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1629发布日期:2020-01-17 18:48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车位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车位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位锁,尤其很多道路旁的公共电动车位锁,为了增加它的智能效果,会配置感应装置;当感应到有汽车停放于车位锁的停车区域时,车位锁可以自动启动。现有的车位锁,一般配置红外感应器来实现前述功能,但是,由于车位锁是安装在道路旁的,由于灰尘、沙石、污水等影响,红外感应器常常会出现感应失灵的情况,从而影响使用。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车位锁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车位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位锁,该车位锁解决了现有的车位锁所存在的:感应效果不佳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车位锁,包括座体,座体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地感线圈,地感线圈连接电感线圈控制板。

具体的,所述的安装槽内填充环氧树脂胶。

更具体的,所述的座体上还具有嵌位槽,电感线圈控制板安装于嵌位槽内。

更具体的,所述的嵌位槽位于安装槽旁边。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槽开设于座体的外侧面。

还可以是,所述的安装槽开设于座体的内侧面。

还可以是,所述的安装槽开设于座体的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地感线圈的设置,可以非常灵敏地感应到汽车的信号,从而反馈给车位锁,实现相应的自动控制动作,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立起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车位锁包括:座体1、安装槽2、地感线圈3、嵌位槽4、电感线圈控制板5、内延伸块6、内凹槽7、机芯8、防尘板9、螺杆10、外延伸块11、滑块12、垫板13、电池箱14、升降板15。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座体1,座体1上设置有安装槽2,安装槽2内安装有地感线圈3,地感线圈3连接电感线圈控制板5,电感线圈控制板5与车位锁的电控板电连接。电控板是车位锁工作的总控制电路板,电感线圈控制板5用于将采集的信号反馈给电控板,从而通过预设的程序驱动车位锁做出相应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座体1呈方形,座体1的上端面四周开设安装槽2。地感线圈3安装于安装槽2内后,安装槽2内填充环氧树脂胶,通过环氧树脂胶将地感线圈包裹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座体1上还具有嵌位槽4,电感线圈控制板5安装于嵌位槽4内。嵌位槽4位于安装槽2旁边。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槽2还可以开设于座体1的外侧面,或者开设于座体1的内侧面,具体位置不限。

本实用新型的座体1具有升降板15,升降板15的侧面具有防尘板9,减少灰尘、沙石进入。

本实用新型的车位锁还包括有机芯8,机芯8活动安装于座体1内。座体1前后的内侧壁相向延伸形成有内延伸块6,机芯8上固定有螺杆10、电机,螺杆10上配有滑块12,机芯8的前后两端分别活动固定于内延伸块6上。如果机芯8部件产生问题,可以直接将机芯8拆下寄回厂家维修,不需要将车位锁整体寄回,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座体1一端配有电池箱14。

本实用新型的座体1一端的内侧壁纵向开设有内凹槽7,内凹槽7与内延伸块6对应,机芯8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外延伸块11,外延伸块11嵌入内凹槽7,防止机芯8产生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机芯8底部活动配有垫板13,用于支撑机芯8。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保证产品的感应效果,并且减少地面工程的施工。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