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5948发布日期:2020-07-31 22:35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线路中的桥梁迅速增加,高铁桥墩设置密集,一般25米或35米就有一座桥墩。从而,桥墩的数量非常多,而桥墩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桥梁的通行能力,所以,确定桥墩及桥梁的安全是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现有的桥墩检修平台,其多采用金属材料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各个部件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这种金属材料及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检修平台,有较多的不足。其中,金属材料密度大,造成成型后的检修平台重量大,给现场施工增加了劳动量,且易锈蚀,从而增加了维护成本,同时,钢筋混凝土重量大、强度低、耐久性差、抗冲击能力低,使得容易出现腐蚀掉块、板易折断、钢筋锈蚀等现象,维护与更换的成本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有效地解决目前检修平台易锈蚀、重量大、施工效率低、施工劳动强度大、易碎易蚀、不耐冲击等问题,其质量轻、施工方便快捷,且不易破碎,寿命得到延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固定在桥墩的一侧,包括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支架和步板,多个所述支架间隔固定在所述桥墩上,所述步板设置在两所述支架之间。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支架为一体件,所述支架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竖直部设置在所述水平部的一端,所述步板的两端搭在所述水平部上并与所述水平部固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还包括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护栏,所述护栏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架的竖直部固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步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单元板,多个所述单元板通过贯穿的连杆固定,多个所述连杆沿所述单元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护栏为多个平行设置的空心圆管,所述空心圆管贯穿所述竖直部,所述空心圆管的外径30-50mm,所述圆管的壁厚为3-5mm。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单元板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空心的腔体,所述连杆贯穿所述腔体。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支架的截面呈工字型,所述步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水平部的顶部。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腔体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连杆与水平部通过缠绕的钢带连接。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水平部设置有多个用以所述钢带穿通的第一通孔。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水平部在远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通过支架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桥墩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桥墩检修平台采用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并采用纤维材料为增强材料,质量轻、施工方便快捷,且不易破碎,寿命得到延长。

本发明的支架为经过真空辅助工艺或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或模压工艺制备而成的一体化支架,制备便捷,抗冲击能力也强。

本发明的步板包括多个空心的单元板,其质量轻,且可根据安装需要现场裁切,方便施工。

本发明的护栏为多个平行设置的空心圆管,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整体质量,方便现场施工和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第一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第二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拆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支架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步板第一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步板第二示意图;

图7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桥墩、2-支架、3-步板、4-支架连接件、5-护栏、6-第一连接件、7-水平部、8-竖直部、9-第二通孔、10-第一通孔、11-第三通孔、12-单元板、13-腔体、14-第一单元条、15-第二单元条、16-连杆、17-开口、18-钢带、19-第二连接件、20-第一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为了改善目前高铁桥梁中桥墩检修平台的重量大、劳动强度高、抗冲击能力低、易碎易裂、不耐腐蚀等缺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质量轻、施工方便快捷,且不易破碎,寿命得到延长,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混凝土步板和金属支架和护栏存在的施工和应用等诸多问题。

下面结合实施例阐述本公开的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的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该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固定在桥墩1的一侧,其包括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支架2和步板3,多个支架2间隔固定在桥墩1上,而步板3设置在两支架2之间,构成施工人员的行走通道。其中,该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采用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并采用纤维材料为增强材料,质量轻、施工方便快捷,且不易破碎,寿命得到延长,能够克服现有的诸多问题。

具体地,如图4所示,上述支架2为一体件,其以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织物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经过真空辅助工艺,或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或以smc、xmc或预浸布等复合材料半成品经过模压工艺制备而成的一体化支架。其中,支架2包括水平部7和竖直部8,竖直部8设置在水平部7的一端,形成l型,而水平部7和竖直部8的截面都为“工”字型,进一步保证强度。另外,支架2在竖直的板材上还设置有多个通孔,其中,包括水平部7设置的多个第一通孔10和第三通孔11,以及竖直部8设置的多个第二通孔9。

如图2和图3所示,该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还包括用于防护的护栏5,可避免施工人员由侧向掉落,该护栏5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架2的竖直部8固定。具体地,该护栏5为多个平行设置的空心圆管,而空心圆管贯穿竖直部8的第二通孔9,其以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或者芳纶纤维等纤维材料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经过复合材料拉挤工艺制备而成的空心圆管。另外,该空心圆管的外径控制在30-50mm,而空心圆管的壁厚控制为3-5mm,进一步保证强度和轻量化。

上述的步板如图5和图6所示,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单元板12,多个单元板12通过贯穿的连杆16固定,该单元板12以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或者芳纶纤维等纤维材料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经过复合材料拉挤工艺制备得到。具体地,单元板12呈长条状,其内部设置有空心的腔体13,该腔体13沿单元板12的长度方向布置,由此,单元板12由内部的腔体13的数量又被分为第一单元条14和第二单元条15,其中,第一单元条14内设置有多个上述腔体13,而第二单元条15内仅设置有一个上述腔体13,同时,在第一单元条14的腔体13的下端还设置有开口17。两个第二单元条15分居步板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多个第一单元条14设置在中央,任一单元板12之间存在第一间隙20,形成类似格栅的结构。另外,连杆16贯穿每个腔体13,起到固定各个单元板12的作用,而且,多个连杆16沿单元板1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牢固固定各个单元板12。

另外,如图1至图3所示,支架2通过金属材质的支架连接件4固定在桥墩1上,其中,支架2的水平部7在远离竖直部8的一端通过支架连接件4固定在桥墩1上,而截面呈直角状的支架连接件4通过固定在其上的第一连接件6紧固在桥墩1上。而上述支架2上的第三通孔11用于利用连接件与支架连接件4固定。

在安装该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时,步板3搭在三个支架2上,其中,步板3的中部支撑在一支架2的水平部7上,而步板3的两端分别搭在另两个支架2的水平部7上。同时,步板3和支架2通过钢带18扎紧固定在一起,其中,钢带18缠在连杆16上并穿过第一通孔10,形成固定。另外,护栏5穿通竖直部8上的第二通孔9,且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支架2上。

由此,该桥墩检修平台都采用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并采用纤维材料为增强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自身重量,方便运输和安装,另外,其还可根据现场情况而进行现场切割。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的实施例二。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步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水平部的顶部。

具体地,如图8所示,步板3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支架2上,其中,第二连接件19上下贯穿步板3并固定在水平部7的顶部上。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本发明的桥墩检修平台采用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并采用纤维材料为增强材料,质量轻、施工方便快捷,且不易破碎,寿命得到延长。本发明的支架为经过真空辅助工艺或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或模压工艺制备而成的一体化支架,制备便捷,抗冲击能力也强。本发明的步板包括多个空心的单元板,其质量轻,且可根据安装需要现场裁切,方便施工。本发明的护栏为多个平行设置的空心圆管,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整体质量,方便现场施工和后期维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任何本发明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