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沥青路面修补及异味清理的道路维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5952发布日期:2021-04-16 16:0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修补及异味清理的道路维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沥青路面修补及异味清理的道路维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沥青路面的沥青类结构层本身,属于柔性路面范畴,但其基层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刚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沥青路面是将沥青混凝土加以摊铺、碾压成型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混凝土是用具有一定黏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物集料,经过充分拌合形成的混合物。沥青混凝土作为沥青路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行使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所以沥青混凝土在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抵抗自然因素作用的耐久性。也就是说,要能表现出足够的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低温状况下的抗裂性、良好的水稳定性、持久的抗老化性和利于安全的抗滑性等特点,以保证沥青路面良好的服务功能。道路一般有破损时需要将其周围铲平,才能修补,一般沥青道路修补时需要多样工具,工作低下,难以满足现有的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在沥青路面修补的同时也面临着多种问题。
3.比如沥青本身在制备完成后的粘性较高在将道路修补的过程中使用的器具上极容易沾上沥青清理不干净;沥青修补之后的路面异味严重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方能彻底消失等,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沥青路面修补及异味清理的道路维护装置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沥青路面修补及异味清理的道路维护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沥青路面修补及异味清理的道路维护装置,包括机身以及固设于所述机身底端的修整块,所述修整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前进腔,所述前进腔内设有通过可转动的用于将经过修整路面修平的滚动轮且通过顶端固设的喷口喷出橡胶隔离路面异味的修整装置,所述滚动轮外表面固设有缺口层,橡胶喷涂于所述缺口层上的缺口处即可通过所述滚动轮的挤压将橡胶平整涂于路面上,所述机身内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底端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铰接设置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右端设有圆槽,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顶端固设有位于所述圆槽内的第一圆销,所述滑杆底端固设有喷涂块,所述喷涂块底端固设有喷涂口,所述喷涂块内设有喷涂腔,所述喷涂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永动轮,所述永动轮外表面固设有挤压杆,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有通过所述摆动杆摆动带动所述滑杆上下移动使所述永动轮的转动带动所述挤压杆转动将沥青由所述喷涂口处喷出的喷涂装置,
所述机身左下端固定安装有便于调节方向的万向轮,所述机身底端可前后移动的设置有用于放置且煮开沥青的熬制箱,所述熬制箱顶端固设有加热器,所述熬制箱左侧端壁内设有与所述熬制箱连通的装有油液的油液腔,所述油液腔内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将油液挤压至所述熬制箱内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顶端固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向上延伸至转动腔内,所述转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通过可转动的偏心轮挤压所述移动杆使油液落于所述熬制箱内漂浮于沥青表面,有光滑的油液混合使沥青表面的粘性下降,配合橡胶层则不会出现极易粘连的现象的混合装置,所述熬制箱与所述喷涂腔之间通过导管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主轴向上延伸动力连接于电机,所述电机主轴向上延伸至第二传动腔内,外表面花键配合连接有花键套轴,所述花键轴外表面转动设置于移动块,末端固设有第一端面轮,所述第一端面轮顶端固设有六个对称的转动杆,所述第二传动腔底端以及所述移动块内均设有通电后相互排斥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机电联,所述第二传动腔底端与所述移动块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对称且可与所述第一端面轮上的所述转动杆所拨动进行转动的第二端面轮。
7.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移动杆经过移动槽内,与所述移动槽底壁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油液腔后侧端壁内设有阀门,所述永动轮内设有七个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可移动的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永动轮转动的滚珠,便于控制所述挤压杆转动将沥青推至所述喷液口处喷出。
8.进一步地,右侧的所述第二端面轮主轴向右延伸至第三传动腔内,末端固设有扇形锥齿轮,所述扇形锥齿轮后侧啮合有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后侧固设有第一带轮,前侧固设有传动轮,所述滚动轮主轴后侧外表面固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下侧端壁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挤压腔,所述挤压腔内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与所述传动轮前端通过第一摇杆铰接连接的挤压板,所述第三传动腔下侧端壁内设有可吸收橡胶液并将其中固体部分分离的吸水软板,所述吸水软板下端与所述喷口相通,所述第三传动腔右侧端壁内设有进水管。
9.进一步地,左侧的所述第二端面轮主轴即蜗杆向左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下侧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主轴向前延伸末端固设有转杆,所述喷涂装置包括可转动的槽轮,所述槽轮外表面固设有可与所述转杆末端固设的第二圆销配合传动的圆槽,所述槽轮主轴向前延伸末端固设有第二摇杆,所述第二摇杆与所述摆动杆之间铰接设置有第三摇杆。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沥青路面修补及异味清理的道路维护装置,通过在煮箱过程中为原本调试好的沥青内定量加入粘层油使沥青上端浮起一层油液减少其上表面的粘性,通过永动轮的自动转动将熬制好的沥青自动喷涂于道路缺口处之后,通过位于后方的滚轮加修整路段整平,在此过程中滚轮外表面的缺口处加入天然橡胶使滚轮在滚动过程中在路段上铺设橡胶层,将异味隔离。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沥青路面修补及异味清理的道路维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a

a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图1中b

b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图1中c

c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图1中d

d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图1中e

e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是图1中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图1

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21.结合附图1

7所述的一种用于沥青路面修补及异味清理的道路维护装置,包括机身10以及固设于所述机身10底端的修整块12,所述修整块12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前进腔13,所述前进腔13内设有通过可转动的用于将经过修整路面修平的滚动轮16且通过顶端固设的喷口19喷出橡胶隔离路面异味的修整装置203,所述滚动轮16外表面固设有缺口层18,橡胶喷涂于所述缺口层18上的缺口处即可通过所述滚动轮16的挤压将橡胶平整涂于路面上,所述机身10内设有第一传动腔15,所述第一传动腔15底端固设有固定杆37,所述固定杆37顶端铰接设置有摆动杆38,所述摆动杆38右端设有圆槽39,所述第一传动腔15内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滑杆42,所述滑杆42顶端固设有位于所述圆槽39内的第一圆销41,所述滑杆42底端固设有喷涂块43,所述喷涂块43底端固设有喷涂口78,所述喷涂块43内设有喷涂腔44,所述喷涂腔44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永动轮46,所述永动轮46外表面固设有挤压杆45,所述第一传动腔15内设有通过所述摆动杆38摆动带动所述滑杆42上下移动使所述永动轮46的转动带动所述挤压杆45转动将沥青由所述喷涂口78处喷出的喷涂装置201,所述机身10左下端固定安装有便于调节方向的万向轮11,所述机身10底端可前后移动的设置有用于放置且煮开沥青的熬制箱62,所述熬制箱62顶端固设有加热器60,所述熬制箱62左侧端壁内设有与所述熬制箱62连通的装有油液的油液腔70,所述油液腔70内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将油液挤压至所述熬制箱62内的挤压块71,所述挤压块71顶端固设有移动杆63,所述移动杆63向上延伸至转动腔64内,所述转动腔64内可转动的设置有通过可转动的偏心轮46挤压所述移动杆63使油液落于所述熬制箱62内漂浮于沥青表面,有光滑的油液混合使沥青表面的粘性下降,配合橡胶层则不会出现极易粘连的现象的混合装置202,所述熬制箱62与所述喷涂腔44之间通过导管49固定连接。
22.有益地,所述偏心轮65主轴向上延伸动力连接于电机66,所述电机66主轴向上延伸至第二传动腔51内,外表面花键配合连接有花键套轴54,所述花键轴外表面转动设置于移动块55,末端固设有第一端面轮52,所述第一端面轮52顶端固设有六个对称的转动杆53,所述第二传动腔51底端以及所述移动块55内均设有通电后相互排斥的电磁铁56,所述电磁铁56与所述电机66电联,所述第二传动腔51底端与所述移动块55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一弹簧58,所述第二传动腔51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对称且可与所述第一端面轮52上的所述转动
杆53所拨动进行转动的第二端面轮50。
23.有益地,所述导管49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单向阀62,所述移动杆63经过移动槽67内,与所述移动槽67底壁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二弹簧69,所述油液腔70后侧端壁内设有阀门72,所述永动轮46内设有七个对称的滑槽47,所述滑槽47内可移动的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永动轮46转动的滚珠48,便于控制所述挤压杆45转动将沥青推至所述喷液口78处喷出。
24.有益地,右侧的所述第二端面轮50主轴向右延伸至第三传动腔25内,末端固设有扇形锥齿轮28,所述扇形锥齿轮28后侧啮合有传动锥齿轮27,所述传动锥齿轮27后侧固设有第一带轮24,前侧固设有传动轮26,所述滚动轮16主轴后侧外表面固设有第二带轮14所述第一带轮24与所述第二带轮14之间通过传动带23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25下侧端壁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挤压腔21,所述挤压腔21内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与所述传动轮26前端通过第一摇杆22铰接连接的挤压板22,所述第三传动腔25下侧端壁内设有可吸收橡胶液并将其中固体部分分离的吸水软板20,所述吸水软板20下端与所述喷口19相通,所述第三传动腔25右侧端壁内设有进水管17。
25.有益地,左侧的所述第二端面轮50主轴即蜗杆29向左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25内,下侧啮合有蜗轮30,所述蜗轮30主轴向前延伸末端固设有转杆31,所述喷涂装置201包括可转动的槽轮33,所述槽轮33外表面固设有可与所述转杆31末端固设的第二圆销40配合传动的圆槽34,所述槽轮33主轴向前延伸末端固设有第二摇杆35,所述第二摇杆35与所述摆动杆38之间铰接设置有第三摇杆36。
26.本实施例所述固定连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螺栓固定、焊接等方法。
27.整个装置的机械动作的顺序 :当本发明的设备开始工作时,开启所述阀门72并启动所述加热器60装入油液,开始提前熬制沥青,调整好所述万向轮11位置方向后开启所述电机66带动所述偏心轮65转动将所述移动杆63向下挤压,从而带动所述挤压块71下压间歇性将油液均匀混合至所述熬制箱62内与沥青混合,随着所述电机66启动的功率加大所述电磁铁56通电相互排斥使所述花键套轴54上移,从而带动所述第一端面轮53与所述第二端面轮50啮合带动其转动,左侧的所述第二端面轮50转动带动所述蜗杆29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蜗轮30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杆3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槽轮3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摇杆35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摇杆36摆动,从而带动所述摆动杆38间歇性摆动,从而带动所述滑杆42下移接近路面,右侧的所述第二端面轮50转动带动所述扇形锥齿轮28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传动锥齿轮27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带轮2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带轮1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滚动轮16转动使所述机身10前进,到达指定地点后开启所述单向阀62使沥青混合液到达所述挤压腔44内,所述滚珠48的移动带动所述永动轮46一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挤压杆45转动将沥青混合液挤压至所述喷液口78处喷涂于破损路面,由于油液混合,沥青表面较为油滑不像初始状态下粘性那么强,所述传动锥齿轮27带动所述传动轮26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挤压板22下移,此时开启所述进水管17通入天然橡胶于所述吸水软板20表面,由于橡胶内部可能存在固体颗粒物,因此由所述吸水软板20吸收橡胶溶液后由所述挤压板22挤压下最终于所述喷口19处喷出,落于所述缺口层18上,缺口处充满橡胶液后随着所述滚动轮16的转动在路面上铺平覆盖住原有的沥青表面,由于有油液层和橡胶层的遮盖,沥青的粘性和异味不会在路面上体现。
2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