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周夯实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3809发布日期:2019-08-16 21:22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周夯实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周夯实器具。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检查井由井座、井筒、井盖和相关配件等组成,建设在校区内或交通道路上等;检查井均为砖砌结构,球墨铸铁井盖放在砖砌井筒上与沥青路面相接。

道路的沥青路面与砖砌检查井结合处脆弱,导致应力集中现象,破坏应力容易超过允许应力,导致检查井周边容易出现开裂、下沉等现象。申请号:20132021844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井周夯实器,包括:夯实体,其呈圆环状,在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以及本体,其呈圆筒状,本体的一端是开放端,开放端连接到所述夯实体的表面中与具有所述突起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该井周夯实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性强、兼容性好、施工效果好、井周受力均匀等优点,能够确保井周基础的夯实达到要求。但是在该井周夯实器具使用过程中,夯实体的内壁会与检查井的外壁产生摩擦,夯实体在下落过程中会造成检查井受损,同时由于使用破碎炮、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驱动,受到破碎炮、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工作中会产生振动的影响,夯实体每次下落的位置会出现偏差,也会导致检查井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周夯实器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井周夯实器具,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外夯实部和内夯实部,且内夯实部可移动的设于外夯实部内侧,外夯实部包括顶盖和外套筒,顶盖设于外套筒的上方,且顶盖的中心处远离外套筒的一端设有设备安装孔,外套筒呈圆筒状,且外套筒的内壁均匀布置有数个纵向滑槽,内夯实部包括内套筒和沿着内套筒的底端向外周延伸的压实部,且内套筒和压实部为一体垂直设置,内套筒呈圆筒状,其中内套筒的内表面设有阵列排列的滑动机构,内套筒的外表面与外套筒的内壁相贴合,且内套筒的外表面设有可以在纵向滑槽内移动的滑块,压实部的底面设有数个凸起。

作为优选的,顶盖和外套筒为一体设置,且顶盖的外径和外套筒的外径一致。

作为优选的,顶盖呈空心的圆台状,其中安设备装孔设于顶盖的顶部,且顶盖内设有数个纵向加强筋。

作为优选的,外套筒和压实部的高度和与内套筒的高度一致,且外套筒的外径不小于压实部的外径。

作为优选的,内套筒的内壁与检查井的外表面贴合。

作为优选的,滑动机构包括安装槽、滚球和复位弹簧;安装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弧形段和筒形段,且弧形段设于靠近检查井的一侧;滚球可转动的设于弧形段内,且滚球靠近检查井的一侧伸出弧形段;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滚球和筒形段的底端相贴合,且复位弹簧处于常压缩状态。

作为优选的,凸起在压实部的底面均匀布置,且凸起为棱锥或圆锥或半球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强度高,实用性强,施工效果好,井周受力均匀并且不会破坏检查井,能够确保井周基础的夯实达到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外套筒,3-设备安装孔,4-纵向滑槽,5-内套筒,6-压实部,7-滑块,8-凸起,9-纵向加强筋,10-检查井,11-滚球,12-复位弹簧,13-弧形段,14-筒形段,15-待夯实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井周夯实器具,包括外夯实部和内夯实部,且内夯实部可移动的设于外夯实部内侧,所述的外夯实部包括顶盖1和外套筒2,所述的顶盖1设于外套筒2的上方,且顶盖1的中心处远离外套筒2的一端设有设备安装孔3,所述的外套筒2呈圆筒状,且外套筒2的内壁均匀布置有数个纵向滑槽4,所述的内夯实部包括内套筒5和沿着内套筒5的底端向外周延伸的压实部6,且内套筒5和压实部6为一体垂直设置,所述的内套筒5呈圆筒状,其中内套筒5的内表面设有阵列排列的滑动机构,内套筒5的外表面与外套筒2的内壁相贴合,且内套筒5的外表面设有可以在纵向滑槽4内移动的滑块7,所述的压实部6的底面设有数个凸起8。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盖1和外套筒2为一体设置,且顶盖1的外径和外套筒2的外径一致。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盖1呈空心的圆台状,其中安设备装孔3设于顶盖1的顶部,且顶盖1内设有数个纵向加强筋9。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套筒2和压实部6的高度和与内套筒5的高度一致,且外套筒2的外径不小于压实部6的外径。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套筒5的内壁与检查井10的外表面贴合。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安装槽、滚球11和复位弹簧12;安装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弧形段13和筒形段14,且弧形段13设于靠近检查井10的一侧;滚球11可转动的设于弧形段13内,且滚球11靠近检查井10的一侧伸出弧形段13;复位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滚球11和筒形段14的底端相贴合,且复位弹簧12处于常压缩状态。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起8在压实部6的底面均匀布置,且凸起8为棱锥或圆锥或半球形。

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使用时,首先将内夯实部套设在检查井10的外侧,然后将外夯实部通过设备安装孔3与外部驱动设备(破碎炮、挖掘机等机械设备)相连接。内套筒5的高度大于检查井10露出待夯实地面15的高度,内套筒5对检查井10实现保护作用,同时内套筒5内侧滑动机构可以降低内套筒5和检查井10之间的摩擦,进一步保护检查井10,外部驱动设备工作时,外部驱动设备联动外夯实部沿着内夯实部的外侧进行纵向的往复运动,通过外套筒2的纵向滑槽4和内套筒5的滑块7的配合,对外套筒2的实现限位移动,避免夯实作业中外部驱动设备的振动造成外夯实部每次下落的位置出现偏差,当外夯实部落下时,顶盖1的底面与内套筒5的顶面贴合,外套筒2的底面与压实部6的顶面贴合,同步对内套筒5和压实部6施加压力,不仅可以确保井周受力均匀,还扩大了单次夯实面积,避免再次找平,简化了操作步骤。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强度高,实用性强,施工效果好,井周受力均匀并且不会破坏检查井,能够确保井周基础的夯实达到要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