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9652发布日期:2020-12-08 13:4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跨度桥梁在铁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传统有砟轨道设计方法在大跨桥梁缝处的弊端开始显现。大跨桥梁端部由于梁体伸缩位移较大,桥梁伸缩及列车制动作用下会带动轨道结构位移对道砟产生挤压,引发梁端轨道结构道砟堆积,轨枕脱空及轨排上拱等现象,影响行车安全。

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一般需在大跨桥梁梁端两侧设置挡砟墙,但设置挡砟墙后因为其厚度影响,造成轨枕之间距离过大和扣件间距超标。个别线路设计方法为在挡砟墙外侧再设置一根钢枕,但现场实际情况反馈该钢枕施工较为困难,通车后振动较大,轨道结构刚度突变明显,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大跨桥梁梁端两侧设置挡砟墙及钢枕的结构,钢枕施工较为困难,通车后振动较大,轨道结构刚度突变明显,效果欠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的轨枕,所述轨枕两端分别设置侧边阻挡构件并共同形成挡砟墙,所述轨枕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均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桥梁端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既可以起到挡砟作用,又可以起到轨枕的作用,所述轨枕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可同时直接施工设置于所述桥梁端部,施工便捷,有效封闭所述桥梁端部,阻挡桥上的道砟掉落,且能解决梁端设置挡砟墙后扣件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该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用时轨道结构刚度突变小,效果良好。

优选地,所述轨枕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轨枕为两个,两个所述轨枕之间设有中间阻挡构件,每个所述轨枕剩余的一端设置所述侧边阻挡构件,所述中间阻挡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桥梁端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轨枕和所述中间阻挡构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边阻挡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或者树脂构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间阻挡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或者树脂构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轨枕、所述中间阻挡构件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为一体成型构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预埋钢筋、销钉、铰链或者嵌缝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预埋钢筋或者销钉。

优选地,所述轨枕上设有承轨台,所述承轨台用于设置钢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既可以起到挡砟作用,又可以起到轨枕的作用,所述轨枕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可同时直接施工设置于所述桥梁端部,施工便捷,有效封闭所述桥梁端部,阻挡桥上的道砟掉落,且能解决梁端设置挡砟墙后扣件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该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用时轨道结构刚度突变小,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所述轨枕的立面示意图;

图3是所述轨枕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所述中间阻挡构件的立面示意图;

图5是所述侧边阻挡构件的立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标:1-桥梁端部,2-轨枕,21-承轨台,3-中间阻挡构件,4-侧边阻挡构件,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包括设于桥梁端部1的两个轨枕2、一个中间阻挡构件3和两个侧边阻挡构件4。

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轨枕2之间设置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每个所述轨枕2剩余的一端设置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所述轨枕2、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共同形成挡砟墙,封闭所述桥梁端部1。

如图1所示,所述轨枕2、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均通过第一连接件5连接于所述桥梁端部1;具体地,如图2、4和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5为预埋钢筋或者销钉,并分别设置在所述轨枕2、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内且从各自底部露出,露出的所述第一连接件5用于插入所述桥梁端部1;也可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5设于所述桥梁端部1(未图示),并插入所述轨枕2、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

如图1所示,所述轨枕2和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6连接,所述轨枕2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6连接;具体地,如图2、4和5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6为预埋钢筋(如图1所示)、销钉、铰链或者嵌缝材料层(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6设于所述轨枕2的端部并露出,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对应的端部设有与露出的所述第二连接件6适配的孔或者套筒;也可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6设于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的端部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的端部(未图示),并插入所述轨枕2的端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轨枕2、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可以分别预制成型再拼接,或者一体浇筑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轨枕2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均为树脂构件,既能封闭所述桥梁端部1,也利于桥梁减重。

如图1-3、6所示,所述轨枕2上设有承轨台21,所述承轨台21用于设置钢轨;所述轨枕2也可以直接预埋套管配套采用无挡肩扣件连接钢轨。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既可以起到挡砟作用,又可以起到轨枕的作用,所述轨枕2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可同时直接施工设置于所述桥梁端部1,施工便捷,有效封闭所述桥梁端部1,阻挡桥上的道砟掉落,且能解决梁端设置挡砟墙后扣件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该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用时轨道结构刚度突变小,效果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的轨枕(2),所述轨枕(2)两端分别设置侧边阻挡构件(4)并共同形成挡砟墙,所述轨枕(2)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均通过第一连接件(5)连接于桥梁端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2)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2)为两个,两个所述轨枕(2)之间设有中间阻挡构件(3),每个所述轨枕(2)剩余的一端设置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5)连接于所述桥梁端部(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2)和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或者树脂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或者树脂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2)、所述中间阻挡构件(3)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4)为一体成型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为预埋钢筋、销钉、铰链或者嵌缝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为预埋钢筋或者销钉。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2)上设有承轨台(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的轨枕,所述轨枕两端分别设置侧边阻挡构件并共同形成挡砟墙,所述轨枕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均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桥梁端部。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梁端挡砟及轨枕系统一体化装置,既可以起到挡砟作用,又可以起到轨枕的作用,所述轨枕和所述侧边阻挡构件可同时直接施工设置于所述桥梁端部,施工便捷,有效封闭所述桥梁端部,阻挡桥上的道砟掉落,且能解决梁端设置挡砟墙后扣件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该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用时轨道结构刚度突变小,效果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熊维;田春香;李粮余;刘喆丰;曹保;葛根荣;魏琦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