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9767发布日期:2018-10-30 21:1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风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



背景技术:

道路桥梁,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几大部分组成,其中的桥隧工程是高等级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桥梁、涵洞、通道和隧道等。由于道路桥梁的位置相对于较高一些,上面行驶的汽车容易受到风流的影响,特别是在汽车高速行驶并且在经过多风地带的大桥时,过大的风力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不能保证出行者的安全,因此需要使用道路桥梁挡风屏进行挡风处理,但是目前的道路桥梁挡风屏,实现的是对风流的整体阻挡,时间较长时风流很容易破坏道路桥梁挡风屏,导致道路桥梁挡风屏的使用寿命较低,并且目前的道路桥梁挡风屏依然存在组合安装不便捷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的道路桥梁挡风屏,存在组合安装不便捷和采用整体阻挡风流的方式,容易被风流破坏,导致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道路桥梁挡风屏,存在组合安装不便捷和采用整体阻挡风流的方式,容易被风流破坏,导致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U型龙骨、第二U型龙骨,所述第一U型龙骨的两侧均分别开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限位通孔,所述第二U型龙骨的两侧均分别开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限位通孔,所述第一U型龙骨与所述第二U型龙骨组成的框架上沿长度方向依次焊接固定有第一L型龙骨、第二L型龙骨、第三L型龙骨、第四L型龙骨,所述第一L型龙骨与所述第二L型龙骨之间以及所述第三L型龙骨与所述第四L型龙骨之间均分别设置有弧形遮挡板,所述弧形遮挡板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方形限位槽,两个所述方形限位槽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可弯折的环形限位卡扣,两个所述环形限位卡扣内的上边框设置有可弯折的限位固定卡片,两个所述限位固定卡片分别固定卡在相对应的第一限位通孔、第二限位通孔内,所述弧形遮挡板沿长度方向的两边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遮挡板等长的限位挡边,所述弧形遮挡板上相对于两个所述环形限位卡扣对称的面上分别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小圆孔。

较佳地,所述第一L型龙骨、所述第二L型龙骨、所述第三L型龙骨以及所述第四L型龙骨相互平行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二L型龙骨与所述第三L型龙骨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限位挡边的宽度之和相等。

较佳地,所述第一L型龙骨与所述第二L型龙骨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三L型龙骨与所述第四L型龙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弧形遮挡板的宽度相等。

较佳地,所述弧形遮挡板为弧形半圆结构。

较佳地,所述弧形遮挡板两侧的限位挡边沿水平方向延伸。

较佳地,所述环形限位卡扣为方形结构,所述方形限位槽的大小与所述环形限位卡扣相适应。

较佳地,所述第一限位通孔与所述第二限位通孔的大小均与所述限位固定卡片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组合安装时,首先将第一U型龙骨与所述第二U型龙骨组成的框架上沿长度方向依次焊接固定第一L型龙骨、第二L型龙骨、第三L型龙骨、第四L型龙骨,然后利用手钳将弧形遮挡板两端的限位固定卡片掰开一定角度,推送弧形遮挡板,将弧形遮挡板一端上的限位固定卡片卡在相对的第一限位通孔内,将弧形遮挡板另一端上的限位固定卡片卡在相对的第二限位通孔内,最后利用手钳敲击将限位固定卡片固定稳固,用同样的方式依次安装余下的弧形遮挡板,并且保证相邻两个弧形遮挡板之间的限位挡边对齐,最后进行焊接,如需大面积的安装弧形遮挡板,只需对适当的增加U型龙骨和L型龙骨的数量进行焊联拼接,将弧形遮挡板的凹面对准风流的方向,使得整个组合安装过程较为便捷;通过设置弧形遮挡板,并且弧形遮挡板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方形限位槽,两个方形限位槽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可弯折的环形限位卡扣,两个环形限位卡扣内的上边框设置可弯折的限位固定卡片,两个限位固定卡片分别固定卡在相对应的第一限位通孔、第二限位通孔内,实现对弧形遮挡板的便捷安装,并且弧形遮挡板沿长度方向的两边缘分别设置有与弧形遮挡板等长的限位挡边,可以保证两个弧形遮挡板之间的紧密性,以及在弧形遮挡板上相对于两个环形限位卡扣对称的面上分别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小圆孔,可以有效的对风流进行疏散,并且弧形遮挡板为弧形半圆结构,其中弧形遮挡板的凹面对准风流的冲击方向,增大与风流的接触面积,减小风流冲击力,结合对风流的疏导方式,避免风流过大对道路桥梁挡风屏的破坏,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的弧形遮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的第一U型龙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的第二U型龙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U型龙骨;2-第二U型龙骨;3-第一L型龙骨;4-第二L型龙骨;5-第三L型龙骨;6-第四L型龙骨;7-弧形遮挡板;71-方形限位槽;72-限位挡边;73-环形限位卡扣;74-限位固定卡片;75-小圆孔;8-第一限位通孔;9-第二限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U型龙骨1、第二U型龙骨2,所述第一U型龙骨1的两侧均分别开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限位通孔8,所述第二U型龙骨2的两侧均分别开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限位通孔9,所述第一U型龙骨1与所述第二U型龙骨2组成的框架上沿长度方向依次焊接固定有第一L型龙骨3、第二L型龙骨4、第三L型龙骨5、第四L型龙骨6,所述第一L型龙骨3与所述第二L型龙骨4之间以及所述第三L型龙骨5与所述第四L型龙骨6之间均分别设置有弧形遮挡板7,所述弧形遮挡板7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方形限位槽71,两个所述方形限位槽71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可弯折的环形限位卡扣73,两个所述环形限位卡扣73内的上边框设置有可弯折的限位固定卡片74,两个所述限位固定卡片74分别固定卡在相对应的第一限位通孔8、第二限位通孔9内,所述弧形遮挡板7沿长度方向的两边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遮挡板7等长的限位挡边72,所述弧形遮挡板7上相对于两个所述环形限位卡扣73对称的面上分别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小圆孔75。

所述第一L型龙骨3、所述第二L型龙骨4、所述第三L型龙骨5以及所述第四L型龙骨6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L型龙骨4与所述第三L型龙骨5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限位挡边72的宽度之和相等。

所述第一L型龙骨3与所述第二L型龙骨4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三L型龙骨5与所述第四L型龙骨6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弧形遮挡板7的宽度相等。

所述弧形遮挡板7为弧形半圆结构。

所述弧形遮挡板7两侧的限位挡边72沿水平方向延伸。

所述环形限位卡扣73为方形结构,所述方形限位槽71的大小与所述环形限位卡扣73相适应。

所述第一限位通孔8与所述第二限位通孔9的大小均与所述限位固定卡片74相适应。

工作原理:该道路桥梁挡风屏,组合安装时,首先将第一U型龙骨1与所述第二U型龙骨2组成的框架上沿长度方向依次焊接固定第一L型龙骨3、第二L型龙骨4、第三L型龙骨5、第四L型龙骨6,然后利用手钳将弧形遮挡板7两端的限位固定卡片74掰开一定角度,推送弧形遮挡板7,将弧形遮挡板7一端上的限位固定卡片74卡在相对的第一限位通孔8内,将弧形遮挡板7另一端上的限位固定卡片74卡在相对的第二限位通孔9内,最后利用手钳敲击将限位固定卡片74固定稳固,用同样的方式依次安装余下的弧形遮挡板7,并且保证相邻两个弧形遮挡板7之间的限位挡边72对齐,最后进行焊接,如需大面积的安装弧形遮挡板7,只需对适当的增加U型龙骨和L型龙骨的数量进行焊联拼接,将弧形遮挡板7的凹面对准风流的方向,使得整个组合安装过程较为便捷;通过设置弧形遮挡板7,并且弧形遮挡板7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方形限位槽71,两个方形限位槽71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可弯折的环形限位卡扣73,两个环形限位卡扣73内的上边框设置可弯折的限位固定卡片74,两个限位固定卡片74分别固定卡在相对应的第一限位通孔8、第二限位通孔9内,实现对弧形遮挡板7的便捷安装,并且弧形遮挡板7沿长度方向的两边缘分别设置有与弧形遮挡板7等长的限位挡边72,可以保证两个弧形遮挡板7之间的紧密性,以及在弧形遮挡板7上相对于两个环形限位卡扣73对称的面上分别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小圆孔75,可以有效的对风流进行疏散,并且弧形遮挡板7为弧形半圆结构,其中弧形遮挡板7的凹面对准风流的冲击方向,增大与风流的接触面积,减小风流冲击力,结合对风流的疏导方式,避免风流过大对道路桥梁挡风屏的破坏,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