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线桥梁托换基础的加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40108发布日期:2018-07-27 21:1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线桥梁托换基础的加固方法,属土建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对曲线桥段桩基托换临时,为了尽量降低托换结构桩基的降沉对既有结构,关键技术为满足要求桩基沉降小于1cm,远小于现有工程设计规范的大不大于5cm,因此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线桥梁托换基础的加固方法,能尽量降低托换结构桩基的降沉对既有结构的影响,可满足桩基沉降小于1cm关键技术要求且施工难度低。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曲线桥梁托换基础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现场放线、定位、探槽、管线摸查;将影响范围内管线迁改、交通疏解及围蔽;

(2)施工支护桩、旋喷桩及托换桩,然后施工喷桩基座且将旋喷桩加固;

(3)在旋喷桩基座基面上施工托换桩承台;然后在桥墩下部上植筋并绑扎托换梁钢筋,且架设托换梁模;最后在托换梁模内浇筑梁砼而得到托换梁;

(4)当托换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托换桩承台上安放千斤顶及钢垫块;然后对千斤顶加荷至桥墩荷载设计值的100%,待曲线桥段变形和沉降稳定后将千斤顶卸载至稳压荷载;再截断桥墩下部桩基且在截桩过程中,密切监测桩基沉降量,并通过千斤顶顶升,使其沉降变形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直至截桩完成;

(5)浇筑托换桩与托换连接部砼,且待其砼达到强度后拆除千斤顶;然后再浇筑托换桩承台和托换梁之间砼并将钢垫块浇筑于其中;

(6)在托换梁下表面及托换桩承台周边粘贴橡胶缓冲层;然后回填托换梁与旋喷桩基座之间的下素砼;再对托换梁上方回填粘性土并压实,以恢复周围地面平齐原状。

所述沉降变形允许范围为上限+1mm和下限-2mm。

所述橡胶缓冲层厚度为2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尽量降低托换结构桩基的降沉对既有结构的影响,本发明方法能满足桩基沉降小于1cm关键技术要求,且施工难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第二步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第三步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第四步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第五和六步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支护桩;2是旋喷桩;3是托换桩;3a为被托换桩;4是喷桩基座;5是托换桩承台;6是托换梁;7是托换桩承台和托换梁之间砼;8是钢垫块;9是橡胶缓冲层;10是托换梁钢筋;11是桥墩;12是曲线桥段;13是周围地面;14是下素砼;15是回填粘性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一种曲线桥梁托换基础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进行现场放线、定位、探槽、管线摸查;然后将影响范围内管线迁改、交通疏解及围蔽。

第二步,首先施工支护桩1、旋喷桩2及托换桩3,然后施工喷桩基座4且将旋喷桩2加固;如图1所示。

第三步,首先在旋喷桩基座4基面上施工托换桩承台5;然后在桥墩11下部上植筋并绑扎托换梁钢筋10且架设托换梁模;最后在托换梁模内浇筑梁砼而得到托换梁6;如图2所示。

第四步,当托换梁6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托换桩承台5上安放千斤顶及钢垫块8;然后对千斤顶加荷至桥墩荷载设计值的100%,待曲线桥段12变形和沉降稳定后将千斤顶卸载至稳压荷载;再截断桥墩11下部桩基且在截桩过程中,密切监测桩基沉降量,并通过千斤顶顶升,使其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直至截桩完成;如图3所示。

第五步,然后浇筑托换桩3与托换连接部砼且待其砼3-1达到强度后拆除千斤顶;然后再浇筑托换桩承台5和托换梁6之间砼7并将钢垫块8浇筑于其中;如图4所示。

第六步,在托换梁6下表面及托换桩承台5周边粘贴橡胶缓冲层9;然后回填托换梁6与旋喷桩基座4之间的下素砼14;再对托换梁6上方回填粘性土15并压实,以恢复周围地面13平齐原状;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沉降变形允许范围为上限+1mm和下限-2mm。

本实施例中的橡胶缓冲层9厚度20mm。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曲线桥梁托换基础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现场放线、定位、探槽、管线摸查;(b)施工支护桩(1)、旋喷桩(2)、托换桩(3)及施工喷桩基座(4);(c)在旋喷桩基座基面上施工托换桩承台(5);再浇砼得到托换梁(6);(d)安放千斤顶及钢垫块(8);然后对千斤顶加荷;再截断桥墩(11)下部桩基;(e)在浇筑托换桩承台和托换梁之间砼(7)并将钢垫块浇筑于其中;(f)粘贴橡胶缓冲层(9);然后回填下素砼(14);再对托换梁上方回填粘性土(15)并压实。本发明能尽量降低托换结构桩基的降沉对既有结构的影响,可满足桩基沉降小于1mm关键技术要求且施工难度低。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阳;郭光旭;姚远;龙成明;张晓辉;耿大新;王宁;陶彪;王小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1.26
技术公布日:2018.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