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接长滑板的方式顶进框架桥上箱体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3167发布日期:2018-12-05 15:33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框架桥顶进下穿多股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接长滑板的方式顶进框架桥上箱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下穿铁路的框架桥施工越来越多,目前通常采用顶进法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是在既有线一侧的地基中设置主要由围绕在待开挖基坑两侧及后端的基坑围护桩、抗移桩以及位于基坑前端外侧的路基防护桩构成的基坑防护系统;然后挖除由基坑围护桩、抗移桩围成的中后部空间中的地基土而形成基坑,基坑的前端部呈斜坡状;之后在基坑中后部的底面上制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滑板;然后在滑板上捆扎箱体钢筋笼并在箱体钢筋笼外侧支设模板;之后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构成框架桥主体的箱体;然后边挖土边利用设置在抗移桩和箱体后端之间的千斤顶向既有线下方顶进箱体,直到箱体顶进到位,最后施工其它附属设施而制成框架桥。但是,由于目前下穿多股既有线的情况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箱体的结构尺寸就相对较大,顶程越来越长,因此顶进施工难度会大幅度增加。具体表现在下列问题:如上所述,基坑前端部的斜坡下方都是地基土,显然承载力差,特别是在水位高的地区尤为严重。在箱体顶进过程中,当箱体前部位于斜坡所在的区域时,由于该区域的土体承载力差,因此箱体的重心就会因前后承载力不同而出现前移,这时就有可能因此造成箱体扎头问题;而当箱体前部进入既有线下,但尚未顶进就位时,箱体后端就会位于斜坡所在的区域时,通常路基的承载力大于斜坡所在区域的土体承载力,这时就有可能因此造成箱体抬头问题;总之,利用传统的顶进法顶进下穿多股既有线的超大尺寸箱体时,很难控制箱体的姿态,因此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安全及功能要求;其结果是施工过程风险较大,危及行车安全;就位后框架桥姿态误差较大,超出规范要求,将影响后续工程施工及使用功能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接长滑板的方式顶进框架桥上箱体的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接长滑板的方式顶进框架桥上箱体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在既有线一侧的地基中设置围绕在待开挖基坑两侧及后端的基坑围护桩、抗移桩以及位于基坑前端外侧的路基防护桩,然后在位于基坑两侧的基坑围护桩顶部之间设置支撑,由此构成基坑防护系统;

2)挖除由基坑围护桩、抗移桩围成的中后部空间中的地基土而形成基坑,基坑前端部呈斜坡状;

3)在基坑中后部的底面上制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滑板;然后在滑板上捆扎箱体钢筋笼并在箱体钢筋笼外侧支设模板;之后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构成框架桥主体的箱体,拆除模板;

4)制作箱体的同时,在滑板前端与既有线外侧之间的区域下方的地基中制作多根高压旋喷桩,由多根高压旋喷桩构成接长滑板,并且高压旋喷桩的桩顶标高高于滑板的表面标高;

5)边挖土边利用设置在抗移桩和箱体后端之间的千斤顶向既有线下方顶进箱体,直到箱体顶进到位,在挖除接长滑板上方的地基土过程中,将高压旋喷桩上端高出滑板的桩头破除,并及时测量滑板和接长滑板的高程,使滑板和接长滑板的顶面齐平。

所述的接长滑板的宽度与箱体的宽度相同,长度根据箱体的重心与滑板前端的相对位置以及靠近箱体一侧的既有线的位置来确定。

所述的高压旋喷桩的桩顶标高控制在滑板表面以上10cm位置处;桩长控制在3m范围内。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接长滑板的方式顶进框架桥上箱体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利用接长滑板来提高该区域的土体承载力。

第二,顶进过程中箱体重心超过一半行程始终在滑板和接长滑板上,桥体前端抬头、扎头幅度大幅度减小,姿态平稳。

第三,箱体重心离开滑板以后至顶进就位,其后端始终在滑板以及接长滑板上,不会存在由于滑板短小及土体承载力不足,造成顶进后期箱体后端突然下沉,造成整个箱体前高后底的状态,从而导致既有线加固体系维护困难甚至失稳,从而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接长滑板的方式顶进框架桥上箱体的施工方法施工时施工现场平面图。

图2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接长滑板的方式顶进框架桥上箱体的施工方法施工时施工现场纵向断面图。

图3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接长滑板的方式顶进框架桥上箱体的施工方法施工时施工现场横向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接长滑板的方式顶进框架桥上箱体的施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接长滑板的方式顶进框架桥上箱体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在既有线一侧的地基中设置围绕在待开挖基坑两侧及后端的基坑围护桩1、抗移桩2以及位于基坑前端外侧的路基防护桩3,然后在位于基坑两侧的基坑围护桩1顶部之间设置支撑,由此构成基坑防护系统;

2)挖除由基坑围护桩1、抗移桩2围成的中后部空间中的地基土而形成基坑,基坑前端部4呈斜坡状;

3)在基坑中后部的底面上制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滑板5;然后在滑板5上捆扎箱体钢筋笼并在箱体钢筋笼外侧支设模板;之后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构成框架桥主体的箱体6,拆除模板;

4)制作箱体6的同时,在滑板5前端与既有线7外侧之间的区域下方的地基中制作多根高压旋喷桩,由多根高压旋喷桩构成接长滑板8,并且高压旋喷桩的桩顶标高高于滑板5的表面标高;接长滑板8的宽度与箱体6的宽度相同,长度根据箱体6的重心与滑板5前端的相对位置以及靠近箱体6一侧的既有线7的位置来确定;高压旋喷桩的桩顶标高控制在滑板5表面以上10cm位置处;桩长根据设计要求最小承载力及实际实验所得地基承载力确定,本实施例中的桩长控制在3m范围内;

5)边挖土边利用设置在抗移桩2和箱体6后端之间的千斤顶向既有线7下方顶进箱体6,直到箱体顶进到位,在挖除接长滑板8上方的地基土过程中,将高压旋喷桩上端高出滑板5的桩头破除,并及时测量滑板5和接长滑板8的高程,使滑板5和接长滑板8的顶面齐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利用接长滑板的方式顶进框架桥上箱体的施工方法。其包括设置基坑防护系统;形成基坑;制成滑板和箱体;在滑板前端与既有线外侧之间的区域下方的地基中高压旋喷桩构成接长滑板;边挖土边顶进箱体,直到箱体顶进到位等步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利用接长滑板来提高该区域的土体承载力。顶进过程中箱体重心超过一半行程始终在滑板和接长滑板上,桥体前端抬头、扎头幅度大幅度减小,姿态平稳。箱体重心离开滑板以后至顶进就位,其后端始终在滑板以及接长滑板上,不会存在由于滑板短小及土体承载力不足,造成顶进后期箱体后端突然下沉,造成整个箱体前高后底的状态,从而导致既有线加固体系维护困难甚至失稳,从而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武;黄剑;赵齐;高龙;高翔;张继培;鲜炳林;杨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0
技术公布日:2018.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