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平台的台面结构及疏散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2433发布日期:2021-07-27 13:5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疏散平台的台面结构及疏散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安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散平台的台面结构及疏散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的交通压力显而易见。开辟新的地下交通,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地铁解决了人们等车堵车的麻烦,但地铁受空间所限,特殊的运营环境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安全问题。

为了便于地铁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乘客,可在地铁的隧道中安装疏散平台。现有的疏散平台结构单元强度低,安装复杂,阻隔火焰能力差,不能够有效的保障逃生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疏散平台的台面结构及疏散平台,疏散平台结构强度高,安装简便。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疏散平台的台面结构,包括:平台条,包括平面部分和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设置于所述平面部分的下表面,三个以上所述支撑部分互相平行,形成多个向下的开口;连接杆,多个所述平台条并排设置,所述连接杆连接相邻的所述平台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平台条的支撑部分的底部延伸出凸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缘的宽度小于所述平台条宽度的1/4。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缘与所述支撑部分之间设置过渡圆角。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平面部分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侧的所述支撑部分的侧壁平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平面部分的两侧壁分别延伸出两侧的所述支撑部分的侧壁。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疏散平台,包括:如上所述的疏散平台的台面结构;横梁,设置于所述台面结构的下方,所述台面结构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横梁。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t型架和u型架,所述t型架卡紧所述平台条,所述u型架由下方包覆所述横梁,所述t型架连接所述u型架。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疏散平台还包括斜梁,所述斜梁倾斜设置,位于所述横梁的下方,所述斜梁连接所述横梁。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与斜梁通过横斜梁连接件相连。

本申请的疏散平台的台面结构中,平台条包括三个以上支撑部分,相对于现有的u型平台条,本申请的平台条结构强度高,提升了组装效率。台面结构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下方的横梁,不破坏横梁结构,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疏散平台的台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疏散平台的台面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平台条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平台条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疏散平台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t型架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连接组件连接台面结构和横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以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疏散平台的台面结构100。台面结构100包括平台条1和连接杆2。多个平台条1并排设置,通过连接杆2连接平台条1,形成台面结构100。

如图3所示,平台条1包括平面部分11和支撑部分12。平面部分11沿水平方向设置,支撑部分12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部分12设置于平面部分11的下表面,支撑部分12对平面部分11起到支撑作用。

三个以上的支撑部分12互相平行,支撑部分12沿平面部分11的长度方向(x方向)延伸,相邻的支撑部分12与平面部分11形成向下的开口13。本实施例中,支撑部分12的数量三个,形成两个向下的开口13,平台条1的横截面近似为e型。根据需要,可在平面部分11的下方设置更多的支撑部分12。

多个平台条1沿宽度方向(y方向)并排设置,连接杆2连接相邻的平台条1,形成台面结构100。连接杆2可选择已有的连接杆。相邻的平台条1之间的间隙大小可根据需求设置,相邻的平台条1之间也可不设置间隙。

在平面部分11的下方设置三个以上的支撑部分12可有效提高平台条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平台条1的横截面近似为e型,增加了台面结构100的承载能力,使得疏散平台不容易发生扭转、侧翻等现象,提高了疏散平台的安全系数。同时,由于平台条1的宽度增加,组装相同的宽度的台面结构100,本实施例的台面结构100组装更快。

根据本申请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平台条的支撑部分12的底部延伸出凸缘14。本实施例的三个支撑部分12中,中间的支撑部分12底部向两侧均延伸出凸缘14,两侧的支撑部分12向内侧延伸出凸缘14。可选地,两侧的支撑部分12也可向两侧延伸出凸缘14。设置凸缘14可提高平台条1与下方横梁的接触面积,提升台面结构100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凸缘14的宽度小于平台条1的宽度的1/4。

根据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凸缘14与支撑部分12之间设置过渡圆角。可选地,平面部分11和支撑部分12的连接部分也设置过渡圆角。通过过渡圆角的设置,减少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提高平台条1的结构强度。

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平面部分11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侧的支撑部分12的侧壁平齐。

如图4所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平面部分11的两侧壁分别延伸出两侧的支撑部分12的侧壁,以进一步增加平台条1的宽度,减少平台条1的使用,降低成本。

可选地,连接杆2选择可调节形式的连接杆,以实现相连平台条1的无缝连接或极小缝隙连接,提高台面结构100的机械强度及平台板面的平整度,逃生更安全。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疏散平台。疏散平台包括如上所述的疏散平台的台面结构100、横梁200和连接组件300。

横梁200设置于台面结构100的下方,平台条1的底面与横梁200的上表面接触,横梁200对台面结构100起到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在横梁200的一端设置横梁隧道连接件201,横梁200通过横梁隧道连接件201设置于隧道500的内壁上,横梁隧道连接件201可选择已有的连接结构,实现横梁200与隧道500的连接即可。横梁200由隧道500的内壁沿水平方向延伸。

台面结构100通过连接组件300连接横梁200。连接组件300实现台面结构100和横梁200的连接时不需要在横梁200上打孔,不破坏横梁200结构,确保横梁200的强度,有效避免了钻孔后的横梁200发生老化。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具体的,连接组件300包括t型架310和u型架320。t型架310包括卡板311和锁紧柱312。锁紧柱312设置于卡板311的下表面,锁紧柱312上设置外螺纹。u型架320整体为u型,u型架320上设置与锁紧柱312对应的通孔。

组装时,两个t型架310对应一个t型架310。t型架310的锁紧柱312由上方穿入相邻的平台条1之间的间隙,卡板311由上方卡紧两个相邻的平台条1。u型架320由向下包覆横梁200。锁紧柱312的底端穿过u型架320上对应的通孔,通过螺母将锁紧柱312锁紧,实现t型架310和u型架320的连接。两个t型架310分别连接u型架320,将台面结构100锁紧在横梁200上。

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300,通过t型架310卡紧台面结构100,u型架320包覆横梁200,然后t型架310与u型架320连接,无需在横梁200上打孔,保证横梁200的强度不降低,提高疏散平台的寿命。

根据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疏散平台还包括斜梁400。斜梁400位于横梁200的下方,斜梁400的一端连接横梁200的下表面,斜梁400的另一端倾斜延伸至隧道500的内壁,与隧道内壁连接。倾斜设置的斜梁400对横梁200起到支撑作用。可选地,斜梁400与横梁200的连接位置位于横梁200的中部。通过斜梁400支撑横梁200,进一步提高疏散平台的承载能力。

根据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横梁200与斜梁400通过横斜梁连接件401相连,斜梁400与隧道500通过斜梁隧道连接件402相连。横斜梁连接件401和斜梁隧道连接件402均可选用已有的连接结构,便于疏散平台的组装即可。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横梁隧道连接件201、连接组件300、横斜梁连接件401、斜梁隧道连接件402为不锈钢材质连接件。横梁200、平台条1、连接杆2及斜梁400采用酚醛基玻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拉挤工艺制作而成,生产工艺稳定,且具有高阻燃、低热值、耐腐蚀、电绝缘性好等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