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1748发布日期:2021-08-20 16:5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灌缝机属于路面机械,主要用于对路面病害的预防性养护,一般与开槽机、灌缝机、吹风机(热喷枪)配套使用,灌缝机是灌缝技术的核心设备。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纵缝加热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盛放沥青的盛放罐为圆柱体,而加热装置对盛放桶的下端端面进行加热,导致加热效率低,造成不必要的汽油浪费。

专利号cn201520174072.8的公布了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纵缝处加热装置,包括燃烧加热腔,燃烧加热腔一侧连接加热喷嘴,加热喷嘴通过排管连接燃气软管,燃烧加热腔一侧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前后焊接有两个立柱,立柱的水平方向上连接连接架,前排的连接架上安装有支撑轮,支撑轮下表面与燃烧加热腔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后排的连接架上连接有调节移动杆,调节移动杆连接有固定杆,两个连接架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该装置采用机械自动化作业,燃气燃烧简单安全,可以任意安装在不同的摊铺设备上,简单方便实用,同时,操作简单,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装置质量稳定,加热质量可靠,有效地解决了上下层在中央分隔带处的纵向粘结问题。

上述技术的沥青路面施工纵缝处加热装置有以下缺点:1、该装置不能对箱体内部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2、该装置不能对沥青进行均匀加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使用时,先通过注料口往箱体内部注入原料,接着打开电源让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工作,加热管对原料进行加热,当箱体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受到箱体内部温度并传给温控器,温控器,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温控器接受到温度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温控器控制加热管停止加热,当箱体内部温度过低时,温度传感器把信号传给温控器,温控器控制加热管对箱体进行加热,这样的好处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控制加热管对箱体进行加热,来保持箱体内部温度处于恒温状态,减少损失,对沥青进行搅拌时,打开电源让电机工作,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旋转片转动,旋转片转动来搅动沥青,使得沥青受热均匀,这样的好处是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片转动来使得沥青变得更加平均,使融化的沥青各部分的密度都能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放置有推车,所述推车一侧固定连接把手,所述推车一侧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箱体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侧壁贯穿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侧壁固定连接旋转片,所述箱体上方安装有温控器,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加热管,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底部贯穿连接出液管,所述箱体上方贯穿连接注料口。

可选的,所述出液管外侧壁贯穿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侧壁贯穿连接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一侧固定连接卡杆,所述卡杆一端卡扣连接出液管。

可选的,所述出液管与卡杆连接处设置有卡槽。

可选的,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轴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杆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机、温度传感器、加热管和温控器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

1、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和加热管,使用时,先通过注料口往箱体内部注入原料,接着打开电源让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工作,加热管对原料进行加热,当箱体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受到箱体内部温度并传给温控器,温控器,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温控器接受到温度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温控器控制加热管停止加热,当箱体内部温度过低时,温度传感器把信号传给温控器,温控器控制加热管对箱体进行加热,这样的好处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控制加热管对箱体进行加热,来保持箱体内部温度处于恒温状态,减少损失。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转动轴、转动杆和旋转片,对沥青进行搅拌时,打开电源让电机工作,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旋转片转动,旋转片转动来搅动沥青,使得沥青受热均匀,这样的好处是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片转动来使得沥青变得更加平均,使融化的沥青各部分的密度都能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的出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注料口;3、电机;4、转动轴;5、转动杆;6、旋转片;7、推车;8、把手;9、万向轮;10、出液管;11、旋转轴;12、密封板;13、卡杆;14、卡槽;15、空腔;16、温度传感器;17、加热管;18、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底部放置有推车7,所述推车7一侧固定连接把手8,所述推车7一侧安装有万向轮9,所述箱体1上方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一侧安装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外侧壁贯穿连接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外侧壁固定连接旋转片6,所述箱体1上方安装有温控器18,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15,所述空腔15内部安装有加热管17,所述空腔15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箱体1底部贯穿连接出液管10,所述箱体1上方贯穿连接注料口2。

示例的,使用时,先通过注料口2往箱体1内部注入原料,加热管17对原料进行加热,当箱体1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16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16感受到箱体1内部温度并传给温控器18,温控器18,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温控器18接受到温度传感器16传来的信号后,温控器18控制加热管17停止加热,当箱体1内部温度过低时,温度传感器16把信号传给温控器18,温控器18控制加热管17对箱体1进行加热,对沥青进行搅拌时,电机3带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带动转动杆5转动,转动杆5带动旋转片6转动,旋转片6转动来搅动沥青,使得沥青受热均匀。

参考图2所示,所述出液管10外侧壁贯穿连接旋转轴11,所述旋转轴11外侧壁贯穿连接密封板12,所述密封板12一侧固定连接卡杆13,所述卡杆13一端卡扣连接出液管10。

示例的,便于对缝隙进行修整。

参考图2所示,所述出液管10与卡杆13连接处设置有卡槽14。

示例的,便于对卡杆13进行固定。

参考图1所示,所述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轴4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转动轴4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杆5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

示例的,电机3带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带动转动杆5转动。

参考图1所示,所述电机3、温度传感器16、加热管17和温控器18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示例的,外界电源为电机3、温度传感器16、加热管17和温控器18提供电源。

使用时,使用时,先通过注料口2往箱体1内部注入原料,接着打开电源让加热管17、温度传感器16和温控器18工作,加热管17对原料进行加热,当箱体1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16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16感受到箱体1内部温度并传给温控器18,温控器18,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温控器18接受到温度传感器16传来的信号后,温控器18控制加热管17停止加热,当箱体1内部温度过低时,温度传感器16把信号传给温控器18,温控器18控制加热管17对箱体1进行加热,这样的好处是通过温度传感器16和温控器18控制加热管17对箱体1进行加热,来保持箱体1内部温度处于恒温状态,减少损失,对沥青进行搅拌时,打开电源让电机3工作,电机3带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带动转动杆5转动,转动杆5带动旋转片6转动,旋转片6转动来搅动沥青,使得沥青受热均匀,这样的好处是通过电机3带动旋转片6转动来使得沥青变得更加平均,使融化的沥青各部分的密度都能保持一致,电机3的型号y100l-2、温度传感器16的型号t10r-pt、加热管17的型号drg和温控器18的型号xywk--0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沥青路面纵向接缝加热系统,包括1、箱体;2、注料口;3、电机;4、转动轴;5、转动杆;6、旋转片;7、推车;8、把手;9、万向轮;10、出液管;11、旋转轴;12、密封板;13、卡杆;14、卡槽;15、空腔;16、温度传感器;17、加热管;18、温控器,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