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平交改立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42489发布日期:2020-09-15 19:56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平交改立交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交通建设领域,涉及道路交叉,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平交改立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道路交叉分为两类:一类是平面交叉,有信号灯控制平交口、无信号灯控制平交口和环形平面交叉口;另一类是立体交叉,有枢纽立交、一般立交和分离式立交。目前,城市的道路交叉除了快速路采用立交外,其他道路交叉基本上采用平面交叉。

如今城市道路交通普遍存在拥堵现象,究其原因是城市道路交叉密集,且都是平交,于是人们想起了平交改立交,有人提出了名为:“一种全方位全直通直接左转右行立交桥”(公开号cn102900000a)和“一种多层畅行立交桥”(公开号cn204475095u)的立体交叉。‘一种全方位全直通直接左转右行立交桥包括由地面道路、地上立交桥、地下立交通道三位一体组成的立体交叉和由地面道路、经向立交桥和纬向立交桥组成的地面全方位立体交叉,以及采用同一条道路相向车道高低位设置,实现立体交叉全直通直接左转右行。’和‘一种多层畅行立交桥包括转弯层转盘和所属转盘相通的多个直行通道、直行层组和多个功能区域。’的技术比苜蓿叶型立交桥工程规模小,用在新建工程和郊外道路可以,可是城市老路空间狭小,路网交叉口间距短,城市征地拆迁困难,道路周边建筑限制条件多,且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压力很大,不宜进行结构复杂的改造工程,所以,以上两个技术对城市老路改建的可操作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克服城市老路空间狭小和路网交叉口间距短的不利因素,不要征地拆迁,将原平面交叉改造成立体交叉的方法,改造后的道路交叉能让各方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没有交会等待,同时通过路口。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道路平交改立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平面交叉的纬路向右车道和纬路向左外车道下挖成下穿径路的纬线路槽;第二步、将平面交叉的径路双向外侧车道下挖成支线路槽;第三步、在纬线路槽和支线路槽上建造立交通道箱;第四步、将通道箱上顶板相联,组成上空层;第五步、对立交通道箱进行布局和确定通行规则。

作为优选,第三步中所述的立交通道箱包括由底板构成的地下层、中板构成的地面与坡道层、顶板和联板构成的上空层、侧板构成的立墙;立墙在地面以下的是挡土墙和基础,在地面以上的是支撑与承重墙,承重墙采用系杆式和镂空花墙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下层由纬路向右通道、纬路向左通道、径路向下进通道、径路向上进通道、径路向上出通道、径路向下出通道和停车区组成;所述的停车区在左右通道的中间,区内设有上人梯通到地面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面与坡道层由径路地面机动车道、纬路向左上坡道、纬路向左下坡道、径路向上上坡道、径路向下下坡道、非机动车道、盘道、人行道、人行台阶和停非区组成;所述的停非区由盘道半裹,区内开有上人梯窗口。

作为优选,第四步中所述的上空层由机动车跨线桥、非机动车盘道桥、人行天桥和停车坪组成;所述的机动车跨线桥包括纬路向左上坡桥、纬路向左下坡桥、径路向上上坡桥、径路向下下坡桥和过机桥;非机动车盘道桥包括盘道和过非桥;人行天桥包括人行台阶和过人桥;所述的过机桥、过非桥和过人桥在同一层高,过人桥两端开有人行台阶天窗。

作为优选,第五步中所述的立交通道箱有一道主通道箱接着四道支通道箱:主通道箱两头路段为地下和上空两层,中间路段为地下、地面和上空三层;支通道箱靠主通道箱端为地下、地面和上空三层,另端为地下和上空两层,另端的上空层为径路坡道桥面和盘道桥面;由通道箱顶板和联板组成的上空层布置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盘道桥、人行天桥和停车坪,跨线桥和人行天桥在纬路路线上方,非机动车盘道桥的过非桥在径路路线立交通道箱的最顶端,停车坪布置在上空层的剩余层面,分为六块。

作为优选,第五步中所述的通行规则为:一,地下层:通行纬路向右左转、直行和右转车辆,纬路向左右转车辆,径路向上右转车辆,径路向下左转和右转车辆;二,地面与坡道层:通行径路直行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径路和纬路右转非机动车和行人;三,上空层:通行纬路向左直行和左转、径路向上左转机动车;纬路直行和左转、径路左转的非机动车和行人。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1、所有的道路平面交叉都可以用本发明技术改建成立体交叉,改建工程不需要扩大原道路的平面面积,不需要征地拆迁;

2、改造后的立体交叉所有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都能各行其道,机动车的通行轨迹和原平交口基本相同,消除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交会冲突;

3、取消了路口信号灯控制、大幅度提高了路口通行能力、减少了事故发生、节省了人们的路途时间、降低了油耗、减少了排放;

4、能开辟大量的停车场所,缓解城市停车难;

5、三层式立体交叉箱形通道施工方便,对周边环境影响小,造价低廉;上空层如屋顶,能挡住雨水灌入地下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纬路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径路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主通道箱横向截面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支通道箱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原平面交叉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地下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地面与坡道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的上空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的非机动车盘道和人行天桥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的地下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的地面与坡道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的上空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中:径路1、纬路2、路槽3、立交通道箱4、地下层5、地面与坡道层6、上空层7、径路轴线11、径路向上左道12、径路向上中道13、径路向上右道14、径路向下左道15、径路向下中道16、径路向下右道17、纬路轴线21、纬路向右左道22、纬路向右中道23、纬路向右右道24、纬路向左左道25、纬路向左中道26、纬路向左右道27、主线路槽31、支线路槽32、主通道箱41、支通道箱42、底板43、中板44、顶板45、侧板46、联板47、纬路向右通道51、纬路向左通道52、径路向下进通道53、径路向上进通道54、径路向上出通道55、径路向下出通道56、停车区57、机动车道61、非机动车道62、人行道63、路基边线64、停非区65、纬路向左上坡道桥66、纬路向左下坡道桥67、径路向上上坡道桥68、径路向下下坡道桥69、机动车跨线桥71、非机动车盘道桥72、人行天桥73、停车坪74、纬路向右上坡道桥75、纬路向右下坡道桥76、立墙461、挡土墙462、承重墙463、上人梯571、上人梯窗口572、过机桥711、盘道721、过非桥722、人行台阶731、过人桥732、人行台阶天窗7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道路平交改立交的方法,通过该方法改造十字交叉路口的过程为。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第一步,将平面交叉纬路2的纬路向右左道22、中道23、右道24和纬路向左右道27的路面下挖成h形主线路槽31;第二步,将平面交叉一象限的径路向上右道14、二象限的径路向下右道17、三象限的径路向下右道17和四象限的径路向上右道14分别下挖四道支线路槽32。在道路概念中:“纬路向右”是指东西向道路车辆由西向东行驶;“纬路向左”是指东西向道路车辆由东向西行驶,“径路向上”是指南北向道路车辆由南向北行驶;“径路向下”是指南北向道路车辆由北向南行驶;“一象限”在东北方,“二象限”在西北方,“三象限”在西南方,“四象限”在东南方;“路槽”是指地面下挖的空间。

参见图3、图4,第三步、在下挖的路槽3上建造立交通道箱4;立交通道箱4包括由底板43构成的地下层5、中板44构成的地面与坡道层6、顶板45和联板47构成的上空层7、侧板46构成的立墙461组成;立墙461在地面层6以下的是挡土墙462和基础,在地面层461以上的是支撑与承重墙463,承重墙463采用系杆式和镂空花墙结构。

参见图6,地下层5由纬路向右通道51、纬路向左通道52、径路向下进通道53、径路向上进通道54、径路向上出通道55、径路向下出通道56和停车区57组成;停车区57在向右通道51和向左通道52中间,分为两块,停车区57设有上人梯571通到地面层6。

参见图7,地面与坡道层6由径路2地面机动车道61、纬路向左上坡道66、纬路向左下坡道67、径路向上上坡道68和径路向下下坡道69、非机动车道62、人行道63和停非区65组成;由盘道721半裹,停非区65内开有上人梯窗口651。

参见图8,第四步中的上空层7由机动车跨线桥71、非机动车盘道桥72、人行天桥73和停车坪74组成;所述的机动车跨线桥71包括纬路向左上坡桥66、纬路向左下坡桥67、径路向上上坡桥68、径路向下下坡桥69和过机桥711;非机动车盘道桥72包括盘道721和过非桥722;人行天桥73包括人行台阶731和过人桥732;过机桥711、过非桥722和过人桥732在同一层高,过人桥732两端开有人行台阶天窗733。

参见图5、图6、图7、图8,第五步中的立交通道箱4有一道主通道箱41接着四道支通道箱42:主通道箱41两头路段为地下层5和上空层7两层,中间路段为地下层5、地面与坡道层6和上空层7三层;支通道箱42靠主通道箱41端为地下层5、地面层6和上空层7三层,另端为地下层5和上空层7两层,另端的上空层7为径路坡道桥68、69桥面和盘道721桥面;由通道箱顶板45和联板47组成的上空层7布置了机动车跨线桥71、非机动车盘道桥72、人行天桥73和停车坪74,跨线桥71和人行天桥73在纬路2路线上方,非机动车盘道桥72的过非桥722在径路1路线立交通道箱4的最顶端,停车坪74布置在上空层7的其余层面,分为六块。

参见图5、图6、图7、图8,第五步中的立体交叉通行规则:一、地下层5:通行纬路向右左道22、中道23和右道24的车辆,纬路向左右道27的车辆,径路向上右道14的车辆,径路向下左道15和右道16的车辆;二,地面与坡道层6:通行径路1的直行机动车61、非机动车62和行人63;径路1和纬路2右转的非机动车62和行人63;三,上空层7:通行纬路向左直行26和左转25、径路向上左转68的机动车;纬路2直行和左转、径路1左转的非机动车和行人。

实施例二,一种道路平交改立交的方法,通过该方法改造t字交叉路口的过程为。

参见图10、图11、图12,第一步,将平面交叉纬路2的纬路向左左道27、中道28的路面下挖成凸形路槽3;第二步,将平面交叉径路2的径路向下左道15、中道16下挖支线路槽3;第三步、在下挖的路槽3上建造立交通道箱4,立交通道箱4由地下层5、地面层6和上空层7组成。

参见图10、图11、图12,第五步中的立交通道箱4布局:一、地下层5:纬路向左通道52在纬路轴线21上侧,停车区57在纬路轴线21的下侧;纬路向左通道52接通径路向下出通道56;二、地面层6:纬路向左中道26、右道27,径路向上左道12、中道13、右道14;纬路向右中道23、右道24,径路向下中道16、右道17,非机动车道62和人行道63留在原地面;三、上空层7:纬路向右左道22、中道23为跨线桥71在纬路轴线21的下侧。

参见图10、图11、图12,第五步中的立体交叉通行规则:一、地下层5:通行纬路向左左转22、直行23的机动车;二,地面层6:通行径路向上左转12、右转14,纬路向右右转24,纬路向左直行26的机动车;全部非机动车和行人;三,上空层7:通行纬路向右直行23的机动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