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台车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9236发布日期:2020-05-22 17:16阅读:1287来源:国知局
涵洞台车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涵洞建造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涵洞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cn201910729899.3公开了一种涵洞台车,包括门架、地梁行走装置、内模面板、内模移动调节装置、外模面板、外模移动调节装置,门架包括模板滑梁、小立柱、上纵梁、大立柱,地梁行走装置包括地梁支架与行走轮;模板滑梁与小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小立柱的下端与上纵梁固定连接,上纵梁还与大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大立柱的下端与地梁支架固定连接,行走轮与地梁支架转动连接;内模面板通过内模移动调节装置与模板滑梁滑动连接,外模面板通过外模移动调节装置与模板滑梁滑动连接。内模移动调节装置包括内模平移油缸、内模平移套管、第一油缸座及内模升降油缸,内模平移油缸的缸筒与第一油缸座固定连接,内模平移油缸的活塞与内模平移套管固定连接,第一油缸座与模板滑梁固定连接,内模平移套管与模板滑梁滑动连接,内模平移套筒还与内模面板固定连接;内模升降油缸的缸筒与内模平移套管固定连接,内模升降油缸的活塞与内模面板固定连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的问题:内模平移油缸在推动内模平移套管水平滑动时,内模平移套管的水平滑动通过内模升降油缸带动外模面板对应滑动,在此滑动过程中,内模升降油缸因径向受到较大冲击力而容易损坏。因此,有必要对其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为了适合市场的需求,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运行稳定性的涵洞台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涵洞台车,包括轨道、轨道车、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架、内模板、外模板及平移驱动装置,轨道车可滑动地设置于轨道上,轨道车上设有升降驱动装置与升降架底部连接,平移驱动装置包括多个平移油缸、内平移滑杆及外平移滑杆,升降架的顶部两端均设有多个平移油缸,升降架的顶部具有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平移导轨,内平移滑杆及外平移滑杆上均开设有导孔,每一平移导轨的两端均滑动套设有内平移滑杆及外平移滑杆,内平移滑杆及外平移滑杆的顶端分别与对应的平移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内平移滑杆的底端铰接有内模板,外平移滑杆底端铰接有外模板,升降架与每一内模板之间均设有多个平移油缸。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外侧支撑组件,外侧支撑组件设置于升降架与每一内模板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内模板及外模板之间的多个穿墙支撑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板及外模板平行设置,内模板及外模板的两端开口通过堵头模板封堵,形成浇注容腔。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包括底框架及固定于底框架上的顶框架,形成t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采用至少四个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缸体固定于轨道车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车与内模板之间设有多个平移油缸及多个外侧支撑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外侧支撑组件包括套筒、第一丝杆及第二丝杆,套筒的两端设有丝孔,第一丝杆的一端螺接于套筒一端的丝孔内,第一丝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升降架上,第二丝杆的一端螺接于套筒另一端的丝孔内,第二丝杆的另一端通过插销与内模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穿墙支撑组件包括套管、螺杆及螺母,内模板及外模板上对应开设有多个通孔,以供螺杆穿过,螺杆外周活动套设有套管,套管位于内模板及外模板之间,螺杆的两端通过螺母分别固定于内模板及外模板上。

本发明涵洞台车通过在轨道车上设置升降驱动装置来带动升降架、平移驱动装置、内模板及外模板一起升降,通过多个平移油缸推动内模板及外模板水平移动,由于内模板通过多个内平移滑杆吊设于升降架上,外模板通过多个外平移滑杆吊设于升降架上,这样能提高升降及平移过程中运行的稳定性,延长涵洞台车的使用寿命。

一种应用所述的涵洞台车的施工方法,先建造好涵洞的地基,在地基平面上固定轨道,控制轨道车沿轨道运行至预定施工位置停止,通过平移驱动装置的多个平移油缸的伸缩来调节内模板及外模板的水平位置以及内模板与外模板的间距,通过穿墙支撑组件将内模板及外模板的间距固定好,通过外侧支撑组件为内模板的外侧提供支撑,通过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架、内模板、外模板、平移驱动装置、外侧支撑组件及穿墙支撑组件一起下降至内模板及外模板的底端支撑于地基平面上,在内模板及外模板的两端开口通过堵头模板封堵,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容腔,通过从顶部开口浇筑混凝土,凝结后形成一段涵洞墙体;再拆下堵头模板、外侧支撑组件及穿墙支撑组件,通过升降驱动装置带动内模板及外模板上升脱模,通过多个平移油缸的伸缩带动内模板及外模板脱离涵洞墙体,完成涵洞台车的一个工作循环;如需继续向前浇注,控制轨道车行走至下一段的施工位置,循环上述对应步骤进行下一段涵洞墙体的建造,在涵洞墙体接续的建造中,内模板及外模板夹持一小段涵洞墙体以封住浇筑容腔的一端开口,再通过堵头模板封住浇筑容腔的另一端开口即可进行浇注。这样一段接一段地进行涵洞建造,可降低大量劳动力,提高机械化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具有投入成本低、结构可靠、操作方便、成型后面好质量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本发明涵洞台车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本发明涵洞台车的局部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本发明涵洞台车的外侧支撑组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涵洞台车,包括轨道1、轨道车2、升降驱动装置3、升降架4、内模板5、外模板6、堵头模板(图未示)、平移驱动装置3、外侧支撑组件8及穿墙支撑组件9,轨道1沿涵洞轴向固定于地基平面上,轨道车2可滑动地设置于轨道1上,且设有驻车装置用于将轨道车2停靠于预定的施工位置,轨道车2上设有升降驱动装置3与升降架4底部连接,以供驱动升降架4升降,升降架4包括底框架41及固定于底框架41上的顶框架42,形成t形框架结构,平移驱动装置3包括多个平移油缸31、内平移滑杆32及外平移滑杆33,顶框架42的两端均设有多个平移油缸31,顶框架42上具有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平移导轨421,内平移滑杆32及外平移滑杆33上均开设有导孔,每一平移导轨421的两端均滑动套设有内平移滑杆32及外平移滑杆33,内平移滑杆32及外平移滑杆33的顶端分别与对应的平移油缸31的活塞杆连接,内平移滑杆32的底端铰接有内模板5,外平移滑杆33底端铰接有外模板6,底框架41与每一内模板5之间均设有多个平移油缸31,以供配合顶框架42上的多个平移油缸31实现同步平移,提高平移的稳定性。底框架41与每一内模板5之间设置有多个外侧支撑组件8,内模板5及外模板6之间设置有多个穿墙支撑组件9。内模板5及外模板6平行设置,内模板5及外模板6的两端开口通过堵头模板封堵,形成浇注容腔,以供浇筑混凝土,凝结后形成一段涵洞墙体。

本发明涵洞台车通过在轨道车2上设置升降驱动装置3来带动升降架4、平移驱动装置3、内模板5及外模板6一起升降,通过多个平移油缸31推动内模板5及外模板6水平移动,由于内模板5通过多个内平移滑杆32吊设于升降架4上,外模板6通过多个外平移滑杆33吊设于升降架4上,这样能提高升降及平移过程中运行的稳定性,延长涵洞台车的使用寿命。

升降驱动装置3采用至少四个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缸体固定于轨道车2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4底部连接。

内模板5及外模板6采用钢板模板,板厚6mm,钢板模板的一侧面固定有由槽钢形成的加强网格。堵头模板采用钢模或木模板。模板每节做成0.8—1.6m宽,长度为5m,模板之间可由螺栓连接而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强度及平移的稳定性,轨道车2与内模板5之间设有多个平移油缸31及多个外侧支撑组件8。

请参阅图3,外侧支撑组件8包括套筒81、第一丝杆82及第二丝杆83,套筒81的两端设有丝孔,第一丝杆82的一端螺接于套筒81一端的丝孔内,第一丝杆82的另一端铰接于升降架4上,第二丝杆83的一端螺接于套筒81另一端的丝孔内,第二丝杆83的另一端通过插销与内模板5活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一丝杆82及第二丝杆83实现外侧支撑组件8的伸缩,以供外侧支撑组件8对内模板5提供支撑力,能确保内模板5的垂直度,平整度及水平标高符合设计及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

请参阅图1,穿墙支撑组件9包括套管91、螺杆92及螺母93,内模板5及外模板6上对应开设有多个通孔,以供螺杆92穿过,螺杆92外周活动套设有套管91,套管91位于内模板5及外模板6之间,螺杆92的两端通过螺母93分别固定于内模板5及外模板6上。

内模板5的顶端固定有l形模板51,以供浇筑混凝土后,涵洞墙身上出现相应的盖板口,用于放置后续工程的盖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涵洞台车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建造好涵洞的地基,在地基平面上固定轨道1,控制轨道车2沿轨道1运行至预定施工位置停止,通过平移驱动装置3的多个平移油缸31的伸缩来调节内模板5及外模板6的水平位置以及内模板5与外模板6的间距,通过穿墙支撑组件9将内模板5及外模板6的间距固定好,通过外侧支撑组件8为内模板5的外侧提供支撑,通过升降驱动装置3驱动升降架4、内模板5、外模板6、平移驱动装置3、外侧支撑组件8及穿墙支撑组件9一起下降至内模板5及外模板6的底端支撑于地基平面上,在内模板5及外模板6的两端开口通过堵头模板封堵,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容腔,通过从顶部开口浇筑混凝土,凝结后形成一段涵洞墙体。再拆下堵头模板、外侧支撑组件8及穿墙支撑组件9,通过升降驱动装置3带动内模板5及外模板6上升脱模,通过多个平移油缸31的伸缩带动内模板5及外模板6脱离涵洞墙体,完成涵洞台车的一个工作循环;如需继续向前浇注,控制轨道车2行走至下一段的施工位置,循环上述对应步骤进行下一段涵洞墙体的建造,在涵洞墙体接续的建造中,内模板5及外模板6夹持一小段涵洞墙体以封住浇筑容腔的一端开口,再通过堵头模板封住浇筑容腔的另一端开口即可进行浇注。这样一段接一段地进行涵洞建造,可降低大量劳动力,提高机械化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具有投入成本低、结构可靠、操作方便、成型后面好质量高等优点。

只要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的思想,对本发明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