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端抬枕装置用剪刀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4475发布日期:2018-12-18 22:03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梁端抬枕装置用剪刀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是一种梁端抬枕装置用剪刀叉。



背景技术:

梁端伸缩装置是桥梁的重要构件,为了使车辆平稳安全的通过桥梁并满足结构变形的需要,在桥面伸缩缝处设置的各种装置的总称,伸缩装置有效地保证了轨道的连续性和平顺性。当梁缝较大时,需要在梁缝处配置跨接短轨,跨接短轨则需要连接装置与梁缝两端的轨枕连成整体,连接装置一般采用剪刀叉结构。

目前铁路上所用的剪刀叉结构一般都存在以下问题:(1)上剪刀臂和下剪刀臂之间通过螺栓副铰接,螺栓拧紧扭矩太大则上下剪刀臂之间的摩擦力太大,容易卡住,扭矩太小则稳定性差,影响刚度。(2)剪刀臂采用截面为长方形的钢板,未进行优化设计,要达到刚度要求,通常会很笨重。(3)剪刀叉与轨枕通过螺栓铰接,不方便拆卸,而且容易发生扭转,从而卡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端抬枕装置用剪刀叉,以达到增强剪刀叉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梁端抬枕装置用剪刀叉,包括上剪刀臂组件和下剪刀臂组件,上剪刀臂组件和下剪刀臂组件铰接并形成多个铰点单元,每个铰点单元均包括:销轴,呈阶梯状,包括沿竖直方向由下向上设置的卡接段、连接段和螺纹段,上剪刀臂组件和下剪刀臂组件套设在连接段,并且上剪刀臂组件能够相对于下剪刀臂组件转动;销轴调整垫圈,连接段和螺纹段之间形成卡接台阶,销轴调整垫圈套设在螺纹段上并与卡接台阶卡接,并且销轴调整垫圈的上表面位于上剪刀臂组件上表面上侧;紧固组件,与螺纹段配合,紧固组件的下表面与销轴调整垫圈的上表面抵靠,且紧固组件的下表面与上剪刀臂组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梁端抬枕装置用剪刀叉包括销轴座,销轴座设置有上小下大的轴向阶梯孔,铰点单元包括设置在销轴座上的第一铰点单元,第一铰点单元的销轴设置在销轴座的轴向阶梯孔内,下剪刀臂组件的下表面与销轴座的上表面抵靠。

进一步地,下剪刀臂组件上设置有上小下大的轴向阶梯孔,铰点单元包括第二铰点单元,第二铰点单元的销轴设置在下剪刀臂组件上的轴向阶梯孔内。

进一步地,上剪刀臂组件和下剪刀臂组件之间设置有中间垫圈。

进一步地,紧固组件包括螺母和平垫圈,螺母与螺纹段配合,平垫圈位于螺母与销轴调整垫圈之间,平垫圈能够与销轴调整垫圈的上表面抵靠,且平垫圈的下表面与上剪刀臂组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螺母和平垫圈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

进一步地,上剪刀臂组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条上层短臂和一条上层长臂,上层长臂设置在两条上层短臂之间;下剪刀臂组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条下层短臂和一条下层长臂,下层长臂设置在两条下层短臂之间;其中一条上层短臂的一端与其中一条下层短臂的一端铰接,其中一条上层短臂的另一端与下层长臂的一端铰接,另一条上层短臂的一端与另一条下层短臂的一端铰接,另一条上层短臂的另一端与下层长臂的另一端铰接,其中一条下层短臂的另一端与上层长臂的一端铰接,另一条下层短臂的另一端与上层长臂的另一端铰接,上层长臂的中部与下层长臂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地,梁端抬枕装置用剪刀叉包括三个销轴座,三个销轴座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间隔设置;其中一条上层短臂的一端与其中一条下层短臂的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位于外侧的销轴座上;另一条上层短臂的一端与另一条下层短臂的一端铰接于另一个位于外侧的销轴座上;上层长臂的中部与下层长臂的中部铰接于位于中间的销轴座上。

进一步地,两条上层短臂和一条上层长臂均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两条下层短臂和一条下层长臂均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紧固组件和上剪刀臂组件之间设置销轴调整垫圈,紧固组件不直接压紧在上剪刀臂组件上,使上剪刀臂组件能够转动,从而增强剪刀叉的稳定性,避免剪刀叉由于扭转发生卡死现象。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短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短臂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短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长臂的主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长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长臂的主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长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销轴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销轴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销轴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销轴座调高垫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垫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垫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支点销轴的立体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销轴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1 剪刀叉装置;

10 上层短臂; 101 上层短臂铰接端;

102 上层短臂支点端; 103 上层短臂加固肋;

1011 上层短臂铰接端通孔; 1021 上层短臂支点端通孔;

20 下层短臂; 201 下层短臂铰接端;

202 下层短臂支点端; 203 下层短臂加固肋;

2011 下层短臂铰接端通孔; 2012 下层短臂铰接端凹槽;

2021 下层短臂支点端通孔;

30 上层长臂; 301 上层长臂第一铰接端;

302 上层长臂中部; 303 上层长臂第二铰接端;

304 上层长臂加固肋; 3011 上层长臂第一铰接端通孔;

3021 上层长臂中部通孔; 3031 上层长臂第二铰接端通孔;

40 下层长臂; 401 下层长臂第一铰接端;

402 下层长臂中部; 403 下层长臂第二铰接端;

4011 下层长臂第一铰接端通孔; 4012 下层长臂第一铰接端凹槽;

404 下层长臂加固肋; 4021 下层长臂中部通孔;

4031 下层长臂第二铰接端通孔; 4032 下层长臂第二铰接端凹槽;

50 销轴座; 501 销轴座凸台;

502 销轴座底板; 5011 销轴座凸台通孔;

5012 销轴座凸台凹槽; 5021 销轴座底板通孔;

51 调高垫片; 511 调高垫片通孔;

60 中间垫圈; 601 中间垫圈通孔;

61 销轴调整垫圈; 611 销轴调整垫圈通孔;

70 支点销轴; 701 支点销轴端头;

702 支点销轴杆; 703 支点销轴螺杆;

704 支点销轴穿销孔; 7021 支点销轴杆端面;

71 支点螺母;

80 中间销轴; 801 中间销轴端头;

802 中间销轴杆; 803 中间销轴螺杆;

804 中间销轴穿销孔; 8021 中间销轴杆端面;

81 中间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给了一种梁端抬枕装置用剪刀叉1,该剪刀叉包括上剪刀臂组件和下剪刀臂组件,上剪刀臂组件和下剪刀臂组件铰接并形成多个铰点单元,每个铰点单元均包括销轴、销轴调整垫圈61和紧固组件。销轴呈阶梯状,包括沿竖直方向由下向上设置的卡接段、连接段和螺纹段,上剪刀臂组件和下剪刀臂组件套设在连接段,并且上剪刀臂组件能够相对于下剪刀臂组件转动。连接段和螺纹段之间形成卡接台阶,销轴调整垫圈61套设在螺纹段上并与卡接台阶卡接,并且销轴调整垫圈61的上表面位于上剪刀臂组件上表面上侧。紧固组件与螺纹段配合,紧固组件的下表面与销轴调整垫圈61的上表面抵靠,且紧固组件的下表面与上剪刀臂组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通过在紧固组件和上剪刀臂组件之间设置销轴调整垫圈61,紧固组件不直接压紧在上剪刀臂组件上,使上剪刀臂组件能够转动,从而增强剪刀叉的稳定性,避免剪刀叉由于扭转发生卡死现象。

梁端抬枕装置用剪刀叉包括三个销轴座50(固定在钢枕上),三个销轴座50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间隔设置。每个销轴座50设置有上小下大的轴向阶梯孔,铰点单元包括设置在销轴座50上的第一铰点单元和不设置在销轴座50上的第二铰点单元(即仅有上剪刀臂组件和下剪刀臂组件铰接)。根据应用情况,可增加销轴座50的数量。

具体地,上剪刀臂组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条上层短臂10和一条上层长臂30,上层长臂30设置在两条上层短臂10之间;下剪刀臂组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条下层短臂20和一条下层长臂40,下层长臂40设置在两条下层短臂20之间。

如图4所示,其中一条上层短臂10的上层短臂支点端102与其中一条下层短臂20的下层短臂支点端202铰接于左侧的销轴座50上并形成上述第一铰点单元。其中一条上层短臂10的上层短臂铰接端101与其中一条下层长臂第一铰接端401铰接并形成第二铰点单元。其中一条下层短臂20的下层短臂铰接端201与上层长臂第一铰接端301铰接并形成第二铰点单元。

另一条上层短臂10的上层短臂支点端102与另一条下层短臂20的下层短臂支点端202铰接于右侧的销轴座50上并形成上述第一铰点单元。另一条上层短臂10的上层短臂铰接端101与另一条下层长臂第二铰接端403铰接并形成第二铰点单元。其中一条下层短臂20的下层短臂铰接端201与上层长臂第二铰接端303铰接并形成第二铰点单元。上层长臂中部302和下层长臂中部402铰接于中间的销轴座50并形成第一铰点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层短臂10、下层短臂20、上层长臂30和下层长臂40均采用T型截面,该结构重量轻,且具有较大的刚度。在上层短臂10的中部两侧有上层短臂加固肋103,增强了上层短臂10的强度。下层短臂20、上层长臂30和下层长臂40与上层短臂10的加固方式相同,分别有下层短臂加固肋203、上层长臂加固肋304和下层长臂加固肋4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销轴包括支点销轴70和中间销轴80,二者结构相同,应用位置不同。支点销轴70应用在第一铰点单元。中间销轴80应用在第二铰点单元。以支点销轴70为例,该支点销轴70包括支点销轴端头701、支点销轴杆702、支点销轴螺杆703(螺纹段)和支点销轴穿销孔704。支点销轴端头701呈矩形,支点销轴杆702与支点销轴端头701连接。支点销轴螺杆703与支点销轴杆702连接,且支点销轴螺杆703直径小于支点销轴杆702直径。支点销轴螺杆703与支点销轴杆702连接处形成支点销轴杆端面7021。支点销轴穿销孔704设置在支点销轴螺杆703的上端。支点销轴杆702穿过上剪刀臂组件和下剪刀臂组件的支点端通孔。支点销轴螺杆703与支点螺母71配合。支点销轴穿销孔704用于穿设开口销,以防止对应的螺母松动脱落。

中间销轴80与其结构相同,包括中间销轴端头801、中间销轴杆802、中间销轴螺杆803(用于与中间螺母81配合)、中间销轴穿销孔804和中间销轴杆端面8021,具体连接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下层短臂铰接端201的厚度比下层短臂支点端202的厚度大,下层短臂支点端202只有下层短臂支点端通孔2021,而下层短臂铰接端201除了有下层短臂铰接端通孔2011外,还有下层短臂铰接端凹槽2012,下层短臂铰接端凹槽2012用于容纳中间销轴端头801,同时便于中间销轴80的紧固。下层短臂铰接端凹槽2012的形状与中间销轴端头801的形状相同。当中间销轴端头801为其他形状时,对应的该上层短臂铰接端凹槽2012的形状也会变化,但此处不对具体形状进行限定。

上层短臂铰接端101具有上层短臂铰接端通孔1011,上层短臂支点端102具有上层短臂支点端通孔1021。上层长臂第一铰接端301、上层长臂中部302和上层长臂第二铰接端303分别具有上层长臂第一铰接端通孔3011、上层长臂第二铰接端通孔3021和上层长臂第三铰接端通孔3031。

下层长臂40的中部具有下层长臂中部通孔4021,下层长臂第一铰接端401的厚度与下层长臂第二铰接端403的厚度相同且均厚于下层长臂中部402。下层长臂第一铰接端401设置有下层长臂第一铰接端通孔4011和下层长臂第一铰接端凹槽4012。下层长臂第二铰接端403设置有下层长臂第二铰接端通孔4031和下层长臂第二铰接端凹槽4032。该下层长臂第一铰接端凹槽4012和下层长臂第二铰接端凹槽4032均用于连接中间销轴端头801。

销轴座50具有销轴座凸台501和销轴座底板502。销轴座凸台501具有销轴座凸台通孔5011和销轴座凸台凹槽5012,支点销轴70穿过该销轴座凸台通孔5011,销轴座凸台凹槽5012用于容纳支点销轴端头701,便于支点销轴70的紧固。销轴座底板502上有销轴座底板通孔5021,螺栓穿过销轴座底板通孔5021将销轴座50固定在钢枕上。销轴座50便于安装和拆卸,具有较高的强度,保证了剪刀叉装置的稳定性。销轴座50的底部还设置有调高垫片51,调高垫片通孔511与销轴座底板通孔5021同轴,调高垫片51能够方便调整销轴座50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中间垫圈60。中间垫圈60置于上层短臂10和下层短臂20、上层短臂10和下层长臂40、下层短臂20和上层长臂30之间,用于调整上剪刀臂组件和下剪刀臂组件之间的间隙,减小梁端抬枕装置用剪刀叉1的伸缩阻力,防止装置卡死。其中,中间垫圈60设置有中间垫圈通孔601,用于与支点销轴70或者中间销轴80配合。

进一步地,紧固组件包括螺母(支点螺母71或者中间螺母81)、弹簧垫圈和平垫圈,螺母与螺纹段配合,弹簧垫圈和平垫圈位于螺母与销轴调整垫圈61之间,平垫圈能够与销轴调整垫圈61的上表面抵靠,且平垫圈的下表面与上剪刀臂组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其中销轴调整垫圈61具有销轴调整垫圈通孔611。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紧固组件和上剪刀臂组件之间设置销轴调整垫圈,紧固组件不直接压紧在上剪刀臂组件上,使上剪刀臂组件能够转动,从而增强剪刀叉的稳定性,避免剪刀叉由于扭转发生卡死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