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56018发布日期:2020-07-10 17:51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申请涉及钢箱梁顶推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上跨既有道路的公路及城市立交桥越来越多。该类桥梁施工中受到下穿道路通行的影响非常大。为了减少对被交道路交通的影响,缩短工期,降低风险和管理难度,采用钢结构桥是比较适宜的,钢架结构桥梁不仅受力稳定牢靠,而且在外形上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因此也促使了越来越多的钢结构桥梁的诞生。

因新建与既有公路存在立体交叉,施工过程中为降低对既有道路通行的影响,钢箱梁顶推工艺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直线段钢箱梁多采用顶推型式,纠偏控制简单,但复杂线形上跨时,多采用吊装工艺,对交通影响大,且上跨既有桥梁时,吊装难度更大,钢箱梁自重大,造成钢箱梁底板损耗大,对已涂装面漆损伤较大。究其原因是大部分由于底板与滑道摩阻力太大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由于常规的钢箱梁顶推施工中,钢箱梁自重大,钢箱梁底板与滑道阻力摩擦大,造成的钢箱梁在顶推过程中不容易进行方向的调整,无法适用于复杂曲线钢箱梁顶推变向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

根据本发明申请的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包括:

第一拉悬挂锚器和第二悬挂拉锚器;

滑道组件,包括底盘、滚珠和缓冲板;所述底板与用于移动钢箱梁的临时支架连接,所述底盘承载滚珠和缓冲板;

所述第一悬挂拉锚器设置在所述钢箱梁的尾部,多个所述第二悬挂拉锚器设置在所述钢箱梁的中腹板下方;所述第一悬挂拉锚器和多个所述第二悬挂拉锚器共同作业配合所述钢箱梁进行顶推起吊,所述滑道组件承接所述钢箱梁,对所述钢箱梁的顶推作业方向进行辅助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包括用于承载滚珠的u型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间采用润滑油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为胶状黄油润滑剂。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为四氟板。

进一步的,包括多组滑道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箱梁顶推牵引施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申请的钢箱梁顶推牵引施工方法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其步骤包括,

在所述钢箱梁的尾部设置所述第一悬挂拉锚器,在所述钢箱梁的中腹板下方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悬挂拉锚器;

将所述底盘焊接到用于移动所述钢箱梁的临时支架上,在所述底盘内填充润滑油,将多颗所述滚珠排列压入润滑油中,直至填满底盘;在钢珠表面铺设缓冲板;

通过所述第一悬挂拉锚器和多个所述第二悬挂拉锚器共同作业配合所述钢箱梁进行顶推起吊,所述滑道组件承接所述钢箱梁,对所述钢箱梁的顶推作业方向进行辅助调整。

进一步的,包括多组所述滑道组件,所述多组所述滑道组件沿所述钢箱梁的顶推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滑道组件的缓冲板为四氟板。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上部采用四氟板半覆盖。

在本发明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设计滑道组件和拉锚杆结构的结合的方式,通过滑道组件中底盘中设置钢珠,铺设缓冲板来承接钢箱梁,将滑动摩擦变滚动摩擦,有效的降低了顶推过程中的摩擦力,将钢箱梁底部的到有效的保护,同时方便了曲线纠偏,提高了复杂曲线钢箱梁顶推纠偏工作的效率,而且经济效益更为显著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常规的钢箱梁顶推施工中,钢箱梁自重大,钢箱梁底板与滑道阻力摩擦大,造成的钢箱梁在顶推过程中不容易进行方向的调整,无法适用于复杂曲线钢箱梁顶推变向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发明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发明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申请实施例的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中的滑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申请实施例的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中的多组滑道组件设置在临时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盘;101:u型凹槽;2:滚珠;3:四氟板;4:临时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发明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申请。

本发明申请涉及一种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该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包括第一拉悬挂锚器和第二悬挂拉锚器;

滑道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底盘1、滚珠2和缓冲板;所述底板1与用于移动钢箱梁的临时支架4连接,所述底盘1承载滚珠2和缓冲板;在本发明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为四氟板3;所述第一悬挂拉锚器设置在所述钢箱梁的尾部,多个所述第二悬挂拉锚器设置在所述钢箱梁的中腹板下方;所述第一悬挂拉锚器和多个所述第二悬挂拉锚器共同作业配合所述钢箱梁进行顶推起吊,所述滑道组件承接所述钢箱梁,对所述钢箱梁的顶推作业方向进行辅助调整。

在本发明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包括用于承载滚珠2的u型凹槽101,所述滚珠2之间采用润滑油进行填充,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油为黄油润滑剂;在本发明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钢板焊接一个底盘,通过底盘焊接在临时支架上,在底盘的u型凹槽内铺设直径1cm的滚珠,滚珠间采用润滑油填充,滚珠上部采用四氟板4进行半覆盖,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底盘1内填充胶状黄油润滑剂,将一颗颗滚珠2,可以是钢珠,排列压入黄油润滑剂中,直至填满底盘1的u型凹槽101,滚珠2(钢珠)排列时适当留有空隙。将多余黄油润滑剂除去,防止掉落污染环境。

在本发明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包括多组滑道组件,所述多组所述滑道组件沿所述钢箱梁的顶推方向设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箱梁顶推牵引施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申请的钢箱梁顶推牵引施工方法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其步骤包括,

在所述钢箱梁的尾部设置所述第一悬挂拉锚器,在所述钢箱梁的中腹板下方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悬挂拉锚器;

将所述底盘焊接到用于移动所述钢箱梁的临时支架上,在所述底盘内填充润滑油,将多颗所述滚珠排列压入润滑油中,直至填满底盘;在钢珠表面铺设缓冲板;

通过所述第一悬挂拉锚器和多个所述第二悬挂拉锚器共同作业配合所述钢箱梁进行顶推起吊,所述滑道组件承接所述钢箱梁,对所述钢箱梁的顶推作业方向进行辅助调整。

在本发明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包括多组所述滑道组件,所述多组所述滑道组件沿所述钢箱梁的顶推方向设置;所述滑道组件的缓冲板为四氟板;所述滚珠上部采用四氟板半覆盖。

本发明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钢箱梁顶推牵引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是便于复杂曲线钢箱梁顶推变向及降低底部损耗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申请的主要结构是在钢箱梁底板设置多个第二悬挂拉锚器(固定式)及一个第一悬挂拉锚器(活动式)组合而成,同时在支架上设置短滑道来降低钢梁自身变形,采用钢板焊接一个底盘,通过将底盘焊接在临时支架上,在底盘内铺设直径1cm的滚珠,滚珠间采用润滑油填充,滚珠上部采用四氟板进行半覆盖设置;对应的施工方法,即在钢箱梁尾部设置活动式悬挂拉锚器,并在钢箱梁中腹板下设置多处固定装置,设置可自由进入的开口,方便钢绞线自由进出固定装置。所述第一悬挂拉锚器(活动式)以及所述第二悬挂拉锚器(固定式)是本领域较为常熟且较为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将底盘焊接到临时支架的滑道顶端,底盘内填充胶状黄油润滑剂,将一颗颗钢珠(滚珠)排列压入黄油润滑剂中,直至填满底盘的u型凹槽,钢珠(滚珠)排列时适当留有空隙。将多余黄油润滑剂除去,防止掉落污染环境。

本发明申请的技术方案,确保了施工质量控制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的同时,通过将滑动摩擦变滚动摩擦,有效的降低了顶推过程中的摩擦力,将钢箱梁底部的到有效的保护,同时方便了曲线纠偏,提高了复杂曲线钢箱梁顶推纠偏工作的效率,而且经济效益更为显著,主要通过方法简单、人工少、效率高等各方面来进行表现。

在本发明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设计滑道组件和拉锚杆结构的结合的方式,通过滑道组件中底盘中设置钢珠,铺设缓冲板来承接钢箱梁,将滑动摩擦变滚动摩擦,有效的降低了顶推过程中的摩擦力,将钢箱梁底部的到有效的保护,同时方便了曲线纠偏,提高了复杂曲线钢箱梁顶推纠偏工作的效率,而且经济效益更为显著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常规的钢箱梁顶推施工中,钢箱梁自重大,钢箱梁底板与滑道阻力摩擦大,造成的钢箱梁在顶推过程中不容易进行方向的调整,无法适用于复杂曲线钢箱梁顶推变向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