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路机用双层隔声动力舱机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6870发布日期:2019-07-13 08:0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路机用双层隔声动力舱机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路机用双层隔声动力舱机罩。



背景技术:

压路机施工时通常会产生较高的噪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节能减排需求。噪声环境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机能产生一定影响,也会对施工场地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目前,压路机的动力舱机罩多数为单层结构,且动力舱机罩上布有用于散热的通风口,通风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动力舱机罩的隔声性能,尤其是对工作中产生的中低频噪声。压路机施工时动力舱内噪声以中低频噪声为主,因此现有动力舱机罩无法对动力舱内噪声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整机的噪声仍然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路机用双层隔声动力舱机罩。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路机用双层动力舱隔声机罩,包括内板、外板、栅格;

所述栅格位于内板、外板中间,内板和外板通过栅格相连,内板上设置有内通风口,外板上对应位置设置有外通风口,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在机罩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重复排列并保持机罩高度方向上一致;

所述栅格为多个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交叉布置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隔板沿机罩宽度方向布置,所述纵向隔板沿机罩高度方向布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栅格将内板和外板中间的空气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多个空腔,每个空腔在机罩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重复排列,且每个空腔与一个内通风口和一个外通风口相连;每个空腔及与其相连的内板、外板和栅格共同形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既形成了共振腔也延长了噪声传播途径,从而降低动力舱内产生的中低频噪声;整个机罩可看作由单元结构重复排列而成的总成部件,相对单个单元而言,这种重复排列方式使得机罩的隔声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板与外板平行设置,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在机罩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而言,为了不产生过大的空气阻力而影响散热效果,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均采用矩形槽形式,就单个单元而言,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在机罩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是对称设置,这种对称结构将每个单元分割为两个长度相同的共振腔,每个单元的共振频率保持一致,整个机罩对该频率段的噪声的阻挡作用明显增强,在有限的机罩覆盖范围中达到隔声效果的最大化。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双层隔声动力舱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风和外通风口位于空腔单元中间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双层隔声动力舱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的长度小于单个空腔单元的宽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路机用双层隔声动力舱机罩,具有以下优点:

1.将压路机动力舱机罩设计为带栅格的双层结构,构成一个个具有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的单元,能够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动力舱内向外传递的中低频噪声;

2.在机罩高度方向上对称的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使得机罩在中低频的隔声效果明显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层动力舱隔声机罩内栅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双层动力舱隔声机罩的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改进后动力舱的传递损失;

图中:内板1、外板2、栅格3、内通风口4、外通风口5、空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层动力舱隔声机罩,包括内板1、外板2和栅格3,内板1和外板2通过栅格3相连,内板1上设置有内通风口4,外板2上设置有外通风口5,内通风口4和外通风口5在沿机罩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重复排列,内通风口4和外通风口5均为矩形槽的形式且沿机罩高度方向上保持一致,呈对称布置。所述栅格为多个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交叉布置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隔板沿机罩宽度方向布置,所述纵向隔板沿机罩高度方向布置。

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栅格3将机罩内部空气分割为互不相连的空腔6,单个空腔6和一个内通风口4、外通风口5相连,单个空腔6和相连的内板1、外板2、栅格3构成了一个单元,如图3所示,每个单元形成一个单独的共振腔,以此降低动力舱内产生的中低频噪声。

更具体而言,考虑单个单元,内通风口4和外通风口5在机罩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呈对称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内通风4和外通风口5均位于单元中间部分,这种对称结构将每个单元分割为两个长度相同的共振腔,每个单元的共振频率保持一致,图4为改进后动力舱的传递损失,可见整个机罩对该频率段的噪声的阻挡作用明显增强,在有限的机罩覆盖范围中达到隔声效果的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路机用双层隔声动力舱机罩,1.将压路机动力舱机罩设计为带栅格的双层结构,构成一个个具有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的单元,能够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动力舱内向外传递的中低频噪声;2.在机罩高度方向上对称的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使得机罩在中低频的隔声效果明显增强。

上述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被限制在所述实施方式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明显的改进、替换或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