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0424发布日期:2020-07-29 03:3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带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城市道路减速装置是一种道路减速警示装置,其通过改变某一路段的材料与高度,利用驶过前的视觉反应和驶过减速装置时的颠簸感迫使驾驶人员对车辆进行减速的装置,城市道路减速装置通常设置在十字路口、学校前的道路以及医院前的道路等位置,其在的城市交通管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城市道路减速装置包括减速台,减速台的顶端设置为弧面;现有的城市道路减速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根据城市道路需要安装减速台的部位进行测量,并购买到指定宽度的减速台,然后将减速台螺装在城市道路的指定安装部位即可,这样在行驶的车辆在驶过减速台之前,驾驶人员看到减速台之后,为了行驶舒适度以及安全性,驾驶人员会提前对车辆进行减速并驶过减速台;现有的城市道路减速装置使用中发现,减速台的目的是提醒驾驶人员对车辆进行减速,但是尽管车辆减速之后通过减速台的时候,仍会有较为强烈的颠簸感,极大的降低了车辆内人员的乘坐舒适度,且对车辆轮胎的损伤较大,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使减速台下降来极大的降低了减速后的车辆通过减速台时的颠簸感,因此在保证了行车安全的同时,即提高了车辆内人员的乘坐舒适度,又减小了减速台对车辆轮胎的损伤程度,从而增强实用性的城市道路减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包括减速台,减速台的顶端设置为弧面;还包括固定座、多组支撑杆、多组动力活塞和多组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座的中上部区域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油缸腔,所述多组动力活塞分别与多组油缸腔滑动密封卡装,所述多组油缸腔的顶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多组伸缩孔,所述多组支撑杆的底端均自固定座的上侧分别滑动穿过多组伸缩孔并且分别伸入至多组油缸腔内,所述多组支撑杆的底端分别与多组动力活塞的顶端连接,所述多组支撑杆的顶端均与减速台的底端均匀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底部区域设置有盛放腔,所述多组油缸腔的底端均与盛放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连通口,所述所述多组复位弹簧的顶端分别与多组动力活塞的底端紧贴,所述多组复位弹簧的底端分别自多组油缸腔内穿过多组连通口并且均伸入至盛放腔内,所述多组复位弹簧的底端均与盛放腔的底端紧贴,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区域的左侧和右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回流腔,所述两组回流腔的底端内侧分别与盛放腔的底部区域的左端和右端连通设置有两组回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还包括两组密封棒、两组调节块、两组转动块和两组调节螺丝,所述固定座的左端和右端中部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槽,所述两组回流孔的内圆周侧壁的中部区域外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密封滑槽,所述两组密封棒分别与两组密封滑槽密封滑动卡装,所述两组密封滑槽的外端分别与两组调节槽连通设置有两组调节螺纹孔,所述两组调节螺丝的内端分别自两组调节槽的内部分别螺装穿过两组调节螺纹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密封滑槽内,所述两组调节块的内端分别与两组密封棒的外端连接,所述两组调节块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动腔,所述两组转动腔的外端分别与两组密封滑槽连通设置有两组插入孔,所述两组调节螺丝的内端分别自两组密封滑槽内穿过两组插入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转动腔内,所述两组调节螺丝的内端分别与两组转动块的外端连接,所述两组转动块分别与两组转动腔转动卡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还包括多组软波纹防护管,所述多组软波纹防护管的顶部分别与多组支撑杆的中下部区域固定套装,所述多组软波纹防护管的底端均与固定座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还包括多组加固环,所述多组加固环分别与多组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套装,所述多组加固环的顶端均与减速台的底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还包括两组防护帽,所述两组防护帽分别与两组调节槽紧固卡装,所述两组防护帽的内端分别设置有两组防护槽,所述两组调节螺丝的调节端分别位于两组防护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还包括多组左反光贴和多组右反光贴,所述减速台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安装组件和右安装组件,所述多组左反光贴和多组右反光贴分别通过左安装组件和右安装组件安装在减速台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所述左安装组件和右安装组件分别包括多组左卡槽和多组右卡槽,所述多组左反光贴的底端和多组右反光贴的底端分别与多组左卡槽的底端和多组右卡槽的底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所述两组调节槽的顶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操控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在该城市道路减速装置制作的时候,降低多组油缸腔和盛放腔内均充满液压油,然后在需要安装减速装置的部位挖出基坑,将固定座安装在基坑内,并且使得减速台的底端与基坑的顶端平齐,在车辆缓慢驶过减速台的时候,当车辆的轮胎缸压上减速台的顶端左侧的瞬间,这时减速台受到挤压力而带动多组支撑杆下降,同时多组支撑杆则分别通过多组动力活塞来挤压多组复位弹簧而下移,这时多组油缸腔和盛放腔内的液压油受到挤压之后,则通过两组回流孔流入至两组回流腔内,因此在车辆缓慢驶过减速台的时候,减速台则会下降至基坑内,这时车辆在缓慢驶过减速台的时候便不会感到强烈的颠簸感,而当车辆驶过减速台之后,这时在多组复位弹簧对多组动力活塞的推动下,多组动力活塞分别在多组油缸腔内上升复位,即多组支撑杆抬动减速台上升复位,同时在多组动力活塞的抽动下以及液压油的自重作用下,两组回流腔内的液压油便通过两组回流孔回流至盛放腔和多组油缸腔内,并且由于两组回流孔的孔径有限,因此多组油缸腔和盛放腔内的液压油流入至两组回流腔内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车辆较为快速的的形式过减速台的时候,减速台还未下降很多则车辆便驶过了减速台,此时减速台仍发挥了提醒车辆减速的作用,从而通过使减速台下降来极大的降低了减速后的车辆通过减速台时的颠簸感,因此在保证了行车安全的同时,即提高了车辆内人员的乘坐舒适度,又减小了减速台对车辆轮胎的损伤程度,从而增强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盛放腔和多组油缸腔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操控槽和调节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流孔和回流腔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减速台;2、弧面;3、固定座;4、多组支撑杆;5、多组动力活塞;6、多组复位弹簧;7、多组油缸腔;8、多组伸缩孔;9、盛放腔;10、两组回流腔;11、两组回流孔;12、两组密封棒;13、两组调节块;14、两组转动块;15、两组调节螺丝;16、两组调节槽;17、两组密封滑槽;18、两组转动腔;19、多组软波纹防护管;20、多组加固环;21、两组防护帽;22、两组防护槽;23、多组左反光贴;24、多组右反光贴;25、多组左卡槽;26、多组右卡槽;27、两组操控槽;28、两组调节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包括减速台1,减速台1的顶端设置为弧面2;还包括固定座3、多组支撑杆4、多组动力活塞5和多组复位弹簧6,固定座3的中上部区域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油缸腔7,多组动力活塞5分别与多组油缸腔7滑动密封卡装,多组油缸腔7的顶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多组伸缩孔8,多组支撑杆4的底端均自固定座3的上侧分别滑动穿过多组伸缩孔8并且分别伸入至多组油缸腔7内,多组支撑杆4的底端分别与多组动力活塞5的顶端连接,多组支撑杆4的顶端均与减速台1的底端均匀连接,固定座3的内部底部区域设置有盛放腔9,多组油缸腔7的底端均与盛放腔9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连通口,多组复位弹簧6的顶端分别与多组动力活塞5的底端紧贴,多组复位弹簧6的底端分别自多组油缸腔7内穿过多组连通口并且均伸入至盛放腔9内,多组复位弹簧6的底端均与盛放腔9的底端紧贴,固定座3的顶部区域的左侧和右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回流腔10,两组回流腔10的底端内侧分别与盛放腔9的底部区域的左端和右端连通设置有两组回流孔11;首先在该城市道路减速装置制作的时候,降低多组油缸腔和盛放腔内均充满液压油,然后在需要安装减速装置的部位挖出基坑,将固定座安装在基坑内,并且使得减速台的底端与基坑的顶端平齐,在车辆缓慢驶过减速台的时候,当车辆的轮胎缸压上减速台的顶端左侧的瞬间,这时减速台受到挤压力而带动多组支撑杆下降,同时多组支撑杆则分别通过多组动力活塞来挤压多组复位弹簧而下移,这时多组油缸腔和盛放腔内的液压油受到挤压之后,则通过两组回流孔流入至两组回流腔内,因此在车辆缓慢驶过减速台的时候,减速台则会下降至基坑内,这时车辆在缓慢驶过减速台的时候便不会感到强烈的颠簸感,而当车辆驶过减速台之后,这时在多组复位弹簧对多组动力活塞的推动下,多组动力活塞分别在多组油缸腔内上升复位,即多组支撑杆抬动减速台上升复位,同时在多组动力活塞的抽动下以及液压油的自重作用下,两组回流腔内的液压油便通过两组回流孔回流至盛放腔和多组油缸腔内,并且由于两组回流孔的孔径有限,因此多组油缸腔和盛放腔内的液压油流入至两组回流腔内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车辆较为快速的的形式过减速台的时候,减速台还未下降很多则车辆便驶过了减速台,此时减速台仍发挥了提醒车辆减速的作用,从而通过使减速台下降来极大的降低了减速后的车辆通过减速台时的颠簸感,因此在保证了行车安全的同时,即提高了车辆内人员的乘坐舒适度,又减小了减速台对车辆轮胎的损伤程度,从而增强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还包括两组密封棒12、两组调节块13、两组转动块14和两组调节螺丝15,固定座3的左端和右端中部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槽16,两组回流孔11的内圆周侧壁的中部区域外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密封滑槽17,两组密封棒12分别与两组密封滑槽17密封滑动卡装,两组密封滑槽17的外端分别与两组调节槽16连通设置有两组调节螺纹孔28,两组调节螺丝15的内端分别自两组调节槽16的内部分别螺装穿过两组调节螺纹孔28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密封滑槽17内,两组调节块13的内端分别与两组密封棒12的外端连接,两组调节块1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动腔18,两组转动腔18的外端分别与两组密封滑槽17连通设置有两组插入孔,两组调节螺丝15的内端分别自两组密封滑槽17内穿过两组插入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转动腔18内,两组调节螺丝15的内端分别与两组转动块14的外端连接,两组转动块14分别与两组转动腔18转动卡装;根据城市道路减速装置所安装的位置的限速要求,可以分别转动两组调节螺丝使得两组调节螺丝分别通过两组转动块和两组调节块配合带动两组密封棒向两组回流孔内部移动,这时两组回流孔的局部孔径则发生了变化,因此多组油缸腔和盛放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两组回流腔内的时间变慢了,即改变了多组动力活塞下降同样的高度所需要的时间,这样便可以使得车辆达到要求的速度驶过减速台,才能够将减速台压入基坑内,实现了减速装置根据限速要求进行灵活调节,从而降低了使用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还包括多组软波纹防护管19,多组软波纹防护管19的顶部分别与多组支撑杆4的中下部区域固定套装,多组软波纹防护管19的底端均与固定座3的顶端连接;通过软波纹防护管对支撑杆和固定座进行保护,有效地降低了杂物通过支撑杆和伸缩孔的缝隙进入至多组油缸腔内的概率,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还包括多组加固环20,多组加固环20分别与多组支撑杆4的顶部固定套装,多组加固环20的顶端均与减速台1的底端连接;通过多组加固环提高了多组支撑杆与减速台连接部位的坚固度,从而增强了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还包括两组防护帽21,两组防护帽21分别与两组调节槽16紧固卡装,两组防护帽21的内端分别设置有两组防护槽22,两组调节螺丝15的调节端分别位于两组防护槽22内;通过多组防护帽对两组防护槽进行防护,降低了两组防护槽内进入杂物的概率,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还包括多组左反光贴23和多组右反光贴24,减速台1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安装组件和右安装组件,多组左反光贴23和多组右反光贴24分别通过左安装组件和右安装组件安装在减速台1的顶端;由于夜晚的路况不够清晰,因此通过多组左反光贴和多组右反光贴可以对车辆驾驶人员起到有效的减速提示作用,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左安装组件和右安装组件分别包括多组左卡槽25和多组右卡槽26,多组左反光贴23的底端和多组右反光贴24的底端分别与多组左卡槽25的底端和多组右卡槽26的底端连接;通过左卡槽和右卡槽对左反光贴和右反光贴进行保护,降低了左反光贴和右反光贴被车辆的轮胎压坏的概率,从而增强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两组调节槽16的顶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操控槽27;通过两组操控槽使得两组防护帽在两组调节槽内的拆装更加的便利,从而增强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道路减速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将根据城市道路需要安装减速台的部位进行测量,并购买到指定宽度的减速台,然后在该城市道路减速装置制作的时候,降低多组油缸腔和盛放腔内均充满液压油,然后在需要安装减速装置的部位挖出基坑,将固定座安装在基坑内,并且使得减速台的底端与基坑的顶端平齐,在车辆缓慢驶过减速台的时候,当车辆的轮胎缸压上减速台的顶端左侧的瞬间,这时减速台受到挤压力而带动多组支撑杆下降,同时多组支撑杆则分别通过多组动力活塞来挤压多组复位弹簧而下移,这时多组油缸腔和盛放腔内的液压油受到挤压之后,则通过两组回流孔流入至两组回流腔内,因此在车辆缓慢驶过减速台的时候,减速台则会下降至基坑内,这时车辆在缓慢驶过减速台的时候便不会感到强烈的颠簸感,而当车辆驶过减速台之后,这时在多组复位弹簧对多组动力活塞的推动下,多组动力活塞分别在多组油缸腔内上升复位,即多组支撑杆抬动减速台上升复位,同时在多组动力活塞的抽动下以及液压油的自重作用下,两组回流腔内的液压油便通过两组回流孔回流至盛放腔和多组油缸腔内,并且由于两组回流孔的孔径有限,因此多组油缸腔和盛放腔内的液压油流入至两组回流腔内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车辆较为快速的的形式过减速台的时候,减速台还未下降很多则车辆便驶过了减速台,此时减速台仍发挥了提醒车辆减速的作用,这样在行驶的车辆在驶过减速台之前,驾驶人员看到减速台之后,为了行驶舒适度以及安全性,驾驶人员会提前对车辆进行减速并驶过减速台。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