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水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9942发布日期:2021-08-10 14:3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移动的水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马,特别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水马。



背景技术:

水马(water-safetybarriers)是一种用于分割路面或形成阻挡的鲜色塑制壳体障碍物,通常是上小下大的结构,上方有孔以注水增重,故称水马。部分水马还有横向的通孔以便通过杆件连接以形成更长的阻挡链或阻挡墙。

其一般用于道路交通设施,在高速路、城市道路及天桥街道路口常见。水马在注入水等介质后,重量很重,如果是直接回收的话,将水放掉后就可减轻重量,但有时修路面在维修时,前面部分修好后再修后面部分,就需将水马直接移动,这时就是将注水的水马整体移动,重量重,移动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水马,在水马底部设置了滚轮,该滚轮可以凸出于水马底部表面,也可以收缩到水马内,移动时,将滚轮凸出于水马,用滚轮移动水马,移动省力,不移动时,将滚轮收回到底部凹槽内,不影响水马的使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移动的水马,包括有水马本体,水马顶部设有介质进口,底部设有介质出口,所述的水马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滚轮组件,水马底部内设有促使滚轮组件凸出于凹槽外或置于凹槽内的驱动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滚轮组件,可以利用滚轮组件在地面滚轮,实现水马的移动,移动简单省力,而驱动组件设置后,在不移动时,通过驱动组件将滚轮组件收回到底部凹槽中,移动时拉出来,这样方便水马稳固的置于地面,方便水马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凸轮、驱动杆及手柄,所述的水马内设有与凹槽导通的凸轮腔,凸轮设于凸轮腔内且凸轮能够与滚轮组件抵触,水马底部的外侧面设有手柄槽,手柄槽与凸轮腔通过驱动孔导通,所述的驱动杆一端置于凸轮腔内与凸轮连接,另一端穿过驱动孔与手柄连接,所述的驱动杆与水马之间设有对凸轮定位的定位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带动凸轮转动,凸轮为椭圆形,凸出的一部分抵触滚轮组件时,将滚轮组件推出凹槽外,而凸出的另一端面抵触滚轮组件时,滚轮组件自动收缩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有定位孔,所述的凸轮腔朝向驱动孔的另一端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的驱动杆朝向手柄的另一端上设有定位块,驱动杆上套设有弹簧,该弹簧一端与定位块抵触,另一端与凸轮抵触,所述的定位孔有两个,两个定位孔分别设有手柄槽的内壁上且两个定位孔呈90度设置,所述的手柄与驱动杆垂直连接,手柄上设有与驱动杆平行并插入定位孔内的定位凸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凹槽的设置是便于驱动杆的移动,转动凸轮时,将手柄拉动,这时定位凸块离开定位孔,驱动杆跟随朝外移动,转动手柄,驱动杆跟随转动,驱动杆转动时带动凸轮转动,而转动之后,推动驱动杆,将定位凸块插到另一个定位孔内即可,拉动驱动杆时,弹簧会压缩,推动驱动杆后,弹簧会抵触到凸轮上,对凸轮定位固定,两个定位孔之间形成形成的夹角是90度,刚后实现凸轮的90度旋转。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杆包括有与手柄连接的转杆、连接转杆且直径小于转动的凸轮杆及连接凸轮杆的弹簧套杆,所述的凸轮杆与转杆形成限位台,所述的凸轮通过凸轮孔套在凸轮杆上,凸轮孔呈矩形,凸轮杆的截面呈矩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轮孔是矩形,凸轮杆也是矩形,这样驱动杆在通过手柄拉动及推动过程中,凸轮杆能够在凸轮孔内移动,但由于是矩形,驱动杆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凸轮转动,而限位台的设置是对凸轮位置限位。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滚轮组件包括有滑动杆、设于滑动杆底部的安装板、设于安装板两侧的固定板、连接固定板的滚轮杆及设于滚轮杆上的滚轮,所述的凸轮腔与凹槽之间设有导通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杆与安装板连接的另一端穿过滑动槽置于凸轮腔内与凸轮抵触,所述的滑动杆与水马之间设有促使滚轮复位的弹性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杆用于在滑动槽内上下滑动,实现带动滚轮置于凹槽内或置于凹槽外,安装板与滑动杆垂直,安装板两侧分别设置两侧固定板,两个固定板通过滚轮杆连接,滚轮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滚轮,当滑动杆上下移动时,滚轮跟随移动,而弹性组件则是当凸轮凸出的部离开滑动杆时,弹性组件促使滚轮复位回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有第二弹簧,所述的滑动槽顶部设有与凸轮腔导通的限位腔,该限位腔的直径大于滑动槽的直径与滑动槽形成限位台阶,滑动杆与安装板连接另一端上设有限位板,第二弹簧套在滑动杆上一端与限位板抵触,另一端与限位台阶抵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杆朝下移动时,第二弹簧被压缩,凸轮凸出的部分离开滑动杆,滑动杆失去压缩力,第二弹簧回弹,带动滚轮回位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凹槽与固定板对应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凹槽,固定板处于限位凹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处于限位凹槽内,这样使滚轮组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不易晃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手柄槽与凸轮腔通过穿孔导通,穿孔处设有手柄安装板,该手柄安装板与水马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定位孔设于手柄安装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安装板与水马通过螺钉固定,这样手柄安装板可以拆卸,方便凸轮等部件的装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4的a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图5的i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移动的水马,包括有水马本体1,水马1顶部设有介质进口,底部设有介质出口,所述的水马1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凹槽2,凹槽2内设有滚轮组件3,水马1底部内设有促使滚轮组件3凸出于凹槽2外或置于凹槽2内的驱动组件4。由于设置了滚轮组件3,可以利用滚轮组件3在地面滚轮,实现水马的移动,移动简单省力,而驱动组件4设置后,在不移动时,通过驱动组件4将滚轮组件3收回到底部凹槽2中,移动时拉出来,这样方便水马稳固的置于地面,方便水马的使用。

所述的驱动组件4包括有凸轮41、驱动杆42及手柄43,所述的水马内设有与凹槽2导通的凸轮腔46,凸轮41设于凸轮腔46内且凸轮41能够与滚轮组件3抵触,水马底部的外侧面设有手柄槽44,手柄槽44与凸轮腔46通过驱动孔45导通,所述的驱动杆42一端置于凸轮腔46内与凸轮41连接,另一端穿过驱动孔45与手柄43连接,所述的驱动杆42与水马之间设有对凸轮41定位的定位组件5。手柄43带动凸轮41转动,凸轮41为椭圆形,凸出的一部分抵触滚轮组件3时,将滚轮组件3推出凹槽2外,而凸出的另一端面抵触滚轮组件3时,滚轮组件3自动收缩到凹槽2内。

所述的定位组件5包括有定位孔51,所述的凸轮腔46朝向驱动孔45的另一端上设有定位凹槽52,所述的驱动杆42朝向手柄43的另一端上设有定位块53,驱动杆42上套设有弹簧54,该弹簧54一端与定位块53抵触,另一端与凸轮41抵触,所述的定位孔51有两个,两个定位孔51分别设有手柄槽44的内壁上且两个定位孔51呈90度设置,所述的手柄43与驱动杆42垂直连接,手柄43上设有与驱动杆42平行并插入定位孔51内的定位凸块55。定位凹槽52的设置是便于驱动杆42的移动,转动凸轮41时,将手柄43拉动,这时定位凸块55离开定位孔51,驱动杆42跟随朝外移动,转动手柄43,驱动杆42跟随转动,驱动杆42转动时带动凸轮41转动,而转动之后,推动驱动杆42,将定位凸块55插到另一个定位孔51内即可,拉动驱动杆42时,弹簧54会压缩,推动驱动杆42后,弹簧54会抵触到凸轮41上,对凸轮41定位固定,两个定位孔51之间形成的夹角是90度,刚后实现凸轮41的90度旋转。

所述的驱动杆42包括有与手柄43连接的转杆421、连接转杆421且直径小于转杆421的凸轮杆422及连接凸轮杆422的弹簧套杆423,所述的凸轮杆422与转杆421形成限位台424,所述的凸轮41通过凸轮孔425套在凸轮杆422上,凸轮孔425呈矩形,凸轮杆422的截面呈矩形。凸轮孔425是矩形,凸轮杆422也是矩形,这样驱动杆42在通过手柄43拉动及推动过程中,凸轮杆422能够在凸轮孔425内移动,但由于是矩形,驱动杆42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凸轮41转动,而限位台424的设置是对凸轮41位置限位。

所述的滚轮组件3包括有滑动杆31、设于滑动杆31底部的安装板32、设于安装板32两侧的固定板33、连接固定板33的滚轮杆34及设于滚轮杆34上的滚轮35,所述的凸轮腔46与凹槽2之间设有导通的滑动槽36,所述滑动杆31与安装板32连接的另一端穿过滑动槽36置于凸轮腔46内与凸轮41抵触,所述的滑动杆31与水马之间设有促使滚轮35复位的弹性组件。滑动杆31用于在滑动槽36内上下滑动,实现带动滚轮35置于凹槽2内或置于凹槽2外,安装板32与滑动杆31垂直,安装板32两侧分别设置两侧固定板33,两个固定板33通过滚轮杆34连接,滚轮杆34的两端分别设置滚轮35,当滑动杆31上下移动时,滚轮35跟随移动,而弹性组件则是当凸轮41凸出的部离开滑动杆31时,弹性组件促使滚轮35复位回到凹槽2内。

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有第二弹簧6,所述的滑动槽31顶部设有与凸轮腔46导通的限位腔61,该限位腔61的直径大于滑动槽31的直径与滑动槽31形成限位台阶62,滑动杆31与安装板32连接另一端上设有限位板63,第二弹簧6套在滑动杆31上一端与限位板63抵触,另一端与限位台阶62抵触。滑动杆31朝下移动时,第二弹簧6被压缩,凸轮41凸出的部分离开滑动杆31,滑动杆31失去压缩力,第二弹簧6回弹,带动滚轮35回位到凹槽2内。

所述的凹槽2与固定板33对应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凹槽7,固定板33处于限位凹槽7内。固定板33处于限位凹槽7内,这样使滚轮组件3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不易晃动。

所述的手柄槽44与凸轮腔46通过穿孔82导通,穿孔82处设有手柄安装板8,该手柄安装板8与水马通过螺钉81固定,所述的定位孔51及驱动孔设于手柄安装板8上。手柄安装板8与水马通过螺钉81固定,这样手柄安装板8可以拆卸,方便凸轮41等部件的装配。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