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现有道路的运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6410发布日期:2020-08-14 20:1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跨越现有道路的运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城市中新建高架桥以增强城市的机动车通行能力成为近来来城市道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应对日益增长的机动车数量、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建设高架桥时,往往需要将预制好的箱梁节段运往架桥施工处。当新建设的桥梁穿越现有道路时,就需要封闭现有道路、提前公告机动车绕行才能将预制好的箱梁节段运往架桥施工处。否则,当箱梁节段通过现有道路时,就会引起严重的交通堵塞,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另外,超过200吨的箱梁节段属于超重的箱梁节段,当运送超重的箱梁节段通过现有道路时,容易压坏现有路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封闭现有道路、不影响现有道路通行的跨越现有道路的运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跨越现有道路的运梁结构包括横跨现有道路的钢制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立柱和平行并排设置的两组轨道机构;支撑立柱在现有道路两侧并排间隔设有多个,两组轨道机构均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两组轨道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平行并排设置的两道轨道装置,两道轨道装置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在两道轨道装置之间并排间隔设有多个;各支撑杆上铺设有用于工作人员行走的钢筋网;

各轨道机构上分别前后间隔设有两个运梁小车,各轨道机构上的运梁小车的前后位置相一致;各轨道机构的运梁小车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被运输的箱梁节段的顶推装置。

顶推装置具有能够上下伸缩的顶推杆,顶推杆的顶部铰接有用于支撑被运输的箱梁节段的支撑板。

以轨道机构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以运梁小车的前进方向为前向;

各轨道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沿前后方向铺设的钢制箱式基础,箱式基础内填充有混凝土;箱式基础顶部于左右方向的中部向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轨道;支撑轨道用于支撑运梁小车;箱式基础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支撑立柱相焊接。

运梁小车包括水平设置的车架,车架四角处分别通过轮轴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与支撑轨道滚动配合;车架上设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各行走轮传动连接。

支撑立柱的顶端高于轨道机构并连接有与托梁,托梁与轨道机构平行;运梁小车运送箱梁节段时,箱梁节段的底端高于托梁10±3厘米;托梁上表面为光滑表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使箱梁节段在现有道路上方通过,从而无须封闭现有道路,运送箱梁节段通过现有道路时不影响现有道路通行。本实用新型由钢结构架设而成,架设速度快。通过轨道机构承重,能够将箱梁节段的重量在长度方向上分散到轨道机构各处,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承重能力。各支撑杆上铺设有用于工作人员行走的钢筋网,便于工作人员在临时架设的本实用新型上行走,监察箱梁节段的输送过程。轨道装置的重量由支撑立柱承担,便于架设本实用新型。

顶推杆的设置,能够灵活调整各运梁小车的顶推装置的总高度。由于箱梁节段的底面可能并不绝对水平,因此将箱梁节段吊装至各运梁小车上后,各支撑板会根据其所接触的箱梁节段的底面的情况进行适应性旋转,保证支撑板与箱梁节段接触良好,避免支撑板与箱梁节段底面存在夹角而损坏支撑板或箱梁节段底面。

托梁的设置,起到防止箱梁节段倾斜的作用。箱梁节段过长时,有可能发生倾斜。当各运梁小车的顶推装置所支撑的箱梁节段发生倾斜时,倾斜的箱梁节段会被托梁挡住,防止箱梁节段进一步倾斜,起到保障运梁安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箱梁节段运送到现有道路正上方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箱梁节段通过现有道路前时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运梁小车支撑在支撑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圆圈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跨越现有道路的运梁结构包括横跨现有道路8的钢制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立柱1和平行并排设置的两组轨道机构;支撑立柱1在现有道路8两侧并排间隔设有多个。为减小图宽,图2中仅显示了两个紧邻现有道路8的支撑立柱1。两组轨道机构均与支撑立柱1固定连接。

两组轨道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平行并排设置的两道轨道装置2,两道轨道装置2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在两道轨道装置2之间并排间隔设有多个;各支撑杆3上铺设有用于工作人员行走的钢筋网4;

各轨道机构上分别前后间隔设有两个运梁小车5,各轨道机构上的运梁小车5的前后位置相一致;各轨道机构的运梁小车5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被运输的箱梁节段9的顶推装置21。

顶推装置21具有能够上下伸缩的顶推杆10,顶推杆10的顶部铰接有用于支撑被运输的箱梁节段9的支撑板11。顶推装置21为电动推杆或液压机构。

以轨道机构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以运梁小车5的前进方向为前向;

各轨道装置2结构相同,均包括沿前后方向铺设的钢制箱式基础12,箱式基础12内填充有混凝土(图未示混凝土);箱式基础12顶部于左右方向的中部向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轨道13;支撑轨道13用于支撑运梁小车5;箱式基础12焊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与支撑立柱1相焊接。

运梁小车5包括水平设置的车架14,车架14四角处分别通过轮轴15安装有行走轮16,车架14上设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各行走轮16传动连接。电动机与轮子通过传动机构相连接为常规技术,电动机和传动机构具体不再详述,图未示。运梁小车5的行走轮16与支撑轨道13滚动配合。电动机为常规技术,图未示。

支撑立柱1的顶端高于轨道机构并连接有与托梁7,托梁7与轨道机构平行并位于轨道机构外侧;运梁小车5运送箱梁节段9时,箱梁节段9的底端高于托梁7的高度为10±3厘米;托梁7上表面为光滑表面。托梁7在俯视图中遮挡了支撑立柱1。

使用时,通过吊具(如龙门吊)将各运梁小车5吊放到各轨道机构上,将待运送的箱梁节段9吊运至各运梁小车5的顶推装置21上,顶推杆10顶部铰接的支撑板11支撑箱梁节段9底面。由于支撑板11能够旋转,因此支撑板11能够自动适应箱梁节段9底面,整个支撑板11都会与箱梁节段9平整的底面相贴合,不会出现支撑板11部分受力的情况。启动各运梁小车5的电动机,带动箱梁节段9沿传动机构通过现有道路8,送往桥梁的施工位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跨越现有道路的运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现有道路的钢制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立柱和平行并排设置的两组轨道机构;支撑立柱在现有道路两侧并排间隔设有多个,两组轨道机构均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两组轨道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平行并排设置的两道轨道装置,两道轨道装置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在两道轨道装置之间并排间隔设有多个;各支撑杆上铺设有用于工作人员行走的钢筋网;

各轨道机构上分别前后间隔设有两个运梁小车,各轨道机构上的运梁小车的前后位置相一致;各轨道机构的运梁小车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被运输的箱梁节段的顶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现有道路的运梁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推装置具有能够上下伸缩的顶推杆,顶推杆的顶部铰接有用于支撑被运输的箱梁节段的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现有道路的运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以轨道机构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以运梁小车的前进方向为前向;

各轨道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沿前后方向铺设的钢制箱式基础,箱式基础内填充有混凝土;箱式基础顶部于左右方向的中部向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轨道;支撑轨道用于支撑运梁小车;箱式基础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支撑立柱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越现有道路的运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运梁小车包括水平设置的车架,车架四角处分别通过轮轴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与支撑轨道滚动配合;车架上设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各行走轮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越现有道路的运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立柱的顶端高于轨道机构并连接有与托梁,托梁与轨道机构平行;运梁小车运送箱梁节段时,箱梁节段的底端高于托梁10±3厘米;托梁上表面为光滑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越现有道路的运梁结构,包括横跨现有道路的钢制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立柱和平行并排设置的两组轨道机构;两组轨道机构均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两组轨道机构均包括平行并排设置的两道轨道装置,两道轨道装置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各支撑杆上铺设有用于工作人员行走的钢筋网;各轨道机构上分别设有两个运梁小车,各运梁小车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被运输的箱梁节段的顶推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箱梁节段在现有道路上方通过,从而无须封闭现有道路,运送箱梁节段通过现有道路时不影响现有道路通行。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远;光军伟;吴纪东;任宗五;马勇;李玉山;刘亚滨;武玉林;李明;申龙;石松洋;何新民;王松阳;王文早;蔺晓东;孙宝胜;刘美中;刘娟;吴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