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道路建设减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8891发布日期:2021-04-30 12:5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道路建设减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道路减速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通道路建设减速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交通道路的高速发展,构建道路减速系统已成为限制车辆行驶速度,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减速带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减速设备,减速带中间高、两侧低,其可在车辆通行瞬间对车辆产生一定的滞留延迟,进而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

公布号为cn21177298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通工程道路减速结构,包括顶板。顶板顶壁对称设置有上斜通口和下斜通口,相互对称的两个上斜通口和下斜通口内腔相通,且二者之间共同设置有凸楞插块。顶板顶壁间隔设置有若干螺纹孔,顶板顶壁围绕每一螺纹孔外周设置有卧孔,螺栓的杆体可螺纹穿过螺纹孔并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抵入道路内部,螺栓的端头可抵紧于卧孔内,进而以使顶板稳定固定于道路上,以对行驶的车辆减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车辆长时间行经减速带的特定位置后,减速带局部极易过度劳损并影响减速带的减速效果,而减速带大多整体固定于地面上而不便分部拆除,进而使得维护人员必须更换整条减速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减速带不便分部拆除以保养换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通道路建设减速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通道路建设减速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交通道路建设减速系统,包括减速板块、端部块块和底撑板,相邻的所述减速板块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抵接块和连接件;所述抵接块位于减速板块外侧壁,所述减速板块外侧壁还设置有便于抵接块抵入的内嵌槽,所述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抵接块与减速板块;所有所述减速板块位于底撑板顶壁,所述减速板块与底撑板之间共同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底撑板与地面之间共同设置有缓震组件和承接组件;所有所述减速板块位于两块端部块块之间,所述端部块块与底撑板之间共同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端部块块底壁设置有压缩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抵入内嵌槽内腔,以使相邻的减速板块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定位组件可使所有减速板块同时定位于底撑板顶壁,端部块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底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而通过端部块对所有减速板块的限位,以保障减速板块在底撑板上的位置稳定性;限位组件可使端部块定位于地面上,以减少底撑板及减速板块相对地面出现位移的现象,同时,缓震组件和压缩件可使底撑板受力后向下位移一定距离,承接组件可在底撑板下压一定距离后稳定承接底撑板,进而在有效减缓车辆通行速度的同时,保障了车辆通过减速设备时的稳定性,及减速设备本身的稳定性,保障了减速设备长时间使用的稳定性;当任意位置的减速板块长时间受压而劳损并需要更换时,维护人员可通过拆卸端部块的方式,以将所有减速板块拆离底撑板,之后通过旋拧连接件以拆除相邻的减速板块之间的连接结构,以便维护人员快速更换劳损的减速板块,保障减速设备长时间使用后的稳定性及对车辆的减速效果。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纵向板和水平板,所述纵向板位于每一减速板块底壁,所述水平板位于纵向板远离减速板块方向的一端;所述底撑板长度方向的端壁设置有侧边槽,所述侧边槽便于水平板和纵向板远离减速板块方向的一端同时抵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板和纵向板远离底撑板方向的一端可同时抵入侧边槽内,进而通过水平板在侧边槽内的卡位效果,以使减速板块稳定定位于底撑板顶壁而不易脱离;此过程在保障任意位置的减速板块便于拆卸的同时,提高了减速板块在底撑板顶壁的位置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缓震组件包括抵接柱、弹性件和卡合筒,所述抵接柱位于底撑板底壁,所述弹性件位于抵接柱远离底撑板方向的一端,所述卡合筒位于地面顶壁预设的通槽内底壁,所述抵接柱靠近弹性件方向的一端位于卡合筒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柱通过抵入卡合筒内滑移,以限定底撑板相对地面的位置,进而保障了减速设备在车辆通行时的稳定性;当抵接柱在卡合筒内位移一定深度后,弹性件远离抵接柱方向的一端可触地并压缩,进而通过弹性件的压缩以吸收车辆向下传导的振动作用力,并进一步保障减速设备在地面上的位置稳定性,及减速设备长时间使用后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与抵接柱之间共同设置有卡固组件,所述卡固组件包括安装板与卡固件;所述安装板位于弹性件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卡固件用于固定连接安装板与抵接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与抵接柱远离底撑板方向的端壁相抵后,卡固件可固定连接安装板与抵接柱,进而以使弹性件稳定固定于抵接柱远离底撑板方向的一端;当弹性件使用而出现劳损后,操作人员可通过旋拧卡固件,以快速拆解老旧的弹性件以保养、换新。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远离抵接柱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抵触组件,所述抵触组件包括贴合块和限位筒;所述贴合块位于弹性件远离抵接柱方向的一端,所述限位筒套设于弹性件外部,且所述限位筒固定设置于贴合块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块与弹性件固定连接后,极大地提高了弹性件的触地面积,进而提高了弹性件对震动作用力的吸收效果。限位筒可抵接弹性件,进而以减少弹性件出现过度形变并造成不可逆形变的现象,保障了弹性件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承接组件包括支撑架和顶接板,所述支撑架位于地面预设的槽体内底壁,所述顶接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支撑架顶部,以支撑底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地面顶壁预设的槽体内,顶接板沿水平方向固定于支撑架顶壁,当底撑板向下位移一定距离,底撑板底壁与顶接板顶壁相抵,进而以减少底撑板进一步向下位移的现象,保障了减速设备在地面上的位置稳定性,及车辆通过减速板块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顶接板之间共同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锁止筒和卡接件;所述锁止筒位于支撑架顶部,所述顶接板顶壁贯穿设置有便于锁止筒抵入的让位孔,所述卡接件的杆体螺纹配合于锁止筒内,所述卡接件的端头同时抵紧锁止筒与顶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接板坐设于所有支撑柱顶部时,锁止筒可抵入让位孔内,卡接件可在锁止筒内螺纹拧紧,进而以使顶接板稳定固定于所有支撑架顶壁,以稳定支撑底撑板;同时,此过程便于操作人员拆卸顶接板以对地面预设的槽体内的零部件进行检修、换新。

优选的,所述顶接板底壁还设置有侧撑组件,所述侧撑组件包括侧撑板、延伸板和贴地板;所述延伸板位于侧撑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顶接板底壁设置有便于延伸板抵入的限位槽;所述贴地板位于侧撑板远离延伸板方向的一端,所述贴地板固定设置于地面预设的槽体内底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板贴合于顶接板底壁,贴地板贴合于地面顶壁,侧撑板位于延伸板与贴地板之间,以形成稳定地支撑结构,进而以辅助支撑架进一步支撑顶接板,以保障顶接板对底撑板的支撑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定向杆和锁止件,所述定向杆位于底撑板长度方向的端壁,所述端部块外侧壁贯穿设置有便于定向杆穿过的卡合槽,所述锁止件螺纹配合于定向杆外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向杆穿过卡合槽后,锁止件可螺纹拧紧于定向杆外缘,进而通过端部块抵紧减速板块,以减少减速板块从底撑板上脱离的现象;同时,便于维护人员通过旋拧锁止件以快速拆解端部块,进而以快速更换老旧的减速板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侧边围板、定位筒和限位件,所述侧边围板位于端部板远离减速板块方向的一侧,所述定位筒位于地面顶壁,所述侧边围板套设于定位筒外缘,所述限位件的杆体螺纹配合于定位筒内腔,所述限位件的端头抵紧于定位筒顶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边围板套设于定位筒外缘后,当底撑板沿纵向上下位移时,侧边围板可沿定位筒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进而在限定端部块、底撑板和减速板块相对地面位置的同时,可使底撑板相对地面上下位移一定距离;限位件与定位筒固定连接后,可有效减少侧边围板脱离定位筒的现象,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端部块及底撑板相对地面的位置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连接组件使相邻的减速板块快速连接为一个整体,定位组件使所有减速板块与底撑板定位于底撑板顶壁,端部板通过固定组件与底撑板固定连接,并将所有减速板块同时固定于底撑板顶壁,限位组件使端部块、底撑板固定于地面上,承接组件用以保障底撑板在地面上的位置稳定性,进而在保障减速设备对车辆的减速效果的同时,便于维护人员拆解劳损的减速板块以换新;

2.贴地板触地,弹性件受力压缩以吸收车辆向下施加的震动作用力,进而减少震动作用力在减速设备上的传导,保障减速设备固定于地面上的位置稳定性,并提高了减速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交通道路建设减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减速板块、底撑板、缓震组件和承接组件相对地面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减速板块、端部块和底撑板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缓震组件、承接组件和底撑板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支撑架、顶接板和侧撑组件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减速板块;111、第一台阶槽;112、内嵌槽;12、底撑板;121、侧边槽;13、端部块;131、预设槽;132、卡合槽;133、第二台阶槽;134、压缩件;14、侧撑组件;141、侧撑板;142、延伸板;143、贴地板;2、定位组件;21、纵向板;22、水平板;3、连接组件;31、抵接块;32、连接件;4、固定组件;41、定向杆;42、锁止件;5、限位组件;51、侧边围板;52、定位筒;53、限位件;6、缓震组件;61、抵接柱;62、弹性件;63、卡合筒;7、卡固组件;71、安装板;72、卡固件;8、抵触组件;81、贴合块;82、限位筒;9、承接组件;91、支撑架;92、顶接板;921、让位孔;922、第三台阶槽;923、限位槽;10、卡接组件;101、锁止筒;102、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交通道路建设减速系统。参照图1、2,包括减速板块11、端部块13和底撑板12。

参照图2、3,相邻的减速板块11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组件3,以使相互靠近的所有减速板块11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每块减速板块11与底撑板12之间共同设置有定位组件2,定位组件2使所有减速板块11定位于底撑板12顶壁。所有的减速板块11均位于两块端部块13之间,每块端部块13又分别与底撑板12之间共同设置有固定组件4,进而以保障所有减速板块11在底撑板12上的位置稳定性。当任意位置的减速板块11出现劳损时,维修人员可将劳损的减速板块11快速拆除并换新,进而在减少浪费完好减速板块11的同时,保障了减速设备的减速效果。

参照图3,所有减速板块11均位于底撑板12顶壁,定位组件2包括纵向板21和水平板22。纵向板21垂直焊接于减速板块11底壁,水平板22垂直焊接于纵向板21远离减速板块11方向的一端。底撑板12长度方向的端壁沿自身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侧边槽121,侧边槽121的顶壁亦为开口设置。水平板22和纵向板21远离减速板块11方向的一端可同时抵入侧边槽121内腔,进而以使减速板块11初步定位于底撑板12顶壁。

参照图3,连接组件3包括抵接块31和连接件3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2为螺栓,抵接块31一体成型于减速板块11外侧壁。每块减速板块11外侧壁的抵接块31数量为两块,两块抵接块31分别位于减速板块11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两块抵接块31错位设置。每块减速板块11外侧壁设置有等同于抵接块31数量的内嵌槽112,内嵌槽112的内径尺寸与抵接块31的外周尺寸相适配。

参照图3,当相邻的减速板块11相互靠近时,第一块减速板块11的抵接块31可第抵入第二块减速板块11的内嵌槽112内,进而以使两块减速板块11连接为一个整体。同时,连接件32的杆体可贯穿第二块减速板块11的顶壁并螺纹拧紧于第一块减速板块11的抵接块31顶壁预设的螺纹槽内,进而以使相邻的两块减速板块11固定连接。

参照图3,减速板块11顶壁且位于每一连接件32处设置有第一台阶槽111,第一台阶槽111用于收纳连接件32的端头,进而以减少连接件32的端头凸出于减速板块11顶壁,并损伤车胎的现象。

参照图3,每块端部块13朝向减速板块11的侧壁设置有预设槽131,预设槽131的内径尺寸与抵接块31的外周尺寸相适配。固定组件4包括定向杆41和锁止件42,在本实施例中,定向杆41为丝杆,其垂直焊接于底撑板12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定向杆41位于侧边槽121下方。锁止件42为螺母,且锁止件42可螺纹旋拧于定向杆41外缘。

参照图3,端部块13外侧壁沿其长度方形贯穿设置有等同于定向杆41数量的卡合槽132,且端部块13远离底撑板12方向的侧壁围绕卡合槽132外周设置有第二台阶槽133。当端部块13靠近底撑板12长度方向的端壁时,预设槽131可套设于抵接块31外部,并使端部块13与减速板块11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同时,定向杆41穿过卡合槽132并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抵入第二台阶槽133内,维修人员可将锁止件42螺纹拧紧于定向杆41外缘,进而以使端部块13固定于底撑板12长度方向的两端。此时,两块端部块13同时抵紧所有减速板块11,以有效减少减速板块11脱离底撑板12的现象。

参照图3,每块端部块13底壁粘固有压缩件134,在本实施例中,压缩件134为质地柔韧且具备高耐受强度的橡胶垫。压缩件134使底撑板12底壁与地面顶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当车辆行经减速板块11时,压缩件134受力压缩,减速板块11及底撑板12可适当向下位移一定距离。

参照图3,端部块13与地面之间共同设置有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用于限定端部块13与地面之间的位置,进而以限定底撑板12相对地面的位置。限位组件5包括侧边围板51、定位筒52和限位件53,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筒52为内侧壁带有螺纹凸起的筒体,其垂直焊接于地面上。限位件53为螺栓,限位件53的杆体可在定位筒52内螺纹拧紧,且限位件53的端头的外周尺寸大于定位筒52的外径尺寸。

参照图3,侧边围板51沿水平方向焊接于端部板远离减速板块11方向的一端,当端部块13与底撑板12固定连接后,维修人员可将底撑板12及端部块13位移至指定地点以安装。此时,维修人员可将侧边围板51的通孔套设于定位筒52外缘,以限定侧边围板51相对定位筒52的位置,进而使得底撑板12相对地面的位置亦被限定。

参照图3,限位件53的杆体可螺纹拧紧于定位筒52内腔,此时,限位件53的端头抵紧于定位筒52顶壁,进而在保障底撑板12便于上下位移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侧边围板51脱离定位筒52的现象。

参照图2、4,地面于底撑板12所在处预设有槽体,缓震组件6与承接组件9均位于地面预设的槽体处,进而以保障底撑板12固定于地面上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缓震组件6包括抵接柱61、弹性件62和卡合筒63,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2为钢制的压缩弹簧。抵接柱61垂直焊接于底撑板12底壁,卡合筒63垂直焊接于地面预设槽131体的内底壁,抵接柱61的外径尺寸与卡合筒63的内径尺寸相适配,抵接柱61远离底撑板12方向的一端套接于卡合筒63内腔。

参照图4,当车辆行经减速板块11上时,底撑板12向下位移,抵接柱61可在滑移筒内滑动,进而以限定底撑板12相对地面的位置稳定性,保障底撑板12、减速板块11及端部块13长时间使用后的位置稳定性。

参照图4,弹性件62位于抵接柱61远离底撑板12方向的一端,且弹性件62与抵接柱61之间共同设置有卡固组件7。卡固组件7包括安装板71与卡固件72,在本实施例中,卡固件72为螺栓。弹性件62垂直焊接于安装板71外侧壁,安装板71远离弹性件62方向的侧壁贴合于抵接柱61远离底撑板12方向的端壁,卡固件72的杆体可贯穿安装板71并螺纹拧紧于抵接柱61长度方形的端壁预设的螺纹槽内,进而以使安装板71与抵接柱61固定连接,弹性件62稳定固定于抵接柱61远离底撑板12方向的一端。

参照图4,弹性件62远离抵接柱61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抵触组件8,抵触组件8包括贴合块81和限位筒82。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筒82的内径尺寸略大于弹性件62的外周尺寸。维修人员可将限位筒82套设于弹性件62外部,之后将贴合块81抵紧于弹性件62远离抵接柱61方向的侧壁并焊接,以使弹性件62与贴合块81固定连接。最后,维修人员可将限位筒82螺纹拧紧于贴合块81朝向抵接柱61的侧壁预设的螺纹槽内。

参照图4,当底撑板12定位于地面上时,贴合块81、弹性件62和抵接柱61远离底撑板12方向的一端可抵入卡合筒63内腔,且贴合板远离弹性件62方向的侧壁触地。当车辆行经减速板块11上时,抵接柱61受向下的压力以在卡合筒63内滑移,弹性件62受力压缩以缓震,贴合块81可对弹性件62稳定支撑,以保障弹性件62对震动作用力的吸收、减缓效果,限位筒82可抵接弹性件62,以减少弹性件62因过度形变而出现不可逆形变的现象,进而以保障弹性件62长时间使用后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4,承接组件9位于地面预设的槽体处,且承接组件9与缓震组件6间隔设置。当底撑板12通过缓震组件6向下位移一定距离后,承接组件9可承接底撑板12,以减少底撑板12进一步向下位移的现象,进而保障车辆通过减速板块11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4,承接组件9包括支撑架91和顶接板92,支撑架91包括底板和纵向板21,支撑架91的纵向板21垂直焊接于支撑架91的底板顶壁,支撑架91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预设的槽体内底壁。顶接板92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支撑架91的纵向板21顶壁,以用于支撑底撑板12。

参照图5,顶接板92与支撑架91的纵向板21之间共同设置有卡接组件10,卡接组件10包括锁止筒101和卡接件102,在本实施例中,锁止筒101为内侧壁带有螺纹凸起的筒体,卡接件102为螺栓。锁止筒101垂直焊接于支撑架91的纵向板21顶壁,顶接板92顶壁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让位孔921,顶接板92顶壁围绕让位孔921外周设置有第三台阶槽922。

参照图5,当顶接板92放置于支撑架91的纵向板21顶壁时,锁止筒101可抵入让位孔921内腔,且锁止筒101顶壁与第三台阶槽922内底壁共面。此时,维修人员可将卡接件102的杆体螺纹拧紧于锁止筒101内腔,并使卡接件102的端头抵入第三台阶槽922内腔,进而以使顶接板92固定于支撑架91的纵向板21顶壁,并使顶接板92顶壁各处均处于水平状态。

参照图4、5,顶接板92底壁设置有侧撑组件14,侧撑组件14包括侧撑板141、延伸板142和贴地板143。延伸板142沿水平方向焊接于侧撑板141长度方向的一端,顶接板92底壁设置有限位槽923。限位槽923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密闭设置,延伸板142可抵入限位槽923内腔。贴地板143沿水平方向焊接于侧撑板141远离延伸板142方向的一端,且延伸板142与贴合板分别位于侧撑板141长度方向的两端。贴地板143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预设的槽体内底壁,延伸板142顶壁与支撑架91的纵向板21顶壁共面,进而以共同支撑顶接板92,以保障顶接板92固定后的位置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交通道路建设减速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当车辆行经减速板块11上时,车辆对减速板块11施加向下的压力,压缩件134受力压缩,底撑板12向下位移一定距离。此时,弹性件62受力压缩以吸收震动作用力,抵接柱61在卡合筒63内滑移以保障底撑板12相对地面的位置稳定性。当底撑板12向下位移一定距离后,底撑板12底壁与顶接板92顶壁相抵,底撑板12、减速板块11的位置相对地面固定,进而在保障对车辆减速的同时,稳定支撑车辆通行。

当任意位置的减速板块11长时间使用而出现劳损后,操作人员可旋拧限位件53以使脱离定位筒52,之后将端部块13、底撑板12和所有减速板块11向上抬升一定高度并移运至远离定位筒52的位置。旋拧锁止件42以拆卸端部块13,再推动减速板块11以使其从底撑板12长度方向的一端滑移而出,再将需要更换的减速板块11上的连接件32旋拧而出,以拆解相邻的减速板块11,进而以对劳损的减速板块11进行更换,保障减速设备对车辆的减速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