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候钢板梁下翼缘分流滴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1477发布日期:2020-07-21 12:13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候钢板梁下翼缘分流滴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候钢板梁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候钢板梁下翼缘分流滴水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钢随着锈蚀的进展,锈层膨胀变厚,fe3o4形成并开始产生裂缝,随后锈层发生剥离,锈蚀向内部基体再次扩展。而耐侯钢在干燥与潮湿交替变化的环境中,钢材表面会形成含有cu、cr、p等元素的致密锈层,防止基体被外界环境进一步侵蚀,从而实现了以锈治锈的目的,是一种环境友好、经济耐久的防腐方式。由于耐候钢桥具有全寿命周期成本低、后期养护工作量小、符合国家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得到广泛关注。然而,耐候钢表面稳定锈层形成之前表面锈层中的氧化铁颗粒会被雨水冲刷,携带氧化物的雨水会沿着主梁表面流动,沿着耐候钢桥主梁下翼缘纵坡方向汇集,直到流向下部结构,导致桥台或桥墩混凝土表面被污染,影响结构美观。因此,研究一种装置对携带氧化物的雨水进行导流,使其在桥梁墩台区域外滴落避免污染下部结构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候钢板梁下翼缘分流滴水装置,阻水导流,使携带氧化物的雨水提前分流并滴落,避免其流向桥梁下部结构,解决耐候钢板梁桥稳定锈层形成前雨水污染下部结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耐候钢板梁下翼缘分流滴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水装置包括底板、连接板和顶板;

底板位于耐候钢板梁下翼缘板下方,底板底面的中部上凹形成滴水槽,底板放置方向为与横桥向一致;

顶板包括两片,分别位于耐候钢板梁腹板两侧,置于耐候钢板梁下翼缘板上方,顶板放置方向与底板平行;

底板横向两端通过竖向的连接板与上方对应的顶板外侧端部连接;

底板、连接板和顶板组成c形构件,包围耐候钢板梁下翼缘板,上部流水流经底板的滴水槽时自然滴落。

滴水装置的左右两部分对称,成角度对接,平面呈v形。

底板底面的滴水槽边缘设置圆角。

底板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从中部分开,从该处焊接实现左右拼接。

底板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从中部分开,在该处通过栓接实现左右拼接。

连接板顶缘与顶板外端分开,从该处焊接实现上下拼接。

焊接处靠近钢板梁一侧的母材设置倒角。

采用栓接左右拼接时,连接板呈v形并采用圆弧过渡折角。

顶板内侧与耐候钢板梁腹板之间设置间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位于耐候钢板梁下翼缘支点附近受压区或低拉应力区,制造简单、安装方便,解决了耐候钢桥稳定锈层未形成前锈水污染桥梁墩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大样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大样图;

图4为实施例3的大样图;

图5为图4中的i-i截面图。

图6为实施例1安装位置立面图。

图7为桥墩处实施例1安装位置平面图a-a。

图8为桥台处实施例1安装位置平面图a-a。

图中,1-耐候钢板梁腹板,2-耐候钢板梁下翼缘板,3-分流滴水板,4-支座,5-桥墩或桥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候钢板梁下翼缘分流滴水装置,所述滴水装置包括底板、连接板和顶板;底板水平位于耐候钢板梁下翼缘板2下方,底板底面的中部上凹形成滴水槽;顶板包括两片,分别位于耐候钢板梁腹板1两侧,水平置于耐候钢板梁下翼缘板2上方;底板横向两端通过竖向的连接板与上方对应的顶板外侧端部连接;底板、连接板和顶板组成c形构件,包围耐候钢板梁下翼缘板2,上部流水流经底板的滴水槽时自然滴落。

滴水装置的弧顶距离桥墩中心线或者桥台支座中心线应大于2倍的总支承高度h0。滴水装置的左右两部分对称,成角度对接,平面呈v形。底板底面的滴水槽边缘也可设置呈圆角。顶板内侧与耐候钢板梁腹板1之间存在间隙。

滴水装置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可以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底板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从中部分开,从该处焊接实现左右拼接。

2、底板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从中部分开,在该处设置设置连接垫板并通过螺栓实现左右拼接。连接垫板呈v形,拐点处为圆角。

3、连接板顶缘与顶板外端分开,从该处焊接实现上下拼接。

上述的焊接节点处设置成圆角。

实施例1

滴水装置总高t=tb+c+d,其中tb为下翼缘板厚度,c为该装置顶部距离下翼缘板顶面高度,c=100mm-130mm,d为该装置底部距离下翼缘板底面高度,d=100mm-120mm。为了避免安装焊缝与下翼缘板纵向焊缝相交,该装置距离腹板预留30mm的间距。该分流滴水板每侧宽度比钢板梁下翼缘宽60mm-100mm,即a+b/2-b/2=60mm-100mm,其中a=120mm-180mm,b为分流滴水板下部开槽宽度,开槽高度为40-60mm。该装置安装时先从钢板梁腹板两侧插入下翼缘板,在下翼缘底部采用焊接进行对接,对接位置靠近钢板梁下缘一侧设置10×10mm的倒角,最后采用角焊缝固定该装置。

实施例2

滴水装置总高t=tb+c+d,其中tb为下翼缘板厚度,c为该装置顶部距离下翼缘板顶面高度,c=100mm-130mm,d为该装置底边距离下翼缘板底面高度,d=100mm-120mm。为了避免安装焊缝与下翼缘板纵向焊缝相交,该装置距离腹板预留30mm的间距。该分流滴水板每侧宽度比钢板梁下翼缘宽60mm-100mm,即a+b/2-b/2=60mm-100mm,其中a=120mm-180mm,b为分流滴水板下部开槽宽度,开槽高度为40-60mm,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次开槽处采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与开槽深度相同。安装时需要先采用角焊缝固定下翼缘板上部的分流滴水板,再安装并固定下部的分流滴水板,最后采用焊接对接上部和下部的分流滴水板。为了避免焊接对母材的影响,靠近钢板梁下翼缘端部设置10mm×10mm的倒角。

实施例3

滴水装置总高t=tb+c+d,其中tb为下翼缘板厚度,c为该装置顶部距离下翼缘板顶面高度,c=100mm-130mm,d为该装置底边距离下翼缘板底面高度,d=100mm-120mm。为了避免安装焊缝与下翼缘板纵向焊缝相交,该装置距离腹板预留30mm的间距。该分流滴水板每侧宽度比钢板梁下翼缘宽60mm-100mm,即a+b/2-b/2=60mm-100mm,其中a=120mm-180mm,b为分流滴水板下部开槽宽度,开槽高度为40-60mm,安装时先从钢板梁腹板两侧插入下翼缘板,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次采用螺栓对接装置下部,再用角焊缝固定。螺栓拼接构件投影长度e=150mm-180mm,折角过渡圆弧为r=50-60mm。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