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9110发布日期:2021-07-02 19:3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作业面多暴露在烈日下,炎热夏季,施工作业面气温很高,有时甚至超过40℃,使得工人们在建筑脚手架上施工时不得不错开高温时间段,即便如此,施工作业时因高温造成工人中暑晕倒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降低施工作业面温度,改善施工作业面高温环境成为以人为本、绿色施工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关键因素,另外,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粉尘,工人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使用时,不能有效的进行除尘以及没有对施工地面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的进行除尘以及没有对施工地面进行降温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曲轴,所述第一箱体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曲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箱体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箱体底部设有毛刷和第一喷头,所述活塞与第一喷头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箱体上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与活塞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集尘槽,所述第一箱体侧壁固定连接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与集尘槽之间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箱体与吸气泵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和第二管道之间连接有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与第二管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二斜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毛刷固定连接在气缸输出端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头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底部,所述第二喷头固定连接在第二箱体顶部,所述第二箱体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上,所述第二箱体内滑动连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水箱与第二箱体之间连接有第六管道,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六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均设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箱体底部设有自锁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使用时,人工推动第一箱体在施工地面上移动,启动吸气泵,吸气泵通过集尘槽,将施工地面上的灰尘经过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输送到第二箱体内,对施工地面进行除尘,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带动曲轴转动,曲轴带动活塞往复运动,将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管道输送到第二管道内,最后通过第一喷头喷出对施工地面进行除尘同时达到降温效果,防止因施工地面温度过高导致施工人员中暑昏迷,然后第二管道内的水通过第五管道输送到第二喷头内喷出,对第二箱体内的灰尘进行降尘,降尘后的水经过过滤网过滤后,启动水泵,水泵通过第六管道将第二箱体内过滤后的水输送到水箱内循环使用,与此同时,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通过第二斜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带动毛刷转动,启动气缸,气缸推动毛刷与地面相贴对施工地面进一步除尘。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电机与活塞的相互配合对达到降温效果,通过电机与吸气泵的相互配合达到除尘效果,实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第一箱体;101、把手;102、自锁轮;2、电机;201、第一转动轴;202、曲轴;203、第一斜齿轮;3、第二转动轴;301、第二斜齿轮;302、支撑板;4、气缸;401、毛刷;5、活塞;501、第一管道;502、第二管道;503、第一喷头;504、单向阀;6、水箱;7、集尘槽;701、第三管道;8、吸气泵;801、第四管道;9、第二箱体;901、过滤网;902、第二喷头;903、第五管道;10、水泵;1001、第六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9,第一箱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01,第一转动轴201上固定连接有曲轴202,第一箱体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塞5,活塞5与曲轴202之间转动连接,第一箱体1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第二转动轴3与第一转动轴201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第一箱体1底部设有毛刷401和第一喷头503,活塞5与第一喷头503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502,第一箱体1上固定连接有水箱6,水箱6与活塞5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501,第一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集尘槽7,第一箱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吸气泵8,吸气泵8与集尘槽7之间连接有第三管道701,第二箱体9与吸气泵8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801,第二箱体9内设有第二喷头902,第二喷头902和第二管道502之间连接有第五管道903,第五管道903与第二管道502相连通。

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斜齿轮203和第二斜齿轮301,第一斜齿轮203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201上,第二斜齿轮301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轴3上,第一斜齿轮203与第二斜齿轮301之间啮合连接。

第二转动轴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2,支撑板302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4,毛刷401固定连接在气缸4输出端上。

第一喷头503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1底部,第二喷头902固定连接在第二箱体9顶部,第二箱体9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1上,第二箱体9内滑动连接有过滤网901。

水箱6与第二箱体9之间连接有第六管道1001,第六管道1001上设有水泵10,水泵10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1上。

第六管道1001、第一管道501和第二管道502内均设有单向阀504。

第一箱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101,第一箱体1底部设有自锁轮102。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人工推动第一箱体1在施工地面上移动,启动吸气泵8,吸气泵8通过集尘槽7,将施工地面上的灰尘经过第三管道701和第四管道801输送到第二箱体9内,对施工地面进行除尘,启动电机2,电机2带动第一转动轴201转动,第一转动轴201带动曲轴202转动,曲轴202带动活塞5往复运动,将水箱6内的水通过第一管道501输送到第二管道502内,最后通过第一喷头503喷出对施工地面进行除尘同时达到降温效果,防止因施工地面温度过高导致施工人员中暑昏迷,然后第二管道502内的水通过第五管道903输送到第二喷头902内喷出,对第二箱体9内的灰尘进行降尘,降尘后的水经过过滤网901过滤后,启动水泵10,水泵10通过第六管道1001将第二箱体9内过滤后的水输送到水箱6内循环使用,与此同时,第一转动轴201带动第一斜齿轮203转动,第一斜齿轮203通过第二斜齿轮301带动第二转动轴3转动,第二转动轴3带动毛刷401转动,启动气缸4,气缸4推动毛刷401与地面相贴对施工地面进一步除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便,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