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57230发布日期:2020-09-18 13:5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桥梁盖梁是下部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其施工质量受到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方式等的影响,同时采用的施工工艺也对施工质量有较大影响。需要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使得模板牢固可靠、拼缝严密、接口顺直,才能抵抗自重和施工荷载,保证盖梁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操作人员能安全地进行各种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避免很多质量通病。

现有的盖梁施工分为支架法、抱箍法和穿心棒法,其中穿心棒法对地基无要求,不仅适用于圆柱墩也适用于矩形高墩施工,动静荷载通过钢棒传递至墩柱,不但可以节省大批材料、人工投入,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而被广泛使用。

但穿心棒法目前因其支点较少,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纵坡施工中,有着侧翻和沉降以及高空作业等问题,其相关的实时检测沉降问题以及减少检测难度,减小侧翻可能性成为目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穿心棒法目前因其支点较少,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纵坡施工中,有着侧翻问题,沉降检测涉及高空作业频数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通过多点支撑,纵坡可调节,以及远程数控等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包括钢棒,支撑平台,工字钢,支撑调节装置和逻辑控制器;钢棒包括前半部和后半部,后半部预埋于桥墩侧表面且穿过桥墩轴线,支撑平台紧贴桥墩侧表面,前半部露出支撑平台侧表面,支撑调节装置设置在支撑平台上表面,工字钢设置在支撑调节装置上表面,在工字钢上表面设有支撑盖梁模板,逻辑控制器与支撑调节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支撑调节装置的位移。

逻辑控制器即plc控制系统。钢棒设置于桥墩内,钢棒于桥墩伸出的一端连接支撑平台,为支撑平台提供受力点,支撑平台用于为支撑调节装置提供受力平面,支撑调节装置上设置工字钢防止箱梁模板因支撑点较小产生侧翻,逻辑控制器用于整体控制支撑调节装置顶升,调节坡度与支撑受力。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支撑平台包括上支撑和下支撑;上支撑和下支撑通过螺栓装配,上支撑包括弧形装配面,竖向螺孔和上支撑块,上支撑块上表面为平面,弧形装配面设置于上支撑块下表面,弧形装配面与钢棒外周弧度相同,竖向螺孔设置与弧形装配面两侧;下支撑包括弧形配合面,步进电机槽和下支撑块,下支撑块上表面设置与弧形装配面相同的弧形配合面,弧形装配面与弧形配合面配合形成环形柱面,步进电机槽设置于与竖向螺孔同一竖向位置的下支撑块上表面。

采用上下支撑分体式便于支撑平台的快速装配,减少高空作业时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钢棒前半部轴向侧面设置有凸起,弧形装配面内设置有配合凸起形状的凹槽,钢棒后半部为工字结构。

钢棒前半部凸起用于对支撑平台进行限位,防止支撑平台发生滚动,后半部采用工字结构用于防止钢棒发生滚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支撑调节装置包括千斤顶和调节杆,调节杆包括设置于步进电机槽内的竖向进给的步进电机,穿过螺孔连接步进电机的高强度螺杆,装配于高强度螺杆上端的下端带有内螺纹的套杆,设置于套杆上端的接触工字钢的顶托。

千斤顶作为主动施力装置,在进行顶升和支撑时作为主要受力部件使用,螺杆下段设置于支撑平台内部,确保螺杆进给方向可控,减少偏移,确保调节的精确程度。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顶托包括顶托本体,设置于顶托本体下表面的偏移槽和与偏移槽轴向垂直设置的活动安装孔,活动安装孔贯穿偏移槽两侧表面且处以同一轴线位置,顶托通过活动安装孔与套杆顶部活动连接。

顶托用于在当盖梁具有一定坡度时,通过两调节杆产生的高度差产生坡度,顶托可以通过活动连接轻易变化角度,减少误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千斤顶包括液压千斤顶本体,高压油泵,单向阀,减压阀,溢流阀,比例伺服阀,高压油泵连接千斤顶,单向阀、减压阀、溢流阀设置于高压油泵,比例伺服阀设置于减压阀回油口。

高压油泵、单向阀、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及电磁溢流阀组成供油回路。

减压阀、比例伺服阀与压力传感器组成力的闭环回路,向系统提供压力反馈并与相应的位移传感器(光栅尺等)形成位移闭环系统,从而实现力和位移的双控。蓄能器安装可以显著提高比例伺服阀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逻辑控制器连接高压油泵和步进电机。

逻辑控制器用于控制支撑和保险状态整体的调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逻辑控制器包括坡度模块,载荷模块,主控模块,交互界面,交互界面连接主控模块,坡度模块通过交互界面输入坡度信息计算各支撑调节装置位移数据并将位移信息传送至主控模块通过交互界面确认信息并启动载荷模块,载荷模块向千斤顶和步进电机传递数模信号启动支撑调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顶托和千斤顶上端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和力学传感器,顶托上表面还设置有角度传感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位置传感器,力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与逻辑控制器电连接,逻辑控制器实时收集位置传感器,力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的数模信号并与坡度模块实时比对数据并在超出设定范围时进行报警。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钢棒中部与凸起相对轴向位置还设置有接触桥墩的三角形支架。

采用三角形支架传递应力使钢棒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

本发明所述的盖梁支撑保险体系,先对钢棒进行预埋,预埋至桥墩侧面上,装配上下支撑抱死钢棒,在上支撑上加装千斤顶和调节杆,千斤顶用于支撑受力,调节杆辅助支撑同时用于盖梁的角度调整,工字钢用于整体接触盖梁模板下表面,防止侧翻。

在设置好工装后在逻辑控制器上直接进行计算,通过逻辑控制器控制个支撑调节装置改变位置状态,进行施工,减少高空作业需求。

在盖板模板安装后实时进行数据收集,对各个节点的位置信息和受力信息,以及角度信息进行数据比对,在沉降问题产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报警。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设置支撑调节系统,自动化同步调节减少高空作业量;

(2)采用调节杆,便于调节纵坡度;

(3)盖板模板安装后实时进行数据收集,在沉降问题产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报警;

(4)工字钢和调节杆共同作用,进一步减少侧翻可能性;

(5)采用可抱死的钢棒结构,防止工装相对于桥墩发生过量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示意图;

图2为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钢棒示意图;

图3为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支撑平台示意图;

图4为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上支撑剖面图;

图5为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下支撑剖面图;

图6为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支撑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7为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调节杆示意图;

图8为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顶托示意图;

图9为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千斤顶示意图;

图10为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逻辑控制器架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钢棒;11、前半部;12、后半部;13、三角形支架;2、支撑平台;21、上支撑;211、弧形装配面;212、竖向螺孔;213、上支撑块;22、下支撑;221、弧形配合面;222、步进电机槽;223、下支撑块;3、工字钢;4、支撑调节装置;41、千斤顶;411、液压千斤顶本体;412、高压油泵;413、单向阀;414、减压阀;415、溢流阀;416、比例伺服阀;417、蓄能器;42、调节杆;421、步进电机;422、高强度螺杆;423、套杆;424、顶托;4241、顶托本体;4242、偏移槽;4243、活动安装孔;5、逻辑控制器;51、坡度模块;52、载荷模块;53、主控模块;54、交互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盖梁支撑保险体系,包括钢棒1,支撑平台2,工字钢3,支撑调节装置4,逻辑控制器5,钢棒1预埋于桥墩,支撑平台2设置与钢棒1前端,支撑调节装置4设置在支撑平台2上表面,工字钢3设置在支撑调节装置4上表面,在工字钢3上表面设有支撑盖梁模板,逻辑控制器5与支撑调节装置4电连接,用于控制支撑调节装置4的位移。

如图2所示,钢棒1包括前半部11和后半部12,后半部12预埋于桥墩侧表面且穿过桥墩轴线,支撑平台2紧贴桥墩侧表面,前半部11露出支撑平台2侧表面,前半部11轴向侧面设置有凸起,弧形装配面211内设置有配合凸起形状的凹槽,后半部12为工字结构,钢棒1中部与凸起相对轴向位置还设置有接触桥墩的三角形支架13。

如图3所示,支撑平台2包括上支撑21,下支撑22,上支撑21和下支撑22通过螺栓装配。

如图4所示,上支撑21包括弧形装配面211,竖向螺孔212和上支撑块213,上支撑块213上表面为平面,弧形装配面211设置于上支撑块213下表面,弧形装配面211与钢棒1外周弧度相同,竖向螺孔212设置与弧形装配面211两侧。

如图5所示,下支撑22包括弧形配合面221,步进电机槽222和下支撑块223,下支撑块223上表面设置与弧形装配面211相同的弧形配合面221,弧形装配面211与弧形配合面221配合形成环形柱面,步进电机槽222设置于与竖向螺孔212同一竖向位置的下支撑块223上表面。

如图6所示,支撑调节装置4包括千斤顶41和至少一对的调节杆42,调节杆42对称设置于千斤顶41两侧。

如图7所示,调节杆42包括设置于步进电机槽222内的竖向进给的步进电机421,穿过螺孔连接步进电机421的高强度螺杆422,装配于高强度螺杆422上端的带有内螺纹的套杆423,设置于套杆423上端的接触工字钢3的顶托424。

如图8所示,顶托424包括顶托本体4241,设置于顶托本体4241下表面的偏移槽4242和与偏移槽4242轴向垂直设置的活动安装孔4243,活动安装孔4243贯穿偏移槽4242两侧表面且处以同一轴线位置,顶托424通过活动安装孔4243与套杆423顶部活动连接。

如图9所示,千斤顶41包括液压千斤顶本体411,高压油泵412,蓄能器417,单向阀413,减压阀414,溢流阀415,比例伺服阀416,高压油泵412连接千斤顶本体411,单向阀413、减压阀414、溢流阀415设置于高压油泵412,蓄能器417连接高压油泵412和千斤顶41,比例伺服阀416设置于减压阀414回油口。

如图10所示,逻辑控制器5连接高压油泵412和步进电机421。逻辑控制器5包括坡度模块51,载荷模块52,主控模块53,交互界面54,交互界面54连接主控模块53,坡度模块51通过交互界面54输入坡度信息计算各支撑调节装置4位移数据并将位移信息传送至主控模块53通过交互界面54确认信息并启动载荷模块52,载荷模块52向千斤顶41和步进电机421传递数模信号启动支撑调节。

顶托424和千斤顶41上端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和力学传感器,顶托424上表面还设置有角度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力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与逻辑控制器5电连接,逻辑控制器5实时收集位置传感器,力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的数模信号并与坡度模块51实时比对数据并在超出设定范围时进行报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