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24167发布日期:2019-08-03 10:4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清洗及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道路上使用的洒水车其采用常规的设计方式,在车尾处设置若干个与水罐连通的喷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喷嘴对地面进行喷水,实现洒水功能,但是其喷洒的面积较小,在较宽的道路上,其喷洒面积较小,导致喷洒作业效率较低。

现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和密实不透水的路面铺装所覆盖。导致暴雨时,地面径流量急剧增高,很快出现峰值,加重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是引发城市内涝灾害的主要成因之一,并且现有道路上会设置大量的下水道结构,下水道用于收集雨天的雨水并将雨水集中排走,雨水量很大时,如果排水系统较差,那么雨水很有可能因为排放速度不够而溢出井口的情况,由于下水道的进水口端只通过一个井盖密封,井盖是通过井口固定安装的,因此,如果井盖很容易被盗或者被冲走,很容易导致坠井的情况,而且坠井之后无法及时爬出,发生溺水等安全事故。

然,如何将道路的洒水以及排水相结合并采用内藏伸缩式的机构,间隔的在道路指定位置进行智能洒水并在晚间时间对道路的车辆以及行人进行智能警示,且在雨季天气智能的将地面位置的积水引导排放至城市的河道内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及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包括地面护理装置、区域控制器、供水控制器以及服务器,所述地面护理装置包括第一通水槽、洒水机构、排水机构以及供水机构;

所述第一通水槽分别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黄实线位置以及道路区分方向的黄实线位置;

所述洒水机构包括洒水壳体、容水槽、顶盖、微型水泵、汲水管、喷洒口、增压输水泵、增压管道、伸缩式套筒液压缸、金属套口以及液压缓冲环,所述洒水壳体设置于通水槽内部位置;所述容水槽设置于洒水壳体下方内部位置;所述顶盖设置于洒水壳体前端位置并与容水槽连接;所述微型水泵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顶盖底部表面位置,且与汲水管连接;所述汲水管分别与微型水泵以及喷洒口连接;所述喷洒口设置于顶盖侧方内部位置并与汲水管连接;所述增压输水泵设置于第一通水槽底端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以及增压管道连接;所述增压管道设置于增压输水泵上方位置并与增压输水泵连接;所述伸缩式套筒液压缸设置于第一通水槽底端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以及洒水壳体连接;所述金属套口设置于第一通水槽前端位置并与液压缓冲环连接;所述液压缓冲环设置于金属套口内壁位置并采用密封设计;

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第二通水槽、通水管、自吸式水泵、引水管、蓄水池、排水口、引导层、排水管、液体分流器、输水管以及第一电动开关阀,所述第二通水槽设置于第一通水槽底端位置并与第一通水槽连接;所述通水管设置于第二通水槽尾端中间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以及自吸式水泵连接;所述自吸式水泵设置于第二通水槽尾端中间内部位置并分别与通水管以及引水管连接;所述引水管分别与自吸式水泵以及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设置于城市规划区域地面内部位置并与引水管连接;所述排水口设置于第二通水槽尾端下方内部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以及排水管连接,且所述排水口长度小于通水管长度;所述引导层设置于排水口与第二通水槽连接区域侧方地面位置;所述排水管分别与排水口以及净化层连接;所述液体分流器分别与引水管、以及输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管分别与液体分流器以及城市区域规划的河道连接;所述第一电动开关阀设置于所述引水管与液体分流器连接位置并与引水管连接;

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净化层、集水口、净水管、自来水管、第二电动开关阀以及水位测量仪,所述净化层由若干层水质净化材料构成并与集水口连接;所述集水口分别与净化层底端以及净水管连接,所述净水管分别与集水口以及蓄水池内顶位置连接;所述自来水管设置于蓄水池顶部位置并分别与城市规划的供水系统以及第二电动开关阀连接;所述第二电动开关阀设置于自来水管与蓄水池内顶位置连接位置;所述水位测量仪设置于蓄水池内部位置;

所述区域控制器设置于城市规划的预设区域位置并分别与微型水泵、增压输水泵、伸缩式套筒液压缸以及自吸式水泵连接,且与服务器无线连接;

所述供水控制器设置于蓄水池所在区域位置并分别与第二电动开关阀以及水位测量仪连接,且与服务器无线连接;

所述服务器分别与区域控制器、供水控制器以及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无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洒水机构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顶盖侧壁位置并分别与顶盖以及所述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警示装置,所述警示装置包括隔离机构、第一发射器以及光敏传感器,所述隔离机构包括底座、隔离柱、激光槽以及光感槽,所述底座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黄实线位置并与地面壳体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隔离柱设置于底座上方位置并与底座连接;所述激光槽设置于隔离柱左侧位置并与光感槽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光感槽设置于隔离柱右侧位置并与激光槽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第一发射器为激光指示器并设置于激光槽内部位置;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光感槽内部位置;所述第一发射器以及光敏传感器与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发射器,所述第二发射器设置于顶盖上方内部位置并分别与顶盖以及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旋转槽、旋转轴、旋转平台以及固定框,所述旋转槽设置于自吸式水泵下方位置;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旋转槽内部位置并分别与旋转槽以及旋转平台连接,且与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所述旋转平台设置于旋转槽内部位置并分别与旋转轴以及固定框连接;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旋转平台位置并将自吸式吸水泵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电动空心推杆以及电动推杆马达,所述电动空心推杆设置于通水管面向自吸式水泵的侧端位置以及引水管面向自吸式水泵的侧端位置并与电动推杆马达连接;所述电动推杆马达设置于电动空心推杆侧方位置并分别与电动空心推杆以及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环形凹槽、柔性充气囊体以及电动抽气泵,所述环形凹槽设置于电动空心推杆前端以及尾端位置;所述柔性气囊体设置于环形凹槽内部位置并分别与环形凹槽以及电动抽气泵连接;所述电动抽气泵设置于电动空心推杆内壁位置并分别与柔性充气囊体以及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

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的工作方法,使用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向连接的区域控制器发送洒水信号并向连接的水位检测仪发送水位反馈信号,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洒水信号向连接的自吸式水泵发送汲水信号,所述水位检测仪根据水位反馈信号向所述服务器反馈实时获取的蓄水池水位信息;

所述自吸式水泵根据汲水信号通过引水管汲取蓄水池存储的流体并将汲取的流体通过通水管导入第二通水槽,且向所述区域控制器反馈供水完成信号;

所述服务器根据蓄水池水位信息分析蓄水池水位高度并在蓄水池水位低于预设高度时向连接的第二电动开关阀发送蓄水信号,所述第二电动开关阀根据蓄水信号开启第一预设时间;

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供水完成信号向连接的增压输水泵发送增压信号并向连接的伸缩式套筒液压缸发送上升信号,所述增压输水泵根据增压信号将第一通水槽内部的流体通过增压管道增压至第一通水槽上方位置,所述伸缩式套筒液压缸根据上升信号驱动连接的洒水壳体上升第一预设距离并在上升完成后向区域控制器反馈上升完成信号;

所述区域控制且根据上升完成信号向微型水泵发送供水加压信号并向红外线传感器发送区域探测信号,所述微型水泵根据供水加压信号间隔第二预设时间汲取增压管道内部的流体并通过连接的喷洒口进行喷洒,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根据区域探测信号实时获取周围预设范围内的活体信息并将实时探测的活体信息反馈给区域控制器;

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活体信息以及预设判断向匹配的微型水泵发送暂停信号,所述微型水泵根据暂停信号暂停运行;

若服务器接收到排水指令则向连接的区域控制器发送排水信号,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排水信号向连接的伸缩式套筒液压缸发送排水上升信号并向连接的微型水泵、增压输水泵以及自吸式水泵发送停止信号;

所述伸缩套筒液压缸根据排水上升信号驱动连接的洒水壳体上升第二预设距离,所述微型水泵、增压输水泵以及自吸式水泵根据停止信号进入停止状态并向所述区域控制器反馈停止完成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服务器根据当前时间分析出为晚间时间则服务器向连接的区域控制器发送警示信号,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警示信号向连接的第一发射器发送第一警示信号并向连接的第二发射器发送第二警示信号;

所述第一发射器根据第一警示信号启动发射激光至侧方的隔离柱的光感槽位置,所述第二发射器根据第二警示信号启动向上方发射激光柱;

所述区域控制器向连接的光敏传感器发送光感信号,所述光敏传感器根据光感信号实时获取激光信号信息并将实时获取的激光信号信息实时反馈给区域控制器;

若区域控制器分析出有光敏传感器未有反馈激光信号信息则提取未反馈激光信号信息的光敏传感器编号信息并将提取的光敏传感器编号信息反馈给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光敏传感器编号信息发送给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进行报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区域控制器接收到停止完成信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区域控制器根据停止完成信号向连接的电动抽气泵发送排气信号,所述电动抽气泵根据排气信号将连接的柔性充气囊体内部的空气抽出解除所述柔性充气囊体的膨胀状态并在解除完成后向所述区域控制器反馈排气完成信号;

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排气完成信号向连接的电动推杆马达发送排水收缩信号,所述电动推杆马达根据排水收缩信号驱动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完全收缩并在收缩完成后向所述区域控制器反馈排水收缩完成信号;

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排水收缩完成信号向连接的旋转轴发送排水旋转信号,所述旋转轴根据排水旋转信号驱动连接的旋转平台将自吸式水泵旋转预设角度并在旋转完成后向所述区域控制器反馈排水旋转完成信号;

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排水旋转完成信号向连接的电动推杆马达发送排水伸出信号,所述电动推杆马达根据排水伸出信号驱动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完全伸出并在伸出完成后向所述区域控制器反馈排水伸出完成信号;

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排水伸出完成信号向连接的电动抽气泵发送密封信号以及向连接的第一电动开关阀发送关闭信号并向连接的自吸式水泵发送排水信号,所述电动抽气泵根据密封信号向连接的柔性充气囊体内部的注入空气使其进入膨胀状态,所述第一电动开关阀根据关闭信号将连接的引水管封闭,所述自吸式水泵根据排水信号启动实时抽取通水管内部的流体并导入至连接的输水管。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智能护理设备在常规天气下,控制自吸式水泵通过饮水管吸取蓄水池内部的流体并导入至通水管,再由通水管导入至第二通水槽并让流体在第二通水槽流动,然后控制增压输水泵启动吸取第二通水槽内部的流体并导入增压管道内,然后控制伸缩式套筒液压缸将洒水壳体升起并将顶盖显露,然后控制顶盖下方的微型水泵通过汲水管汲取增压管道内部的流体进行喷洒,以间隔的在道路指定位置进行智能洒水,减少洒水车在道路行驶时占用道路资源并提高洒水效率;在降雨天气且道路积水情况下,控制伸缩式套筒液压缸将洒水壳体升起并将容水槽显露,同时控制增压输水泵、微型水泵以及自吸式水泵停止运行,以让积水通过第一通水槽进入第二通水槽并在第二通水槽积水达到满载后通过引导层涌入排水口,然后由排水口进入净化层过滤净化并通过集水口经由净水管进入蓄水池进行存储,以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

2.智能护理设备在夜晚时间段,控制隔离机构的第一发射器发射激光柱并控制洒水壳体的第二发射器发射激光柱,以对过往的车辆以及行人进行警示,增加夜间行车及行走的安全率。

3.智能护理设备在大雨天气且道路大量积水的情况下,控制伸缩式套筒液压缸将洒水壳体升起并将容水槽显露,同时控制增压输水泵、微型水泵以及自吸式水泵停止运行并控制与自吸式水泵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伸缩,然后控制旋转轴旋转自吸式水泵以将自吸式水泵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变换位置,然后控制电动空心推杆伸出并控制自吸式水泵吸取通水管连接的第二通水槽内部满载的积水并通过液体分流器经由输水管分流至城市的河道区域,以缓解城市道路的积水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服务器的连接关系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区域控制器的连接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供水控制器的连接关系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洒水壳体所在区域的第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洒水壳体所在区域的第二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洒水壳体所在区域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第一供水槽所在区域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洒水壳体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第二通水槽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自吸式水泵所在区域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自吸式水泵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蓄水池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引水管与液体分流器的第一连接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引水管与液体分流器的第二连接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电动空心推杆前端剖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隔离机构所在区域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隔离机构所在区域第二局部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净化层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其中:1.地面护理装置,2.区域控制器,3.供水控制器,4.服务器,5.警示装置,10.第一通水槽,11.洒水机构,12.排水机构,13.供水机构,50.隔离机构,51.第一发射器,52.光敏传感器,53.第二发射器,11-1.洒水壳体,11-2.容水槽,11-3.顶盖,11-4.微型水泵,11-5.汲水管,11-6.喷洒口,11-7.增压输水泵,11-8.增压管道,11-9.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10.金属套口,11-11.液压缓冲环,11-12.红外线传感器,12-1.第二通水槽,12-2.通水管,12-3.自吸式水泵,12-4.引水管,12-5.蓄水池,12-6.排水口,12-7.引导层,12-8.排水管,12-9.液体分流器,12-10.输水管,12-11.第一电动开关阀,12-12.旋转槽,12-13.旋转轴,12-14.旋转平台,12-15.固定框,12-16.电动空心推杆,12-17.电动推杆马达,12-18.环形凹槽,12-19.柔性充气囊体,12-20.电动抽气泵,13-1.净化层,13-2.集水口,13-3.净水管,13-4.自来水管,13-5.第二电动开关阀,13-6.水位测量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15,图18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包括地面护理装置1、区域控制器2、供水控制器3以及服务器4。

所述地面护理装置1包括第一通水槽10、洒水机构11、排水机构12以及供水机构13。

所述第一通水槽10分别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黄实线位置以及道路区分方向的黄实线位置。

所述洒水机构11包括洒水壳体11-1、容水槽11-2、顶盖11-3、微型水泵11-4、汲水管11-5、喷洒口11-6、增压输水泵11-7、增压管道11-8、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金属套口11-10以及液压缓冲环11-11,所述洒水壳体11-1设置于通水槽内部位置;所述容水槽11-2设置于洒水壳体11-1下方内部位置;所述顶盖11-3设置于洒水壳体11-1前端位置并与容水槽11-2连接;所述微型水泵11-4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顶盖11-3底部表面位置,且与汲水管11-5连接;所述汲水管11-5分别与微型水泵11-4以及喷洒口11-6连接;所述喷洒口11-6设置于顶盖11-3侧方内部位置并与汲水管11-5连接;所述增压输水泵11-7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底端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增压管道11-8连接;所述增压管道11-8设置于增压输送泵11-7上方位置并与增压输水泵11-7连接;所述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底端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洒水壳体11-1连接;所述金属套口11-10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前端位置并与液压缓冲环11-11连接;所述液压缓冲环11-11设置于金属套口11-10内壁位置并采用密封设计。

所述排水机构12包括第二通水槽12-1、通水管12-2、自吸式水泵12-3、引水管12-4、蓄水池12-5、排水口12-6、引导层12-7、排水管12-8、液体分流器12-9、输水管12-10以及第一电动开关阀12-11,所述第二通水槽12-1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底端位置并与第一通水槽10连接;所述通水管12-2设置于第二通水槽12-1尾端中间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自吸式水泵12-3连接;所述自吸式水泵12-3设置于第二通水槽12-1尾端中间内部位置并分别与通水管12-2以及引水管12-4连接;所述引水管12-4分别与自吸式水泵12-3以及蓄水池12-5连接;所述蓄水池12-5设置于城市规划区域地面内部位置并与引水管12-4连接;所述排水口12-6设置于第二通水槽12-1尾端下方内部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排水管12-8连接,且所述排水口12-6长度小于通水管12-2长度;所述引导层12-7设置于排水口12-6与第二通水槽12-1连接区域侧方地面位置;所述排水管12-8分别与排水口12-6以及净化层13-1连接;所述液体分流器12-9分别与引水管12-4以及输水管12-10连接;所述输水管12-10分别与液体分流器12-9以及城市区域规划的河道连接;所述第一电动开关阀12-11设置于引水管12-4与液体分流器12-9连接位置并与引水管12-4连接。

所述供水机构13包括净化层13-1、集水口13-2、净水管13-3、自来水管13-4、第二电动开关阀13-5以及水位测量仪13-6,所述净化层13-1由若干层水质净化材料构成并与集水口13-2连接;所述集水口13-2分别与净化层13-1底端以及净水管13-3连接,所述净水管13-3分别与集水口13-2以及蓄水池12-5内顶位置连接;所述自来水管13-4设置于蓄水池12-5顶部位置并分别与城市规划的供水系统以及第二电动开关阀13-5连接;所述第二电动开关阀13-5设置于自来水管13-4与蓄水池12-5内顶位置连接位置;所述水位测量仪13-6设置于蓄水池12-5内部位置。

所述区域控制器2设置于城市规划的预设区域位置并分别与微型水泵11-4、增压输水泵11-7、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以及自吸式水泵12-3连接,且与服务器4无线连接。

所述供水控制器3设置于蓄水池12-5所在区域位置并分别与第二电动开关阀13-5以及水位测量仪13-6连接,且与服务器4无线连接。

所述服务器4分别与区域控制器2、供水控制器3以及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无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洒水机构11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1-12,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12设置于顶盖11-3侧壁位置并分别与顶盖11-3以及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2连接。

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可以是国家、省、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乡镇甚至更小行政区域中的其中一个,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区域控制器2所在街道区域,即一个区域控制器2对应城市内部的一条街道并与对应街道内部的电子器件连接;所述蓄水池12-5内部的初始储水可以是自来水也可是净化层13-1净化过的净化水,优选为净化水;所述微型水泵11-4、增压输水泵11-7、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自吸式水泵12-3、红外线传感器11-12、第一发射器51、光敏传感器52、第二发射器53、旋转轴12-13、电动推杆马达12-17、电动抽气泵12-20以及区域控制器2均设置有与对应街道绑定的编号,且与对应街道的供电系统连接获取电力,且采用防水设计;所述第二电动开关阀13-5、水位测量仪13-6以及供水控制器3均设置有与蓄水池12-5绑定的编号,且与蓄水池12-5区域的供电系统连接获取电力;所述净化层13-1从上至下依次由火山岩、不锈钢过滤网、麦饭石活化球以及不锈钢滤网组成;所述引水管12-4分为两部分组成:前引水管12-4以及后引水管12-4,前引水管12-4一端与液体分流器12-9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与自吸式水泵12-3连接;所述后引水管12-4一端与液体分流器12-9连接,另一端与蓄水池12-5连接;所述第一电动开关阀12-11设置于后引水管12-4位置;所述电动空心推杆12-16设置于前引水管12-4位置。

其中,所述液压缓冲环11-11采用硅胶或橡胶材质,将第一通水槽10内部的流体进行封闭,避免第一通水槽10内部的流体从洒水壳体11-1与金属套口11-10的缝隙中渗出;所述引导层12-7采用斜坡式设计,在常态下,避免通水管12-2排放至第二通水槽12-1内部的流体回流至排水口12-6位置;输水管12-10数量与城市区域河道数量一致;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12的探测范围半径为2.5米,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12与所在顶盖11-3下方的微型水泵11-4绑定,若红外线传感器11-12的探测范围内存在活体则区域控制器2控制与红外线传感器11-12绑定的微型水泵11-4停止运行,停止向道路洒水,若红外线传感器11-12的探测范围内未存在活体则区域控制器2控制与红外线传感器11-12绑定的微型水泵11-4恢复运行,继续向道路洒水;所述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在每一个第一通水槽10底部设置的数量均为4个并呈等间距圆周分布设置;所述洒水壳体11-1与容水槽11-2位置设置有过滤通道,过滤通道将地面积水引入第一通水槽10,所述过滤通道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用于过滤地面积水中的垃圾。

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方法,使用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服务器4向连接的区域控制器2发送洒水信号并向连接的供水控制器3发送供水信号,所述区域控制器2根据洒水信号向连接的自吸式水泵12-3发送汲水信号,所述供水控制器3根据供水信号向连接的水位测量仪13-6发送水位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服务器4向区域控制器2以及供水控制器3发送信号由内置的无线模块执行。

s2、所述自吸式水泵12-3根据汲水信号通过引水管12-4汲取蓄水池12-5存储的流体并将汲取的流体通过通水管12-2导入第二通水槽12-1,且向所述区域控制器2反馈供水完成信号,所述水位测量仪13-6根据水位反馈信号向供水控制器3反馈实时获取的蓄水池12-5水位信息。

其中,所述自吸式水泵12-3利用与前引水管12-4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吸取后引水管12-4连接的蓄水池12-5存储的流体,然后所述自吸式水泵12-3利用与通水管12-2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将吸取的流体导入至与通水管12-2连接的第二通水槽12-1内部,同时第二通水槽12-1内部的引导层12-7防止流体回流;所述蓄水池12-5水位信息至少包括蓄水池12-5当前水位的高度值。

s3、所述供水控制器3根据蓄水池12-5水位信息分析蓄水池12-5水位高度并在蓄水池12-5水位低于预设高度时向连接的第二电动开关阀13-5发送蓄水信号,所述第二电动开关阀13-5根据蓄水信号开启第一预设时间。

其中,所述蓄水池12-5呈长方体或正方体;所述预设高度可以是蓄水池12-5总高度的五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九,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蓄水池12-5总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将蓄水池12-5内部的水位上升至总高度的三份之二所需的时间,例如:

若蓄水池12-5的总容量为10000l,当前蓄水池12-5内部的流体容量为2000l,由于蓄水池12-5是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所以相当于当前蓄水池12-5内部的流体高度处于蓄水池12-5总高度的五分之一,若自来水管13-4的水流量为5l/秒则蓄水池12-5内部流体的高度恢复至蓄水池12-5总高度的三分之二则需要≈6667l,将蓄水池12-5内部流体的高度恢复至蓄水池12-5总高度的三分之二所需要的时间≈933秒,即将自来水管13-4开启933秒后蓄水池12-5内部流体的高度恢复至蓄水池12-5总高度的三分之二,然后即可将自来水管13-4关闭。

s4、所述区域控制器2根据供水完成信号向连接的增压输水泵11-7发送增压信号并向连接的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发送上升信号,所述增压输水泵11-7根据增压信号将第一通水槽10内部的流体通过增压管道11-8增压至第一通水槽10上方位置,所述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根据上升信号驱动连接的洒水壳体11-1上升第一预设距离并在上升完成后向区域控制器2反馈上升完成信号。

其中,所述洒水壳体11-1未伸出时,所述洒水壳体11-1的顶部与第一通水槽10侧方地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将顶盖11-3底部与第一通水槽10侧方地面保持同一水平面所需的距离;例如顶盖11-3长度为5厘米,则所述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驱动连接的洒水壳体11-1上升5厘米,将顶盖11-3露出地面位置;所述顶盖11-3下方位置的汲水管11-5下垂处于增压管道11-8内部位置。

s5、所述区域控制且根据上升完成信号向微型水泵11-4发送供水加压信号并向红外线传感器11-12发送区域探测信号,所述微型水泵11-4根据供水加压信号间隔第二预设时间汲取增压管道11-8内部的流体并通过连接的喷洒口11-6进行喷洒,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12根据区域探测信号实时获取周围预设范围内的活体信息并将实时探测的活体信息反馈给区域控制器2。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可以是1分钟-24小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在夏天时间为每隔30分钟一次,冬天则由城市管理部门的人员设定时间或直接关闭;所述微型水泵11-4每次启动汲取流体的时间为10分钟,即喷洒口11-6喷洒水分的时间为10分钟;当红外线传感器11-12启动后,实时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红外线信息并根据红外线信息将带有生命体特征的活体进行标识。

s6、所述区域控制器2根据活体信息以及预设判断向匹配的微型水泵11-4发送暂停信号,所述微型水泵11-4根据暂停信号暂停运行。

其中,所述预设判断是指若区域控制器2根据带有生命体特征标识的活体信息进行判断,若该生命体位于机动车内部位置则判断为无需暂停微型水泵11-4运行,若该生命体未存在机动车内部且处于移动状态则判断为需要暂停微型水泵11-4运行并立即向微型水泵11-4发送暂停信号。

s7、若服务器4接收到排水指令则向连接的区域控制器2发送排水信号,所述区域控制器2根据排水信号向连接的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发送排水上升信号并向连接的微型水泵11-4、增压输水泵11-7以及自吸式水泵12-3发送停止信号。

具体的,所述排水指令由于服务器4连接的城市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进行发送,以进行排空道路地面积水。

s8、所述伸缩套筒液压缸根据排水上升信号驱动连接的洒水壳体11-1上升第二预设距离,所述微型水泵11-4、增压输水泵11-7以及自吸式水泵12-3根据停止信号进入停止状态并向所述区域控制器2反馈停止完成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洒水壳体11-1的底部与第一通水槽10侧方地面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面,即伸缩套筒液压缸驱动连接的洒水壳体11-1完全伸出;微型水泵11-4、增压输水泵11-7以及自吸式水泵12-3完全停止后,道路地面积水通过洒水壳体11-1的容水槽11-2涌入第一通水槽10,再由第一通水槽10倒灌至第二通水槽12-1,当水流量大时,倒灌入第二通水槽12-1的积水通过引导层12-7倒灌至排水口12-6位置,然后从排水口12-6经由排水管12-8进入净化层13-1进行过滤并净化,最后净化层13-1将净化完成的净化水通过集水口13-2流入连接的净水管13-3并由净水管13-3引导至蓄水池12-5进行存储;蓄水池12-5内部顶端侧方设置有与河道连接的管道,当蓄水池12-5水位超过蓄水池12-5总高度的十分之九后,流体通过该管道流向城市的河道区域,该管道内部设置有单向阀,用于防止河道内部的流体回流至蓄水池12-5;本实施例适用于常规天气以及地面普通积水情况下。

实施例二

参考图1-2,图16-17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警示装置5,所述警示装置5包括隔离机构50、第一发射器51以及光敏传感器52,所述隔离机构50包括底座、隔离柱、激光槽以及光感槽,所述底座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黄实线位置并与地面壳体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隔离柱设置于底座上方位置并与底座连接;所述激光槽设置于隔离柱左侧位置并与光感槽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光感槽设置于隔离柱右侧位置并与激光槽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第一发射器51为激光指示器并设置于激光槽内部位置;所述光敏传感器52设置于光感槽内部位置;所述第一发射器51以及光敏传感器52与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2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警示装置5还包括第二发射器53,所述第二发射器53设置于顶盖11-3上方内部位置并分别与顶盖11-3以及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2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器51以及第二发射器53均为激光指示器,例如发射波长为532nm的绿光激光的激光笔,激光指示器由城市管理部门设定;顶盖11-3位置的第一发射器51与顶盖11-3右侧的隔离柱的第一激光器绑定;若红外线传感器11-12的探测范围内存在活体则区域控制器2控制与红外线传感器11-12所在顶盖11-3的第二发射器53停止运行并控制与第二发射器53绑定的第一发射器51停止运行,若红外线传感器11-12的探测范围内未存在活体则区域控制器2控制与红外线传感器11-12所在顶盖11-3的第二发射器53恢复运行并控制与第二发射器53绑定的第一发射器51恢复运行,所述活体为未处于机动车内部的生命体;同时能够实时提醒机动车道的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位置的生命体的实时位置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若服务器4根据当前时间分析出为晚间时间则服务器4向连接的区域控制器2发送警示信号,所述区域控制器2根据警示信号向连接的第一发射器51发送第一警示信号并向连接的第二发射器53发送第二警示信号。

其中,所述晚间时间为18:00-7:00。

s21、所述第一发射器51根据第一警示信号启动发射激光至侧方的隔离柱的光感槽位置,所述第二发射器53根据第二警示信号启动向上方发射激光柱。

其中,所述第二发射器53向上方发射激光柱用于进行警示非机动车道的行人以及机动车道的车辆,以在夜间提醒非机动车道的行人避免跨入机动车道,提醒机动车道的车辆避免误入非机动车道。

s22、所述区域控制器2向连接的光敏传感器52发送光感信号,所述光敏传感器52根据光感信号实时获取激光信号信息并将实时获取的激光信号信息实时反馈给区域控制器2。

其中,若光敏传感器52接收到第一发射器51发射的激光后,则向连接的区域控制器2反馈激光信号信息。

s23、若区域控制器2分析出有光敏传感器52未有反馈激光信号信息则提取未反馈激光信号信息的光敏传感器52编号信息并将提取的光敏传感器52编号信息反馈给服务器4;

s24、所述服务器4将所述光敏传感器52编号信息发送给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进行报修。

其中,将所述光敏传感器52编号信息发送给城市道路管理部门进行报修是为了提醒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前往对应编号的光敏传感器52所在隔离柱右侧位置查看右侧隔离柱的第一激光器是否有损坏。

实施例三

参考图1-15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机构12还包括旋转槽12-12、旋转轴12-13、旋转平台12-14以及固定框12-15,所述旋转槽12-12设置于自吸式水泵12-3下方位置;所述旋转轴12-13设置于旋转槽12-12内部位置并分别与旋转槽12-12以及旋转平台12-14连接,且与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2连接;所述旋转平台12-14设置于旋转槽12-12内部位置并分别与旋转轴12-13以及固定框12-15连接;所述固定框12-15设置于旋转平台12-14位置并将自吸式吸水泵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排水机构12还包括电动空心推杆12-16以及电动推杆马达12-17,所述电动空心推杆12-16设置于通水管12-2面向自吸式水泵12-3的侧端位置以及引水管12-4面向自吸式水泵12-3的侧端位置并与电动推杆马达12-17连接;所述电动推杆马达12-17设置于电动空心推杆12-16侧方位置并分别与电动空心推杆12-16以及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2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排水机构12还包括环形凹槽12-18、柔性充气囊体12-19以及电动抽气泵12-20,所述环形凹槽12-18设置于电动空心推杆12-16前端以及尾端位置;所述柔性气囊体设置于环形凹槽12-18内部位置并分别与环形凹槽12-18以及电动抽气泵12-20连接;所述电动抽气泵12-20设置于电动空心推杆12-16内壁位置并分别与柔性充气囊体12-19以及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2连接。

其中,当处于正常供水情况下,与通水管12-2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的柔性充气囊体12-19膨胀后,分别与该电动空心推杆12-16尾端的通水管12-2内壁抵触进行密封以及该电动空心推杆12-16前端的自吸式水泵12-3的出水口内壁抵触,与前引水管12-4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的柔性充气囊体12-19膨胀后,分别与该电动空心推杆12-16尾端的引前水管内壁抵触进行密封以及该电动空心推杆12-16前端的自吸式水泵12-3的进水口内壁抵触。

其中,当处于排水情况下,与通水管12-2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的柔性充气囊体12-19膨胀后,分别与该电动空心推杆12-16尾端的通水管12-2内壁抵触进行密封以及该电动空心推杆12-16前端的自吸式水泵12-3的进水口内壁抵触,与前引水管12-4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的柔性充气囊体12-19膨胀后,分别与该电动空心推杆12-16尾端的前引水管12-4内壁抵触进行密封以及该电动空心推杆12-16前端的自吸式水泵12-3的出水口内壁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区域控制器2接收到停止完成信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9、区域控制器2根据停止完成信号向连接的电动抽气泵12-20发送排气信号,所述电动抽气泵12-20根据排气信号将连接的柔性充气囊体12-19内部的空气抽出解除所述柔性充气囊体12-19的膨胀状态并在解除完成后向所述区域控制器2反馈排气完成信号。

其中,所述电动抽气泵12-20带有充气和吸气功能,且设置有两个接口以及一个抽气口以及排气口,第一接口与柔性充气囊体12-19连接,用于向柔性充气囊体12-19注入空气,第二接口与柔性充气囊体12-19连接,用于抽取柔性充气囊体12-19;所述抽气口用于抽取电动抽气泵12-20周围的空气并与第一接口连通;所述排气口用于排放第二接口抽取的空气并与第二接口连通;当抽气口开启后,第一接口开启,排气口关闭以及第二接口关闭;当排气口开启后,第二接口开启,抽气口关闭以及第一接口关闭;所述电动抽气泵12-20将连接的柔性充气囊体12-19内部的空气抽出解除所述柔性充气囊体12-19的膨胀状态是指,电动抽气泵12-20的第二接口启动抽取连接的柔性充气囊体12-19内部的空气并用过开启排气口排出,实现将柔性充气囊体12-19内部的空气排出。

s10、所述区域控制器2根据排气完成信号向连接的电动推杆马达12-17发送排水收缩信号,所述电动推杆马达12-17根据排水收缩信号驱动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完全收缩并在收缩完成后向所述区域控制器2反馈排水收缩完成信号。

s11、所述区域控制器2根据排水收缩完成信号向连接的旋转轴12-13发送排水旋转信号,所述旋转轴12-13根据排水旋转信号驱动连接的旋转平台12-14将自吸式水泵12-3旋转预设角度并在旋转完成后向所述区域控制器2反馈排水旋转完成信号。

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180°,即将自吸式水泵12-3调转方向所需的角度。

s12、所述区域控制器2根据排水旋转完成信号向连接的电动推杆马达12-17发送排水伸出信号,所述电动推杆马达12-17根据排水伸出信号驱动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完全伸出并在伸出完成后向所述区域控制器2反馈排水伸出完成信号。

其中,所述电动空心推杆12-16完全伸出后,所述通水管12-2位置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前端位于自吸式水泵12-3进水口内部20厘米位置处,所述前引水管12-4位置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前端位于自吸式水泵12-3出水口内部20厘米位置处;当处于正常供水情况下,所述电动空心推杆12-16完全伸出后,所述通水管12-2位置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前端位于自吸式水泵12-3出水口内部20厘米位置处,所述前引水管12-4位置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前端位于自吸式水泵12-3进水口内部20厘米位置处。

s13、所述区域控制器2根据排水伸出完成信号向连接的电动抽气泵12-20发送密封信号以及向连接的第一电动开关阀12-11发送关闭信号并向连接的自吸式水泵12-3发送排水信号,所述电动抽气泵12-20根据密封信号向连接的柔性充气囊体12-19内部的注入空气使其进入膨胀状态,所述第一电动开关阀12-11根据关闭信号将连接的引水管12-4封闭,所述自吸式水泵12-3根据排水信号启动实时抽取通水管12-2内部的流体并导入至连接的输水管12-10。

其中,所述电动抽气泵12-20注入的空气量为城市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设定,以让柔性充气囊体12-19膨胀抵触后,无法流过流体为止;所述第一电动开关阀12-11封闭的引水管12-4为后引水管12-4,避免引导的道路积水进入蓄水池12-5;所述电动抽气泵12-20向连接的柔性充气囊体12-19内部的注入空气是指,电动抽气泵12-20的第二接口启动抽取连接的柔性充气囊体12-19内部的空气并用过开启排气口排出,实现将柔性充气囊体12-19内部的空气排出。

所述自吸式水泵12-3实时抽取通水管12-2内部的流体并导入至连接的输水管12-10是指,所述自吸式水泵12-3通过与进水口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抽取第二通水槽12-1满载后进入至通水管12-2的道路积水,然后将抽取的道路积水通过与出水口连接的电动空心推杆12-16将道路积水排放至前引水管12-4内部,再由前引水管12-4导入至液体分流器12-9并由液体分流器12-9分流至连接的输水管12-10内,最后由输水管12-10将道路积水排放至连接的城市河道区域;所述液体分流器12-9与输水管12-10之间设置有单向阀,以防止输水管12-10连接的城市河道区域流体回流至液体分流器12-9内。

其中,本实施例适用于大雨且道路积水超过10厘米的天气情况,以控制自吸式水泵12-3辅助抽取积水进行排放。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