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溅水作用的城市铺路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2133发布日期:2020-11-20 09:51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溅水作用的城市铺路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溅水作用的城市铺路砖。



背景技术:

在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时,常在街道以及广场的表面铺设地砖,现有的城市铺路地砖规格多种多样,常用的地砖结构形状比较单一规则,铺设时直接通过混凝土固定铺设,现有的这种铺设结构,地砖和混凝土的粘结性比较差,时间久了会使脱离,由此给行人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同时下雨的时候使雨水容易聚积到地砖表面,造成打滑现象,不利于行人的安全出现。

在遇到下雨天气,雨水积存在基础地与地砖之间的凹陷处,一但行人踩过松动的地砖,地砖下方积存的雨水及污泥就会突然溅起打湿、污染行人的裤子,这种现象已成为各大城市街道、广场地砖的弊病;而如今仍没有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各大城市的街道地砖只能不断的维护、拆掉重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溅水作用的城市铺路砖,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积存的雨水将行人的衣服打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防溅水作用的城市铺路砖,包括砖面,所述砖面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导流孔,所述砖面的周面设置有两个上安装块和两个下安装块,两个所述上安装块位于所述砖面相邻的不同侧面,两个所述下安装块位于所述砖面相邻的不同侧面,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砖面的所述上安装块和所述下安装块上下设置且相互抵接,所述砖面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雨水通过的导流槽,所述导流孔与所述导流槽相连通,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砖面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砖面和所述支撑板的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的两个砖面的上安装块的下表面抵接于下安装块的上表面,从而将相邻的砖面相互固定,防止砖面的松动;通过导流孔将基础地上的雨水流入到导流槽中,然后通过导流槽将雨水输送至地下管道中,从而防止基础地积水现象;通过连接组件实现砖面和支撑板的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积存的雨水将行人的衣服打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安装块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接块,所述下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接槽,相邻两个所述砖面上下设置的所述上安装块上的所述卡接块插接于所述下安装块上的所述卡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快和卡接槽增加相邻两块砖面之间的固定能力,防止某块砖面的松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砖面下表面的内杆、套接于所述内杆上的外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杆之间且用于保持所述内杆伸出所述外管的压缩弹性件,所述外管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压缩弹性件位于所述外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杆与外管的配合实现砖面和支撑板的连接;并通过压缩弹簧和内杆实现对内杆的缓冲作用;当基础地震动时,通过减震机构对震动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弱传递到基础地的震动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的内周面设置有限位内凸环,所述内杆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外凸环,所述限位外凸环位于所述压缩弹性件和所述限位内凸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外凸环位于限位内凸环和压缩弹性件之间,实现压缩弹性件对内杆的缓冲作用;当压缩弹性件向外管外侧挤压内杆时,通过限位外凸环与限位内凸环之间的配合,防止内杆脱离外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为多组,多组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导流槽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组连接组件的设置,增加支撑板和砖面之间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砖面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所述导流孔位于所述防滑凹槽的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础地潮湿时,通过防滑凹槽增加行人与基础地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防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锥,所述固定锥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锥增加基础地对支撑板的固定能力,并通过螺旋叶增加固定锥的固定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锥设置为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固定锥的设置,使铺路砖与基础地的连接更牢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将相邻的两个砖面的上安装块的下表面抵接于下安装块的上表面,从而将相邻的砖面相互固定,防止砖面的松动;通过导流孔将基础地上的雨水流入到导流槽中,然后通过导流槽将雨水输送至地下管道中,从而防止基础地积水现象;通过连接组件实现砖面和支撑板的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积存的雨水将行人的衣服打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中,1、砖面;11、上安装块;111、卡接块;12、下安装块;121、卡接槽;13、防滑凹槽;131、导流孔;2、支撑板;21、导流槽;22、固定锥;221、螺旋叶;3、连接组件;31、内杆;311、限位外凸环;32、外管;321、限位内凸环;33、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防溅水作用的城市铺路砖,包括矩型设置的砖面1。砖面1的外周面一体成型有两个上安装块11和两个下安装块12,两个上安装块11相位于砖面1相邻的不同侧面,两个下安装块12相位于砖面1相邻的不同侧面,且上安装块11和下安装块12相对设置,位于相邻两个砖面1的上安装块11和下安装块12上下设置、且上安装块11的下表面抵接于下安装块12的上表面;上安装块11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卡接块111,下安装块12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接槽121,相邻两个砖面1上下设置的上安装块11的卡接块111卡接于下安装块12的卡接槽121内,从而使相邻两个铺路砖之间相互卡接,防止某一块铺路砖松动。

砖面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凹槽13,防滑凹槽13的槽底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导流孔131。砖面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导流槽21,导流孔131位于导流槽21的正上方、且导流孔131和导流槽21相连通。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砖面1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四组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3,四组连接组件3均分为两组,两组连接组件3分别位于导流槽21的两端。

连接组件3包括内杆31、外管32以及压缩弹性件。压缩弹性件为压缩弹簧33,压缩弹簧33位于外管32内。外管32的上端套设于内杆31的下端,外管32的下端固设于支撑板2的上表面,外管32的内周面一体成型有限位内凸环321。内杆31的上端固设于砖面1的下表面,内杆31的外周面一体成型有限位外凸环311,限位外凸环311位于限位内凸环321与压缩弹簧33之间。通过内杆31和压缩弹簧33能够实现内杆31的伸缩,进而实现铺路砖的减震作用。

砖面1的下表面固设有四个固定锥22,四个固定锥22间隔设置;固定锥22的外周面一体成型有螺旋叶221,通过螺旋叶221增加固定锥22与基础地之间的固定力。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相邻的两个砖面1的上安装块11的下表面抵接于下安装块12的上表面,从而将相邻的砖面1相互固定,防止砖面1的松动;通过导流孔131将基础地上的雨水流入到导流槽21中,然后通过导流槽21将雨水输送至地下管道中,从而防止基础地积水现象;通过内杆31和外管32实现砖面1和支撑板2的连接,并通过压缩弹簧33实现该铺路砖的减震作用;将固定锥22实现铺路砖插接于基础地内,从而增加该铺路砖与基础地之间的牢固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