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污分流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8835发布日期:2021-08-06 18:2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基于雨污分流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市政环保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雨污分流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主要体现在水处理方面,比如对雨水和污水的处理,众所周知,在下雨时,雨水中通常溶解了污染性气体,比如工厂废气和汽车尾气等,若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会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为了减小对水质质量的影响和保护环境,在市政道路建设时,通常会在道路上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对溶有污染性气体的初期雨水进行集中收集。

公告号为cn2103159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雨污分流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内活动安装有雨水箅子,雨水箅子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连杆,支撑连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加强筋,连接加强筋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定位座,雨水检查井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雨水井,雨水井内上端固定安装有检修爬梯,雨水井的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防腐蚀外壳,防腐蚀外壳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检修盖板,防腐蚀外壳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阀门,控制阀门的下端活动安装有转接连管,转接连管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雨水转运管,雨水转运管的右侧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弹簧轴,弹簧轴端活动安装有阻水挡板,阻水挡板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污水检查井。在收集雨水时,雨水通过雨水篦子进入到雨水检查井内,此时控制阀门被打开,雨水在雨水检查井内通过控制阀门、转接连管和雨水转运管进入到污水检查井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装置虽然能够实现对初期雨水的收集,但是其只能够通过雨水篦子对初期雨水进行过滤,雨水篦子只能够过滤较大杂质,较小杂质仍会随着雨水进入到雨水检查井内,长时间使用后,雨水检查井内堆积的杂质越来越多,雨水在雨水检查井内无法实现顺利的流通,甚至容易从雨水检查井内溢出,造成路面雨水的积存,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雨水检查井内堆积的杂质越来越多,雨水在雨水检查井内无法实现顺利的流通,甚至容易从雨水检查井内溢出,造成路面雨水的积存,影响环境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雨污分流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收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雨污分流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收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雨污分流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检查井和污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与污水检查井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雨水检查井上设有雨水篦子,还包括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的过滤箱,过滤箱设置在雨水检查井内,所述过滤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第一箱体与雨水检查井连接,第二箱体贯穿第一箱体底部,第三箱体贯穿第二箱体底部,第一过滤板设置在第一箱体内,第二过滤板设置在第二箱体内,第三过滤板设置在第三箱体内,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第二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和第三过滤板上的过滤孔依次变小,第三箱体底部设有排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篦子先对雨水进行初级过滤,将雨水中的较大杂质过滤掉,经过雨水篦子的雨水依次经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由于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第二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和第三过滤板上的过滤孔依次变小,从而能够对雨水进行逐级过滤,从而减小了雨水中的杂质堆积在雨水检查井内的可能性,方便雨水检查井内雨水的顺利流通,使雨水不易因无法顺利流通而溢出雨水检查井,不易造成雨水在路面积存,有助于保护环境。

可选的,所述雨水篦子与雨水检查井可拆卸连接,所述雨水检查井内设有安装环,安装环内侧壁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锁紧杆,安装环靠近雨水检查井井口的侧壁上还设有连通安装槽的调节槽,锁紧杆上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贯穿调节槽并与调节槽滑动配合,第一箱体上设有安装孔,锁紧杆的一端延伸出安装槽并插入到安装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检查雨水检查井底部是否有杂质时,先将雨水篦子从雨水检查井上移开,把持住第一箱体,拨动调节杆,调节杆带动锁紧杆滑动,将锁紧杆从安装孔内滑出,解除对第一箱体的限位,拉动第一箱体,从而将第一箱体从雨水检查井内拆卸下来,从而方便对雨水检查井底部进行检查,若雨水检查井底部仍有杂质,也可以对其进行立刻清理,避免杂质累积,影响雨水检查井以后的使用,导致以后雨水在雨水检查井内无法顺利的流通,影响环境。

可选的,所述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滑动连接,第三箱体与第二箱体滑动连接,第一过滤板位于第一箱体的箱口处,第二过滤板位于第二箱体的箱口处,第三过滤板位于第三箱体的箱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箱的体积可以调节,若过滤箱被使用在雨水检查井内,将第一箱体安装后,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直至无法运动位置,此时过滤箱的体积最大,第二过滤板拦截的杂质可存在第一箱体内,第三过滤板拦截的杂质可存在第二箱体内,以便收集更多的杂质,在运输或者储存过滤箱时,对过滤箱进行压缩,使第二箱体位于第一箱体内,第三箱体位于第二箱体内,从而将过滤箱的体积变小,减小过滤箱所占用的空间,为使用者带来方便。

可选的,所述第三箱体底部转动连接有运送辊,运送辊位于排水口处,相邻运送辊之间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运送辊间隔设置在排水口处能够起到过滤作用,另一方面,当过滤箱在雨水检查井外部需要移动时,将过滤箱的体积调节变小后,推动第一箱体,运送辊发生滚动,运送辊的滚动可带动过滤箱移动,与通过人工搬运相比,节省人力且能够实现快速的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三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中任意一个损坏,则可将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拆分开,对损坏的单独更换,然后在重新组装在一起,节省资源。

可选的,所述污水检查井内设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框、防护辊、防护网、第一调节臂、第二调节臂和防护板,防护框设置在污水检查井内,防护辊转动连接在防护框上,第一调节臂的一端与防护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臂的一端铰接,第二调节臂远离第一调节臂的一端与防护板铰接,防护网的一端连接防护辊并缠绕在防护辊上,另一端连接防护板,防护板上设有插块,污水检测井侧壁上设有插槽,插块插设在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防护网做防护时,拉动防护板,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发生移动,防护网被放卷,防护板上的插块插设在插槽内,被放卷的防护网在污水检查井井口下方被铺开,若路过的行人不小心掉落到污水检查井内,防护网可以将行人拦截,从而起到防护作用;在需要对污水检查井进行检修或者检查时,转动防护辊,防护辊将防护网收卷,在收卷防护网过程中,防护网拉动防护板移动,防护板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带动第二调节臂移动,第二调节臂带动第一调节臂移动,插块从插槽内分离,从而实现防护网的收卷,以便避让出空间,方便检查人员进入到污水检查井内检查。

可选的,污水检查井内还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调节轴和手轮,第一锥齿轮设置在防护辊上,调节轴转动连接于污水检查井内,第二锥齿轮设置在调节轴上,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手轮设置在调节轴靠近污水检查井井口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防护网时,转动手轮,手轮通过调节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防护辊转动,从而实现防护网的快速收卷。

可选的,所述防护框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弹性带,弹性带位于防护网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有行人不慎落入到污水检查井内被防护网拦截,一方面,弹性带的设置能够多一层防护,提高安全性能,另一方面,若防护网在行人的重量作用下向下凹陷并抵触弹性带,弹性带能够对防护网支撑,减小了防护网破损的可能性,同时也保障了落入到防护网内的行人的安全性,当有人需要进入到污水检查井内时,将防护网收卷后,可将弹性带的一端拆卸下来,以便检查的人员可以顺利的进入到污水检查井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下雨时,雨水篦子先对雨水进行初级过滤,将雨水中的较大杂质过滤掉,经过雨水篦子的雨水依次经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由于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第二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和第三过滤板上的过滤孔依次变小,从而能够对雨水进行逐级过滤,从而减小了雨水中的杂质堆积在雨水检查井内的可能性,方便雨水检查井内雨水的顺利流通,使雨水不易因无法顺利流通而溢出雨水检查井,不易造成雨水在路面积存,有助于保护环境;

2.当需要检查雨水检查井底部是否有杂质时,先将雨水篦子从雨水检查井上移开,把持住第一箱体,拨动调节杆,调节杆带动锁紧杆滑动,将锁紧杆从安装孔内滑出,解除对第一箱体的限位,拉动第一箱体,从而将第一箱体从雨水检查井内拆卸下来,从而方便对雨水检查井底部进行检查,若雨水检查井底部仍有杂质,也可以对其进行立刻清理,避免杂质累积,影响雨水检查井以后的使用,导致以后雨水在雨水检查井内无法顺利的流通,影响环境;

3.在需要使用防护网做防护时,拉动防护板,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发生移动,防护网被放卷,防护板上的插块插设在插槽内,被放卷的防护网在污水检查井井口下方被铺开,若路过的行人不小心掉落到污水检查井内,防护网可以将行人拦截,从而起到防护作用;在需要对污水检查井进行检修或者检查时,转动防护辊,防护辊将防护网收卷,在收卷防护网过程中,防护网拉动防护板移动,防护板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带动第二调节臂移动,第二调节臂带动第一调节臂移动,插块从插槽内分离,从而实现防护网的收卷,以便避让出空间,方便检查人员进入到污水检查井内检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雨水检查井与污水检查井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过滤箱与雨水检查井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运送辊与排水口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用于体现第一箱体与雨水检查井之间连接关系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防护装置与污水检查井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防护板与防护框之间滑移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定位板与污水检查井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弹性带与连接块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雨水检查井;2、污水检查井;3、连接管;4、雨水篦子;5、第一阶梯槽;6、第一箱体;7、第二箱体;8、第三箱体;9、第一过滤板;10、第二过滤板;11、第三过滤板;12、安装环;13、安装槽;14、锁紧杆;15、弹簧;16、调节槽;17、调节杆;18、安装孔;19、限位环;20、固定环;21、过滤孔;22、排水口;23、运送辊;24、防护框;25、防护辊;26、防护网;27、第一调节臂;28、第二调节臂;29、防护板;30、第二阶梯槽;31、支撑架;32、第一锥齿轮;33、第二锥齿轮;34、调节轴;35、手轮;36、定位槽;37、定位板;38、插块;39、插槽;40、滑块;41、滑槽;42、弹性带;43、污水井盖;44、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雨污分流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收集装置。参照图1,基于雨污分流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检查井1和污水检查井2,雨水检查井1与污水检查井2之间通过连接管3连通,雨水检查井1为圆井,污水检查井2为方井。

参照图1和图2,雨水检查井1上可拆卸连接有雨水篦子4,雨水检查井1上设有第一阶梯槽5,雨水篦子4搭设在第一阶梯槽5上位置较高的槽位内。

参照图2和图3,雨水检查井1内还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的过滤箱,过滤箱包括第一箱体6、第二箱体7、第三箱体8、第一过滤板9、第二过滤板10和第三过滤板11。

参照图2和图4,第一箱体6与雨水检查井1可拆卸连接,雨水检查井1内固定连接有安装环12,安装环12设置在第一阶梯槽5上位置较低的槽位内,且安装环12与第一阶梯槽5之间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安装环12内侧壁上设有四个安装槽13,四个安装槽13以安装环12的中心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安装槽13内滑动连接有锁紧杆14,安装槽13内还连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连接安装槽13底部,另一端连接锁紧杆14,安装环12靠近雨水检查井1井口的侧壁上还设有连通安装槽13的调节槽16,调节槽16为腰型槽,锁紧杆14上通过胶水连接有调节杆17,调节杆17贯穿调节槽16并与调节槽16滑动配合,且调节杆17贯穿调节槽16的一端位于雨水篦子4下方,调节杆17与雨水篦子4之间留有空隙,避免雨水篦子4将调节杆17压坏,第一箱体6上设有安装孔18,弹簧15处于自然状态时,锁紧杆14远离弹簧15的一端延伸出安装槽13并插入到安装孔18内,从而实现第一箱体6与雨水检查井1之间的连接。

参照图2和图3,第二箱体7贯穿第一箱体6底部并与第一箱体6滑动连接,第三箱体8贯穿第二箱体7底部并与第二箱体7滑动连接,且第二箱体7与第一箱体6之间、第三箱体8与第二箱体7之间均可拆卸连接,第一箱体6底部和第二箱体7底部均设有通孔,第二箱体7通过通孔贯穿第一箱体6底部,第三箱体8通过通孔贯穿第二箱体7底部,第二箱体7箱口的边缘处、第二箱体7底部的边缘处、第三箱体8箱口的边缘处和第三箱体8底部的边缘处均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限位环19,限位环19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使用时第二箱体7与第一箱体6分离、第三箱体8与第二箱体7分离。

参照图2和图3,第一过滤板9可拆卸连接在第一箱体6内并位于第一箱体6的箱口处,第二过滤板10可拆卸连接在第二箱体7内并位于第二箱体7的箱口处,第三过滤板11可拆卸连接在第三箱体8内并位于第三箱体8的箱口处,第一过滤板9的边缘处、第二过滤板10的边缘处和第三过滤板11的边缘处均连接有固定环20,第一过滤板9上的固定环20与第一箱体6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第二过滤板10上的固定环20与第二箱体7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第三过滤板11上的固定环20与第三箱体8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第一过滤板9上的过滤孔21、第二过滤板10上的过滤孔21和第三过滤板11上的过滤孔21依次变小,从而实现对雨水进行逐级过滤的目的,雨水中的杂质被第一过滤板9、第二过滤板10和第三过滤板11拦截。

参照图2和图3,第三箱体8底部设有排水口22,第三箱体8底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运送辊23,运送辊23位于排水口22处,相邻运送辊23之间间隔设置。

在安装过滤箱时,拨动调节杆17,调节杆17带动锁紧杆14移动,弹簧15被压缩,锁紧杆14移动回安装槽13内,安装者通过第一过滤板9上的过滤孔21把持整个过滤箱,将过滤箱放置到雨水检查井1内,调整第一箱体6在雨水检查井1内的位置,当安装孔18对准安装槽13时,解除对调节杆17施加的力,锁紧杆14在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从安装槽13内移出并插入到安装孔18内,从而实现过滤箱的安装。

在拆卸过滤箱时,通过第一过滤板9上的过滤孔21把持整个过滤箱,拨动调节杆17,弹簧15被压缩,锁紧杆14从安装孔18内移出并完全移入到安装槽13内,解除对第一箱体6的限位,从而解除对过滤箱的限位,拉动过滤箱,将过滤箱从雨水检查井1内取出,从而实现拆卸过滤箱的目的。

在需要清理过滤箱拦截的杂质时,将过滤箱从雨水检查井1内取出后,将定位第一过滤板9上固定环20的螺钉拆卸下来,从而将第一过滤板9从第一箱体6上拆卸下来,再将第二箱体7箱口边缘处的限位环19和第二箱体7底部边缘处的限位环19拆卸下来,使第一箱体6与第二箱体7分离,将将定位第二过滤板10上固定环20的螺钉拆卸下来,再将第三箱体8箱口边缘处的限位环19和第三箱体8底部边缘处的限位环19拆卸下来,使第二箱体7与第三箱体8分离,将定位第三过滤板11上固定环20的螺钉拆卸下来,从实现过滤箱的拆分,以便对过滤箱上的杂质清理的更加彻底。

在存放过滤箱时,第一箱体6、第二箱体7和第三箱体8堆叠在一起,第二箱体7进入到第一箱体6内,第三箱体8进入到第二箱体7,从而减小过滤箱所占用的体积,方便存放。

在移动过滤箱时,第一箱体6、第二箱体7和第三箱体8堆叠在一起,过滤箱体积变小后,推动第一箱体6,运送辊23滚动,从而实现过滤箱的快速移动。

参照图5和图6,污水检查井2内设置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框24、防护辊25、防护网26、第一调节臂27、第二调节臂28和防护板29。

参照图5和图6,防护框24设置在污水检查井2内,污水检查井2的井口处设有第二阶梯槽30,防护框24设置在第二阶梯槽30上位置较低的槽位内,防护框24与第二阶梯槽30之间通过胶水固定连接,防护框24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架31,防护辊25转动连接在防护框24一端的支撑架31上,参照图6和图7,污水检查井2内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3、调节轴34和手轮35,防护辊25的一端贯穿支撑架31并连接第一锥齿轮32,调节轴34转动连接于污水检查井2内,污水检查井2侧壁上设有定位槽36和定位板37,定位板37的一端插设在定位槽36内,定位板37与定位槽36之间通过胶水固定,调节轴34转动连接于定位板37,第二锥齿轮33设置在调节轴34上,第一锥齿轮32与第二锥齿轮33啮合,手轮35设置在调节轴34靠近污水检查井2井口的一端。

参照图5和图8,第一调节臂27的一端与防护框24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臂28的一端铰接,第二调节臂28远离第一调节臂27的一端与防护板29铰接,防护板29的两端连接有连接块44,连接块44贯穿防护框24并与第二调节臂28铰接,防护网26的一端连接防护辊25并缠绕在防护辊25上,另一端连接防护板29,防护板29上设有插块38,污水检查井2侧壁上设有插槽39,插块38插设在插槽39内,参照图6,防护板29与防护框24滑动配合,防护板29上连接有滑块40,防护框24上设有滑槽41,滑块40处于滑槽41内并与滑槽41滑动配合,以便对防护板29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

参照图5和图8,防护框24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弹性带42,弹性带42位于防护板29两端的连接块44之间,弹性带42为橡胶带,弹性带42的两端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在防护框24上,弹性带42位于防护网26下方,相邻弹性带42之间留有间隙,污水检查井2上可拆卸连接有污水井盖43,污水井盖43搭设在第二阶梯槽30上位置较高的槽位处。

需要使用防护网26防护时,拉动防护板29,滑块40沿着滑槽41滑动,防护网26被放卷,防护板29带动第二调节臂28移动,第二调节臂28带动第一调节臂27移动,将插块38插入到插槽39内,被放卷的防护网26在污水检查井2井口下方被铺开,放卷的防护网26与弹性带42配合使用起到防护作用,若有行人不慎落入污水检查井2内,防护网26和弹性带42可对其进行拦截,起到防护作用。

在需要对污水检查井2进行检修或者检查时,转动手轮35,手轮35通过调节轴34带动第二锥齿轮33转动,第二锥齿轮33带动第一锥齿轮32转动,第一锥齿轮32带动防护辊25转动,防护板29发生移动,第一调节臂27与第二调节臂28发生移动,插块38与插槽39分离,从而将防护网26收卷,避让出供检修或者检查人员可通过的空间,再将弹性带42的一端拆卸下来,将防护框24内部露出,以便检修或者检查人员可以顺利的通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雨污分流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收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下雨时,雨水依次经过雨水篦子4、第一过滤板9、第二过滤板10和第三过滤板11,从而能够对雨水进行逐级过滤,雨水篦子4将雨水中较大的杂质过滤掉,第一过滤板9上的过滤孔21、第二过滤板10上的过滤孔21和第三过滤板11上的过滤孔21依次变小,从而对雨水进行逐级过滤,被拦截下来的杂质体积也越来越小,从而减小了雨水中的杂质堆积在雨水检查井1内的可能性,方便雨水检查井1内雨水的顺利流通,使雨水不易因无法顺利流通而溢出雨水检查井1,不易造成雨水在路面积存,有助于保护环境。经过过滤的雨水再通过连接管3进入到污水检查井2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