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面加工机的地面加工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0675发布日期:2019-01-05 00:1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用于地面加工机的地面加工滚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地面加工机的地面加工滚轮,该地面加工滚轮包括沿滚轮转动轴线的方向纵向延伸的包围滚轮内部空间的滚轮外罩,滚轮外罩具有基本正圆形的外周面,其中,在滚轮外罩的外周面上设置地面压碎结构。



背景技术:

这种地面加工滚轮安装在通常根据所谓的压路机的类型而构造的地面加工机上,以便粉碎坚固的地基,例如混凝土地基。

由WO2013/107545A1已知的地面加工滚轮在构造有基本正圆形的外周面的滚轮外罩的外周上包括多个更换保持件,多个更换保持件固定在滚轮外罩的外周面上,且在更换保持件上可安装碾压工具,例如凿刀。更换保持件以彼此基本相等的周向间距布置在沿滚轮转动轴线的方向上彼此并排布置的多个环中,其中,布置在彼此相邻的环中的更换保持件以及相应还有需要固定在其上的碾压工具沿周向方向彼此错开地布置。

由DE 10 2014 201 240 A1已知的地面加工滚轮在滚轮外罩的外周面上具有沿滚轮转动轴线的方向彼此以相等的间距布置的多个切割环,切割环具有基本呈V形或刀片状的横截面。

US 4,523,873公开了一种具有设置在滚轮外罩的外周面上的地面压碎结构的地面加工滚轮。已知的地面压碎结构包括沿滚轮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的构造成锯齿状结构的多个板条,板条主要用于粉碎岩石,不适用于凿开连续的混凝土板。

EP 2 142 706 B1公开了一种具有近似正方形的、即不是具有大致圆形的外周轮廓的地面加工滚轮。压碎元件分布地设置在多个周向位置上,压碎元件由于不是正圆的外周轮廓而因此在该地面加工滚轮的旋转运动中周期性地撞击在地基上且对此粉碎地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地面加工机的地面加工滚轮,该地面加工滚轮具有经改进的用于粉碎坚固的地基、尤其混凝土地基的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目的通过用于地面加工机的地面加工滚轮实现,该地面加工滚轮包括沿滚轮转动轴线的方向纵向延伸的包围滚轮内部空间的滚轮外罩,滚轮外罩具有基本正圆形的外周轮廓,其中,在滚轮外罩的外周面上设置地面压碎结构。

地面加工滚轮的特征在于,地面压碎结构具有基本沿滚轮转动轴线的方向沿着滚轮外罩延伸的多个冲击板条和基本沿着围绕滚轮转动轴线的周向方向沿着滚轮外罩延伸的多个压碎板条。

通过提供产生栅形图案的冲击板条和压碎板条一方面确保,在地面加工运行中、即例如在粉碎需要拆除的混凝土面时根据栅形图案从需要粉碎的地基中拆出部段,接下来部段可通过另一机械、例如挖掘机或轮式装载机轻松移除。另一方面,基本沿周向方向延伸的压碎板条尤其确保,在需要粉碎的地基上按限定地引导进行基本均匀的滚动运动的地面加工滚轮,且尤其在地基与构造有这种地面加工滚轮的地面加工机的向前运动方向横向倾斜时,不易于横向漂移。

为了能够保证均匀的加工运行提出,冲击板条沿围绕滚轮转动轴线的周向方向以彼此基本相等的周向间距布置。例如该周向间距可在40cm至 60cm的范围中、优选为约50cm。

冲击板条的非常牢固的结构能够例如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即,该冲击板条具有基本为矩形的、优选正方形的横截面,其中优选地,冲击板条的横截面尺寸在40mm x 40mm的范围中。

为了能够确保完全地凿开需要加工的地基,例如混凝土板,提出,冲击板条沿滚轮转动轴线的方向基本上连续地沿着滚轮外罩延伸。

此外可通过以下方式促进需要凿开的地基的均匀加工,即,至少使布置在沿周向方向彼此相邻的冲击板条之间的一个间隙中的压碎板条、优选布置在沿周向方向彼此相邻的冲击板条之间的所有间隙中的压碎板条沿着滚轮转动轴线彼此以基本相等的轴线间距布置。

根据特别有利的方案,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地面加工滚轮中可规定,在沿围绕滚轮转动轴线的周向方向彼此相邻的间隙中的压碎板条沿滚轮转动轴线的方向彼此错开,间隙在相应两个沿周向方向彼此相邻的冲击板条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错开的压碎板条确保对地面加工滚轮的限定的横向引导,但是没有引入轨道引导效果,由此保持了构造有这种地面加工滚轮的地面加工机的转向能力。为此尤其可设置成,沿周向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间隙中的一个间隙的压碎板条相对于沿周向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间隙中的另一间隙的压碎板条沿滚轮转动轴线的方向基本布置在中间。

根据另一有利的方案可通过以下方式促使对地面加工滚轮的限定的横向引导且同时获得转向能力和均匀的地面加工性能,即,在沿周向方向依次相继的间隙的每隔一个间隙中的压碎板条沿滚轮转动轴线的方向彼此基本没有错位,该间隙在相应两个沿周向彼此相邻的冲击板条之间。

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基本没有损害这种地面加工滚轮的滚动运动的同时使压碎板条更好地压碎需要加工的地基,即,至少一部分压碎板条、优选所有的压碎板条的外周区域基本位于同心地包围滚轮转动轴线的圆形轨道上,或/和在至少一部分压碎板条、优选所有的压碎板条的外周区域中形成至少一个凹入部。

为了确保冲击板条能够有效地用于粉碎地基,冲击板条由于其在滚轮轴线的方向基本沿着整个滚轮外罩的延伸长度可在需要粉碎的地基上为地面加工滚轮提供相对大的支承面,提出,至少一部分的冲击板条、优选所有的冲击板条在滚轮外罩的外周面上的最大径向突起高度大于至少一部分的压碎板条、优选所有的压碎板条在滚轮外罩的外周面上的最大径向突起高度。

为了进一步改进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地面加工滚轮在粉碎坚固的地基、例如混凝土板时的有效性,提出,在滚轮内部空间中布置振动组件,振动组件用于产生可与围绕滚轮转动轴线的转动运动叠加的地面加工滚轮的振动。这种振动是地面加工滚轮的周期性的上下运动或加速度,即,基本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或加速度。因此,地面加工滚轮周期性地撞击到需要粉碎的地基上。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地面加工机,地面加工机包括至少一个能围绕滚轮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承在机架上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地面加工滚轮。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示出了地面加工机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可安装在图1的地面加工机中的地面加工滚轮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地面加工滚轮的径向视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地面加工滚轮的轴向视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地面加工滚轮的滚轮外罩的周边区段;

图6示出借助图2中的地面加工滚轮加工的地基的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地面加工机10的侧视图。地面加工机10包括后部 (Hinterwagen)12,在后部上设有在图1中未示出的驱动设备和通过该驱动设备驱动的驱动轮14。操作地面加工机10的操作人员可坐在驾驶室16 中。

地面加工机10的概括性地用18表示的前部(Vorderwagen)包括可摆动地支承在后部12上以便使地面加工机10转向的机架20,地面加工滚轮 22能围绕与图1的绘图平面垂直的滚轮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承在机架上。

在地面加工运行中,地面加工机10沿前进方向或沿倒退方向、即在图 1中或者向左或向右运动,以便加工或粉碎需要加工的地基24,例如需要拆除的混凝土板。为此,在地面加工滚轮22上设置下面参考图2至图5详细描述的地面压碎结构。此外,在地面加工滚轮22中可设置概括性地用 26表示的振动组件,该振动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能被驱动而围绕不平衡质量转动轴线转动的不平衡质量28,从而使得地面加工滚轮22围绕其滚轮转动轴线的转动运动与振动(即基本沿竖直方向的运动或加速度)叠加。在此需要指出,在图1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振动组件26,当然也可布置在地面加工滚轮22的滚轮内部空间中的具有为此设置的系统零件的合适的位置上。

在图2至图5中详细示出的地面加工滚轮22在地面加工运行中能够围绕滚轮转动轴线D转动。地面加工滚轮22包括构造成圆柱形的滚轮外罩 30,该滚轮外罩具有外周面32。滚轮外罩30包围滚轮内部空间34,一个或多个滚轮盘片36可布置在滚轮内部空间中,使得地面加工滚轮22经由滚轮盘片能转动地支承在机架18上。

在滚轮外罩30的外周面32上设置已经提及的地面压碎结构38。地面压碎结构包括与滚轮转动轴线D平行延伸的多个冲击板条40,冲击板条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在外周面32上。沿围绕滚轮转动轴线D的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冲击板条40优选具有基本均匀的周向间距U,周向间距可在40cm至 60cm的范围中、优选约50cm。在此需要指出,周向间距U可为沿周向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冲击板条40之间的净间距,且因此可大致为在沿周向方向相邻的冲击板条40之间形成的间隙42的周向延伸长度。

沿滚轮转动轴线D的方向优选连续延伸的例如构造成一件式的冲击板条40可具有基本为矩形的、优选为正方形的横截面构型,该横截面构型具有约40mm x 40mm的横截面积。在附图中可见的矩形横截面构型沿径向方向的延伸长度也可大于沿周向方向的延伸长度。

在沿周向方向彼此相邻的每两个冲击板条40之间形成的间隙42中分别布置多个压碎板条44。布置在相应的间隙42中的压碎板条44沿着滚轮外罩的外周或外周面32沿周向方向、即基本垂直于冲击板条42地延伸。压碎板条44的周向延伸长度优选相应于分别容纳该压碎板条的间隙42的周向延伸长度。因此,压碎板条44以其周边端部、优选基本上与限定相应的间隙42的冲击板条40保持无间距地邻接在冲击板条40上。

在图3中可看出,布置在彼此紧邻的间隙42中的压碎板条44沿滚轮转动轴线D的方向彼此错开。优选地如此错开,使得布置在间隙42中的压碎板条44沿滚轮转动轴线D的方向相对于布置在另一间隙42中的压碎板条44基本位于中间,从而也实现了在图3中可见的图案,在该图案中在每隔一个的间隙42中布置的压碎板条44彼此沿周向方向具有基本延续的、即彼此没有轴向移位。

布置在相应的间隙中的压碎板条44之间的净间距A在约70cm的范围中,从而在图2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获得如下布置,在其中在每隔一个的间隙42中布置三个压碎板条44,其中一个位于滚轮外罩30的轴向中心区域中,而另两个靠近滚轮外罩30的相应轴向端部区域处布置,而在其他的间隙42中分别布置两个压碎板条44,如上所述,两个压碎板条相对于布置在两个紧邻的间隙42中的压碎板条44具有轴向错位,该轴向错位几乎等于相应的压碎板条44之间的轴向间距A的一半。

如图4和图5清楚示出地,相比于沿周向延伸的压碎板条44,冲击板条40从滚轮外罩30的外周面32开始的最大径向延伸走向更大。对此,压碎板条44具有与同心地围绕滚轮转动轴线D的圆周线基本相应的外周轮廓。在该外周轮廓中在压碎板条44中优选设置两个彼此带有周向间距地布置的凹入部46,优选分别靠近相应压碎板条44的周向端部区域。

借助在图2至图5中所示的由冲击板条40和压碎板条44构成的栅形结构提供了地面压碎结构38,地面压碎结构尤其适合粉碎混凝土地面。对此,地面加工滚轮22周期性地以沿周向方向依次设置在其上的冲击板条 40与需要粉碎的地基形成接触。在冲击板条40与地基不接触的期间,相应形成在两个冲击板条40之间的间隙42中的压碎板条44放置在地基上,尤其以其沿周向方向定位在两个凹入部46之间的周向中心区域48放置在地基上。尤其在通过设置在滚轮内部空间34中的振动组件26产生与地面加工滚轮22的转动运动叠加的振动时,此时在地面压碎结构38与需要粉碎的地基接触的区域中有效地粉碎地基,使得在地基24中产生图6中可见的裂纹50的图案。该图案基本相应于由冲击板条40和压碎板条44在滚轮外罩33的外周面32上提供的栅形图案,从而产生多个由这种裂纹彼此分开的部段52,部段可通过另一地面加工机(例如挖掘机或轮式装载机)彼此分开且运走。

尤其通过设置在沿周向方向相邻的冲击板条40之间的相应间隙42中的压碎板条44不仅提供了粉碎功能,而且该压碎板条44也明显有助于引导地面加工滚轮22且因此有助于在向前运动中引导地面加工机10。基本持久地与需要加工的地基24接触的压碎板条44防止横向漂移。因为相邻间隙的压碎板条44沿滚轮转动轴线D的方向彼此错开,这就避免了出现轨道引导效果,该轨道引导效果使得地面加工机10尤其由于前部18相对于后部12的摆动而很难进行转向。

最后需要指出,设置在滚轮外罩30的外周上的冲击板条40和压碎板条44自然也可以不同的图案布置。因此,冲击板条40以彼此基本相等的周向间距的布置特别有利。但是也可设置沿周向方向变化的间距。布置在间隙42中的压碎板条也无需一定以分别相同的轴向间距设置。因此,例如可替代地能够在一个间隙42中以比在其两侧设置的间隙42中更小的轴向间距布置压碎板条。也可在相应的间隙之内设置压碎板条的轴向间距的变量,其中,为了获得在图6中可见的粉碎地基24的大小基本相同的部段 52,在图2至图5中所示的基本均匀的栅形结构状的图案是特别有利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