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式的门禁栏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2070发布日期:2020-05-06 23:52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式的门禁栏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式的门禁栏杆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门禁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门禁系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它在工作环境安全、人事考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禁栏杆,包括门禁装置和车辆,门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直杆、壳体一和u形支柱,直杆的顶端设有车牌识别相机,车牌识别相机内设有蓝牙,壳体一内设有存储有车牌信息的主控器,壳体一靠近车辆的侧面设有显示屏,u形支柱的侧面设有壳体二,壳体二内设有电机,电机的传动轴上设有横穿u形支柱两端的轴,轴上设有栏杆,车辆内设有已蓝牙相配对过且存储有车牌信息的车载蓝牙,主控器还用于控制蓝牙、电机和显示屏的运作,车牌识别相机与主控器相电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安全系数高、进行双重认证、可防止手机屏扫描通过等优点。

通过对上述文件中的检索,我们研究发现,上述文件中的设备为了智能化的需求,采用了大量的电子化产品,导致其结构成本较高,且外部结构缺乏一定的加固保护结构,在适用于小区门禁,尤其是汽车通行的需求时,其结构外部容易损失进而对内部结构造成损坏,容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智能式的门禁栏杆装置,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式的门禁栏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智能门禁栏杆结构成本较高,外部结构缺乏一定的加固保护结构,容易被破坏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智能式的门禁栏杆装置,包括门禁装置,外廓加固壁,栏杆,钢化玻璃罩和镶嵌底座;所述门禁装置的底部通过螺丝结果安装有外廓加固壁;所述门禁装置的顶部侧边一侧安装有栏杆;所述门禁装置的左侧部分顶部设有凹槽,且门禁装置通过凹槽安装有钢化玻璃罩;所述门禁装置各部分的下层位置安装有镶嵌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门禁装置外部结构包括屏幕内嵌孔和保护挡板;所述门禁装置的左侧设有一个内陷的框架结构,且框架的表面通过贴合安装有双层的钢化玻璃;所述保护挡板位于门禁装置与栏杆连接位置的前后两侧,且保护挡板为圆角矩形面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廓加固壁的外廓结构的各个棱角均做圆角处理,且棱边为弧形结构的边缘,所述加固壁具体细分为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左侧壁与右侧壁宽度相同,长度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栏杆的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包裹层结构;所述橡胶包裹层的外观形状为两个斜切且相互拼接的椭圆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钢化玻璃罩内部安装有一个内嵌球型摄像头,且钢化玻璃罩整体为圆角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镶嵌底座的表面包括整体呈条形,内部均匀排列镶嵌的立方体玻璃块结构和玻璃块内部底部的反射底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屏幕内嵌孔的设计,对原有结构的屏幕结构进行一个加固保护,通过双层玻璃结构在保证可视性的同时,对屏幕正前方的位置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通过保护挡板的设计对原有结构的栏杆连接处周围进行保护,同时圆角结构的设计,在保证保护能力的同时,确保边缘对于儿童和老人的安全性。

通过外廓加固壁的设计,在底部容易受到车辆等刮蹭的位置设计加固结构,对底部进行加强,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圆角的边缘结构,提高对于儿童和老人的安全性。

通过橡胶包裹层的设计,对原有的阻拦横杆结构进行外部加强,橡胶本身具备良好的缓冲性能,同时类卵型椭圆结构,具备良好的全方位的受力结构特性,斜切拼接结构便于拆卸对内部结构进行维护。

通过钢化玻璃罩的设计,对原有结构的摄像头等进行加强和保护,圆角的钢化玻璃提高对于儿童和老人的安全性。

通过镶嵌底座的设计,针对门禁设备反光条本身易磨损的问题,利用玻璃结构和反射底构成立体的反射结构,提高反射带本身的结构强度,提高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栏杆部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门禁装置;2、外廓加固壁;3、栏杆;4、钢化玻璃罩;5、镶嵌底座;101、屏幕内嵌孔;102、保护挡板;201、左侧壁;202、右侧壁;301、橡胶包裹层;401、球型摄像头;501、反射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式的门禁栏杆装置,包括门禁装置1,外廓加固壁2,栏杆3,钢化玻璃罩4和镶嵌底座5;所述门禁装置1的底部通过螺丝结果安装有外廓加固壁2;所述门禁装置1的顶部侧边一侧安装有栏杆3;所述门禁装置1的左侧部分顶部设有凹槽,且门禁装置1通过凹槽安装有钢化玻璃罩4;所述门禁装置1各部分的下层位置安装有镶嵌底座5。

其中,所述门禁装置1外部结构包括屏幕内嵌孔101和保护挡板102;所述门禁装置1的左侧设有一个内陷的框架结构,且框架的表面通过贴合安装有双层的钢化玻璃;所述保护挡板102位于门禁装置1与栏杆3连接位置的前后两侧,且保护挡板102为圆角矩形面板结构,通过屏幕内嵌孔101的设计,对原有结构的屏幕结构进行一个加固保护,通过双层玻璃结构在保证可视性的同时,对屏幕正前方的位置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通过保护挡板102的设计对原有结构的栏杆连接处周围进行保护,同时圆角结构的设计,在保证保护能力的同时,确保边缘对于儿童和老人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外廓加固壁2的外廓结构的各个棱角均做圆角处理,且棱边为弧形结构的边缘,所述加固壁2具体细分为左侧壁201和右侧壁202;所述左侧壁201与右侧壁202宽度相同,长度不同,通过外廓加固壁2的设计,在底部容易受到车辆等刮蹭的位置设计加固结构,对底部进行加强,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圆角的边缘结构,提高对于儿童和老人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栏杆3的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包裹层301结构;所述橡胶包裹层301的外观形状为两个斜切且相互拼接的椭圆结构,通过橡胶包裹层301的设计,对原有的阻拦横杆结构进行外部加强,橡胶本身具备良好的缓冲性能,同时类卵型椭圆结构,具备良好的全方位的受力结构特性,斜切拼接结构便于拆卸对内部结构进行维护。

其中,所述钢化玻璃罩4内部安装有一个内嵌球型摄像头401,且钢化玻璃罩4整体为圆角框架结构,通过钢化玻璃罩4的设计,对原有结构的摄像头等进行加强和保护,圆角的钢化玻璃提高对于儿童和老人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镶嵌底座5的表面包括整体呈条形,内部均匀排列镶嵌的立方体玻璃块结构和玻璃块内部底部的反射底501构成,通过镶嵌底座5的设计,针对门禁设备反光条本身易磨损的问题,利用玻璃结构和反射底501构成立体的反射结构,提高反射带本身的结构强度,提高耐用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在原有结构的使用方式上,即原实用新型中所述:“首先由车牌识别相机对车牌进行扫描,并与主控器中存储的车牌信息相比对,即进行第一重验证,比对通过后,结果会显示在显示屏上,同时主控器将打开蓝牙搜索匹配车载蓝牙并与其内的车牌信息进行对照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即完成第二重验证,验证通过后,主控器将控制电机运动,使其将栏杆升起,让车辆通过,双向液压装置和柔性可折叠太阳能板的组合作用可使主控器不管在晴天雨天均可正常工作;备用电瓶和柔性可折叠太阳能板的组合可使本实用新型在电路终端断电后,仍可启用备用电瓶进行使用,不会因断电而使门禁出现安全问题”的基础之上,显示屏外部的屏幕内嵌孔101以及屏幕内嵌孔101上的双层钢化玻璃对显示屏进行保护,橡胶包裹层301对原结构的栏杆和外部行人车辆,进行双向保护,外廓加固壁2对整体设备底部进行保护,钢化玻璃罩4对原结构的摄像头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