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6095发布日期:2020-01-18 03:2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通道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道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多通道的通道闸。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的地铁、车站、商场、海关等场所都设有许多自动化设备,如自动购票机、无人值守的自动通道闸等设备,供人们自助购票、验票通行、付款或检查放行等。在上述各种场所的通道处,都设有自动运行的无人值守通道闸。

相关技术的多通道应用中,相邻通道可以共用一个闸机机身,机身内装设有双机芯组件,各自安装在机身的所驱动门扇的一侧,以驱动相应通道的门扇。当机芯组件的电机轴与机芯组件的输出驱动件非同轴设置时,双机芯组件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导致机身较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通道闸,可以降低双机芯闸机机身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通道闸,包括机身、以及装设于所述机身的第一机芯组件和第二机芯组件,所述第一机芯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用于带动第一门扇运动的第一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件之间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机芯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用于带动第二门扇运动的第二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件之间的第二传动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机身靠近所述第二驱动件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所述机身靠近所述第一驱动件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越过所述第二电机装设于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件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越过所述第一电机装设于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在所述通道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在所述通道方向上反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在所述通道方向上部分重叠,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在所述通道方向上反向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越过所述第二电机装设于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件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越过所述第一电机装设于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在所述通道方向上部分重叠,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在所述通道方向上同向而设或者反向背对而设;或者,

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在所述通道方向上不重叠,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在所述通道方向上反向相对、反向背对、或同向而设;或者,

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在所述通道方向上完全重叠从而齐平,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在所述通道方向上反向背对而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在所述通道方向上反向背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在所述通道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沿所述通道方向固定设于所述机身的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运动被限制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共用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运动被限制在所述第二限位件与第三限位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在垂直于所述通道的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处于开门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在所述平面上投影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门扇呈缺角多边形,所述第一门扇在所述多边形的缺角连接边处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所述第一门扇的形状及安装被配置为:

使得所述第一门扇具有开门宽度不变时,所述连接边越小第一门扇的关门宽度越大的特性;或者,

使得所述第一门扇具有关门宽度不变时,所述连接边越小第一门扇的开门宽度越小的特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门扇呈四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包括基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为一摆臂,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轴拐臂和中间臂,所述主动轴拐臂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主动轴拐臂和所述摆臂通过所述中间臂相连,所述摆臂的底端铰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摆臂的上端安装所述第一门扇。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第一电机设于机身靠近第二驱动件一侧,第二电机设于机身靠近第一驱动件一侧,使得双机芯组件在机身厚度方向上重叠而设,可以充分利用机身内部空间,有利于降低机身厚度,使产品看起来更加紧凑美观。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道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通道闸的部分结构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通道闸的部分结构的后视图;

图4是图1的通道闸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1的通道闸的尺寸说明示意图;

图7是图1的通道闸中的第一门扇的一种尺寸变化说明示意图;

图8是图1的通道闸中的第一门扇的另一种尺寸变化说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道闸,包括机身、以及装设于机身的第一机芯组件和第二机芯组件;第一机芯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用于带动第一门扇运动的第一驱动件、以及连接于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件之间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机芯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用于带动第二门扇运动的第二驱动件、以及连接于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件之间的第二传动机构;其中,第一电机设于机身靠近第二驱动件一侧,第二电机设于机身靠近第一驱动件一侧。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电机设于机身靠近第二驱动件一侧,第二电机设于机身靠近第一驱动件一侧,使得双机芯组件在机身厚度方向上重叠而设,可以充分利用机身内部空间,有利于降低机身厚度,使产品看起来更加紧凑美观。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道闸,包括机身400,以及装设于机身400的第一机芯组件100和第二机芯组件200。第一机芯组件100和第二机芯组件200彼此独立运行,相互之间无干涉。

第一机芯组件100包括第一电机105、用于带动第一门扇101运动的第一驱动件、以及连接于第一电机105与第一驱动件102之间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机芯组件200包括第二电机205、用于带动第二门扇201运动的第二驱动件、以及连接于第二电机205与第二驱动件202之间的第二传动机构。

本实施例中,机身400的两侧可均设通道。第一门扇101和第一驱动件102设于机身400的一侧(图中示为左侧),第二门扇201和第二驱动件202设于机身400的另一侧(图中示为右侧)。第一电机105经第一传动机构驱动第一驱动件102,进而由第一驱动件102带动第一门扇101在机身400一侧在关门与开门状态之间切换;第二电机205经第二传动机构驱动第二驱动件202,进而由第二驱动件202带动第二门扇201在机身400另一侧在关门与开门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电机105设于机身400靠近第二驱动件202一侧的区域第二中空区206,第二电机205设于机身400靠近第一驱动件102一侧的第一中空区106。

本实施例中,机身400呈封闭框体结构,具有基座300、顶框及自基座300两端向上延伸支撑顶框的两个侧框。如图3所示,第一电机105和/或第二电机205横向固定在基座300上,电机的轴向与通道基本平行,电机的输出端可以是但不限于转轴。

可以理解的,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机身400也可具有其他合适的结构;第一电机105和/或第二电机205也可竖向固定在基座300上,电机的轴向与通道基本垂直;或者,第一电机105和/或第二电机205也可倾斜固定在基座300上;再者,第一电机105和第二电机205可平行或不平行设置。

如图2-图4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机105与第二电机205在通道方向上部分重叠,第一电机105与第二电机205的输出端在通道方向上反向设置,第一电机105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205重叠,第二电机205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105重叠,使得第一传动机构越过第二电机205在第一中空区106装设于第一电机105与第一驱动件102之间,第二传动机构越过第一电机105在第二中空区206装设于第二电机205与第二驱动件202之间。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机芯组件与第二机芯组件在通道方向上的结构也更加紧凑,两个通道的门扇之间的间距较小,使得产品看起来整齐美观。

可以理解的,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机105与第二电机205在通道方向上部分重叠。此时,第一电机105与第二电机205的输出端在通道方向上同向而设;或者,第一电机105与第二电机205的输出端也可在通道方向上反向背对而设。

可以理解的,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机105与第二电机205在通道方向上不重叠,第一电机105与第二电机205的输出端在通道方向上反向相对或反向背对而设,或者,第一电机105与第二电机205的输出端也可在通道方向上同向而设。

可以理解的,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机105与第二电机205完全重叠从而齐平,第一电机105与第二电机205的输出端在通道方向上反向背对而设。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202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在所述通道的方向上反向背对连接,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传动机构在第一驱动件102的后面与第一驱动件102连接,第二传动机构在第二驱动件202的前面与第二驱动件202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202在通道方向上位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之间。这样的设置,缩小了第一机芯组件100和第二机芯组件200的安装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缩小两个门扇101和201在通道方向上的间距,产品更加美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门扇101安装于第一驱动件102靠近机身左侧通道的一侧,第二门扇101安装于第二驱动件102靠近机身右侧通道的一侧。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202在垂直于通道的平面内转动,例如,以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件102的连接处以及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二驱动件202的连接处为中心转动。当处于关门状态时,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202基本竖立,第一门扇101和第二门扇201分别伸出到各自通道中;当处于开门状态时,第一驱动件102自机身400左侧向右侧转动,第二驱动件202自机身400右侧向左侧转动,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202在垂直于通道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第一门扇101和第二门扇201被收回到机身400中。这样的设置有效地利用了机身400内部空间,机身400内部结构紧凑。开门状态下,第一门扇101和第二门扇201完全收容于机身400内,而不会暴露在机身400外部,也不会占用通道空间,外观效果及安全性好,利于通行。

可以理解的,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202在关门状态和开门状态下竖立而设,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202围绕各自的中心轴线转动。在关门状态下,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202将第一门扇101和第二门扇201转出到各自通道中,在开门状态下,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202将第一门扇101和第二门扇201转回到与通道方向大致平行的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轴拐臂104和中间臂103,主动轴拐臂104连接第一电机105的输出轴,主动轴拐臂104和第一驱动件102通过中间臂103相连。第一驱动件102可以为一摆臂,摆臂102的底端铰接于基座300上,摆臂102的上端安装第一门扇101。第一电机105的输出轴、主动轴104、中间臂103及摆臂102形成四联杆结构。

其中,第一电机105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轴拐臂104旋转,主动轴拐臂104通过中间臂103带动摆臂102,摆臂102带动第一门扇101转动,以伸出或进入机身40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主动轴拐臂104的一端和第一电机10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中间臂103的一端转动连接,中间臂1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摆臂102靠近基座的部位,摆臂102的底端铰接于基座300的左侧,摆臂102以基座300上的铰接点为圆心进行转动,摆臂102的上端安装有第一门扇101。第一电机105通电工作时,第一电机105的输出轴驱动主动轴拐臂104转动,主动轴拐臂104牵拉中间臂103以带动摆臂102转动,使摆臂102的上端在左右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门扇101伸出或进入机身40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可以将第一机芯组件的中间臂103设置为自主动轴拐臂104朝向摆臂102向上弯曲倾斜,保证第一传动机构越过第二电机205装设于第一电机105与第一驱动件之间,主动轴拐臂104的长度小于第一电机105的输出轴与第二电机205之间的距离。关门状态下,第一电机105的输出轴转动主动轴拐臂104以通过中间臂103推动第一驱动件102转向竖立方向,开门状态下,第一电机105的输出轴反向转动主动轴拐臂104以通过中间臂103拉动第一驱动件102转到机身内收回位置。中间臂103向上弯曲倾斜设置,可保证在两种状态切换过程中,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机芯组件无任何干涉。

可以理解的,除了上述四联杆结构,第一传动机构也可采用其他传统结构实现,例如可以采用合适的齿轮传动或者带轮传动结构等,第二机芯组件200的第二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第一传动机构实现,当然,第二传动机构也可采用与第一传动机构不同的结构实现。

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机身400还包括沿通道方向固定设于机身400的第一限位件412及第二限位件411,第一驱动件的运动被限制在第一限位件412与第二限位件411之间。本实施例以第一机芯组件100为例介绍本方案中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结构。机身400包括安装于摆臂102后侧的第一限位件412和安装于摆臂102前侧的第二限位件411,第一限位件412和第二限位件411分别固定安装于机身400内。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限位件411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机身400内设置的竖板401,第一限位件412可贴装在竖板401上,或与竖板401一体成型,或者直接以竖板401作为第一限位件,摆臂102限制于第一限位件412和第二限位件411之间运动,能防止摆臂102转动过程中的前后晃动,使摆臂102的运行更加平稳。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机身400内还设置有第三限位件,第一驱动件102与第二驱动件202共用第二限位件411,第二驱动件202的运动被限制在第二限位件411与第三限位件之间。第三限位件可贴装在机身400内设置的与竖板401相对而设的另一竖板上,或与该竖板一体成型,或者直接以该竖板作为第三限位件。这样设置后,可以将机身400内部结构设置的更为紧凑,也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一门扇101呈缺角四边形,第一门扇101在该四边形的两个缺角边的连接边d处与第一驱动件102固定,第一门扇101的形状及安装被配置为:

使得第一门扇101具有开门宽度b不变时,连接边d越小第一门扇101的关门宽度c越大的特性,或,使得第一门扇101具有关门宽度c不变时,连接边d越小第一门扇101的开门宽度b越小的特性。

以下结合图6至图8对第一门扇101的上述特性进行说明,参阅图6,其中左图表示第一门扇101处于关门状态,右图表示第一门扇101处于开门状态。图中a、b、c、d表示尺寸,a为机身400的厚度,b为门扇的宽度(也表示第一门扇101的开门宽度),c为门扇伸出机身400的水平距离(也表示第一门扇101的关门宽度),d为连接边的长度,其中,a与b基本相等或b略小于a。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门扇101的形状大致为切除右下角的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其他各角可以为圆弧形倒角以保证通行安全。切除角的部位形成的边为连接边d,第一门扇101通过连接边d固定于摆臂102上,连接边d的上端和摆臂102的顶端对齐,第一门扇101完全收容于机身400内时,第一门扇101的左右两个边大致平行且与机身的左右侧边界对齐,第一门扇101完全伸出机身400后,第一门扇101的其中一个顶点e距离门扇的竖直连接边d的距离最远,顶点e和门扇的竖直连接边d之间的水平距离c形成关门宽度。

在一种场景下,第一门扇101的开门宽度b不变时,改变第一门扇101与摆臂102相固定的连接边d的长度可改变第一门扇101的关门宽度c。实际当中,为了适应不同宽度通道的需要,可以根据通道所需要的宽度改变门扇的缺角位置,即形成长度不同的连接边d,从而使通道闸的门扇的有效关门宽度适应通道的宽度变化。从图7中可以看出,实线和虚线表示的两个门扇具有相同的开门宽度b,实线所示门扇的连接边的长度d1小于虚线所示门扇的连接边的长度d1,而实线所示门扇的关门宽度c1大于虚线所示门扇的关门宽度c2。这样,在制造针对宽度不同的通道的门扇时,可以利用相同尺寸的门扇形成具有尺寸不同的连接边d的缺角即可。

在另一种场景下,第一门扇101的关门宽度c不变时,改变第一门扇101与摆臂102相固定的连接边d的长度可改变第一门扇101的开门宽度b。实际当中,通道闸常会受到安装场地空间的限制,机身的厚度较大时,不仅占用的安装空间大,而且会影响到通道的宽度。因此,尽量减少机身的厚度,减小安装空间的占用,利于有效利用通道闸的安装场地,利于人们通行。从图8中可以看出,实线和虚线表示的两个门扇具有相同的关门宽度c,实线所示门扇的连接边的长度d1小于虚线所示门扇的连接边的长度d1,而实线所示门扇的开门宽度b1小于虚线所示门扇的开门宽度b2。因此,在需要降低机身厚度时,可通过形成具有尺寸降低的连接边d的缺角的门扇即可。

上面以第一门扇101为例介绍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中,以第一门扇101呈四边形为例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的,第一门扇101也可以是三角形、五边形等其他多边形。此外,可以理解的,第二门扇201的结构及安装可以参照第一门扇101实现,或者也可与第一门扇101不同。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