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分段盖梁安装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61081发布日期:2019-03-20 00:43阅读:1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分段盖梁安装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分段盖梁安装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目前的预制装配式桥梁在以往传统装配式板梁、箱梁、t梁的基础上,近些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预制管桩、预制桥梁、预制桥台、预制盖梁、预制桥面板、预制防撞墙等构件开始出现,显示出了全装配式桥梁的雏形。2003年开工建设的杭州湾大桥使用了预制砼桥梁构件。特别是港珠澳大桥。实现了桥梁施工的大型化、工业化、装配化,其核心内容是桥梁构件预制装配化。其中有预制承台墩身。预制箱梁、预制沉管,承台和墩柱实现一体化预制生产。

在公路、市政预制装配桥梁方面,安徽省和上海市近些年进行了诸多尝试和实践,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0年上海市在s6公路高架桥梁工程中,立柱、盖梁开始采用“钢筋模块化、立柱无支架”的施工方法,并在s26公路、昆山中环等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2014年在嘉闵高架北段工程施工中,采用了国内首创的“桥梁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开始全面应用和实施全预制拼装施工技术。2015年安徽省济祁高速公路淮河段采用预制分段拼装施工的先进理念和建造技术,极大的促进了预制装配式桥梁的发展

预制装配式的工业化桥梁建造技术,减少了现场人工操作的质量瑕疵,减少了现场的劳动力,降低了粉尘、泥浆、噪音等污染,节约了土地,减少了成本投资,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使工程进度明显提高,安全可控。

但现有的预制拼装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预制装配式分段桥梁在节段的连接处会预留连接孔和预留连接钢筋,由于现阶段安装预制桥梁时,仍然使用传统的人工吊装和人工测量标高的方法,故在安装的过程中阶段的连接处会存在一定的人为安装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分段盖梁安装装置及方法,能在盖梁安装时进行连接的校准,保证节段间有完整的契合度,降低了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对准偏差,大大提高了装配的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分段盖梁安装装置,包括校准反应装置、移动滑移支架和校准发射装置、托梁支架;其中所述的校准反应装置通过螺栓与分段盖梁连接;其中所述的移动滑移支架由可移动的滑轨组成;所述的校准发射装置通过螺栓与墩柱连接;其中所述的托梁支架由斜撑和千斤顶组成;所述的校准反应装置内置红外激光接收装置,校准反应装置上方设有校准指示灯,所述的校准发射装置内置红外激光发射探头,所述分段盖梁设置在移动滑移支架的滑轨上,移动滑移支架通过千斤顶设置在墩柱的托梁上,校准反应装置通过内部的红外激光接收装置来控制顶部校准指示灯的明暗;移动滑移支架通过微调盖梁的位置来实现盖梁和墩柱的对准,从而实现安装的精准度。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滑移支架由双层滑轨组成,其中横向滑轨设置在支架支撑梁上,横向滑轨上方通过滑块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纵向滑轨,所述分段盖梁设置在纵向滑轨上。校准发射装置固定在墩柱不动,内置有红外激光发射探头,盖梁在移动滑移支架上可以横向与纵向移动位置,校准反应装置内置有红外激光接收装置,通过该装置来控制顶部校准指示灯的明暗,所述红外激光发射探头产生的红外激光通过内部的套筒往上射到红外激光接收装置的接受区域,通过校准指示灯的明暗来进行结构安装中的校准。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滑移支架的各个配件之间为螺栓连接,可拆卸。

进一步的,校准反应装置和校准发射装置都通过前后钢板预留的螺栓孔来与预制的节段相连接,移动滑移支架通过高强螺栓相互连接来实现其可拆卸的便捷性。

所述一种装配式分段盖梁安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托梁与预埋在墩柱上的斜撑通过高强螺栓相连接,在托梁上架设千斤顶,将通过高强螺栓组装好的移动滑移支架安装在千斤顶上;

第二步:分段盖梁由大型起吊装置放置在移动滑移支架预留的盖梁的凹槽内,将校准反应装置通过预留的螺栓孔与分段盖梁相连接,校准发射装置通过预留的螺栓孔与墩柱相连接;

第三步:将校准反应装置和校准发射装置打开,利用移动滑移支架上的滑轨不断的调整盖梁的位置,直至校准灯都闪烁停止盖梁调整顶推;

第四步:待装置四周的校准灯都发生闪烁时,此时开始缓慢松弛下部托梁的千斤顶使盖梁段与墩柱相连接,待盖梁和墩柱相互对接完成后拆除移动滑移支架,完成装配式吊装的施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对预制分段盖梁安装过程中的安装精度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不仅填补了该领域内的技术空白,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该发明装置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针对于装配式桥梁的施工安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分段盖梁安装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分段盖梁安装校准装置的校准反应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分段盖梁安装校准装置的校准发射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校准反应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是校准发射装置的左视图;

图6是校准反应装置的前视图;

图7是校准发射装置的前视图;

图8是移动滑移支架的俯视图;

图9是移动滑移支架的主视图;

图10是红外反应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列表:

校准指示灯1;空心夹板2;预留螺栓孔3;固定板4;圆套筒6;校准反应装置7;红外激光接收装置8;聚焦透镜9;红外激光发射探头10;校准发射装置11;支撑架12;千斤顶13;托梁14;支架支撑梁15;千斤顶槽16;横向滑轨17;纵向滑轨18;盖梁19;墩柱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上部的校准反应装置中:校准指示灯1通过环氧树脂胶结在校准反应装置7的顶部;固定板4和空心夹板2四个棱角相焊接;圆套筒6与校准反应装置7通过环氧树脂连接;红外激光接收装置8在套筒的内部,红外激光接收装置8外侧也有个与圆套筒6相同的套筒,最终校准后上下两个套筒会在同一直线上。

下部的校准发射装置中:固定板4和空心夹板2四个棱角相焊接;圆套筒6与校准发射装置11通过环氧树脂连接;聚焦透镜9通过环氧树脂与圆套筒6相连接;红外激光发射探头10位于圆套筒6的内部。固定板4设有预留的螺栓孔3,便于校准后将上部装置和下部装置分别与相应的盖梁段和墩柱相连接。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校准发射装置11产生的红外激光通过内部的圆套筒6往上射出,盖梁19在移动滑移支架上横向与纵向移动位置,当校准发射装置11与校准反应装置7处于同一轴线时,红外激光发射探头10射出的红外激光射到红外激光接收装置8,校准指示灯1亮起,以此来完成结构安装中的校准。

其中红外反应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0所示,在未校准的初始情况下位于红外激光接收装置内的红外感光电阻值为r1,在微光或者黑暗的状态下:

r1→∞

系统内部的电流i为:

由于此时红外光敏电阻的电阻值无限大,故此时的系统内部电流为零校准灯不亮。

当开始校准时,校准发射装置内部的红外激光发射装置的红外激光通过聚焦透镜照射到红外接收装置上时,此时红外感光电阻的电阻值为:

r1→0

故此时系统的内部电流i1为:

此时四周的校准灯发亮,说明安装中盖梁和墩柱的连接是精准对接的,可以按此时的方式落下盖梁,进行盖梁19和墩柱20的进一步连接。

实施例3

如图8-9所示,移动滑移支架由滑轨、支架支撑梁15和支撑架12所组成,滑轨包括横向滑轨17与纵向滑轨18,横向滑轨17设置在支架支撑梁15上,横向滑轨17上方通过滑块连接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上设有纵向滑轨18,所述分段盖梁19设置在纵向滑轨18上。支撑梁15下方安装至少一个千斤顶槽;另外滑轨上涂有大量的润滑油来最大限度的减少移动时产生的摩擦。

所述滑轨、支架支撑梁15和支撑架12之间采用高强螺栓相连接,当盖梁19和墩柱20精准对接后,降下千斤顶13,落下盖梁,将盖梁19和墩柱20连接,连接结束后将移动滑移支架的各个配件拆除,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