不会对行驶的车辆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车辆减速带在车辆按照规定的速度通过减速带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问题,研究一种用于无振动车辆减速带在车辆按照规定的速度通过减速带时车辆不会产生振动,如果车辆不按照规定的速度通过减速带时车辆会产生振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无振动车辆减速带,包括嵌设于地下的凹槽状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凹槽内的:

与所述壳体凹槽方向平行,用于直接与车轮接触并发生偏转的减速牙组件;

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减速牙组件下方的壳体上,用于阻挡所述减速牙组件偏转,且移动区间由阻挡区间和不阻挡区间组成,在所述阻挡区间内使得所述减速牙组件最大偏转后凸出于地面,在所述不阻挡区间内使得所述减速牙组件最大偏转后与地面平行的减速床;

与所述减速牙组件同轴联动,将所述减速牙组件的偏转速度转化为驱动力的传动组件;

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和减速床,通过自身液压通路耗散或者推动减速床运动来耗散传动组件所做功的液压油箱;

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并根据所述传动组件驱动力产生相应位移的速度阀组件。

优选地,所述减速牙组件设置有若干同轴联动且均匀间隔设置的减速牙,所述减速床上设置有与所述减速牙相匹配的凸起的减速振,所述减速振的设置使得在所述阻挡区间内,所述减速牙组件最大偏转后落于减速振上,在所述不阻挡区间内,所述减速牙组件最大偏转后落于减速床上;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减速牙组件同轴联动的液压伞齿轮和凸轮,所述液压伞齿轮连接有水平连杆;

所述液压油箱包括通过溢流口连通的多级腔室;所述液压油箱的一个腔室内设置有主动活塞和从动活塞,所述主动活塞连接所述水平连杆,所述从动活塞连接所述减速床;

所述速度阀组件一端与所述凸轮接触连接,另一端向所述溢流口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速度阀组件包括空心阀套、阀杆、阀顶和弹簧,所述阀杆、弹簧、空心阀套由内而外依次套设,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空心阀套内部,另一端自由伸长至所述空心阀套外部,所述阀杆的一端设置有阀顶,另一端连接有阻油塞。

优选地,所述减速牙组件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第一减速牙组和第二减速牙组,所述第一减速牙组和第二减速牙组之间通过互动伞齿轮实现联动。

优选地,所述液压伞齿轮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速牙组和第二减速牙组同轴联动的第一液压伞齿轮和第二液压伞齿轮,所述第一减速牙组和第二减速牙组相互啮合,所述水平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液压伞齿轮或者第二液压伞齿轮。

优选地,所述凸轮连接于所述第一减速牙组或者第二减速牙组的一端,所述速度阀组件、凸轮以及液压油箱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同侧。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道,所述减速床设置于所述滚道之上。

优选地,所述减速床与所述壳体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减速牙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减速牙组在不受压状态下突出于地面的第二复位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车辆按照规定的速度通过减速带时车辆不会产生振动,如果车辆不按照规定的速度通过减速带时车辆会产生振动。

2,可根据不同的路段规定调整速度阀组件的预加力,从而得到不同的限制行驶速度,可调整的速度范围在40Km/小时到5Km/小时。

3,纯机械结构,设计科学、使用方便、经久耐用,实现了道路、车辆两安全。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振动车辆减速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面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B面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C-C面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无振动车辆减速带的速度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无振动车辆减速带刚接触车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超速车辆车轮通过本实用新型无振动车辆减速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未超速车辆车轮通过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无振动车辆减速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注为:

100,壳体;110,滚道;200,减速牙组件;210,第一减速牙组;220,第二减速牙组;230,互动伞齿轮;240,减速牙;300,减速床;310,减速振;400,传动组件;410,液压伞齿轮;411,第一液压伞齿轮;412,第二液压伞齿轮; 420,凸轮;430,水平连杆;500,液压油箱;510,溢流口;600,速度阀组件;610,空心阀套;620,阀杆;630,阀顶;640,弹簧;650,阻油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无振动车辆减速带,包括嵌设于地面以下的凹槽状壳体100,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00内部的减速牙组件200、减速床300,传动组件400、液压油箱500、速度阀组件600。

所述减速牙组件200包括两个可相互啮合的第一减速牙组210和第二减速牙组220,所述第一减速牙组210和第二减速牙组220之间通过互动伞齿轮230实现联动,所述第一减速牙组210和第二减速牙组220在第二复位弹簧的支撑作用下突出于地面。

所述第一减速牙组210及第二减速牙组220均由若干同轴联动且均匀间隔设置的减速牙240组成,所述第一减速牙组210的减速牙240上和所述第二减速牙组220的减速牙240上设置有带有一端开口的通槽和与所述通槽相匹配的插杆,所述第一减速牙组210与所述第二减速牙组220通过所述通槽与插杆的配合作用而相互啮合。

所述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道110,所述减速床300设置于所述滚道 110之上,所述减速床300可沿所述壳体100内部平行移动,其运动区间包括阻挡区间和不阻挡区间。所述减速床300上设置有与所述减速牙240相匹配的凸起的减速振310,在所述阻挡区间内,所述减速牙组件200最大偏转后落于减速振 310上,减速牙240产生最大偏转后仍凸出于地面,在所述不阻挡区间内,所述减速牙组件200最大偏转后落于减速床300上,减速牙240最大偏转后与地面平行。

所述传动组件400包括与所述减速牙组件200同轴联动的液压伞齿轮410 和凸轮420。所述液压伞齿轮410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速牙组210和第二减速牙组220同轴联动且相互啮合的第一液压伞齿轮411和第二液压伞齿轮412,所述第二液压伞齿轮412连接有水平连杆430,在液压伞齿轮410向下转动的过程中,水平连杆430的位置下降。所述凸轮420固定于所述第一减速牙组210的一端,所述速度阀组件600以及液压油箱500均设置于壳体100的同侧。

所述液压油箱500包括通过溢流口510连通的多级腔室和位于所述多级腔室内的液压油,所述液压油通过所述溢流口510在所述腔室内形成液压通路;所述液压油箱500的内部腔室设置有主动活塞和从动活塞,所述主动活塞连接所述水平连杆430,受所述水平连杆430的作用产生对液压油的垂直方向的压力。所述从动活塞连接所述减速床300,受所述液压油的挤压作用,产生对减速床300的水平方向的推力。

所述速度阀组件600包括空心阀套610、阀杆620、阀顶630和弹簧640,所述阀杆620、弹簧640、空心阀套610由内而外依次套设,所述弹簧640一端固定于所述空心阀套610内部,另一端自由伸长至所述空心阀套610外部,所述阀杆620的一端设置有阀顶630,另一端连接有阻油塞650。

所述速度阀组件600一端的阀顶630与所述凸轮420接触连接,并在凸轮 420的离心力作用下产生位移,另一端的阻油塞650在位移过程中阻塞或不阻塞所述液压油箱500的溢流口510。

可通过设置弹簧640的阻力或者阀杆620与空心阀套610之间的摩擦力来确定速度阀组件600的位移量与车辆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限定车辆行驶速度。

在具体使用时,车辆车轮以一定的线速度接触第一减速牙组210,将线速度传递给第一减速牙组210并使其发生转动,互动伞齿轮230与第一减速牙组210 同轴联动带动第二减速牙组220同步相向运动,液压伞齿轮410也与第二减速牙组220同轴转动带动主动活塞压缩液压油缸中的液压油。同时,第一减速牙组 210同轴上的凸轮420在第一减速牙组210的带动下以一定的离心速度转动,将离心力传递给速度阀的阀顶630,阀顶63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带动阀杆620发生相应的位移。

当车辆行驶速度大于规定的速度,凸轮420产生的离心力较大,阀顶630 和阀杆620克服弹簧640的阻力,产生较大的位移,阻油塞650将溢流口510 阻塞,液压油箱500的液压通路关闭,这时液压油箱500内的压缩液压油通过从动活塞推动减速床300发生位移,减速床300在滚道110的作用下自如位移,减速床300上的减速振310同步位移,且产生的位移量与减速牙240的宽度一致,减速振310阻挡减速牙240的转动使减速牙240不能达到与地面平行,不平行量使车辆发生颠簸并达到限制速度的目的。

当车辆驶离减速牙组件200,第一减速牙组210底部设置的复位弹簧支撑减速牙组件200向上抬起复位,减速牙组件200复位的过程中带动凸轮420回转,阻油塞650离开溢流口510,主动活塞上升回位,减速床300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当车辆行驶的速度在规定的范围内,阀杆620的位移量不能将溢流口510 阻塞,液压油箱500内的液压通路畅通,这时压缩液压油不会通过从动活塞推动减速床300位移,减速牙240最终偏转到减速床300上,并与地面平行,行驶的车辆不会颠簸,当车辆驶离后,减速牙组件200回位,带动其它部件回位。

同理,第一减速牙组210和第二减速牙组220通过互动伞齿轮230联动,车辆反向行驶也有上述通用功能。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