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修补复塌边功能的道路清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0347发布日期:2021-04-16 12:2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修补复塌边功能的道路清扫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下管线、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又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电力(红线以外部分),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在一些市郊地区,道路两侧往往是林木农田,而且道路高于林木农田,并且两边为具有一定宽度的泥土夯实组成,由于林木和天气的影响,道路两边会有大量的泥土覆盖,且覆有落叶等杂物,如不定期清理会因为下雨天导致泥土更多的流失到道路路面上,导致行车危险度增加,特别在急刹车时容易导致车体侧翻或者滑出道路;所以需要定期的对市郊地区的道路进行清理;并且由于下雨天导致道路两侧泥土流失的问题,会使两侧的泥土坍塌,导致林木倾倒等问题;综上,需要一种具有修补复塌边功能的道路清扫装置来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在一些市郊地区,道路两侧往往是林木农田,而且道路高于林木农田,并且两边为具有一定宽度的泥土夯实组成,由于林木和天气的影响,道路两边会有大量的泥土覆盖,且覆有落叶等杂物,如不定期清理会因为下雨天导致泥土更多的流失到道路路面上,导致行车危险度增加,特别在急刹车时容易导致车体侧翻或者滑出道路;所以需要定期的对市郊地区的道路进行清理;并且由于下雨天导致道路两侧泥土流失的问题,会使两侧的泥土坍塌,导致林木倾倒等问题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修补复塌边功能的道路清扫装置。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修补复塌边功能的道路清扫装置,包括有车体、控制屏、集水箱、第一电动推杆、挡板、水管、清扫系统、修补系统和分筛系统;车体与控制屏进行固接;车体与集水箱进行固接;集水箱内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挡板进行固接;挡板与集水箱内部相互接触;集水箱与水管进行插接;水管外表面与车体进行插接;车体上方依次设置有清扫系统、修补系统和分筛系统;修补系统与分筛系统相连接。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清扫系统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钢绳、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支撑板、底架、上料传送带、第二支撑板、底框、横板、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三传动杆、连接架、第一弹簧、第一滑杆、刷板和第十六传动轮;第一电机输出轴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与车体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轮与第一钢绳进行收卷;第一钢绳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相互
接触;第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车体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钢绳远离第十六传动轮一侧与第三传动轮进行收卷;第三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一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通过转轴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与底框一侧进行固接;底框另一侧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通过转轴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底架与上料传送带进行固接;底架与车体进行固接;底框内部与横板进行固接;横板位于底框内倾斜四十五度;上料传送带通过转轴贯穿底架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扭转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等距与四个连接架进行固接;四个连接架分别与五组第一弹簧一侧进行固接;四个连接架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杆进行固接;五组第一弹簧另一侧分别与四个刷板进行固接;四个刷板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杆进行滑动连接。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修补系统包括有第二电机、第四传动杆、第一齿轮、第一轴承架、第一内滑套、第一外滑套、第二电动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五传动杆、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六传动杆、第十传动轮、第二钢绳、第十一传动轮、碾压辊、第十二传动轮、第三钢绳、第十三传动轮、第二齿轮、第七传动杆、第二轴承架、第二内滑套、第二外滑套、第三电动推杆、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八传动杆、第十四传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三齿轮、齿杆、龙门架、滑架、滑轨架、电动转轴和混合箱;第二电机输出轴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机与车体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齿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轴承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通过限位条与第一内滑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轴承架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架与车体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位于第四传动杆内,且靠近第一内滑套一侧;第一轴承架与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第四传动杆内,且靠近第一内滑套另一侧;第一内滑套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之间均安装有互补的限位套;第一内滑套外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外滑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外滑套与第二电动推杆一侧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另一侧与第一轴承架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分别与第三锥齿轮相对一侧进行啮合;第三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与第八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与车体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和第十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两侧分别与龙门架和滑轨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与第二钢绳相互缠绕;第二钢绳与第十一传动轮相互接触;第二钢绳与碾压辊进行套接;第十二传动轮与第三钢绳相互缠绕;第三钢绳与第十三传动轮相互接触;第三钢绳与碾压辊进行套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轴承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通过限位条与第二内滑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轴承架与车体进行固接;第二内滑套外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二外滑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外滑套与第三电动推杆一侧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另一侧与第二轴承架进行固接;第二轴承架与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位于第七传动杆内,且靠近第二内滑套一侧;第二轴承架与第五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位于第七传动杆内,且靠近第二内滑
套另一侧;第二内滑套与第四锥齿轮和第五锥齿轮之间均安装有互补的限位套;第四锥齿轮和第五锥齿轮分别与第六锥齿轮相对一侧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与车体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内部轴心通过转轴与龙门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内部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齿轮进行固接;第三齿轮与齿杆进行啮合;齿杆与龙门架进行滑动连接;龙门架与车体进行固接;齿杆与滑架进行固接;滑架与滑轨架进行滑动连接;滑架通过圆杆同时与第十一传动轮和第十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滑架与电动转轴进行转动连接;滑轨架与车体进行固接;电动转轴与混合箱进行固接;当第一外滑套带动第一内滑套在第四传动杆上滑动时,在第一内滑套与第一锥齿轮组合时,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空转,在第一内滑套与第二锥齿轮组合时,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空转,在第一内滑套均不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组合时,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均不转;当第二外滑套带动第二内滑套在第七传动杆上滑动时,在第二内滑套与第四锥齿轮组合时,第四锥齿轮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第六锥齿轮带动第五锥齿轮空转,在第二内滑套与第五锥齿轮组合时,第五锥齿轮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第六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空转,在第二内滑套均不与第四锥齿轮和第五锥齿轮组合时,第四锥齿轮和第五锥齿轮均不转。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分筛系统包括有凸轮、限位板、平面传送带、筛台、连接板、限位块和收集车;凸轮与限位板相互接触;限位板与平面传送带进行固接;平面传送带与车体进行固接;平面传送带上方设置有筛台;筛台通过转轴与车体进行转动连接;平面传送带侧面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弹性件与限位块进行固接;限位块与收集车相互接触;连接板与车体进行固接;收集车与车体相互接触;限位块通过转轴与车体进行转动连接。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横板呈倾斜四十五度安装,并且靠近上料传送带一侧有延长于上料传送带上方五厘米。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料传送带带面等距设置有多组截面呈u字形的隔板。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底架呈倾斜三十五度安装。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底框底部靠近底架一侧设置为斜倒角状。
12.有益效果:第一,本发明通过使用时可以外设蓄电池为装置供电,并且在集水箱内提前装入一定的水,接着通过推动车体将装置移动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可以通过控制屏启动相应的开关,然后使清扫系统下降,然后对路面进行清扫,清扫时杂物可以被收集然后传送到分筛系统内进行分选,将泥土和杂物以及树叶分离,泥土分离后可通过收集车收集或者部分传送到混合箱内,然后在有需要修补的位置,可以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收缩带动挡板不再堵住出水口,水从水管流出到混合箱内与泥土混合,然后通过修补系统对坍塌或者缺口部位进行修补;多余的泥土在收集后则填补到农田等地方;第二,本发明实现了对市郊道路进行快速的清扫,并且可以即时的进行泥土和杂物以及树叶的分离,保障了市郊道路的行车安全;同时可以利用收集的泥土对道路两侧坍塌或者缺口的位置进行修补,保障了林木的稳定性,防止林木倾倒。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清扫系统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清扫系统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清扫系统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修补系统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c区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的分筛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

车体,2

控制屏,3

集水箱,4

第一电动推杆,5

挡板,6

水管,7

清扫系统,8

修补系统,9

分筛系统,701

第一电机,702

第一钢绳,703

第二传动轮,704

第一传动杆,705

第三传动轮,706

第二传动杆,707

第一支撑板,708

底架,709

上料传送带,7010

第二支撑板,7011

底框,7012

横板,7013

第四传动轮,7014

第五传动轮,7015

第六传动轮,7016

第七传动轮,7017

第三传动杆,7018

连接架,7019

第一弹簧,7020

第一滑杆,7021

刷板,7022

第十六传动轮,801

第二电机,802

第四传动杆,803

第一齿轮,804

第一轴承架,805

第一内滑套,806

第一外滑套,807

第二电动推杆,808

第一锥齿轮,809

第二锥齿轮,8010

第三锥齿轮,8011

第五传动杆,8012

第八传动轮,8013

第九传动轮,8014

第六传动杆,8015

第十传动轮,8016

第二钢绳,8017

第十一传动轮,8018

碾压辊,8019

第十二传动轮,8020

第三钢绳,8021

第十三传动轮,8022

第二齿轮,8023

第七传动杆,8024

第二轴承架,8025

第二内滑套,8026

第二外滑套,8027

第三电动推杆,8028

第四锥齿轮,8029

第五锥齿轮,8030

第六锥齿轮,8031

第八传动杆,8032

第十四传动轮,8033

第十五传动轮,8034

第三齿轮,8035

齿杆,8036

龙门架,8037

滑架,8038

滑轨架,8039

电动转轴,8040

混合箱,901

凸轮,902

限位板,903

平面传送带,904

筛台,905

连接板,906

限位块,907

收集车。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16.实施例1一种具有修补复塌边功能的道路清扫装置,如图1

9所示,包括有车体1、控制屏2、集水箱3、第一电动推杆4、挡板5、水管6、清扫系统7、修补系统8和分筛系统9;车体1与控制屏2进行固接;车体1与集水箱3进行固接;集水箱3内部与第一电动推杆4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4与挡板5进行固接;挡板5与集水箱3内部相互接触;集水箱3与水管6进行插接;水管6外表面与车体1进行插接;车体1上方依次设置有清扫系统7、修补系统8和分筛系统9;修补系统8与分筛系统9相连接。
17.工作原理:使用时可以外设蓄电池为装置供电,并且在集水箱3内提前装入一定的水,接着通过推动车体1将装置移动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可以通过控制屏2启动相应的开关,然后使清扫系统7下降,然后对路面进行清扫,清扫时杂物可以被收集然后传送到分筛系统9内进行分选,将泥土和杂物以及树叶分离,泥土分离后可通过收集车907收集或者
部分传送到混合箱8040内,然后在有需要修补的位置,可以通过第一电动推杆4收缩带动挡板5不再堵住出水口,水从水管6流出到混合箱8040内与泥土混合,然后通过修补系统8对坍塌或者缺口部位进行修补;多余的泥土在收集后则填补到农田等地方;本发明实现了对市郊道路进行快速的清扫,并且可以即时的进行泥土和杂物以及树叶的分离,保障了市郊道路的行车安全;同时可以利用收集的泥土对道路两侧坍塌或者缺口的位置进行修补,保障了林木的稳定性,防止林木倾倒。
18.清扫系统7包括有第一电机701、第一钢绳702、第二传动轮703、第一传动杆704、第三传动轮705、第二传动杆706、第一支撑板707、底架708、上料传送带709、第二支撑板7010、底框7011、横板7012、第四传动轮7013、第五传动轮7014、第六传动轮7015、第七传动轮7016、第三传动杆7017、连接架7018、第一弹簧7019、第一滑杆7020、刷板7021和第十六传动轮7022;第一电机701输出轴与第十六传动轮7022进行固接;第一电机701与车体1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轮7022与第一钢绳702进行收卷;第一钢绳702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703相互接触;第二传动轮703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704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704外表面与车体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钢绳702远离第十六传动轮7022一侧与第三传动轮705进行收卷;第三传动轮705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7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706与第一支撑板7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707通过转轴与底架7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707与底框7011一侧进行固接;底框7011另一侧与第二支撑板7010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7010通过转轴与底架708进行转动连接;底架708与上料传送带709进行固接;底架708与车体1进行固接;底框7011内部与横板7012进行固接;横板7012位于底框7011内倾斜四十五度;上料传送带709通过转轴贯穿底架708与第四传动轮7013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70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7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7014轴心通过转轴与底架708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7014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六传动轮7015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7015外环面通过扭转皮带与第七传动轮7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7016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传动杆7017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7017外表面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板707和第二支撑板7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7017外表面等距与四个连接架7018进行固接;四个连接架7018分别与五组第一弹簧7019一侧进行固接;四个连接架7018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杆7020进行固接;五组第一弹簧7019另一侧分别与四个刷板7021进行固接;四个刷板7021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杆7020进行滑动连接。
19.清扫前后可以通过第一电机701带动第十六传动轮7022转动,使其带动第一钢绳702收放,在第一传动杆704所连接的第二传动轮703的限位下带动第三传动轮705收放,收放时通过第二传动杆706带动第一支撑板707和第二支撑板7010内的相应部件收放,在清扫时则控制第一支撑板707和第二支撑板7010内的相应部件下放,使其底框7011贴靠路面,由于路面的高低不定,通过第十六传动轮7022的控制收卷,可以配合调节底框7011贴靠路面的角度,接着底架708上的上料传送带709传动带动第四传动轮7013传动第五传动轮7014,第五传动轮7014通过转轴带动第六传动轮7015反向传动第七传动轮7016,第七传动轮7016转动带动第三传动杆7017上的四组连接架7018转动,四组连接架7018转动带动分别通过第一弹簧7019连接的刷板7021转动,并且在第一滑杆7020的配合下滑动,使其刷板7021可以适应多种起伏路面进行清扫,清扫时通过刷板7021转动将泥土和杂物以及树叶扫进底框7011上的横板7012,然后掉落在上料传送带709上,上料传送带709传送到筛台904内配合下
一步骤,该系统实现了对市郊路面的适应性清扫。
20.修补系统8包括有第二电机801、第四传动杆802、第一齿轮803、第一轴承架804、第一内滑套805、第一外滑套806、第二电动推杆807、第一锥齿轮808、第二锥齿轮809、第三锥齿轮8010、第五传动杆8011、第八传动轮8012、第九传动轮8013、第六传动杆8014、第十传动轮8015、第二钢绳8016、第十一传动轮8017、碾压辊8018、第十二传动轮8019、第三钢绳8020、第十三传动轮8021、第二齿轮8022、第七传动杆8023、第二轴承架8024、第二内滑套8025、第二外滑套8026、第三电动推杆8027、第四锥齿轮8028、第五锥齿轮8029、第六锥齿轮8030、第八传动杆8031、第十四传动轮8032、第十五传动轮8033、第三齿轮8034、齿杆8035、龙门架8036、滑架8037、滑轨架8038、电动转轴8039和混合箱8040;第二电机801输出轴与第四传动杆802进行固接;第二电机801与车体1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802外表面与第一齿轮803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802外表面与第一轴承架804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802外表面通过限位条与第一内滑套805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轴承架804与第一锥齿轮8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架804与车体1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808位于第四传动杆802内,且靠近第一内滑套805一侧;第一轴承架804与第二锥齿轮80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809位于第四传动杆802内,且靠近第一内滑套805另一侧;第一内滑套805与第一锥齿轮808和第二锥齿轮809之间均安装有互补的限位套;第一内滑套805外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外滑套8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外滑套806与第二电动推杆807一侧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807另一侧与第一轴承架804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808和第二锥齿轮809分别与第三锥齿轮8010相对一侧进行啮合;第三锥齿轮8010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8011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8011与第八传动轮8012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8011与车体1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801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8013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杆8014外表面依次与第九传动轮8013、第十传动轮8015和第十二传动轮8019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8014外表面两侧分别与龙门架8036和滑轨架803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8015与第二钢绳8016相互缠绕;第二钢绳8016与第十一传动轮8017相互接触;第二钢绳8016与碾压辊8018进行套接;第十二传动轮8019与第三钢绳8020相互缠绕;第三钢绳8020与第十三传动轮8021相互接触;第三钢绳8020与碾压辊8018进行套接;第一锥齿轮808与第二齿轮8022进行啮合;第二齿轮8022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8023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8023外表面与第二轴承架8024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杆8023外表面通过限位条与第二内滑套8025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轴承架8024与车体1进行固接;第二内滑套8025外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二外滑套802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外滑套8026与第三电动推杆8027一侧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8027另一侧与第二轴承架8024进行固接;第二轴承架8024与第四锥齿轮8028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8028位于第七传动杆8023内,且靠近第二内滑套8025一侧;第二轴承架8024与第五锥齿轮8029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8029位于第七传动杆8023内,且靠近第二内滑套8025另一侧;第二内滑套8025与第四锥齿轮8028和第五锥齿轮8029之间均安装有互补的限位套;第四锥齿轮8028和第五锥齿轮8029分别与第六锥齿轮8030相对一侧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8030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8031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8031与第十四传动轮8032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8031与车体1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803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五传动轮8033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8033内部轴心通过转轴与龙门架803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8033内部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齿轮8034进行固接;第三齿轮8034与齿杆8035进行啮合;
齿杆8035与龙门架8036进行滑动连接;龙门架8036与车体1进行固接;齿杆8035与滑架8037进行固接;滑架8037与滑轨架8038进行滑动连接;滑架8037通过圆杆同时与第十一传动轮8017和第十三传动轮8021进行转动连接;滑架8037与电动转轴8039进行转动连接;滑轨架8038与车体1进行固接;电动转轴8039与混合箱8040进行固接;当第一外滑套806带动第一内滑套805在第四传动杆802上滑动时,在第一内滑套805与第一锥齿轮808组合时,第一锥齿轮808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8010转动,第三锥齿轮8010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809空转,在第一内滑套805与第二锥齿轮809组合时,第二锥齿轮809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8010转动,第三锥齿轮8010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808空转,在第一内滑套805均不与第一锥齿轮808和第二锥齿轮809组合时,第一锥齿轮808和第二锥齿轮809均不转;当第二外滑套8026带动第二内滑套8025在第七传动杆8023上滑动时,在第二内滑套8025与第四锥齿轮8028组合时,第四锥齿轮8028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8030转动,第六锥齿轮8030带动第五锥齿轮8029空转,在第二内滑套8025与第五锥齿轮8029组合时,第五锥齿轮8029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8030转动,第六锥齿轮8030带动第四锥齿轮8028空转,在第二内滑套8025均不与第四锥齿轮8028和第五锥齿轮8029组合时,第四锥齿轮8028和第五锥齿轮8029均不转。
21.在修补时,则通过第二电机801带动第一轴承架804上的第四传动杆802转动,第四传动杆80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803啮合第二齿轮8022,第四传动杆802转动的同时还带动第一内滑套805转动,控制转向时通过第二电动推杆807伸缩带动第一外滑套806往复移动,使其带动第一内滑套805往复移动,当与第一锥齿轮808啮合时,则第一锥齿轮808啮合第三锥齿轮8010转动,第三锥齿轮8010啮合第二锥齿轮809空转,当与第二锥齿轮809啮合时,则第二锥齿轮809啮合第三锥齿轮8010转动,第三锥齿轮8010啮合第一锥齿轮808空转,以此实现正反向的控制;均不啮合时则均不转动;第二齿轮8022转动带动第二轴承架8024上的第七传动杆8023转动,第七传动杆8023转动带动第二内滑套8025转动,控制转向时通过第三电动推杆8027伸缩带动第二外滑套8026往复移动,使其带动第二内滑套8025往复移动,当与第四锥齿轮8028啮合时,则第四锥齿轮8028啮合第六锥齿轮8030转动,第六锥齿轮8030啮合第五锥齿轮8029空转,当与第五锥齿轮8029啮合时,则第五锥齿轮8029啮合第六锥齿轮8030转动,第六锥齿轮8030啮合第四锥齿轮8028空转,以此实现正反向的控制;第六锥齿轮8030转动时带动第八传动杆8031上的第十四传动轮8032转动,第十四传动轮8032转动传动第十五传动轮8033使其通过转轴带动第三齿轮8034转动,第三齿轮8034转动啮合齿杆8035在龙门架8036上移动,并且带动滑架8037在滑轨架8038的限位下稳定移动,此时电动转轴8039往复的转动使混合箱8040内的泥土与水混合,然后在滑架8037滑出时,通过第三锥齿轮8010转动带动第五传动杆8011带动第八传动轮8012转动,第八传动轮8012转动传动第九传动轮8013,第九传动轮8013带动第六传动杆8014使第十传动轮8015和第十二传动轮8019同时转动,第十传动轮8015和第十二传动轮8019同时转动分别带动第二钢绳8016和第三钢绳8020,在圆杆所连接的第十一传动轮8017和第十三传动轮8021的限位下,同时带动碾压辊8018下放,配合滑架8037移动时的下放,此时可以使滑架8037带动所连接的部件移动到修补位置,然后通过碾压辊8018下放的收缩配合,电动转轴8039转动使混合箱8040倾斜,带动其内的泥浆倒出,在碾压辊8018的移动下将泥浆在修补后碾平,同时可以在直角边位置开始移动碾压辊8018,配合直角边的修补,该机构实现了对道路两侧的位置进行坍塌修补和缺口修补。
22.分筛系统9包括有凸轮901、限位板902、平面传送带903、筛台904、连接板905、限位块906和收集车907;凸轮901与限位板902相互接触;限位板902与平面传送带903进行固接;平面传送带903与车体1进行固接;平面传送带903上方设置有筛台904;筛台904通过转轴与车体1进行转动连接;平面传送带903侧面设置有连接板905;连接板905通过弹性件与限位块906进行固接;限位块906与收集车907相互接触;连接板905与车体1进行固接;收集车907与车体1相互接触;限位块906通过转轴与车体1进行转动连接。
23.在第八传动杆8031转动时可以带动凸轮901转动,凸轮901转动不断的往复顶触限位板902,使其连接的筛台904被不断的上顶下放上顶下放,然后将泥土过筛到平面传送带903上,部分的泥土通过平面传送带903传送到混合箱8040内,在水的配合下不断的混合,其余的则通过收集车907收集,由于连接板905所连接的限位块906的限制下,可以将收集车907卡在车体1侧面配合移动,也可以掰动限位块906使其在车体1上转动,收集车907作为可以脱离单独移动;该系统实现了对清扫的泥土和杂物以及树叶的分筛收集。
24.横板7012呈倾斜四十五度安装,并且靠近上料传送带709一侧有延长于上料传送带709上方五厘米。
25.可实现在刷板7021的转动下,通过横板7012将垃圾,树叶和尘土引入上料传送带709上。
26.上料传送带709带面等距设置有多组截面呈u字形的隔板。
27.可实现对收集的垃圾,树叶和尘土进行包围式传送。
28.底架708呈倾斜三十五度安装。
29.可实现提升传动收集的垃圾,树叶和尘土,并且减少装置的结构空间占用,使装置结构更加灵活。
30.底框7011底部靠近底架708一侧设置为斜倒角状。
31.可实现在第一支撑板707和第二支撑板7010转动时,底架708不会与地面摩擦。
32.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