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3494发布日期:2020-10-02 08:0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梁支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使用过程中可能因地震、载重过高等原因导致桥梁性能减弱甚至坍塌,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现在的方式是采用具有抗震性能的支座,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常见的梁支座包括摩擦摆减隔震支座、拉索减震支座、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和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其中拉索减震支座的综合性能更好,通过在支座侧面增加拉索减小地震时上、下支座板之间的位移,能够有效防止落梁的发生,提高抗震性能。

但是常见的拉索防震支座中需要使用辅助固定装置对拉索进行固定,施工过程复杂,而且常见的辅助固定装置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支座上,支座直接受力面非常小,受到较大的力时,可能因受力不均导致支座不能很好的对桥梁进行支撑,甚至出现掉桥的重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解决了常见的拉索防震支座中拉索对支座固定时,支座受力不均,不能很好的对桥梁起到支撑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包括连接块和下支板,所述下支板的顶部开设有弧槽,所述弧槽的内表面与连接块的底部压接,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支板,所述上支板的内部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横槽和第一纵槽,且第一横槽的内腔与第一纵槽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横槽与第一纵槽均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板的内部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二横槽和第二纵槽,且第二横槽的内腔与第二纵槽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横槽与第二纵槽均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第一纵槽和第二纵槽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柱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板顶部且位于固定杆与固定柱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下支板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杆与固定柱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连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柱的连接处滑动连接有拉索,且拉索的两端均通过卡扣进行固定,所述拉索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连通槽的内表面和第二连通槽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通过在上支板的内部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横槽和第一纵槽,第一横槽的内腔与第一纵槽的内腔连通,下支板的内部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二横槽和第二纵槽,第二横槽的内腔与第二纵槽的内腔连通,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柱,第一纵槽和第二纵槽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柱的内部,固定杆与固定柱的连接处滑动连接有拉索,拉索的两端均通过卡扣进行固定,拉索设置有多根,每根拉索提供的拉力相等,拉索通过对固定柱和固定杆提供拉力,保障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的相对稳定,同时通过多跟固定柱和固定杆的协同,增大上支板和下支板的直接受力面积,保障受力均匀,防止因受力不均导致出现意外情况,解决了常见的拉索防震支座中拉索对支座固定时,支座受力不均,不能很好的对桥梁起到支撑作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固定杆和上支板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固定杆和下支板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连接块;2、下支板;3、弧槽;4、上支板;5、第一横槽;6、第一纵槽;7、第二横槽;8、第二纵槽;9、固定柱;10、固定杆;11、第一连通槽;12、密封盖;13、第二连通槽;14、拉索;15、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包括连接块1和下支板2,下支板2的顶部开设有弧槽3,弧槽3的内表面与连接块1的底部压接,连接块1的底部为半球形,半球形与弧槽3对连接块1起到固定作用,从而提高连接块1的稳定,连接块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支板4,连接块1对上支板4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上支板4的内部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横槽5和第一纵槽6,第一横槽5设置有两个,第一纵槽6设置有多个,保障不会影响连接块1与下支板2之间的连接,第一横槽5的内腔与第一纵槽6的内腔连通,第一横槽5与第一纵槽6均与外界连通,下支板2的内部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二横槽7和第二纵槽8,第二横槽7的内腔与第二纵槽8的内腔连通,第二横槽7与第二纵槽8均与外界连通,第一横槽5和第二横槽7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柱9,第一纵槽6和第二纵槽8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杆10,固定柱9和固定杆10采用高强度的金属材质制成,第一横槽5、第一纵槽6、第二横槽7和第二纵槽8与外界连通,便于固定柱9和固定杆10的放入,当固定柱9和固定杆10放入之后没用混凝土或其他物质封口,放置其他杂志进入,同时可以防止固定柱9和固定杆10氧化,提高使用寿命,固定杆10的一端贯穿固定柱9的内部,固定柱9和固定杆10的协同,分别使上支板4和下支板2受力均匀,上支板4顶部且位于固定杆10与固定柱9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连通槽11,第一连通槽1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盖12,下支板2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杆10与固定柱9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连通槽13,固定杆10与固定柱9的连接处滑动连接有拉索14,拉索14的两端均通过卡扣15进行固定,拉索14设置有多根,通过卡扣15固定之前首先通过拉紧设备,使拉索14呈紧绷状态,然后在通过卡扣15进行固定,而且保障每根拉索14的紧绷状态相同,保障每根拉索14提供的拉力相等,拉索14通过对固定柱9和固定杆10提供拉力,保障上支板4和下支板2之间的相对稳定,同时通过多跟固定柱9和固定杆10的协同,增大上支板4和下支板2的直接受力面积,保障受力均匀,防止因受力不均导致出现意外情况,拉索14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连通槽11的内表面和第二连通槽1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使用时,首先分别把多跟固定柱9放入第一横槽5和第二横槽7,然后分别把多跟固定杆10放入第一纵槽6和第二纵槽8,同时转动固定柱9,使固定杆10从固定柱9内部贯穿,分别把多跟拉索14放置在固定柱9和固定杆10的连接处,同一根拉索14穿过同意垂直位置的第一连通槽11和第二连通槽13,通过拉紧设备,使拉索14呈紧绷状态,然后通过卡扣15对同一拉索14的两端进行固定,盖上密封盖12,拉索14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时,打开出问题的拉索14上方的密封盖12,更换新的拉索14,拉紧固定,盖上密封盖1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