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安全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8526发布日期:2018-08-08 08:5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安全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道路桥梁安全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的桥梁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桥梁护栏的逐步优化。

目前,桥梁护栏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桥梁工程用品,桥梁护栏是桥梁工程中必有的工程结构。现有的桥梁护栏,其结构通常包括横梁,所述的横梁底部设有若干竖梁,竖梁底部固定于桥梁主体上。该种结构的桥梁护栏,只能在内侧面起到防撞效果,且护栏横梁两端比较尖锐,车辆与护栏两端正面碰撞时,护栏不能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从而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道路桥梁安全缓冲装置,该桥梁护栏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桥梁护栏不具有正面防撞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道路桥梁安全缓冲装置,其结构包括横梁和底部与之相配合的若干竖梁,竖梁下端固定于桥梁主体中,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梁左端设有第一橡胶板,第一橡胶板左侧设有充气腔体,充气腔体左侧设有第二橡胶板;

所述的第二橡胶板左侧设有若干横向的弹簧,弹簧左侧设有第三橡胶板;

所述的第三橡胶板左侧设有泡沫层。

优选的,所述的泡沫层外表面设有第一圆形荧光贴。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圆形荧光贴外表面还设有与竖向的条形荧光贴,条形荧光贴下方设有第二圆形荧光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的横梁左端设有第一橡胶板,第一橡胶板左侧设有充气腔体,充气腔体左侧设有第二橡胶板,因此,使用时,第一橡胶板隔离横梁与充气腔体,避免横梁左端刺破充气腔体,能够更好地保护充气腔体,充气腔体内有气体,当车辆撞向护栏一端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小冲击力,具有很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2、由于所述的第二橡胶板左侧设有若干横向的弹簧,弹簧左侧设有第三橡胶板,因此,使用时,第二橡胶板隔离充气腔体和弹簧,避免弹簧将充气腔体刺破,还能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车辆的冲击力,弹簧具有伸缩功能,能够大大减小车辆的冲击力,更好的保护车辆,减小交通事故的发生,第三橡胶板能分散车辆的正面冲击力,均匀的将力量传向护栏。

3、由于所述的第三橡胶板左侧设有泡沫层,使用时,泡沫层能够进一步起到缓冲效果,更好的保护车辆,减小车辆冲击造成的伤害,保护驾驶员及乘车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竖梁;2、横梁;3、桥梁主体;4、泡沫层;5、第三橡胶板;6、弹簧;7、第二橡胶板;8、充气腔体;9、第一橡胶板;10、第一圆形荧光贴;11、条形荧光贴;12、第二圆形荧光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该种其结构包括横梁2和底部与之相配合的若干竖梁1,竖梁1下端固定于桥梁主体3中。使用时,横梁与若干竖梁组成桥梁护栏,可以起到防撞效果,避免车辆冲出桥梁,造成重大的交通事故,桥梁主体对护栏起固定作用,将护栏稳稳地固定在桥梁主体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横梁2左端设有第一橡胶板9,第一橡胶板9左侧设有充气腔体8,充气腔体8左侧设有第二橡胶板7。使用时,第一橡胶板隔离横梁与充气腔体,避免横梁左端刺破充气腔体,能够更好地保护充气腔体,充气腔体内有气体,当车辆撞向护栏一端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小冲击力。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橡胶板7左侧设有若干横向的弹簧6,弹簧6左侧设有第三橡胶板5。第二橡胶板隔离充气腔体和弹簧,避免弹簧将充气腔体刺破,还能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车辆的冲击力,弹簧具有伸缩功能,能够大大减小车辆的冲击力,更好的保护车辆,减小交通事故的发生,第三橡胶板能分散车辆的正面冲击力,均匀的将力量传向护栏。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三橡胶板5左侧设有泡沫层4。使用时,泡沫层能够进一步起到缓冲效果,更好的保护车辆,减小车辆冲击造成的伤害,保护驾驶员及乘车人员的安全。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泡沫层4外表面设有第一圆形荧光贴10。使用时,荧光贴在夜晚可以发光,对来车起到警示作用,有利于提高夜晚的行车安全。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圆形荧光贴10外表面还设有与竖向的条形荧光贴11,条形荧光贴11下方设有第二圆形荧光贴12。使用时,长条荧光贴与第二圆形荧光贴整体呈现感叹号形状,在夜晚发光能够更好的用于警示作用,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提高安全行车意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