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熔乳液标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5198发布日期:2019-11-15 23:2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熔乳液标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通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熔乳液标线机。



背景技术:

交通标线是由标画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它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振动标线(也叫噪音标线),其外形呈凹凸型,基底加突起部分高度为5-7mm。通常制出点形、条形等,车子经过会有“轰隆”声,对驾驶员有很好的警示和提醒作用。

现有公布号为cn109162190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凸起振动标线机,包括底部支架以及设于底部支架上的支撑杆,底部支架的下端设有车轮,支撑杆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漆瓶的放置框架,漆瓶的瓶口朝下且瓶口上通过阀门连接有喷头,支撑杆的上端固连有握把,握把上套有固定套,固定套的下方通过传动轴铰接有启动器,启动器与阀门之间连接有拉紧绳。

标线时,人握柱握把向前推动机体,在需要划线的地方握柱启动器,通过拉紧绳拖动阀门,使得阀门打开,油漆通过喷头喷出到地面,启动器的转动角度决定阀门的开度,进而控制漆瓶的喷漆量,喷漆量少的区域形成基底,喷漆量多的区域形成突起,完成振动标线的施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施工过程中,喷漆量的多少依靠人员的经验来判断,即突起的高度以及长度取决于人员的经验,可能导致突起的分布不均匀,影响振动标线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熔乳液标线机,利用随车轮同步转动的凸轮带动涂斗内的调节块滑动,以改变调节块与通孔之间的过料间隙,保证突起的高度、长度以及间距不变,保证突起的分布均匀,提高振动标线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热熔乳液标线机,包括车架、设于车架下方的车轮以及轮轴,所述车架的上方设有涂料桶,所述涂料桶设有出料口以及覆盖出料口的开关闸,所述车架上且位于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涂斗,所述涂斗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呈v形且贯穿涂斗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下端形成划线口,所述涂斗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嵌设有用于覆盖划线口的调节块,所述车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调节块向上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随车轮同步转动的凸轮、转动设于车架上的驱动杆以及拉索,所述驱动杆一端抵接凸轮的外周,其另一端连接所述拉索,且所述驱动杆的转动轴线位于凸轮与拉索之间,所述拉索远离驱动杆的一端连接调节块的上端,所述车架上设有供拉索穿过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两端竖直向下且其两端的管口分别正对驱动杆、调节块,所述凸轮基圆抵接驱动杆时,所述调节块与所述通孔之间留有过料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热后的涂料添加至涂料桶中,随后将标线机推动至施工点,打开开关闸使得涂料从出料口溢出至涂斗内,并经由调节块与通孔之间的过料间隙流动至划线口喷洒至地面上形成标线;

推动标线机向前移动,车轮带动凸轮同步转动,当凸轮的桃尖抵接驱动杆时,驱动杆连接拉索的一端向下移动进而通过拉索使得调节块向上移动,因通孔呈v形,向上移动的调节块使得调节块与通孔之间的过料间隙增大,使得经划线口喷洒出的涂料的量增加,在标线上形成突起;

继续向前推动标线机,车轮带动凸轮同步转动,使得凸轮的桃尖远离驱动杆,调节块在自身重力以及涂料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通过拉索带动驱动杆抵接凸轮的基圆,因通孔呈v形,向下移动的调节块使得调节块与通孔之间的过料间隙减小,使得经划线口喷洒出的涂料的量减少,形成标线的基底;

随着标线机的不断前进,车轮带动凸轮同步转动进而重复上述过程,在地面上形成振动标线,突起的高度取决于调节块的移动高度,即取决于凸轮的外周形状,凸轮不变则突起高度不变;突起的长度为调节块向上移动时标线机的移动距离,因凸轮与车轮同步转动,使得桃尖抵接驱动杆使得车轮的周向移动距离为定值,即突起的长度以及间距保持不变;两者共同保证突起的分布均匀,提高振动标线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的下方沿垂直凸轮轴线方向滑动设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与车架之间设有锁定件,所述驱动杆转动设于调节架上,所述导向管为两端固定的软管,所述导向管的一端固设于调节架上且该管口竖直向下正对驱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靠近凸轮的方向滑动调节架并锁定,增大驱动杆抵接凸轮时的转动角度,进而增大驱动杆连接拉索一端的移动距离,以增大调节块的位移距离,实现增加突起的高度;

向远离凸轮的方向滑动调节架并锁定,减小驱动杆抵接凸轮时的转动角度,进而减小驱动杆连接拉索一端的移动距离,以减小调节块的位移距离,实现减少突起的高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架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车架的下方设有用于卡接燕尾槽的滑轨,所述锁定件为穿设于调节架上且一端抵紧车架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架沿滑轨滑动,随后利用螺栓固定,避免在施工工作中调节架发生位移,使得标线的突起高度发生变化,保证标线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抵接凸轮的基圆时,所述驱动杆呈水平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抵接凸轮基圆时,涂料从划线口喷洒至地面形成基底,驱动杆抵接凸轮的基圆时,驱动杆呈水平状态,使得调节架在任何位置,调节块与通孔的最小间隙保持不变,保证基底的厚度不变,保证标线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的下方转动设有与轮轴平行的从动轴,所述凸轮设于从动轴上,所述从动轴与轮轴之间设有用于调节车轮与凸轮传动比的传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传动机构调节车轮与凸轮之间的传动比,进而实现凸轮桃尖抵接驱动杆时,调节车轮周向移动距离,即调节突起的长度以及间距。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同轴且沿轴向滑动设于从动轴、轮轴上的带轮以及套接于带轮上的钢带,所述带轮包括两个同轴且沿轴向滑动设的锥形盘,两个所述锥形盘相对的一侧设为锥面且两个锥面之间的距离随靠近轴线而减小,所述钢带沿轮轴的轴向两侧抵接锥面,所述从动轴、轮轴上均设有用于控制两个锥形盘之间间距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控制组件调节两个锥形盘之间的距离,当两个锥形盘相互靠近时,因钢带的宽度不变使得钢带向远离带轮轴线的方向移动,即钢带的抵接带轮的半径增大;当两个锥形盘相互远离时,因钢带的宽度不变使得钢带向靠近带轮轴线的方向移动,即钢带的抵接带轮的半径减小;利用上述过程,实现调节带轮的有效半径,进而实现传动比的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设于轮轴上且位于带轮两侧的限位板、设于限位板与带轮之间的抵紧弹簧、滑动套接于从动轴上且抵接带轮两侧的限位套以及沿垂直从动轴轴线方向滑动设于车架上的控制块,所述限位套与从动轴为间隙配合,所述限位套与控制块之间连接有拉绳且两根拉绳与从动轴组成锐角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远离带轮方向滑动控制块,拉绳使得限位套相互靠近,使得从动轴上的两个锥形盘相互靠近,即从动轴上的带轮有效半径增大,抵接其上的钢带长度增加,进而使得钢带挤压轮轴上的带轮,轮轴上的两个锥形盘克服抵紧弹簧的弹力相互远离,实现减小车轮与凸轮的转动比,即减小突起的长度以及间距;

向靠近带轮方向滑动控制块,轮轴上的两个锥形盘在抵紧弹簧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即轮轴上的带轮有效半径增大,抵接其上的钢带长度增加,进而使得钢带挤压从动轴上的带轮,从动轴上的两个锥形盘相互远离并带动限位套相互远离重新绷紧拉绳,实现增大车轮与凸轮的转动比,即增大突起的长度以及间距。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块在带轮轴向对称面内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两侧的拉绳受力对称,保证两侧限位套的受力对称,使得带轮轴向对称面保持不变,保证带轮以及钢带正确抵接并完成传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上转动设有螺杆,所述控制块螺纹连接与螺杆上,两根所述拉绳分别连接于控制块水平方向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拉绳分别连接于控制块水平方向的两端,避免控制块随螺杆转动,通过螺杆精确调节控制块的位移,以完成突起长度以及间距的精准调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利用随车轮同步转动的凸轮带动涂斗内的调节块滑动,以改变调节块与通孔之间的过料间隙,保证突起的高度、长度以及间距不变,保证突起的分布均匀,提高振动标线的施工质量;

2.利用调节机构,改变驱动杆的转动角度,实现调节调节块的位移距离,以改变调节块与通孔之间的过料间隙,实现调节突起的高度;

3.利用传动机构,调节车轮与凸轮之间的传动比,进而实现凸轮桃尖抵接驱动杆时,调节车轮周向移动距离,即调节突起的长度以及间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涂斗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是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传动机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11、车轮;12、轮轴;13、滑轨;2、涂料桶;21、出料口;22、开关闸;3、涂斗;31、通孔;32、划线口;33、调节块;4、驱动机构;41、从动轴;42、凸轮;43、驱动杆;44、拉索;45、导向管;5、调节机构;51、燕尾槽;52、调节架;53、锁定件;6、传动机构;61、带轮;611、锥形盘;62、钢带;63、控制组件;631、限位板;632、抵紧弹簧;633、限位套;634、拉绳;635、控制块;636、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热熔乳液标线机,包括车架1、设于车架1下方的车轮11以及轮轴12,车架1的上方设有涂料桶2,涂料桶2设有出料口21以及覆盖出料口21的开关闸22,车架1上且位于出料口21的下方设有涂斗3,涂斗3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呈v形且贯穿涂斗3的通孔31,通孔31的下端形成划线口32,将加热后的涂料添加至涂料桶2中,随后将标线机推动至施工点,打开开关闸22使得涂料从出料口21溢出至涂斗3内,并经由划线口32喷洒至地面上形成标线。

参照图2和图3,涂斗3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嵌设有用于覆盖划线口32的调节块33,车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调节块33向上滑动的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随车轮11同步转动的凸轮42、转动设于车架1上的驱动杆43以及拉索44,驱动杆43一端抵接凸轮42的外周,其另一端连接拉索44,且驱动杆43的转动轴线位于凸轮42与拉索44之间,拉索44远离驱动杆43的一端连接调节块33的上端,车架1上设有供拉索44穿过的导向管45,导向管45为两端固定的软管,且其两端的管口分别正对驱动杆43、调节块33,凸轮42基圆抵接驱动杆43时,调节块33与通孔31之间留有过料间隙。

推动标线机向前移动,车轮11带动凸轮42同步转动,当凸轮42的桃尖抵接驱动杆43时,驱动杆43连接拉索44的一端向下移动进而通过拉索44使得调节块33向上移动,因通孔31呈v形,向上移动的调节块33使得调节块33与通孔31之间的过料间隙增大,使得经划线口32喷洒出的涂料的量增加,在标线上形成突起;继续向前推动标线机,车轮11带动凸轮42同步转动,使得凸轮42的桃尖远离驱动杆43,调节块33在自身重力以及涂料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通过拉索44带动驱动杆43抵接凸轮42的基圆,因通孔31呈v形,向下移动的调节块33使得调节块33与通孔31之间的过料间隙减小,使得经划线口32喷洒出的涂料的量减少,形成标线的基底;随着标线机的不断前进,车轮11带动凸轮42同步转动进而重复上述过程,在地面上形成振动标线。

参照图3,车架1的下方设有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包括沿垂直凸轮42轴线方向滑动设有调节架52以及设于调节架52与车架1之间的锁定件53,驱动杆43转动设于调节架52上,且驱动杆43抵接凸轮42的基圆时,驱动杆43呈水平状态,导向管45的一端固设于调节架52上且该管口竖直向下正对驱动杆43,调节架52上开设有燕尾槽51,车架1的下方设有用于卡接燕尾槽51的滑轨13,锁定件53采用穿设于调节架52上且一端抵紧车架1的螺栓。

向靠近凸轮42的方向滑动调节架52并锁定,增大驱动杆43抵接凸轮42时的转动角度,进而增大驱动杆43连接拉索44一端的移动距离,以增大调节块33的位移距离,实现增加突起的高度;向远离凸轮42的方向滑动调节架52并锁定,减小驱动杆43抵接凸轮42时的转动角度,进而减小驱动杆43连接拉索44一端的移动距离,以减小调节块33的位移距离,实现减少突起的高度。

参照图4和图5,车架1的下方转动设有与轮轴12平行的从动轴41,凸轮42设于从动轴41上,从动轴41与轮轴1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车轮11与凸轮42传动比的传动机构6,传动机构6包括两个分别同轴且沿轴向滑动设于从动轴41、轮轴12上的带轮61以及套接于带轮61上的钢带62,带轮61采用花键或平键套接于从动轴41、轮轴12上,带轮61包括两个同轴且沿轴向滑动设的锥形盘611,两个锥形盘611相对的一侧设为锥面且两个锥面之间的距离随靠近轴线而减小,钢带62沿轮轴12的轴向两侧抵接锥面,从动轴41、轮轴12上均设有用于控制两个锥形盘611之间间距的控制组件63。

参照图4和图5,控制组件63包括设于轮轴12上且位于带轮61两侧的限位板631、设于限位板631与带轮61之间的抵紧弹簧632、滑动套接于从动轴41上且抵接带轮61两侧的限位套633以及沿垂直从动轴41轴线方向滑动设于车架1上的控制块635,限位套633与从动轴41为间隙配合,车架1上转动设有螺杆636,螺杆636的转动轴线位于带轮61轴12向对称面内,控制块635螺纹连接与螺杆636上,两根拉绳634分别连接于控制块635水平方向的两端。

转动螺杆636使得控制块635向远离带轮61方向滑动,拉绳634使得限位套633相互靠近,使得从动轴41上的两个锥形盘611相互靠近,即从动轴41上的带轮61有效半径增大,抵接其上的钢带62长度增加,进而使得钢带62挤压轮轴12上的带轮61,轮轴12上的两个锥形盘611克服抵紧弹簧632的弹力相互远离,实现减小车轮11与凸轮42的转动比,即减小突起的长度以及间距。

反向转动螺杆636使得控制块635向靠近带轮61方向滑动,轮轴12上的两个锥形盘611在抵紧弹簧632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即轮轴12上的带轮61有效半径增大,抵接其上的钢带62长度增加,进而使得钢带62挤压从动轴41上的带轮61,从动轴41上的两个锥形盘611相互远离并带动限位套633相互远离重新绷紧拉绳634,实现增大车轮11与凸轮42的转动比,即增大突起的长度以及间距。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利用随车轮11同步转动的凸轮42带动涂斗3内的调节块33滑动,以改变调节块33与通孔31之间的过料间隙,保证突起的高度、长度以及间距不变,保证突起的分布均匀,提高振动标线的施工质量;利用调节机构5,改变驱动杆43的转动角度,实现调节调节块33的位移距离,以改变调节块33与通孔31之间的过料间隙,实现调节突起的高度;利用传动机构6,调节车轮11与凸轮42之间的传动比,进而实现凸轮42桃尖抵接驱动杆43时,调节车轮11周向移动距离,即调节突起的长度以及间距。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