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5840发布日期:2020-10-28 12:5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利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



背景技术:

桥梁,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称为桥。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部分河流存在固定的旱涝期,在洪水爆发时,水流冲击桥梁的侧面,对其产生较强的横向冲击力,久而久之会冲垮桥梁,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然而现有的桥梁大多会采用开设泄流水道的方式,以缓解洪涝期水流的冲击,泄流水道只能起到简单的排水,无法很好的缓解水流对桥梁的冲击。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洪水暴发时对桥梁冲击易造成其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缓解洪水对桥梁冲击的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包括桥体和梁柱,所述桥体内开设有横向贯穿桥体设置的泄流水道,所述泄流水道的两端开口均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桥体内开设有多条竖直设置的排水渠,所述排水渠的上端与泄流水道连通,所述排水渠的下端贯穿桥体并与外界连通,所述泄流水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下端延伸至排水渠内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水轮,所述泄流水道内水平设置有水平轴,所述水平轴外安装有螺旋叶轮,所述水平轴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在洪水未爆发时,河流的水位未达到桥体底部,或仅仅接触到桥体未完全淹没泄流水道的两端开口时,泄流水道内保持干燥无水流过,减少了水流对桥体的侵蚀,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在洪水爆发时,河流的水位上涨,淹没泄流水道两端的开口,此时水流在桥体底部快速流过,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等高流动时,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则排水渠下端口处的压强较小,在压力作用下,将桥体两侧的水流吸入泄流水道中,并从排水渠中排出,同时水流推动水轮转动,由传动机构带动螺旋叶轮转动,螺旋叶轮在泄流水道中转动时,将泄流水道中的水向顺着河流流向的方向推动,则进一步加快泄流水道抽吸排泄水流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河流对桥体的冲击,起到了排水防洪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泄流水道两端开口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套设在水平轴外的齿轮,所述转轴外固定安装有冠齿轮,所述冠齿轮与齿轮啮合,且所述齿轮的直径小于为冠齿轮的直径,水流冲击推动水轮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继而带动冠齿轮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转动,由于齿轮的直径小于为冠齿轮的直径,起到了加速齿轮组的作用,带动螺旋叶轮以较快速度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泄流水道抽吸水流的能力,增强其排水防洪效果。

优选的,所述泄流水道端口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阻流板,所述阻流板的侧壁通过复位弹簧与泄流水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阻流板的侧壁上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除杂勾,洪水爆发时,水流冲击阻流板,复位弹簧被压缩,阻流板转动至泄流水道内,此时除杂勾与泄流水道内水流方向垂直,可将水流中的枝叶杂物勾住,防止其汇集堵塞在泄流水道内,当洪期结束后,复位弹簧带动阻流板复位,此时阻流板转动至泄流水道端口处,除杂勾倾斜向下,除杂勾上的枝叶杂物可自动掉落至河流中,无需人工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实施例2无洪水时阻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实施例2洪水爆发时阻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体、2梁柱、3泄流水道、4排水渠、5转轴、6水轮、8水平轴、9螺旋叶轮、10齿轮、11冠齿轮、12阻流板、13复位弹簧、14除杂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包括桥体1和梁柱2,桥体1内开设有横向贯穿桥体1设置的泄流水道3,泄流水道3的两端开口均倾斜向下设置,泄流水道3两端开口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桥体1内开设有多条竖直设置的排水渠4,排水渠4的上端与泄流水道3连通,排水渠4的下端贯穿桥体1并与外界连通,泄流水道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侧下端延伸至排水渠4内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水轮6,泄流水道3内水平设置有水平轴8,水平轴8外安装有螺旋叶轮9。

水平轴8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5传动连接,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套设在水平轴8外的齿轮10,转轴5外固定安装有冠齿轮11,冠齿轮11与齿轮10啮合,且齿轮10的直径小于为冠齿轮11的直径,水流冲击推动水轮6转动时,带动转轴5转动,继而带动冠齿轮11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10转动,由于齿轮10的直径小于为冠齿轮11的直径,起到了加速齿轮组的作用,带动螺旋叶轮9以较快速度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泄流水道3抽吸水流的能力,增强其排水防洪效果。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洪水未爆发时,河流的水位未达到桥体1底部,或仅仅接触到桥体1未完全淹没泄流水道3的两端开口时,泄流水道3内保持干燥无水流过,减少了水流对桥体1的侵蚀,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在洪水爆发时,河流的水位上涨,淹没泄流水道3两端的开口,此时水流在桥体1底部快速流过,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等高流动时,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则排水渠4下端口处的压强较小,在压力作用下,将桥体1两侧的水流吸入泄流水道3中,并从排水渠4中排出,同时水流推动水轮6转动,由传动机构带动螺旋叶轮9转动,螺旋叶轮9在泄流水道3中转动时,将泄流水道3中的水向顺着河流流向的方向推动,则进一步加快泄流水道3抽吸排泄水流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河流对桥体1的冲击,起到了排水防洪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泄流水道3端口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阻流板12,阻流板12的侧壁通过复位弹簧13与泄流水道3的侧壁固定连接,阻流板12的侧壁上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除杂勾14。

在本实施例中,洪水爆发时,水流冲击阻流板12,复位弹簧13被压缩,阻流板12转动至泄流水道3内,此时除杂勾14与泄流水道3内水流方向垂直,可将水流中的枝叶杂物勾住,防止其汇集堵塞在泄流水道3内,当洪期结束后,复位弹簧13带动阻流板12复位,此时阻流板12转动至泄流水道3端口处,除杂勾14倾斜向下,除杂勾14上的枝叶杂物可自动掉落至河流中,无需人工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包括桥体(1)和梁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1)内开设有横向贯穿桥体(1)设置的泄流水道(3),所述泄流水道(3)的两端开口均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桥体(1)内开设有多条竖直设置的排水渠(4),所述排水渠(4)的上端与泄流水道(3)连通,所述排水渠(4)的下端贯穿桥体(1)并与外界连通,所述泄流水道(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侧下端延伸至排水渠(4)内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水轮(6),所述泄流水道(3)内水平设置有水平轴(8),所述水平轴(8)外安装有螺旋叶轮(9),所述水平轴(8)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5)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水道(3)两端开口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套设在水平轴(8)外的齿轮(10),所述转轴(5)外固定安装有冠齿轮(11),所述冠齿轮(11)与齿轮(10)啮合,且所述齿轮(10)的直径小于为冠齿轮(1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水道(3)端口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阻流板(12),所述阻流板(12)的侧壁通过复位弹簧(13)与泄流水道(3)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阻流板(12)的侧壁上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除杂勾(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利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排水的防洪桥梁,包括桥体和梁柱,所述桥体内开设有横向贯穿桥体设置的泄流水道,所述泄流水道的两端开口均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桥体内开设有多条竖直设置的排水渠,所述排水渠的上端与泄流水道连通,所述排水渠的下端贯穿桥体并与外界连通,所述泄流水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下端延伸至排水渠内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水轮,所述泄流水道内水平设置有水平轴,所述水平轴外安装有螺旋叶轮。本发明可将桥体两侧的水流吸入泄流水道中,并从排水渠中排出,同时将泄流水道中的水向顺着河流流向的方向推动,则进一步加快泄流水道抽吸排泄水流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河流对桥体的冲击。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顾金敏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