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固涵洞的桩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7907发布日期:2019-03-05 19:4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用于加固涵洞的桩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洞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加固涵洞的桩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公路和市政等基础设施在我国被大力建设,相应的,涵洞工程也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存在高填方和深软基地段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工程中。然而由于以往对特殊路段涵洞的认识不够,所以经常出现对结构受力设计考虑偏大或者偏小,结果往往导致工程病害。由此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具有高填方和深软基的涵洞下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小桩基础对周围环境和土层影响扰动小,施工时不会使周围土体扰动而强度大幅降低,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考虑到要在空间狭小的涵洞内施工布桩,又要对软弱地基土层进行加强处理,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适合在低矮空间条件下布设、加固效果较好的小桩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加固涵洞的桩架结构,可适用于低矮空间布设,且加固效果良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用于加固涵洞的桩架结构,包括若干个纵横拼接的桩单元,各所述桩单元包括放置在涵洞下方的桩头,相邻的所述桩单元之间通过桩脚拼接,各所述桩脚均与所述桩头固定,两个相互拼接的所述桩脚组成“V”型结构。

进一步,各所述桩单元中所述桩脚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桩脚的轴线均位于同一个圆锥的侧面,且各所述桩脚的轴线均与所述圆锥的母线平行,各所述桩脚的轴线均匀分布在所述圆锥的侧面,所述桩头位于所述圆锥的顶点。

进一步,两个相互拼接的所述桩脚中,其中一个所述桩脚包括插入式筋架,另一个所述桩脚包括承插式筋架。

进一步,所述插入式筋架包括一个短主筋、两个长主筋、若干个等边三角形箍筋和一个一字型箍筋。

进一步,所述承插式筋架包括三个长主筋和若干个等边三角形箍筋。

进一步,各所述长主筋的一个末端均向外侧弯成弧形,所述末端均为远离所述桩头的一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通过若干个桩单元拼接而成的可支撑涵洞的桩架结构,预先在地面挖好桩孔,再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各桩单元的桩脚和桩头,可牢固支撑涵洞,防止涵洞下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牢固,可广泛应用于涵洞施工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角桩架的主视图;

图2为角桩架的仰视图;

图3为角桩架的俯视图;

图4为中间桩架的主视图;

图5为中间桩架的仰视图;

图6为中间桩架的俯视图;

图7为边桩架的主视图;

图8为边桩架的仰视图;

图9为边桩架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与涵洞组装后的主视图;

图12为承插式筋架的结构图;

图13为承插式筋架的主视图;

图14为插入式筋架的结构图;

图15为插入式筋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1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用于加固涵洞的桩架结构,包括若干个纵横拼接的桩单元,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桩单元拼接为一个方形的桩架结构。各所述桩单元包括放置在涵洞下方的桩头1,相邻的所述桩单元之间通过桩脚拼接,两个相互拼接的所述桩脚组成“V”型结构。各所述桩脚的长度相同,各所述桩脚均与所述桩头1固定,各所述桩脚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各所述桩单元中所述桩脚的数量为四个,各所述桩脚的轴线均位于同一个圆锥的侧面,且各所述桩脚的轴线均与所述圆锥的母线平行,各所述桩脚的轴线均匀分布在所述圆锥的侧面。所述桩头1位于所述圆锥的顶点,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桩脚的一端均与所述桩头1的下端固定。所述桩头1为柱状结构,所述桩头1的轴线与所述圆锥的轴线重合,且所述桩头1的尺寸要比涵洞上的钻孔要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桩头1也可设计为长方体的块状结构。

两个相互拼接的所述桩脚中,其中一个所述桩脚包括插入式筋架4,另一个所述桩脚包括承插式筋架5,所述插入式筋架4和承插式筋架5均与建筑领域中浇筑混凝土时采用的钢筋笼结构类似。如图10,本实施例中,所述桩单元共有三种类型:角桩架67、中间桩架68和边桩架69。如图1、2和3,所述角桩架67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方形的四个角,各所述角桩架67中两个相邻的桩脚用来与其他桩单元拼接,该两个所述桩脚可视为拼接斜桩2,其余两个不用于拼接的所述桩脚可视为独立斜桩3。如图4、5和6,各所述中间桩架68位于所述方形的内部,显然,所述中间桩架68的四个桩脚均为拼接斜桩2。如图7、8和9,各所述边桩架69位于所述方形的四个侧边,因此所述边桩架69中三个所述桩脚为拼接斜桩2,剩余一个所述桩脚为独立斜桩3。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所述方形的面积较小,也可只由四个所述角桩架67拼接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独立斜桩3可以由承插式筋架5浇筑混凝土制成,也可由插入式筋架4浇筑混凝土制成。

如图12和13,所述承插式筋架5包括三个长主筋和若干个等边三角形箍筋。如图14和15,所述插入式筋架4包括一个短主筋、两个长主筋、若干个等边三角形箍筋和一个一字型箍筋,所述一字型箍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长主筋固定。所述承插式筋架5和插入式筋架4中,各所述等边三角形箍筋的间隔均匀,且所述长主筋和等边三角形箍筋内角、所述短主筋和等边三角形箍筋内角之间均是通过焊接或铁丝绑扎的方式固定。

如图12和13,本实施例中,各所述长主筋的一个末端均向外侧弯成弧形,且在弯曲处做防锈处理,所述末端均为远离所述桩头1的一端。当所述插入式筋架4与所述承插式筋架5拼接时,所述插入式筋架4中的两个长主筋与所述承插式筋架5中的两个长主筋对应勾住。另外,所述长主筋和所述短主筋之间的长度差在所述插入式筋架4中造成的空间正好可供所述承插式筋架5中第三个长主筋穿过,即所述插入式筋架4和承插式筋架5之间为阴阳拼接方式。

采用本实用新型支撑涵洞的方法如下:

先在地面挖好对应每个桩脚的桩孔,再将各所述插入式筋架和承插式筋架依次拼接固定在各桩孔中,然后浇筑混凝土造出桩脚和桩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