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0688发布日期:2018-11-16 20:2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墩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



背景技术:

在桥梁墩柱后期养护过程中,需要采用墩柱渗水养护方式对墩柱进行养护处理。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养护技术较为落后;即传统的养护方式主要是采用如下步骤:采用在墩柱顶用大型水桶渗水养护,此方法先要购买大型水桶,在桶底钻孔,然后用吊车将水桶吊至墩柱顶或盖梁顶开始渗水养护。传统技术中水桶渗水速度无法控制且桶内水量有限,养护期内向桶内加水需采用吊车吊装需耗费大量时间,往往不能对墩柱及时、有效保持柱面砼湿润从而导致墩身表面混凝土开裂;且过去施工养护人员需要吊车配合到墩柱顶进行作业,存在工程高空作业的风险。

很显然,现有技术的养护方式依然存在如下方面的客观技术缺陷:例如:现有技术工人工作劳动强度大,需要大型设备配合,安全风险高,因而常常会造成管理难度大,成本高,养护质量难以保证等技术问题。

综上,如何克服传统养护方式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一、养护效果明显提高;二、养护施工安全风险明显降低;三、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喷淋养护效果显著;四、节约资源,绿色环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包括两个浇筑墩柱和横向设置在两个所述浇筑墩柱之间的盖梁;还包括给水管、多组横向喷淋支管以及多个喷淋装置、三角支架;

其中,所述给水管自下而上预埋在所述浇筑墩柱的内层;所述给水管的顶端分别与多组横向喷淋支管连通,且所述给水管的底端伸出所述浇筑墩柱的底部圆周壁处;多组横向喷淋支管沿着所述盖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三角支架位于所述横向喷淋支管的下方位置设置;

每组三角支架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横向喷淋支管的延伸方向;且多组三角支架沿着所述盖梁的长度方向排列分布;所述三角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横向喷淋支管;所述横向喷淋支管通过所述三角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盖梁表面上;且所述横向喷淋支管还与所述喷淋装置连通。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多组三角支架沿着所述盖梁的长度方向间隔等距排列分布。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给水管包括竖直给水管部和水平给水管部;所述竖直给水管部位于所述水平给水管部的顶部;所述竖直给水管部与所述水平给水管部垂直,且竖直给水管部与水平给水管部之间用90°弯头连接;

顶部的竖直给水管部突出于所述盖梁的上端面处并用于连通各组所述横向喷淋支管;

底部的水平给水管部伸出所述浇筑墩柱的底部圆周壁处并用于接驳外部供水管道;

且在所述外部供水管道上还设置有控制阀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底部的水平给水管部的进水口设置在距离地面之上30cm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给水管具体为PPR管,且所述给水管的内径尺寸为3.2cm,外径尺寸为4cm。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外部供水管道具体为钢管或PE管。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盖梁上铺设一层渗水土工布。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浇筑墩柱的外圆周壁处还设置有薄膜包裹层或土工布包裹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喷淋装置为滴水孔;所述横向喷淋支管的下方并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上每隔30cm设置一个直径为0.5cm的所述滴水孔;所述滴水孔用于均匀地将水滴到所述渗水土工布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浇筑墩柱包括钢筋笼和浇筑在钢筋笼内的水泥浇筑层;所述钢筋笼包括多根竖向主筋、多根沿着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环形箍筋;所述竖直给水管部通过铁丝绑扎在所述竖向主筋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分析上述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包括两个浇筑墩柱和横向设置在两个所述浇筑墩柱之间的盖梁;还包括给水管、多组横向喷淋支管以及多个喷淋装置、三角支架;

其中,所述给水管自下而上预埋在所述浇筑墩柱的内层;所述给水管的顶端分别与多组横向喷淋支管连通,且所述给水管的底端伸出所述浇筑墩柱的底部圆周壁处;多组横向喷淋支管沿着所述盖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三角支架位于所述横向喷淋支管的下方位置设置;

每组三角支架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横向喷淋支管的延伸方向;且多组三角支架沿着所述盖梁的长度方向排列分布;所述三角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横向喷淋支管;所述横向喷淋支管通过所述三角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盖梁表面上;且所述横向喷淋支管还与所述喷淋装置连通。

在其具体结构中,上述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结构中的给水管预埋在浇筑墩柱的内层;通过给水管进行供水,然后通过多组横向喷淋支管向盖梁的顶面处进行喷淋供水;通过上述盖梁顶面广泛分布的喷淋装置实施均匀喷淋湿润,最后喷淋水从盖梁顶面处以及浇筑墩柱圆周处向下湿润养护,实现均匀湿润均匀养护的养护作业。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提高了养护作业效率以及养护质量,摆脱了大量人工输出,减少了劳动成本;同时该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具有系统架构设计新颖合理,安装方便,操作方便,成本低,结构可靠性强的技术特点;同时还具有等养护效果显著,养护施工安全风险低以及实用性强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的施工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结构中的给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结构中的给水管与浇筑墩柱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标号:

1-给水管;11-竖直给水管部;12-水平给水管部;13-进水口;

2-横向喷淋支管;

3-喷淋装置;

4-三角支架;

5-渗水土工布;

A-浇筑墩柱;

B-盖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4以及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包括两个浇筑墩柱A(具体结构可参见图1)和横向设置在两个所述浇筑墩柱A之间的盖梁B;还包括给水管1(具体参见图2)、多组横向喷淋支管2(可参见图3以及图4)以及多个喷淋装置3、三角支架4;

其中,所述给水管1自下而上预埋在所述浇筑墩柱A的内层;所述给水管1的顶端分别与多组横向喷淋支管2连通,且所述给水管1的底端伸出所述浇筑墩柱A的底部圆周壁处;多组横向喷淋支管2沿着所述盖梁B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三角支架4位于所述横向喷淋支管2的下方位置设置;

每组三角支架4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横向喷淋支管2的延伸方向;且多组三角支架4沿着所述盖梁B的长度方向排列分布;所述三角支架4用于支撑所述横向喷淋支管2;所述横向喷淋支管2通过所述三角支架4固定连接在所述盖梁B表面上;且所述横向喷淋支管2还与所述喷淋装置3连通。

分析上述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包括两个浇筑墩柱和横向设置在两个所述浇筑墩柱之间的盖梁;还包括给水管、多组横向喷淋支管以及多个喷淋装置;在其具体结构中,上述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结构中的给水管预埋在浇筑墩柱的内层;通过给水管进行供水,然后通过多组横向喷淋支管向盖梁的顶面处进行横向喷淋供水;通过上述盖梁顶面广泛分布的喷淋装置实施均匀喷淋湿润,最后喷淋水从盖梁顶面处以及浇筑墩柱圆周处向下湿润养护,实现均匀湿润均匀养护的养护作业。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提高了养护作业效率以及养护质量,摆脱了大量人工输出,减少了劳动成本;同时该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具有系统架构设计新颖合理,安装方便,操作方便,成本低,结构可靠性强的技术特点;同时还具有等养护效果显著,养护施工安全风险低以及实用性强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的具体结构做一下详细说明: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多组三角支架4沿着所述盖梁B的长度方向间隔等距排列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上述横向喷淋支管是直接连接喷淋装置的管路,其需要直接给喷淋装置供水;同时横向喷淋支管的底部还设计了滴水孔;所以该横向喷淋支管需要通过三角支架结构在进行支撑,上述三角支架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横向喷淋支管支撑在盖梁表面上。上述多个相邻的三角支架相互配合支撑,(且三角形支架的设计本身结构可靠性更好),可保证支撑方式更可靠。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给水管1包括竖直给水管部11和水平给水管部12;所述竖直给水管部11位于所述水平给水管部12的顶部;所述竖直给水管部11与所述水平给水管部12垂直,且竖直给水管部11与水平给水管部12之间用90°弯头连接;

顶部的竖直给水管部11突出于所述盖梁B的上端面处并用于连通各组所述横向喷淋支管;

底部的水平给水管部12伸出所述浇筑墩柱A的底部圆周壁处并用于接驳外部供水管道(图中未示出);且在所述外部供水管道上还设置有控制阀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浇筑墩柱前,先在墩柱内预埋给水管(例如优选PPR给水管)。预埋的给水管有两个部分构成;包括水平给水管部和竖直给水管部的两种形态,底部的水平给水管部主要是用于接驳外部供水管道,因此需要在水平给水管部与墩身侧面接触部位设置内丝接头,顶紧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时用棉絮堵塞,防止混凝土堵塞接口。同时,竖直给水管部用铁丝绑扎在钢筋内侧,竖直给水管部与水平给水管部之间用90°弯头连接(且竖直给水管部还可以分成多个小段,各段竖直给水管部与竖直给水管部之间通常用直接接头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给水管1具体为PPR管,且所述给水管的内径尺寸为3.2cm,外径尺寸为4cm。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外部供水管道具体为钢管或PE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上述给水管可以选择多种形式材质;但是其最优选选择使用PPR管,可使用热熔连接或化学胶水连接,确保不发生滴漏即可。同时,上述外部供水管道可选择使用钢管或PE给水管。控制阀门装在外部管道上,采用智能循环放水时控水阀,由时控继电器和电磁水阀两个模块组成。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底部的水平给水管部12的进水口13设置在距离地面之上30cm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上述位于下部的水平给水管部的进水口不能紧贴地面,其需要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即其水平给水管部的进水口安装设置在地面之上30cm左右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盖梁B上铺设一层渗水土工布5(详细参见图4)。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浇筑墩柱A的外圆周壁处还设置有薄膜包裹层或土工布包裹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应用了墩柱自主喷水养护方式,在墩柱内部预埋水管,接至需要养护的部位,外接施工现场水源;为了充分保证墩柱以及盖梁上均匀湿润均匀养护;墩柱采用用薄膜或土工布包裹,养护墩柱时,水管在墩柱顶喷水,水从墩柱顶流下,湿润墩柱混凝土,均匀养护墩柱体;同理养护盖梁时,在盖梁上面铺设渗水土工布,给水管从盖梁高处喷水,通过渗水土工布渗透至其余各个部位进行养护;通过控制阀门可保证人工操作控制养护时间间隔和时长,可灵活调控浇水时间段,省水、节电,整个体系经济适用,高效节能。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喷淋装置为滴水孔;所述横向喷淋支管的下方并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上每隔30cm设置一个直径为0.5cm的所述滴水孔;所述滴水孔用于均匀地将水滴到所述渗水土工布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上述喷淋装置可以为喷淋头,同时也可以直接采用喷水口(即滴水孔);横向喷淋支管为在其下方每隔30cm钻一个直径为0.5cm的滴水孔,用以均匀地将水滴到土工布上,这样可以进一步的保证均匀湿润均匀养护。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浇筑墩柱A包括钢筋笼和浇筑在钢筋笼内的水泥浇筑层;所述钢筋笼包括多根竖向主筋、多根沿着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环形箍筋;所述竖直给水管部(即给水管的竖直给水管部的结构部分)通过铁丝绑扎在所述竖向主筋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为了实现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的结构稳固性,其利用铁丝绑扎(即绑扎连接)可以将给水管更好的固定在浇筑墩柱内,实现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本身的结构强度,实现进一步稳固连接。

关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的施工工艺与结构解析说明:

高墩柱喷淋洒水养护工艺流程:管道预埋→喷淋装置安装→外接水源→养护→管道封堵。

(1)管道预埋:墩柱钢筋笼吊装完成后(钢筋笼包括多根竖向主筋、多根沿着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环形箍筋),在竖向主筋内侧预埋外径4cm,内径为3.2cm的给水管(即优选使用PPR管)。该给水管通过细铁丝绑扎固定在竖向主筋上,细铁丝每隔30至40cm绑扎一道。PPR管接头处用胶带缠贴紧密,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堵塞。PPR管进水口(即给水管的竖直给水管部的结构部分的进水口)设置在地面之上30cm左右处。

(2)喷淋装置安装:待墩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未拆模板前即可安装喷淋装置。

(3)外接水源:墩柱和盖梁养护仅为临时用水且耗水量不大,可接入附近水源或者梁场供水管道,减少管道铺设费用并合理利用水资源,以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同时采用抽水泵协助进行抽水。

(4)养护:外接水源(控制阀门处)采用微电脑时控开关KG316T,能够自动设置开关水阀时间,达到定时养护,即可利用预埋管道进行墩柱的养护,及时高效。拆模后墩柱用薄膜包裹层或土工布包裹层进行包裹,由人工控制供水开关,从而调控洒水时间与洒水量。

盖梁上铺设一层渗水土工布,随即在原预埋管道上搭接横向喷淋支管,横向喷淋支管为在PPR管的下方每隔30cm钻一个直径为0.5cm的滴水孔(喷淋装置),用以均匀地将水滴到土工布上,横向水管下方采用三角支架进行固定。整个管道安装完成后连接附近水源或梁厂供水系统,横向喷淋支管均匀地滴水到渗水土工布上,然后通过渗水土工布渗透至其余各个部位进行养护。

(5)管道封堵:养护完成后,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清除外露管道,并向预埋内部管道注射掺加微膨胀剂的水泥浆,以完成孔口封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结构设计更合理;其中,上述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上述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包括两个浇筑墩柱和横向设置在两个所述浇筑墩柱之间的盖梁;还包括给水管、多组横向喷淋支管以及多个喷淋装置。很显然,上述给水管、多组横向喷淋支管以及多个喷淋装置以及浇筑墩柱、盖梁等具体结构以及各结构之间连接关系,位置布局都具有独特的设计。因此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等技术特点。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在其具体结构中,上述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结构中的给水管预埋在浇筑墩柱的内层;通过给水管进行供水,然后通过多组横向喷淋支管向盖梁的顶面处进行喷淋供水;通过上述盖梁顶面广泛分布的喷淋装置实施均匀喷淋湿润,最后喷淋水从盖梁顶面处以及浇筑墩柱圆周处向下湿润养护,实现均匀湿润均匀养护的养护作业。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提高了养护作业效率以及养护质量,摆脱了大量人工输出,减少了劳动成本;同时该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其具有系统架构设计新颖合理,安装方便,操作方便,成本低,结构可靠性强的技术特点;同时还具有等养护效果显著,养护施工安全风险低以及实用性强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基于以上诸多显著的技术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浇筑墩柱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