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险车道阻尼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6869发布日期:2019-12-10 20:5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险车道阻尼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避险车道阻尼系统。



背景技术:

避险车道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在道路相关的位置设置避险车道。避险车道是一种特殊的匝道式的设计,主要设置在公路的危险路段上,专门用于减少由于刹车失灵、车速过高、车辆失控时而造成翻车、撞山、掉崖事故的一种预防性道路安全设施。

由于我国紧急避险车道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很少,相应的规范或指南还没有出台,各地在紧急避险车道设置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遵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只是规定在“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危及运行安全处应设置避险车道”,并没有规定避险车道具体的设置原则。现阶段,对于己运营道路,国内在确定是否设置紧急避险车道时主要考虑的是失控车辆事故数;对于新建道路,在设计阶段考虑是否设置紧急避险车道主要还是依靠设计人员的主观判断。避险车道设置在线形、材料、减振等附属设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给使用避险车道的司机和车辆带来了事故隐患。

在我国当前交通量迅猛增长、交通隐患日益凸显、交通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严峻形势下,及时跟进国外最先进技术,消化吸收、研究探索和尽快应用拦索式避险车道技术,提高我国公路安全性,消灭事故多发“黑点”,利国利民,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专利号为cn20583962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变坡组合式避险车道用拦截网,包括控制器、三角支架、阻尼器、防护网、传力索以及互锁纽;三角支架以及阻尼器均是两个;两个三角支架分别设置在避险车道两侧;两个阻尼器分别设置在避险车道两侧;防护网悬挂在三角支架上;防护网通过传力索与阻尼器相连;防护网上设置有互锁纽;互锁纽与控制器相连。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避险车道中控制系统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避险车道阻尼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避险车道中控制系统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避险车道阻尼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阻尼装置,阻尼装置包括两个阻尼器,两阻尼器通过同步轴连接,同步轴通过同步带传动装置连接有电机驱动装置;

阻尼器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内设置有两刹车鼓,两刹车鼓对称的嵌入支撑架相对的两侧面上,刹车鼓内设置有刹车蹄总成,刹车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刹车鼓轴孔,刹车鼓轴孔内设置有轮轴,轮轴贯穿两刹车鼓和支撑架的两侧面且轮轴延伸出支撑架侧面的一端与同步轴固定连接;刹车鼓外侧面套接有轮筒,轮筒位于支撑架相对的两侧面之间,两刹车鼓分别位于轮筒的两端处。其中,两刹车鼓结构相同、大小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轮轴的中间位置套接有轴套,轴套位于两刹车鼓之间且轴套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刹车鼓的刹车鼓轴孔内,刹车鼓与轴套连接处设置有衬圈,衬圈外边缘与轮筒内侧面相抵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轮筒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隔圈,隔圈套接在轮筒的外侧面上;轮筒两端与支撑架的内侧面连接处设置有侧圈,侧圈套接在刹车鼓的外侧面上。

更优地,所述支撑架的外侧面设置有法兰,法兰内套接有法兰盘,法兰盘套接连接轮轴。

更优地,所述刹车鼓内设置有刹车鼓底板,刹车鼓底板位于靠近安装刹车鼓的支撑架侧面的刹车鼓轴孔内,刹车鼓底板一侧连接刹车蹄总成,刹车鼓底板另一侧通过连接盘与轮轴转动连接。

更优地,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两侧面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压装置和压力保持杆;

刹车鼓底板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凸轮短轴,凸轮短轴通过凸轮短轴座安装在法兰上,凸轮短轴延伸出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压力保持杆的一端,压力保持杆的另一端穿过加压装置并通过刹车杆固定架安装在支撑架的外侧面上,刹车杆固定架上设置有长条孔,压力保持杆的端部位于长条孔内。

更优地,所述加压装置采用自动加压装置或者手动加压装置;手动加压装置采用避震器,其中,避震器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晓,具体为蒙诺避震器aps-300。

更优地,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同步回卷系统底板、减速电机和电磁离合器,同步回卷系统底板设置在两支撑架之间,减速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架安装在同步回卷系统底板上,电磁离合器的输入端通过星型联轴器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端,电磁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同步带传动装置;

同步带传动装置包括小带轮和大带轮,小带轮设置在电磁离合器的输出端,大带轮设置在同步轴上,小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大带轮。

更优地,所述支撑架为正六面框架结构。

更优地,所述轮筒为圆筒状空心结构,轮筒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绳索。

本实用新型的避险车道阻尼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的同步轴连接两端的阻尼器,使得两端的阻尼器同步转动,可以纠正失控车辆的方向;

(二)、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包括支撑架和两个刹车鼓,支撑架为正六面体,两个刹车鼓对称的嵌入支撑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每个刹车鼓内设置刹车总成,两个刹车鼓外套设轮筒,轮筒为空心结构,每个刹车鼓位于正好位于空心轮筒的两端,使得刹车鼓转动时带动轮筒转动,轮筒的内部中间设置衬圈,两个刹车鼓都连接衬圈,支撑架的外部刹车鼓所在的两个侧面分别安装加压装置和压力保持杆,压力保持杆一端与刹车总成中的凸轮短轴连接,另外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解决现有技术中避险车道中控制系统使用不便的问题,适用于道路行业的避险车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通过现场实车碰撞试验证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性和反复使用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使用成本。

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一物多用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避险车道阻尼系统的布局图;

附图2为阻尼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阻尼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阻尼器,2、同步轴,3、支撑架,4、刹车鼓,5、刹车蹄总成,6、刹车鼓轴孔,7、轮轴,8、轮筒,9、轴套,10、衬圈,11、隔圈,12、侧圈,13、法兰,14、法兰盘,15、刹车鼓底板,16、连接盘,17、加压装置,18、压力保持杆,19、凸轮短轴,20、凸轮短轴座,21、刹车杆固定架,22、长条孔,23、同步回卷系统底板,24、减速电机,25、电磁离合器,26、星型联轴器,27、小带轮,28、大带轮,29、绳索,30、电机安装架,31、拦截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避险车道阻尼系统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避险车道阻尼系统,该系统包括三阻尼装置,如附图2所示,阻尼装置包括两个阻尼器1,两阻尼器1通过同步轴2连接,同步轴2通过同步带传动装置连接有电机驱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包括同步回卷系统底板23、减速电机24和电磁离合器25,同步回卷系统底板23安装在两支撑架3之间,减速电机24通过电机安装架30安装在同步回卷系统底板23上,电磁离合器25的输入端通过星型联轴器26连接减速电机24的输出端,电磁离合器25的输出端连接同步带传动装置;同步带传动装置包括小带轮27和大带轮28,小带轮27安装在电磁离合器25的输出端,大带轮28安装在同步轴2上,小带轮27通过同步带连接大带轮28。

如附图3和4所示,阻尼器1包括支撑架3,支撑架3为正六面框架结构。支撑架3内安装有两刹车鼓4,两刹车鼓4对称的嵌入支撑架3相对的两侧面上,两刹车鼓4结构相同、大小相等。刹车鼓4内安装有刹车蹄总成5,刹车鼓4的两端分别设有刹车鼓轴孔6,刹车鼓轴孔6内安装有轮轴7,轮轴7贯穿两刹车鼓4和支撑架3的两侧面且轮轴7延伸出支撑架3侧面的一端与同步轴2固定连接;刹车鼓4外侧面套接有轮筒8,轮筒8位于支撑架3相对的两侧面之间,两刹车鼓4分别位于轮筒8的两端处,使得刹车鼓4转动时带动轮筒8转动。轮筒8为圆筒状空心结构,轮筒8的外侧面上安装有绳索29。轮轴7的中间位置套接有轴套9,轴套9位于两刹车鼓4之间且轴套9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刹车鼓4的刹车鼓轴孔6内,刹车鼓4与轴套9连接处安装有衬圈10,衬圈10外边缘与轮筒8内侧面相抵触连接。两个衬圈10为环形,分别位于轴套9的两侧,起到支撑固定作用。轮筒8的中间位置套接有隔圈11,隔圈11套接在轮筒8的外侧面上;轮筒8两端与支撑架3的内侧面连接处套接有侧圈12,侧圈12套接在刹车鼓4的外侧面上。支撑架3的外侧面安装有法兰13,法兰13内套接有法兰盘14,法兰盘14套接连接轮轴7。刹车鼓4内安装有刹车鼓底板15,刹车鼓底板15位于靠近安装刹车鼓4的支撑架3侧面的刹车鼓轴孔6内,刹车鼓底板15一侧连接刹车蹄总成5,刹车鼓底板15另一侧通过连接盘16与轮轴7转动连接。支撑架3相对的两侧面的外侧均安装有加压装置17和压力保持杆18;刹车鼓底板15的外边缘处安装有凸轮短轴19,凸轮短轴19通过凸轮短轴座20安装在法兰13上,凸轮短轴19延伸出支撑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压力保持杆18的一端,压力保持杆18的另一端穿过加压装置17并通过刹车杆固定架21安装在支撑架3的外侧面上,刹车杆固定架21上开设有长条孔22,压力保持杆18的端部位于长条孔22内。其中,加压装置17采用手动加压装置;手动加压装置采用避震器,其中,避震器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晓,具体为蒙诺避震器aps-300。

其中,刹车鼓4和刹车蹄总成5是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刹车鼓和刹车蹄总成的型号是根据不同的拦截车辆进行选择。具体为一种形状类似铃鼓的铸铁件,它与轮胎固定并同速转动。刹车时运用油压推动刹车蹄(brakeshoes)接触刹车鼓内缘,藉由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来抑制轮胎之转动以达成刹车之目的。鼓式刹车由刹车底板、刹车分泵、刹车蹄片等有关连杆、弹簧、梢钉、刹车鼓、连接盘所组成。

如附图1所示,使用时,在避险车道上安装三个阻尼装置,每个阻尼装置包括两个阻尼器1,两个阻尼器1利用一个同步轴2连接,同步轴2的两端分别插入刹车鼓4的刹车鼓轴孔6。两个阻尼器1上绳索29分别连接拦截件31的两端,当避险车辆撞击拦截件31的时候带动绳索29转动,进而带动刹车鼓4转动,刹车蹄总成5中的蹄片接触刹车鼓4内缘,依靠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来抑制轮胎之转动以达成刹车之目的。

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