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8547发布日期:2019-04-09 20:5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桥下辅助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路桥建设的飞速发展,诸多的公路立交桥以及过江大桥应运而生,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桥下作业时,如在进行支座的调整或更换等操作时,由于桥梁高度较大,搭设满堂脚手架一方面耗时过大,同时还会受到桥下地表情况的限制,所以现在的桥下作业多使用桥下作业车,目前的桥下作业车一般积庞大,价格昂贵,投资成本很高,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下辅助施工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桥下作业车结构复杂且受现场制约程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桥下辅助施工平台,包括用于分别与桥面缝隙两侧的桥面挂接的支撑杆、设于支撑杆下方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延伸架以及设置于两个延伸架之间且分别与两个延伸架的下端转动配合的承托座,支撑杆与延伸架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两个延伸架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定两个延伸架之间间距的旋转限位装置,旋转限位装置包括与其中一个延伸架铰接的挂杆组件以及设置于另一个延伸架上且与挂杆组件卡接的挂钩环。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挂杆组件包括固设于其中一个延伸架上的固定块、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固定块上的旋转轴以及垂直于旋转轴的主轴且与旋转轴转动连接的旋转杆。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承托座包括框架板、设置于框架板上方的平台板以及垂直于平台板的板面分别设置于平台板前后两侧的踢脚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框架板包括两个与延伸架铰接的侧杆以及设置于侧杆之间且用于承托平台板的承托架体,侧杆上分别设有与延伸架的下端转动连接的配合槽。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配合槽在侧杆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延伸架包括两个与侧杆铰接的立杆以及若干个固设于两个立杆之间且用于攀爬的横撑,挂杆组件设置于其中一个延伸架的立杆上,挂钩环设置于另一个延伸架的对应立杆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立杆下端设有与配合槽转动连接的套筒。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立杆的上端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杆的套环。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支撑杆的外周设有与套环的外侧卡接的限位挡圈,套环的内径大于限位挡圈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利用支撑杆将下方平行设置的两个延伸架以及延伸架之间的承托座进行向上的有效提拉,利用支撑杆挂接在两侧桥面缝隙之间实现对下方承托座的良好承托,便于施工人员在承托座上进行作业,该装置在放入或取出的过程中可以将承托座和延伸架折叠成相互重合的板状构件,便于取用,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Ⅰ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中C-C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中的D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承托座;110-框架板;111-配合槽;120-平台板;130-踢脚板;140- 侧杆;150-承托架体;200-延伸架;210-立杆;211-套环;220-横撑;230-套筒;400-支撑杆;410-限位挡圈;500-旋转限位装置;510-挂杆组件;511-固定块;512-旋转轴;513-旋转杆;520-挂钩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进行说明。桥下辅助施工平台,包括用于分别与桥面缝隙两侧的桥面挂接的支撑杆 400、设于支撑杆400下方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延伸架200以及设置于两个延伸架 200之间且分别与两个延伸架200的下端转动配合的承托座100,支撑杆400 与延伸架200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利用支撑杆将下方平行设置的两个延伸架以及延伸架之间的承托座进行向上的有效提拉,利用支撑杆挂接在两侧桥面缝隙之间实现对下方承托座的良好承托,便于施工人员在承托座上进行作业,该装置在放入或取出的过程中可以将承托座和延伸架折叠成相互重合的板状构件,便于取用,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在将该装置从两侧相邻桥面的缝隙中向下送入的过程中,通过折叠延伸架200和承托座100将其折叠成板面相互平行的形式,便于缩小装置的占用空间,方便的从桥面缝隙中送入,待装置向下送至所需位置后,则将延伸架200打开至与承托座100之间形成相互垂直的形式,实现承托座100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效果,此时将支撑杆400分别贯穿两个延伸架200的上端,并将支撑杆400放置在与桥面缝隙的走向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即可保证对下方延伸架200和承托座100的稳定支撑,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延伸架200下落至承托座100上进行桥下作业。作业完成后,按上述顺序相反的步骤将该装置取出即可。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延伸架200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定两个延伸架200之间间距的旋转限位装置500,旋转限位装置500包括与其中一个延伸架200铰接的挂杆组件510以及设置于另一个延伸架200上且与挂杆组件 510卡接的挂钩环520。旋转限位装置500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证两个延伸架 200之间的间距进而保证而二者位置关系的稳定,同时也就保证了承托座100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效果,保证了作业人员施工时的安全性,同时挂杆组件510 在两个延伸架200之间形成稳定的卡接作用,也是对人体侧部的一种限位,能够保证作业人员不会因为站立不稳从装置的侧部掉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装置下落至所需位置并安装好上部支撑杆400后,作业人员下落至承托座100 上后,要先将挂杆组件510的自由端与挂钩环520进行良好的挂接,实现两个延伸架200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避免二者绕承托座100两侧的侧杆140绕铰接点进行转动引起的作业人员身体晃动的问题,同时挂杆组件510横在作业人员腰部的高度上,也能从侧部对作业人员形成良好的保护,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挂杆组件510在前后两侧设置成两个的形式,如果将一个挂杆组件510 设置在其中一个延伸架200的前侧上,则对应在另一个延伸架200的前侧设置挂钩环520,如果将一个挂杆组件510设置在其中一个延伸架300的后侧,则对应在另一个延伸架200的后侧设置挂钩环520,保证挂杆组件510和挂钩环 520一一对应且能够相互卡接的关系,而两个挂杆组件510也可以采用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延伸架200前后两侧的形式,则另一个延伸架200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挂钩环520。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挂杆组件510包括固设于其中一个延伸架 200上的固定块511、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固定块511上的旋转轴512以及垂直于旋转轴512的主轴且与旋转轴512转动连接的旋转杆513。为了避免安装挂杆组件510对延伸架200造成结构强度的影响,采用在延伸架200的侧部焊接或采用其他连接方式设置固定块511的方法,然后将旋转杆513的一端与固定块 511上的旋转轴512转动连接的方式,旋转轴512与固定块511之间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同时旋转杆513与旋转轴512相连的一端设有套设于旋转轴 512上的轴套,旋转轴512位于轴套外侧的一端设有挡块,避免旋转杆513的脱落,旋转杆513的自由端设有挂钩,用于和挂钩环520稳定挂接,保证良好的连接作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承托座100包括框架板110、设置于框架板110上方的平台板120以及垂直于平台板120的板面分别设置于平台板 120前后两侧的踢脚板130。承托座100的受力部件为下方框架形式的框架板 110,框架板110上设置有用于承托作用人员脚部的平台板120,踢脚板130的设置也是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脚部不慎从平台板120上脱离造成的危险,施工时作业人员周围前后两侧下部有踢脚板130同时上部有旋转杆513 进行保护,另外两侧则通过第一延伸架200以及第二延伸架300进行保护,从周围各个方向进行保护,提高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框架板110包括两个与延伸架200铰接的侧杆140以及设置于侧杆140之间且用于承托平台板120的承托架体150,侧杆140上分别设有与延伸架200的下端转动连接的配合槽111。配合槽111 的设置能够对延伸架200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使用过程中延伸架200在侧杆140的轴线方向产生移动,进而保证该装置对作业人员承托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配合槽111在侧杆140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配合槽111在侧杆140上采用分别设置两个的形式,进而从侧杆140的轴向两侧分别对延伸架200的下端的前后两侧进行限位,避免延伸架200产生沿侧杆140轴向的前后移动造成承托座100晃动,进而形成安全隐患。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延伸架200包括两个与侧杆140 铰接的立杆210以及若干个固设于两个立杆210之间且用于攀爬的横撑220,挂杆组件510设置于其中一个延伸架200的立杆210上,挂钩环520设置于另一个延伸架200的对应立杆210上。延伸架200一方面对承托座100起到牵拉提升的作用,同时设置于立杆210之间的横撑220还可以作为梯子供作业人员上下桥面时使用,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杆210下端设有与配合槽111 转动连接的套筒230。配合槽111与上方的立杆210之间通过设置在其各自下方的套筒230进行转动连接,能够有效的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便于保证套筒230 和侧杆140的同轴度,增大二者之间的受力面积,提高承托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杆210的上端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杆400 的套环211。立杆210上端设置套环211,支撑杆400设置为两个,前侧的支撑杆400贯穿两个延伸架200前侧的立杆210上端的套环211设置,后侧的支撑杆400贯穿两个延伸架200后侧的立杆210上端的套环211设置,且支撑杆400 的两端架设在桥面上,与桥面之间形成挂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杆400的外周设有与套环211的外侧卡接的限位挡圈410,套环211的内径大于限位挡圈410的外径。限位挡圈410 的设置能够保证套环211稳定的位于两侧的套环211之间,为了保证带限位挡圈410的支撑杆400能从套环211中顺利抽出,不影响该装置的折叠,所以套环211的内径大于限位挡圈410的外径,当搭设好后,装置在重力作用下,套环211的内壁与支撑杆400外壁接触且保证其位于两个限位挡圈410之间,即可避免下方承托座100的晃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下辅助施工平台,利用支撑杆将下方平行设置的两个延伸架以及延伸架之间的承托座进行向上的有效提拉,利用支撑杆挂接在两侧桥面缝隙之间实现对下方承托座的良好承托,便于施工人员在承托座上进行作业,该装置在放入或取出的过程中可以将承托座和延伸架折叠成相互重合的板状构件,便于取用,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