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天桥自行车坡道维护的市政环卫养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3922发布日期:2018-10-26 22:1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环卫养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天桥自行车坡道维护的市政环卫养护设备。



背景技术:

人行天桥又称人行立交桥,是最常见的市政道路设施之一,一般建造在车流量大、行人稠密的地段,或者交叉口、广场及铁路上面,人行天桥只允许行人通过,用于避免车流和人流平面相交时的冲突,保障了人们安全的穿越,提高了车速,减少了交通事故,同时天桥的设立能减少车辆和行人各自的等待时间,大大节约了因等待而造成的时间成本。另外,天桥的设立也大大减少因等待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的隐性成本,比如环境的治理和维护成本,但是,下雪后的人行天桥由于地面湿滑,行人踩在上面容易摔倒从而引发安全隐患,如何除雪成为了市政环卫养护人员的一大难题,本实用新型针对两边设置有自行车坡道的人行天桥,如今,人们都是需要借助工具对自行车坡道进行铲雪,过程繁琐复杂,铲雪时,人员需要借助工具对地面进行铲雪,由于雪地容易打滑,人员在工作时可能摔倒引发安全隐患,人们通常将铲离的雪集中放置到一边,耗费体力,雪堆不容易融化且阻碍了人们的通行,过程所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与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天桥自行车坡道维护的市政环卫养护设备,可以解决对现有天桥上自行车坡道铲雪时需要人员借助工具对自行车坡道进行铲雪,过程繁琐复杂,铲雪时,人员需要借助工具对地面进行铲雪,由于雪地容易打滑,人员在工作时可能摔倒引发安全隐患,人们通常将铲离的雪集中放置到一边,耗费体力,雪堆不容易融化且阻碍了人们的通行,过程所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对天桥自行车坡道进行自动化除雪、回收的功能,自动化对自行车坡道铲雪,无需人员操作,确保了工作人员安全,自动化回收雪块,自动化排离,避免了雪堆集中阻碍了人们通行,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天桥自行车坡道维护的市政环卫养护设备,包括连板、两个坡道除雪机构、两个主体机构、两个限位机构、两个辅滑机构、两个侧滑机构和两个滑动机构,两个坡道除雪机构带动本实用新型行走,两个坡道除雪机构在自行车坡道上进行铲雪,限位机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位,当不需要限位时,辅滑机构经过调节后辅助本实用新型在扶手上进行滑动,侧滑机构和滑动机构对扶手进行辅助滑动,所述的两个主体机构之间通过连板相连,两个主体机构对称布置,主体机构的下端安装有坡道除雪机构,主体机构的内侧中部安装有限位机构,主体机构的内侧安装有辅滑机构,且限位机构位于辅滑机构内,主体机构的上端安装有滑动机构,主体机构的外侧安装有侧滑机构。

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主气缸、连柱、弧形架、两个对板、微电机、微转轴、上滚轮、L型微架、微伸缩杆、弹簧和微滑轮,主气缸安装在主体机构的上端,主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连柱上,且连柱位于升降槽内,连柱的下端安装在弧形架上,且弧形架上对称设置有孔槽,弧形架的中部安装有两个对板,内侧的对板上通过底座安装有微电机,微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微转轴相连,微转轴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外侧的对板上,微转轴上安装有上滚轮,弧形架的上端对称安装有L型微架,L型微架上安装有微伸缩杆,微伸缩杆的顶端安装在微滑轮上,且微伸缩杆位于孔槽内,弹簧安装在弧形架与微滑轮之间,主气缸带动连柱下降到合适的位置使得上滚轮紧贴在扶手上,微电机带动上滚轮进行转动,根据实际情况,微滑轮在微伸缩杆与弹簧的辅助下紧贴在扶手面上,滑动机构辅助本实用新型在扶手面上滑动,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坡道除雪机构包括L型底架、L型侧架、固电机、辅转轴、转板、转爪板、转气缸、四个辅轮、铲雪架、角度气缸、加热框和水管,L型底架的下端均匀安装有四个辅轮,L型底架的内侧安装有L型侧架,L型底架的侧壁上通过底座安装有固电机,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辅转轴相连,辅转轴的内端通过轴承安装在L型侧架上,辅转轴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转板,转板上通过销轴安装有转气缸,转气缸的顶端通过销轴安装在转爪板上,转爪板通过铰链安装在转板上,L型底架的前端通过销轴安装有角度气缸,角度气缸的顶端通过销轴安装在铲雪架上,铲雪架通过铰链安装在L型底架上,L型底架的后端安装有加热框,加热框的后端安装有水管,坡道除雪机构行走在自行车坡道时,角度气缸带动铲雪架进行角度调节使得铲雪架的前端紧贴在坡道面上,行走时,铲离的雪块经过铲雪架后进入L型底架上,固电机带动转板进行正转,转气缸带动转爪板进行角度调节,旋转的转爪板将输送进来的雪块进行切碎确保雪块能够更容易的进入加热框内,加热框将雪融成水,水通过水管排放到现有的下水道中,坡道除雪机构对自行车坡道进行自动化铲雪,铲离的雪经过加热框的加热融化成水排放到现有下水道中,自动化回收雪块,自动化排离,避免了雪堆集中阻碍了人们通行,耗费短,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主体机构包括伸缩板、伸缩气缸和圆弧架,伸缩板安装在坡道除雪机构上,且伸缩板的上端设置有矩形槽,伸缩板的上端安装在圆弧架上,且圆弧架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槽,圆弧架的外侧设置有方槽,伸缩板的下端安装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伸缩板的上端,根据天桥扶手的高度,主体机构通过高度调节使得圆弧架高于扶手上端,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连气缸、升降板、固滑槽、横气缸、方柱、两个弧爪、橡胶块、长板和两个辅气缸,连气缸安装在主体机构上,连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升降板上,升降板上设置有通槽,且升降板位于矩形槽内,升降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固滑槽相连,固滑槽对称安装在矩形槽内,升降板上安装有横气缸,横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方柱上,方柱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通槽相连,方柱的外端安装在长板上,长板上通过销轴安装有两个辅气缸,且两个辅气缸对应布置,辅气缸的顶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弧爪上,弧爪通过销轴安装在长板上,当本实用新型需要限位在原地时,连气缸带动升降板升降到合适的位置,横气缸带动方柱向外侧移动使得长板靠近立杆,两个辅气缸带动两个弧爪进行相向运动使得两个弧爪夹住立杆,橡胶块增大了摩擦力,自动化限位,耗费短,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辅滑机构包括两个辅电动滑块、两个移动块、两个长气缸、滑板和辅滑轮,两个辅电动滑块安装在主体机构上,辅电动滑块上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上安装有长气缸,长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滑板上,且滑板上均匀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通过销轴安装有辅滑轮,当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限位时,两个长气缸带动滑板升降到合适的位置,两个辅电动滑块带动滑板移动到限位机构的内侧,辅滑轮起到辅助滑动的作用,当需要限位时,两个辅电动滑块带动滑板移动到限位机构的下方,两个长气缸带动滑板升降到合适的位置确保辅滑机构不会影响到限位机构的工作,辅滑机构的自动化调节避免了限位机构在不工作时与立杆相摩擦,延长了限位机构的使用寿命,耗费短,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侧滑机构包括侧气缸、T型架和侧滚轮,侧气缸安装在主体机构上,侧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T型架上,且T型架位于方槽内,T型架的内侧均匀安装有侧滚轮,侧气缸带动T型架上的侧滚轮进行移动使得侧滚轮紧贴在扶手面上,侧滑机构辅助本实用新型在扶手面上滑动,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时,首先,坡道除雪机构开始工作,坡道除雪机构行走在自行车坡道时,角度气缸带动铲雪架进行角度调节使得铲雪架的前端紧贴在坡道面上,行走时,铲离的雪块经过铲雪架后进入L型底架上,固电机带动转板进行正转,转气缸带动转爪板进行角度调节,旋转的转爪板将输送进来的雪块进行切碎确保雪块能够更容易的进入加热框内,加热框将雪融成水,水通过水管排放到现有的下水道中,第二步,主体机构开始工作,根据天桥扶手的高度,主体机构通过高度调节使得圆弧架高于扶手上端,第三步,滑动机构开始工作,主气缸带动连柱下降到合适的位置使得上滚轮紧贴在扶手上,微电机带动上滚轮进行转动,根据实际情况,微滑轮在微伸缩杆与弹簧的辅助下紧贴在扶手面上,第四步,侧滑机构开始工作,侧气缸带动T型架上的侧滚轮进行移动使得侧滚轮紧贴在扶手面上,第五步,限位机构开始工作,当本实用新型需要限位在原地时,连气缸带动升降板升降到合适的位置,横气缸带动方柱向外侧移动使得长板靠近立杆,两个辅气缸带动两个弧爪进行相向运动使得两个弧爪夹住立杆,橡胶块增大了摩擦力,第六步,辅滑机构开始工作,当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限位时,两个长气缸带动滑板升降到合适的位置,两个辅电动滑块带动滑板移动到限位机构的内侧,辅滑轮起到辅助滑动的作用,当需要限位时,两个辅电动滑块带动滑板移动到限位机构的下方,两个长气缸带动滑板升降到合适的位置确保辅滑机构不会影响到限位机构的工作,可以实现对天桥自行车坡道进行自动化除雪、回收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对现有天桥上自行车坡道铲雪时需要人员借助工具对自行车坡道进行铲雪,过程繁琐复杂,铲雪时,人员需要借助工具对地面进行铲雪,由于雪地容易打滑,人员在工作时可能摔倒引发安全隐患,人们通常将铲离的雪集中放置到一边,耗费体力,雪堆不容易融化且阻碍了人们的通行,过程所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对天桥自行车坡道进行自动化除雪、回收的功能,自动化对自行车坡道铲雪,无需人员操作,确保了工作人员安全,自动化回收雪块,自动化排离,避免了雪堆集中阻碍了人们通行,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坡道除雪机构,坡道除雪机构对自行车坡道进行自动化铲雪,铲离的雪经过加热框的加热融化成水排放到现有下水道中,自动化回收雪块,自动化排离,避免了雪堆集中阻碍了人们通行,无需人工操作,确保了人员安全,操作简单,耗费短,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主体机构,主体机构通过高度调节使得圆弧架高于扶手上端,操作简单,耗费短,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对立杆进行自动化限位,确保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不会发生移动,操作简单,耗费短,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辅助本实用新型在扶手面上滑动,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6、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辅滑机构,辅滑机构的自动化调节避免了限位机构在不工作时与立杆相摩擦,延长了限位机构的使用寿命,耗费短,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7、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侧滑机构,侧滑机构辅助本实用新型在扶手面上滑动,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坡道除雪机构、主体机构、限位机构、辅滑机构、侧滑机构与滑动机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坡道除雪机构、主体机构、限位机构、辅滑机构、侧滑机构与滑动机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X向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Y向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Z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6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天桥自行车坡道维护的市政环卫养护设备,包括连板5、两个坡道除雪机构11、两个主体机构13、两个限位机构14、两个辅滑机构17、两个侧滑机构18和两个滑动机构15,两个坡道除雪机构11带动本实用新型行走,两个坡道除雪机构11在自行车坡道上进行铲雪,限位机构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位,当不需要限位时,辅滑机构17经过调节后辅助本实用新型在扶手上进行滑动,侧滑机构18和滑动机构15对扶手进行辅助滑动,所述的两个主体机构13之间通过连板5相连,两个主体机构13对称布置,主体机构13的下端安装有坡道除雪机构11,主体机构13的内侧中部安装有限位机构14,主体机构13的内侧安装有辅滑机构17,且限位机构14位于辅滑机构17内,主体机构13的上端安装有滑动机构15,主体机构13的外侧安装有侧滑机构18。

所述的滑动机构15包括主气缸151、连柱152、弧形架153、两个对板154、微电机155、微转轴156、上滚轮157、L型微架158、微伸缩杆159、弹簧160和微滑轮161,主气缸151安装在主体机构13的上端,主气缸151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连柱152上,且连柱152位于升降槽内,连柱152的下端安装在弧形架153上,且弧形架153上对称设置有孔槽,弧形架153的中部安装有两个对板154,内侧的对板154上通过底座安装有微电机155,微电机15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微转轴156相连,微转轴156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外侧的对板154上,微转轴156上安装有上滚轮157,弧形架153的上端对称安装有L型微架158,L型微架158上安装有微伸缩杆159,微伸缩杆159的顶端安装在微滑轮161上,且微伸缩杆159位于孔槽内,弹簧160安装在弧形架153与微滑轮161之间,主气缸151带动连柱152下降到合适的位置使得上滚轮157紧贴在扶手上,微电机155带动上滚轮157进行转动,根据实际情况,微滑轮161在微伸缩杆159与弹簧160的辅助下紧贴在扶手面上,滑动机构15辅助本实用新型在扶手面上滑动,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坡道除雪机构11包括L型底架111、L型侧架112、固电机113、辅转轴114、转板115、转爪板116、转气缸117、四个辅轮118、铲雪架119、角度气缸120、加热框121和水管122,L型底架111的下端均匀安装有四个辅轮118,L型底架111的内侧安装有L型侧架112,L型底架111的侧壁上通过底座安装有固电机113,固电机1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辅转轴114相连,辅转轴114的内端通过轴承安装在L型侧架112上,辅转轴114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转板115,转板115上通过销轴安装有转气缸117,转气缸117的顶端通过销轴安装在转爪板116上,转爪板116通过铰链安装在转板115上,L型底架111的前端通过销轴安装有角度气缸120,角度气缸120的顶端通过销轴安装在铲雪架119上,铲雪架119通过铰链安装在L型底架111上,L型底架111的后端安装有加热框121,加热框121的后端安装有水管122,坡道除雪机构11行走在自行车坡道时,角度气缸120带动铲雪架119进行角度调节使得铲雪架119的前端紧贴在坡道面上,行走时,铲离的雪块经过铲雪架119后进入L型底架111上,固电机113带动转板115进行正转,转气缸117带动转爪板116进行角度调节,旋转的转爪板116将输送进来的雪块进行切碎确保雪块能够更容易的进入加热框121内,加热框121将雪融成水,水通过水管122排放到现有的下水道中,坡道除雪机构11对自行车坡道进行自动化铲雪,铲离的雪经过加热框121的加热融化成水排放到现有下水道中,自动化回收雪块,自动化排离,避免了雪堆集中阻碍了人们通行,耗费短,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主体机构13包括伸缩板131、伸缩气缸132和圆弧架133,伸缩板131安装在坡道除雪机构11上,且伸缩板131的上端设置有矩形槽,伸缩板131的上端安装在圆弧架133上,且圆弧架133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槽,圆弧架133的外侧设置有方槽,伸缩板131的下端安装有伸缩气缸132,伸缩气缸132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伸缩板131的上端,根据天桥扶手的高度,主体机构13通过高度调节使得圆弧架133高于扶手上端,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限位机构14包括连气缸141、升降板142、固滑槽143、横气缸144、方柱145、两个弧爪146、橡胶块147、长板148和两个辅气缸149,连气缸141安装在主体机构13上,连气缸141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升降板142上,升降板142上设置有通槽,且升降板142位于矩形槽内,升降板142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固滑槽143相连,固滑槽143对称安装在矩形槽内,升降板142上安装有横气缸144,横气缸144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方柱145上,方柱145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通槽相连,方柱145的外端安装在长板148上,长板148上通过销轴安装有两个辅气缸149,且两个辅气缸149对应布置,辅气缸149的顶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弧爪146上,弧爪146通过销轴安装在长板148上,当本实用新型需要限位在原地时,连气缸141带动升降板142升降到合适的位置,横气缸144带动方柱145向外侧移动使得长板148靠近立杆,两个辅气缸149带动两个弧爪146进行相向运动使得两个弧爪146夹住立杆,橡胶块147增大了摩擦力,自动化限位,耗费短,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辅滑机构17包括两个辅电动滑块171、两个移动块172、两个长气缸173、滑板174和辅滑轮175,两个辅电动滑块171安装在主体机构13上,辅电动滑块171上设置有移动块172,移动块172上安装有长气缸173,长气缸173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滑板174上,且滑板174上均匀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通过销轴安装有辅滑轮175,当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限位时,两个长气缸173带动滑板174升降到合适的位置,两个辅电动滑块171带动滑板174移动到限位机构14的内侧,辅滑轮175起到辅助滑动的作用,当需要限位时,两个辅电动滑块171带动滑板174移动到限位机构14的下方,两个长气缸173带动滑板174升降到合适的位置确保辅滑机构17不会影响到限位机构14的工作,辅滑机构17的自动化调节避免了限位机构14在不工作时与立杆相摩擦,延长了限位机构14的使用寿命,耗费短,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侧滑机构18包括侧气缸181、T型架182和侧滚轮183,侧气缸181安装在主体机构13上,侧气缸181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T型架182上,且T型架182位于方槽内,T型架182的内侧均匀安装有侧滚轮183,侧气缸181带动T型架182上的侧滚轮183进行移动使得侧滚轮183紧贴在扶手面上,侧滑机构18辅助本实用新型在扶手面上滑动,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时,首先,坡道除雪机构11开始工作,坡道除雪机构11行走在自行车坡道时,角度气缸120带动铲雪架119进行角度调节使得铲雪架119的前端紧贴在坡道面上,行走时,铲离的雪块经过铲雪架119后进入L型底架111上,固电机113带动转板115进行正转,转气缸117带动转爪板116进行角度调节,旋转的转爪板116将输送进来的雪块进行切碎确保雪块能够更容易的进入加热框121内,加热框121将雪融成水,水通过水管122排放到现有的下水道中,第二步,主体机构13开始工作,根据天桥扶手的高度,主体机构13通过高度调节使得圆弧架133高于扶手上端,第三步,滑动机构15开始工作,主气缸151带动连柱152下降到合适的位置使得上滚轮157紧贴在扶手上,微电机155带动上滚轮157进行转动,根据实际情况,微滑轮161在微伸缩杆159与弹簧160的辅助下紧贴在扶手面上,第四步,侧滑机构18开始工作,侧气缸181带动T型架182上的侧滚轮183进行移动使得侧滚轮183紧贴在扶手面上,第五步,限位机构14开始工作,当本实用新型需要限位在原地时,连气缸141带动升降板142升降到合适的位置,横气缸144带动方柱145向外侧移动使得长板148靠近立杆,两个辅气缸149带动两个弧爪146进行相向运动使得两个弧爪146夹住立杆,橡胶块147增大了摩擦力,第六步,辅滑机构17开始工作,当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限位时,两个长气缸173带动滑板174升降到合适的位置,两个辅电动滑块171带动滑板174移动到限位机构14的内侧,辅滑轮175起到辅助滑动的作用,当需要限位时,两个辅电动滑块171带动滑板174移动到限位机构14的下方,两个长气缸173带动滑板174升降到合适的位置确保辅滑机构17不会影响到限位机构14的工作,实现了对天桥自行车坡道进行自动化除雪、回收的功能,解决了对现有天桥上自行车坡道铲雪时需要人员借助工具对自行车坡道进行铲雪,过程繁琐复杂,铲雪时,人员需要借助工具对地面进行铲雪,由于雪地容易打滑,人员在工作时可能摔倒引发安全隐患,人们通常将铲离的雪集中放置到一边,耗费体力,雪堆不容易融化且阻碍了人们的通行,过程所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难题,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