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用方便组装的道路护栏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655492发布日期:2021-06-29 21:5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交通用方便组装的道路护栏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用方便组装的道路护栏,具体是一种智能交通用方便组装的道路护栏及其组装方法,属于市政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2.道路护栏也称为交通护栏,交通护栏是指设置在路肩外侧、交通分隔带以及人行道路牙等位置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能够防止车辆冲出路外造成翻车事故,特别是设置在山区弯道、险道处的交通护栏,对机动车驾驶员来说,在远处可引起充分的注意,使其提高警惕,在通过时还能对驾驶员进行视线诱导,帮助其进行正确操作,是可防止对向车发生正面冲突,同时可防止同向车发生擦、挂,防止车辆冲撞行人,或者防止行人任意横穿马路等作用,但是普通的道路护栏安装时十分不方便,且无法适用于市外的道路上。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7815994a)公开了道路安全护栏,涉及市政设施领域,包括有底座、连杆和竖杆,所述底座等距的固定安装在道路规划的隔离线上,竖杆竖直的插入底座,水平的连杆将各个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各所述竖杆上套设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仅可绕竖杆的轴线自由转动,在所述旋转筒的外周面等距阵列排布有弹性腔,在所述弹性腔内填充有灭火粉,在所述旋转筒的外部同轴的套设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与旋转筒固定连接,在保护筒的周壁上设置有空心的锥管,所述锥管与各所述弹性腔一一正对匹配,锥管的尖端正对弹性腔,发明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该装置对于汽车失控撞击在护栏的时候,缺乏自动报警功能,在乡野夜间出现事故时,由于车内人员重伤昏迷时,无法自行报警且在夜间的乡野没有行人及时发现事故,使得救援不能够及时,导致车祸的受灾者获救的几率降低;2、针对本发明中的横杆在汽车失控撞击护栏的时候,汽车与刚性的护栏直相撞接触,撞击后的护栏横杆容易折断,折断后的尖端很容易对车内的人员带来二次伤害3、汽车失控时易产生极大的冲击力,护栏极易被冲飞,对行人和其他车辆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交通用方便组装的道路护栏及其组装方法。
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智能交通用方便组装的道路护栏,包括安装底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横杆、缓冲机构和自动报警机构。
6.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部均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内部均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两侧均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方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杆,所述连接卡杆活动套接在套筒内,所述横杆上设置有多个挠性弧形段且每个弧形段内内嵌有第一电磁块,所述横杆无磁部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包括橡胶层和泡沫层,所述橡胶
层包裹在横杆的表面,所述泡沫层包裹在橡胶层的表面。
7.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槽、防护筒、弹簧、第二安装槽和连接块,所述第一立柱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筒,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护筒内壁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槽开设在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面。
8.所述自动报警机构包括定位模块、存放盒、电池、无线通讯模块和触点开关,所述存放盒固定安装在防护筒上,所述存放盒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模块、电池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触点开关固定安装在防护筒远离第一立柱的一侧面上,所述触点开关同侧设置有可与连接块相对应的压电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压电传感器、控制器和第一电磁块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结构相同。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固定杆相对应的槽,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槽为间隙配合。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在水平方向的正投影为正方形,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关于第一立柱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安装槽开设深度为第一立柱宽度的三分之一。
12.优选的,所述防护筒的长度为第一安装槽深度的两倍,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一立柱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13.优选的,所述套筒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套筒关于第一安装板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横杆的数量为八根,八根所述横杆两端均通过连接卡杆卡接在相对应的套筒中。
14.优选的,所述橡胶层与泡沫层的厚度相同,所述防护套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反光条。
15.优选的,所述定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均固定安装在存放盒的底部。
16.优选的,所述定位模块、电池、无线通讯模块和触点开关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17.优选的,一种智能交通用方便组装的道路护栏的组装方法,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第一步,安装人员在道路的隔离带区域地面上,根据隔离距离将安装底座连接的第一立柱或者第二立柱固定在底面上。
19.第二步,安装人员将存放盒固定安装在防护筒上,在将触点开关固定在防护筒远离第二立柱的一侧面上且通过电线将触点开关与存放盒连接,将防护筒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安装槽内部,并将连接块分别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并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一立柱或者第二安装板与第二立柱之间固定安装加强筋,使得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在第一立柱或者第二立柱上固定住。
20.第三步,安装人员将横杆通过两端的连接卡杆卡接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对应的套筒中,使得横杆连接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形成一段护栏,并通过组装多个第一立柱或者第二立柱并套接横杆形成护栏。
21.第四步,当汽车失控撞击护栏的时候,汽车撞击横杆发生形变,横杆在防护套的包裹下,使得横杆在折断时候也无法出现锋利的尖端,从而插进汽车内部对人员带来二次伤害,同时在撞击护栏,通过横杆压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使得连接其后的弹簧在防护
筒内压缩对汽车冲击力进行吸附,同时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在撞击的时候往后移动,触发触点开关,使得触点开关连接电线,使得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电源后发出报警信号,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向后移动的同时压电传感器获得的压力大于阈值时,压电传感器通过压电效应产生电流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磁块产生磁力使得护栏可以吸附住汽车车身自身的钢板材质,同时压电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同其产生的电流和第一电磁块产生的磁力呈正相关,当汽车产生的冲击力增大时,第一电磁块对汽车车身的吸附力会随之增强。
22.第五步,当控制中心接收到信号后,通过定位模块辨别事故地点并及时派出救援,当救援拖车赶到现场拖离事故车辆使得弹簧伸长至自然状态时,压电传感器感受不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压力时,压电传感器压力小于阈值,压电传感器无法产生电流,控制器失效并解除第一磁块的磁性,从而使得汽车可以脱离第一磁块的控制,救援拖车可以拖走汽车。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发明设置的自动报警机构,当车辆撞击装置时,装置防护筒上的触点开关被触发,使得无线通讯模块发出信号至控制中心,能够解决在车内人员重伤昏迷和无人发现车祸的时候自行报警,使得受伤人员得到及时的救援和治疗;
25.2、本发明构思巧妙,通过缓冲机构和横杆上缓冲层,能够在车辆失控撞击护栏的时候,避免汽车与刚性的护栏直接接触撞击,同时避免刚性护栏在撞击后横杆在缓冲层的包裹下折断后出现的尖端无法轻易的外露,减少对车内人员的二次伤害。
26.3、通过设置有压电传感器、第一电磁块、控制器并借助汽车自身的导磁性使得汽车在失控撞向护栏时,护栏横杆上的第一电磁块可以产生磁力从而吸附在汽车上,并且通过压电传感器可以根据冲击力大小自动调整第一电磁块的磁力,冲击力越大,护栏上的第一电磁块对汽车的吸附力越强,这种动态调节磁力对护栏的保护更加全面,使得无需对护栏的固定部分进行加固即可避免护栏被撞飞导致对行人和其他车辆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在救援拖车进行救援时护栏可以自动解除磁力,无需手动控制,为救援工作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8.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横杆和防护套连接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安装底座,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固定杆,5、固定槽,6、第一安装槽,7、防护筒,8、弹簧,9、第二安装槽,10、连接块,11、第一安装板,12、套筒,13、横杆,14、橡胶层,15、泡沫层,16、防护套,17、反光条,18、定位模块,19、托盘,20、第二安装板,21、连接卡
杆,22、存放盒,23、电池,24、无线通讯模块,25、触点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7.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智能交通用方便组装的道路护栏,包括安装底座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横杆13、缓冲机构和自动报警机构。
38.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的底部均开设有固定槽5,两个所述固定槽5内部均插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1的顶部,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两侧均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20,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20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套筒12,所述横杆1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杆21,所述连接卡杆21活动套接在套筒12内,所述横杆13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护套16,所述防护套16包括橡胶层14和泡沫层15,所述橡胶层14包裹在横杆13的表面,所述泡沫层15包裹在橡胶层14的表面。
39.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槽6、防护筒7、弹簧8、第二安装槽9和连接块10,所述第一立柱2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所述第一安装槽6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筒7,所述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护筒7内壁的底部,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9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槽9开设在第一安装板11的一侧面。
40.所述自动报警机构包括定位模块18、存放盒22、电池23、无线通讯模块24和触点开关25,所述存放盒22固定安装在防护筒7上,所述存放盒22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模块18、电池23和无线通讯模块24,所述触点开关25固定安装在防护筒7远离第一立柱2的一侧面上。
41.所述第一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19,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的结构相同。
42.两个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部均开设有与固定杆4相对应的槽,所述固定杆4与固定槽5为间隙配合。
43.所述第一立柱2在水平方向的正投影为正方形,所述第一安装槽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安装槽6关于第一立柱2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安装槽6开设深度为第一立柱2宽度的三分之一。
44.所述防护筒7的长度为第一安装槽6深度的两倍,所述连接块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9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第一立柱2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45.所述套筒12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套筒12关于第一安装板11的中心线对称分
布,所述横杆13的数量为八根,八根所述横杆13两端均通过连接卡杆21卡接在相对应的套筒12中。
46.所述橡胶层14与泡沫层15的厚度相同,所述防护套16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反光条17。
47.所述定位模块18和无线通讯模块24均固定安装在存放盒22的底部。
48.所述定位模块18、电池23、无线通讯模块24和触点开关25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49.一种智能交通用方便组装的道路护栏的组装方法,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第一步,安装人员在道路的隔离带区域地面上,根据隔离距离将安装底座1连接的第一立柱2或者第二立柱3固定在底面上。
51.第二步,安装人员将存放盒22固定安装在防护筒7上,在将触点开关25固定在防护筒7远离第一立柱2的一侧面上且通过电线将触点开关25与存放盒22连接,将防护筒7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安装槽6内部,并将连接块10分别于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20固定连接,并在第一安装板11与第一立柱2或者第二安装板20与第二立柱3之间固定安装加强筋,使得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20分别在第一立柱2或者第二立柱3上固定住。
52.第三步,安装人员将横杆13通过两端的连接卡杆21卡接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20上对应的套筒12中,使得横杆13连接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形成一段护栏,并通过组装多个第一立柱2或者第二立柱3并套接横杆13形成护栏。
53.第四步,当汽车失控撞击护栏的时候,汽车撞击横杆13发生形变,横杆13在防护套16的包裹下,使得横杆13在折断时候也无法出现锋利的尖端,从而插进汽车内部对人员带来二次伤害,同时在撞击护栏,通过横杆13压动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20,使得连接其后的弹簧8在防护筒7内压缩对汽车冲击力进行吸附,同时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20在撞击的时候往后移动,触发触点开关25,使得触点开关25连接电线,使得无线通讯模块24连接电源后发出报警信号,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20向后移动的同时压电传感器获得的压力大于阈值时,压电传感器通过压电效应产生电流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磁块产生磁力使得护栏可以吸附住汽车车身自身的钢板材质,同时压电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同其产生的电流和第一电磁块产生的磁力呈正相关,当汽车产生的冲击力增大时,第一电磁块对汽车车身的吸附力会随之增强,使得汽车的撞击力越大护栏的吸附力越强,根据冲击力大小自动调整第一电磁块的磁力,使得对护栏的保护更加全面,无需对护栏的固定部分进行加固即可避免护栏被撞飞导致对行人和其他车辆造成二次伤害。
54.第五步,当控制中心接收到信号后,通过定位模块18辨别事故地点并及时派出救援,当救援拖车赶到现场拖离事故车辆使得弹簧8伸长至自然状态时,压电传感器感受不到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20的压力时,压电传感器压力小于阈值,压电传感器无法产生电流,控制器失效并解除第一磁块的磁性,从而使得汽车可以脱离第一磁块的控制,救援拖车可以拖走汽车,无需手动解除磁力,为救援工作节省了时间,并且能够在车内人员重伤昏迷和无人发现事故的时候,能够减少车祸发生到救援到来之间的时间,使得车祸人员得到及时的救援,增加存活的可能。
55.本申请文件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内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涉及到电路、电子元器件和控制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5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7.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