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4967发布日期:2019-01-05 09:3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地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高架桥,即跨线桥,一种桥梁。指搁在一系列狭窄钢筋混凝土,具有高支撑的塔或支柱,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而现有的高架桥抗震支撑机构消能减震的效果差,致使在车辆经过时,高架桥产生的震动将对高架桥被破坏,从而导致交通瘫痪,大大的提高了高架桥的维护成本。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上端和下端上分别设置有支座上垫石和支座下垫石,所述支座下垫石的一侧开设有凹口,使支座下垫石构成一凹型结构设置,所述支座上垫石的一侧设有凸块,使支座上垫石构成一凸型结构设置,所述支座上垫石的凸块与支座下垫石的凹口在同一侧设置,所述支座下垫石的凹口还凸出于支座上垫石的一侧,所述支座上垫石的凸块与支座下垫石的凹口上下相对设置,且凸块的位于凹口内设置,所述支座上垫石的凸块处延伸设置有抗震挡块,所述抗震挡块呈一l型结构设置,其中,短边与凸块相接,长边朝向下方,且落于凹口内,所述抗震挡块的长边的底端与底部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凹口的周边上设置有防震橡胶块,并与抗震挡块相配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抗震挡块的长边底端与底部之间设有100毫米的间距。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抗震挡块与支座上垫石上的凸块为一体浇筑成型。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防震橡胶块的长宽高分别为200毫米、150毫米和21毫米。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凹口内的防震橡胶块在同一轴线设置。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抗震挡块与支座上垫石构成一l型的一体结构设置。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支座的上下两端上设置有支座上垫石和支座下垫石,且在同侧分别设有凹口和凸块,而凸块上一体浇筑防震挡块,同时在凹口上设置防震橡胶块,通过防震挡块与防震橡胶块相互之间的配合,来使箱梁在偶发地震时,能限制梁体的位移,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大大提高车辆在其上的安全系数。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施工,而且成本较低,能大大节约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发明通过防震挡块与防震橡胶块相互之间的配合,来使箱梁在偶发地震时,能限制梁体的位移,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大大提高车辆在其上的安全系数。如图1、图2所示,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1的上端和下端上分别设置有支座上垫石12和支座下垫石11,所述支座下垫石11的一侧开设有凹口13,使支座下垫石1构成一凹型结构设置,所述支座上垫石12的一侧设有凸块,使支座上垫石12构成一凸型结构设置,所述支座上垫石12的凸块与支座下垫石11的凹口在同一侧设置,所述支座下垫石11的凹口还凸出于支座上垫石12的一侧,所述支座上垫石12的凸块与支座下垫石11的凹口上下相对设置,且凸块的位于凹口13内设置,所述支座上垫石11的凸块处延伸设置有抗震挡块14,所述抗震挡块14呈一l型结构设置,其中,短边与凸块相接,长边朝向下方,且落于凹口内,所述抗震挡块14的长边的底端与底部之间设有间距,其间距为100毫米,所述凹口13的周边上设置有防震橡胶块15,并与抗震挡块14相配合设置。

本发明中所述抗震挡块14与支座上垫石12上的凸块为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抗震挡块15与支座上垫石12构成一l型的一体结构设置,提高抗震挡块14与支座上垫石12连接的强度,从而使抗震挡块在对震动时不会因震动而出现损坏。

本发明中所述凹口内的防震橡胶块15在同一轴线设置,所述防震橡胶块15的长宽高分别为200毫米、150毫米和21毫米。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具体工作时,在出现震动时,箱梁首先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在此时,支座上垫石上的防震挡块会随着箱梁的晃动一起出现晃动,防震挡块随着支座上垫石晃动而同步进行,在晃动时,防震挡块与开有凹口的支座下垫石上的防震橡胶块想碰触,从而有效的防止箱梁的过去晃动,确保其能在震动时能将箱梁始终在支座上,而不会对其造成损失,降低了维护的成本,同时也能确保行车的安全。

本发明通过在支座的上下两端上设置有支座上垫石和支座下垫石,且在同侧分别设有凹口和凸块,而凸块上一体浇筑防震挡块,同时在凹口上设置防震橡胶块,通过防震挡块与防震橡胶块相互之间的配合,来使箱梁在偶发地震时,能限制梁体的位移,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大大提高车辆在其上的安全系数。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施工,而且成本较低,能大大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架桥上抗震的支撑结构,包括支座,支座的上端和下端上分别设置有支座上垫石和支座下垫石,支座下垫石的一侧开设有凹口,支座上垫石的一侧设有凸块,支座上垫石的凸块与支座下垫石的凹口在同一侧设置,支座下垫石的凹口还凸出于支座上垫石的一侧,支座上垫石的凸块与支座下垫石的凹口上下相对设置,且凸块的位于凹口内设置,支座上垫石的凸块处延伸设置有抗震挡块,抗震挡块呈一L型结构设置,其中,短边与凸块相接,长边朝向下方,且落于凹口内,抗震挡块的长边的底端与底部之间设有间距,凹口的周边上设置有防震橡胶块,并与抗震挡块相配合设置。本发明可以有效限制梁体结构的位移,能大大提高车辆行人的安全系数。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韩甦;张德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同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3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