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7158发布日期:2021-02-18 13:5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市政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道路在承受车载、人员踩踏、气候降水等原因的作用下,难免都会出现开裂现象,为维持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美观,其需要利用道路灌缝机及时的对裂缝进行修补,填充封闭裂缝,避免道路进一步损坏。
[0003]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0004]
灌缝时是利用热喷枪将灌嘴插入缝底,挤压胶液将专用的灌缝胶灌注进裂缝中,由于灌缝时,胶液在恒温加热管中流通至灌嘴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气泡,含裹有气泡的胶液被灌浇进缝隙中,在缝底部容易积存,胶液固化后会出现孔洞现象,影响灌缝质量。
[0005]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其结构设有前箱、导向轮、料箱、出料泵箱、燃烧器、发电机组、电机、恒温管器,所述导向轮活动连接在前箱的底部,所述前箱位于料箱的前方,所述出料泵箱贯通连接在料箱的后方位置,所述燃烧器、发电机组位于前箱与料箱之间,所述发电机组位于燃烧器的上方位置,所述电机安装在料箱的顶部位置,所述恒温管器的一端嵌入贯通于出料泵箱中且活动配合。
[0008]
所述恒温管器设有恒温电热管、贯接端、端头套、衔接套、热喷枪,所述恒温电热管穿接过端头套,所述恒温电热管的一端嵌套连接于贯接端,所述恒温电热管的晾一段穿接过衔接套,所述热喷枪的一端与恒温电热管贯通连接。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喷枪设有入液口、全通径、灌出嘴、分流径,所述入液口、全通径、灌出嘴与热喷枪均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灌出嘴设在热喷枪的前端位置,所述全通径位于热喷枪内侧,所述分流径贯通设在全通径的旁侧位置,所述分流径前后端为部分通透状态板。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径设有硬岔块、中区块、第一支流腔、第二支流腔、、单向开合体,所述硬岔块位于分流径的中间段位置,所述中区块的一端与硬岔块嵌固连接,所述第一支流腔设在硬岔块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流腔设在硬岔块的下方,所述双向摆体活动于第一支流腔中,所述单向开合体活动于第二支流腔内侧偏前端口位置处,所述硬岔块呈锥角硬块形态,所述双向摆体呈月牙形态,其受力可做摆折的形变活动,方便胶液双向进出,所述单向开合体为单向开合的三角状设计。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向摆体设有应力段、缩扯段、中软段、弹力囊,所
述应力段与双向摆体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弹力囊的上端位置,所述缩扯段设在双向摆体的下端位置,所述中软段设在双向摆体的中间段,所述弹力囊嵌入安装在中软段内部,所述应力段为硬硅材质,具有一定的韧性,所述缩扯段为顺丁橡胶材质,具有较好的牵扯性,所述弹力囊呈半球状态,为塑性体材质,具有优良的弹性力。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开合体设有硬铰块、卡头端、辅动区,所述硬铰块与单向开合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卡头端设在单向开合体的末端位置,所述辅动区与单向开合体为一体化结构且位于其中间段位置,所述卡头端为树脂硬材质。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动区设有活动腔、负载体、弹簧钢、软载段、钝顶块,所述负载体嵌入于活动腔内部且活动配合,所述弹簧钢嵌入安装在负载体中,所述软载段与负载体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钝顶块连接在软载段的外周位置,所述钝顶块与负载体活动配合,每个所述负载体、弹簧钢、软载段、钝顶块为一组做配合活动,且设有两组,所述负载体呈半球状,其外边端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所述钝顶块为前端呈钝锥角形态。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区块设有硬中芯、联动环、梭顶块、弹簧、外限环,所述联动环与硬中芯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联动环通过弹簧活动于硬中芯外侧,所述梭顶块的末端与联动环嵌固连接,所述梭顶块活动卡合于外限环,所述梭顶块呈梭箭形态,设有七个且呈环状分布。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
1.灌缝胶液由硬岔块将整股流动的胶液穿岔,便于将大股流动胶液中含有的较大气泡驱散击破,支流胶液的流动力冲压缩扯段,其带动双向摆体弧向摆折,再由弹力囊本身的高弹力,使得双向摆体不断有摆折形变,尽可能的与胶液中含裹的气泡相触,避免胶液中的气泡稳态流通而不易被破灭,从第二支流腔流经的胶液对钝顶块有挤压力,其内陷到一定程度时,弹簧钢再次将钝顶块顶出,钝顶块从而不断起伏,通过其钝锥结构,利于对胶液中的气泡击灭。
[0017]
2.胶液在流通过程中,对梭顶块会受到不同的流动力,使其不断卡合着外限环在其外侧伏动,与联动环形成反作用力,趋使联动环在弹簧的配合下不断做多方位触壁活动,从而让外限环重复起伏穿梭于胶液中,其梭锥形态减少在胶液中的阻力,同时便于其将胶液中含裹的气泡击破。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一种恒温管器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一种热喷枪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一种分流径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一种双向摆体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一种单向开合体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一种辅动区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本发明一种中区块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前箱-1、导向轮-2、料箱-3、出料泵箱-4、燃烧器-5、发电机组-6、电
机-7、恒温管器-8、恒温电热管-81、贯接端-82、端头套-83、衔接套-84、热喷枪-85、入液口-851、全通径-852、灌出嘴-853、分流径-854、硬岔块-541、中区块-542、第一支流腔-543、第二支流腔-544、双向摆体-545、单向开合体-546、应力段-451、缩扯段-452、中软段-453、弹力囊-454、硬铰块-461、卡头端-462、辅动区-463、活动腔-631、负载体-632、弹簧钢-633、软载段-634、钝顶块-635、硬中芯-421、联动环-422、梭顶块-423、弹簧-424、外限环-4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0030]
本发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其结构设有前箱1、导向轮2、料箱3、出料泵箱4、燃烧器5、发电机组6、电机7、恒温管器8,所述导向轮2活动连接在前箱1的底部,所述前箱1位于料箱3的前方,所述出料泵箱4贯通连接在料箱3的后方位置,所述燃烧器5、发电机组6位于前箱1与料箱3之间,所述发电机组6位于燃烧器5的上方位置,所述电机7安装在料箱3的顶部位置,所述恒温管器8的一端嵌入贯通于出料泵箱4中且活动配合。
[0031]
所述恒温管器8设有恒温电热管81、贯接端82、端头套83、衔接套84、热喷枪85,所述恒温电热管81穿接过端头套83,所述恒温电热管81的一端嵌套连接于贯接端82,所述恒温电热管81的晾一段穿接过衔接套84,所述热喷枪85的一端与恒温电热管81贯通连接。
[0032]
其中,所述热喷枪85设有入液口851、全通径852、灌出嘴853、分流径854,所述入液口851、全通径852、灌出嘴853与热喷枪85均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灌出嘴853设在热喷枪85的前端位置,所述全通径852位于热喷枪85内侧,所述分流径854贯通设在全通径852的旁侧位置,所述分流径854前后端为部分通透状态板,便于胶液分支流通。
[0033]
其中,所述分流径854设有硬岔块541、中区块542、第一支流腔543、第二支流腔544、545、单向开合体546,所述硬岔块541位于分流径854的中间段位置,所述中区块542的一端与硬岔块541嵌固连接,所述第一支流腔543设在硬岔块541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流腔544设在硬岔块541的下方,所述双向摆体545活动于第一支流腔543中,所述单向开合体546活动于第二支流腔544内侧偏前端口位置处,所述硬岔块541呈锥角硬块形态,所述双向摆体545呈月牙形态,其受力可做摆折的形变活动,方便胶液双向进出,所述单向开合体546为单向开合的三角状设计,只提供胶液挤出活动。
[0034]
其中,所述双向摆体545设有应力段451、缩扯段452、中软段453、弹力囊454,所述应力段451与双向摆体545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弹力囊454的上端位置,所述缩扯段452设在双向摆体545的下端位置,所述中软段453设在双向摆体545的中间段,所述弹力囊454嵌入安装在中软段453内部,所述应力段451为硬硅材质,具有一定的韧性,所述缩扯段452为顺丁橡胶材质,具有较好的牵扯性,所述弹力囊454呈半球状态,为塑性体材质,具有优良的弹性力,所述应力段451为整体受力时起到应力支撑点作用,缩扯段452受力形变便于其带动整体随液压方向而摆折,所述弹力囊454可凹瘪可膨胀辅助整体进行缩折延展形变,其不断变化触搅胶液中的气泡,使其不随液体稳态流动而较容易破灭。
[0035]
其中,所述单向开合体546设有硬铰块461、卡头端462、辅动区463,所述硬铰块461
与单向开合体54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卡头端462设在单向开合体546的末端位置,所述辅动区463与单向开合体546为一体化结构且位于其中间段位置,所述卡头端462为树脂硬材质,在胶液回流时,其硬性卡合于上端而无法使胶液流经。
[0036]
其中,所述辅动区463设有活动腔631、负载体632、弹簧钢633、软载段634、钝顶块635,所述负载体632嵌入于活动腔631内部且活动配合,所述弹簧钢633嵌入安装在负载体632中,所述软载段634与负载体632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钝顶块635连接在软载段634的外周位置,所述钝顶块635与负载体632活动配合,每个所述负载体632、弹簧钢633、软载段634、钝顶块635为一组做配合活动,且设有两组,所述负载体632呈半球状,其外边端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所述钝顶块635为前端呈钝锥角形态,所述钝顶块635与负载体632相互配合,使得钝顶块635不断做起伏活动,来回穿梭于胶液中,将气泡击破。
[0037]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人员通过启动发电机组6,让灌缝材料在料箱3中加热,启动开关通电,确保恒温管器8保持恒温,由出料泵箱4与恒温电热管81的贯通连接配合,使得合适温度的灌缝胶液穿流过恒温电热管81内部,经入液口851流进全通径852,其后,由硬岔块541将整股流动的胶液穿岔,胶液被分支来来流动,便于将大股流动胶液中含有的较大气泡驱散击破,支流胶液从第一支流腔543向灌出嘴853排流过程中,流动力冲压缩扯段452,其向前端扯动的力对中软段453有一定的传导压迫,在中软段453的配合下而带动双向摆体545弧向摆折,便于胶液流通,同时,由弹力囊454本身自有的高弹力,其受力不均匀而不断做缩压膨鼓,使得双向摆体545不断有摆折形变,尽可能的与胶液中含裹的气泡相触,避免胶液中的气泡稳态流通而不易被破灭,从第二支流腔544流经的胶液对单向开合体546的冲压力使其向灌出嘴853摆开来,胶液流出,流动过程中,对钝顶块635有挤压力,其受力挤动负载体632内陷而便于钝顶块635缩进,到一定程度时,弹簧钢633的弹性力再次将钝顶块635顶出,钝顶块635从而不断做起伏活动,通过其钝锥结构,利于对胶液中的气泡击灭。
[0038]
实施例2:
[0039]
如附图8所示:
[0040]
其中,所述中区块542设有硬中芯421、联动环422、梭顶块423、弹簧424、外限环425,所述联动环422与硬中芯421之间连接有弹簧424,所述联动环422通过弹簧424活动于硬中芯421外侧,所述梭顶块423的末端与联动环422嵌固连接,所述梭顶块423活动卡合于外限环425,所述梭顶块423呈梭箭形态,设有七个且呈环状分布,所述不同位置的梭顶块423在受力后卡向外限环425内部缩进,使得联动环422在弹簧424的配合辅助下多方位活动,使得梭顶块423来回缩进挺出,将胶液击碎。
[0041]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胶液在流通过程中,对梭顶块423会受到不同的流动力,使其不断卡合着外限环425在其外侧伏动,与联动环422形成反作用力,趋使联动环422在弹簧424的配合下不断做多方位触壁活动,从而让外限环425重复起伏穿梭于胶液中,其梭锥形态减少在胶液中的阻力,同时便于其将胶液中含裹的气泡击破。
[0042]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