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稠度判断质量的防黏盖石油沥青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3864发布日期:2019-03-08 23:3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根据稠度判断质量的防黏盖石油沥青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根据稠度判断质量的防黏盖石油沥青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沥青加热的设备在炎热的正午使用会由于外界的温度对其内部的温度有所影响,且石油沥青的型号不同,所需的温度也有所不同,石油沥青是较为粘稠的一种根据稠度判断质量的防黏盖石油沥青加热装置物质,如若贴附于一个位置冷却成型后,便较难在将其弄下。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石油沥青加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将石油沥青90号放入设备内加热,在量和本身上都也会有所差异,单单通过其加热的温度去判断它是否达到可需程度,无法通过本身所需的状态去判断是否可行,如若已超过可行的状态,在继续往下加热,会使其开始沸腾,且到一定程度时达到燃点或者闪点的需求,将可能发生明火,更为严重时将会使火导于旁边的煤气罐,从而引发危险。

该设备在加热运行的过程中,内部的石油沥青油会由于加热沸腾冒泡,其冒泡的高度不一,有些较低,较高的将喷射于顶盖,等加热完毕后,将其顶盖打开受冷后,原本粘附在顶盖的石油沥青将由原本化在上面的软体变为粘稠状,较难将其清理掉。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根据稠度判断质量的防黏盖石油沥青加热装置预防粘盖通过粘稠度检测质量合格的石油沥青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石油沥青加热由于本身的品质与量的问题难以通过温度确定其是否达到所需效果,且容易加热到闪点与燃点,其加热的过程中冒泡容易粘在顶盖上,遇冷后变得粘稠难清理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根据稠度判断质量的防黏盖石油沥青加热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观察窗、固定框、防护延长体、衔接底座、散气孔、受力转轴、加热处理箱。

所述观察窗贯穿于加热处理箱外壳内部,所述固定框焊接于观察窗外圈表面并且同时贴合于加热处理箱外表面,所述防护延长体安装于受力转轴对立端面,所述散气孔贯穿于衔接底座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

所述加热处理箱包括旋转检测装置、加热层、置放格、橡胶圈、顶盖、凝聚滑落体、防护外壳、中心加热圈,所述旋转检测装置贯穿于防护外壳底端内部并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加热层设有两个且贴合于防护外壳内壁两侧,所述置放格嵌入于防护外壳内部,所述橡胶圈贴合于凝聚滑落体与顶盖之间,所述中心加热圈位于防护外壳内壁底端且位于正中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凝聚滑落体包括凝聚端头、倾斜辅助体、防漏圈、栏板,所述凝聚端头位于倾斜辅助体一端,所述倾斜辅助体远离凝聚端头的一端焊接于栏板外表面且呈运行均匀分布,所述防漏圈缠绕于栏板外圈表面,所述倾斜辅助体由外疏内密的布局按规律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辅助体包括滑层、导温层、低温层,所述滑层内壁贴合有导温层,所述导温层远离滑层的一端安装有低温层,所述低温层的温度比常温低一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检测装置包括滑轨、移动受力杆、衔接支架、移动摩擦体、待摩擦产能层、转能层、喇叭、导能层,所述移动受力杆一端嵌入于滑轨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衔接支架设有两个且呈c型结构,所述移动摩擦体焊接于两个衔接支架之间,所述待摩擦产能层与导能层之间安装有转能层,所述喇叭与导能层远离转能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待摩擦产能层与移动摩擦体达到一定速度的摩擦时将产生电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受力杆包括接触杆、滚球、中心体、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有两个且位于滚球两端对称分布,所述中心体位于滚球内部中心,所述接触杆安装于限位块上方,所述滚球能够灵活的全方位滚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杆包括安装拖架、防粘层、坚固块,所述坚固块设有两个且垂直焊接于安装拖架顶端偏两侧,所述防粘层贴合于坚固块外表,所述防粘层为防粘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其设备对石油沥青进行加热时,石油沥青会在加热的过程中持续冒泡且冒的泡会溅到栏板上,将通过安装在栏板上的倾斜辅助体辅助其聚集到一起,原本倾斜辅助体上便有水蒸气,其水份将辅助溅于顶盖的石油沥青往下滑落,使其不会粘附在顶盖上,其加热时由移动受力杆在内部进行旋转移动,底部的移动摩擦体将跟着在待摩擦产能层上移动,当其内部的粘稠度达到所需的效果时,其移动的速度与待摩擦产能层的摩擦力将产生电能,从而使其喇叭通电,提醒外界,使其不会加热至其的闪点与燃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根据稠度判断质量的防黏盖石油沥青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加热处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凝聚滑落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倾斜辅助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旋转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移动受力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接触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观察窗-1、固定框-2、防护延长体-3、衔接底座-4、散气孔-5、受力转轴-6、加热处理箱-7、旋转检测装置-71、加热层-72、置放格-73、橡胶圈-74、顶盖-75、凝聚滑落体-76、防护外壳-77、中心加热圈-78、凝聚端头-761、倾斜辅助体-762、防漏圈-763、栏板-764、滑层-7621、导温层-7622、低温层-7623、滑轨-711、移动受力杆-712、衔接支架-713、移动摩擦体-714、待摩擦产能层-715、转能层-716、喇叭-717、导能层-718、接触杆-7121、滚球-7122、中心体-7123、限位块-7124、安装拖架-71211、防粘层-71212、坚固块-712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稠度判断质量的防黏盖石油沥青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观察窗1、固定框2、防护延长体3、衔接底座4、散气孔5、受力转轴6、加热处理箱7。

所述观察窗1贯穿于加热处理箱7外壳内部,所述固定框2焊接于观察窗1外圈表面并且同时贴合于加热处理箱7外表面,所述防护延长体3安装于受力转轴6对立端面,所述散气孔5贯穿于衔接底座4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

所述加热处理箱7包括旋转检测装置71、加热层72、置放格73、橡胶圈74、顶盖75、凝聚滑落体76、防护外壳77、中心加热圈78,所述旋转检测装置71贯穿于防护外壳77底端内部并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加热层72设有两个且贴合于防护外壳77内壁两侧,所述置放格73嵌入于防护外壳77内部,所述橡胶圈74贴合于凝聚滑落体76与顶盖75之间,所述中心加热圈78位于防护外壳77内壁底端且位于正中间。

其中,所述凝聚滑落体76包括凝聚端头761、倾斜辅助体762、防漏圈763、栏板764,所述凝聚端头761位于倾斜辅助体762一端,所述倾斜辅助体762远离凝聚端头761的一端焊接于栏板764外表面且呈运行均匀分布,所述防漏圈763缠绕于栏板764外圈表面,所述倾斜辅助体762由外疏内密的布局按规律安装,所述倾斜辅助体762包括滑层7621、导温层7622、低温层7623,所述滑层7621内壁贴合有导温层7622,所述导温层7622远离滑层7621的一端安装有低温层7623,所述低温层7623的温度比常温低一点,所述低温层7623能够将其低温通过导温层7622导于滑层7621,使其上升遇到滑层7621的水蒸气凝成水珠,往上溅的石油沥青将通过其倾斜辅助体762本身的锥形由水的滑力带动往下滑,滑至凝聚端头761上通过重力回到内部。

其中,所述旋转检测装置71包括滑轨711、移动受力杆712、衔接支架713、移动摩擦体714、待摩擦产能层715、转能层716、喇叭717、导能层718,所述移动受力杆712一端嵌入于滑轨711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衔接支架713设有两个且呈c型结构,所述移动摩擦体714焊接于两个衔接支架713之间,所述待摩擦产能层715与导能层718之间安装有转能层716,所述喇叭717与导能层718远离转能层71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待摩擦产能层715与移动摩擦体714达到一定速度的摩擦时将产生电能,接触杆7121、滚球7122、中心体7123、限位块7124,所述限位块7124设有两个且位于滚球7122两端对称分布,所述中心体7123位于滚球7122内部中心,所述接触杆7121安装于限位块7124上方,所述接触杆7121包括安装拖架71211、防粘层71212、坚固块71213,所述坚固块71213设有两个且垂直焊接于安装拖架71211顶端偏两侧,所述防粘层71212贴合于坚固块71213外表,所述防粘层71212为防粘材质,所述移动受力杆712顺着滑轨711旋转,其移动摩擦体714与待摩擦产能层715摩擦产能,会将其转化为电能导于喇叭717对外界进行提示,所述坚固块71213在内部进行搅动时不会粘于外表面,所述滚球7122在限位块7124内部辅助其全方位灵活旋转。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石油沥青导入置放格73内,通过中心加热圈78对其进行加热,其石油沥青一开始是比较硬的状态,加热后,便变软,其软化后将会由于加热而冒泡,其冒的泡将溅于栏板764上,原本产生的水蒸气将输送至栏板764上,当其热气遇到低温层7623导于滑层7621的低温,将凝固成水,通过倾斜辅助体762滑至凝聚端头761从而凝固成水滴,当石油沥青冒上去时,将通过水珠的顺滑力,同样滑至倾斜辅助体762上,从而通过凝聚端头761滴落,使其不会黏贴在顶盖上,其加热过程中的同时,内部的移动受力杆712将跟着持续旋转,其一开始呈粘稠状,其移动受力杆712在内部旋转的力将受阻,而旋转的较慢,其转动的同时将带动移动摩擦体714一起,使得移动摩擦体714在待摩擦产能层715上摩擦,当内部的石油沥青加热到所需的程度时,将会慢慢变稀,内部的移动受力杆712将减小阻力,移动得更快,移动速度达到一定时,将于待摩擦产能层715摩擦产电,从而将其产生的电通过转能层716导于导能层718,使其喇叭717对外界进行提醒。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