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既有线连续梁挂篮施工兜底防护防冲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2854发布日期:2021-10-16 02:2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跨既有线连续梁挂篮施工兜底防护防冲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跨既有线连续梁挂篮施工兜底防护防冲突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跨既有线连续梁施工的过程中,高空坠物及人员高空作业安全为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现如今行业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及桥梁下部作业人员的安全均采用在梁体下部兜底防护。
3.现有的,在进行中跨末端标准节块和合拢段施工时,一般是采用其中的一个兜底朝前移动至施工位置,另一个兜底这则会进行后退,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操作时则会出现两个兜底的前端部分会出现碰撞而容易发生施工事故;若提前将两个兜底的前端防护进行拆除而减少碰撞,则会使得无法及时对梁顶施工工作业面就行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在中跨末端标准节块施工过程中兜底的防护功能,并且提高两个兜底之间的调节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跨既有线连续梁挂篮施工兜底防护防冲突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跨既有线连续梁挂篮施工兜底防护防冲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跨既有线连续梁挂篮施工兜底防护防冲突装置,包括左侧兜底和右侧兜底,所述左侧兜底和右侧兜底在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且左侧兜底的高度小于右侧兜底的高度;所述左侧兜底的前端开设有供右侧兜底滑入的滑移口,所述左侧兜底对应的滑移口的位置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转动式安装于左侧兜底对应的滑移口底部的位置,另一侧朝竖直向上延伸;所述左侧兜底设有用于限定防护板转动位置的限位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中跨末端标准节块施工时,先通过转动防护板,直至防护板的最顶端低于右侧兜底的最底部,然后通过限位组件对防护板进行限位;最后直接移动右侧兜底,使得右侧兜底的前端从滑移口处滑入至左侧兜底内,该结构由于存在有左侧兜底和右侧兜底之间形成的重合部,从而提高在中跨末端标准节块施工过程中兜底的防护功能;而且在左侧兜底和右侧兜底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也减少了相对之间的碰撞,提高两个兜底之间的调节安全性。
7.优选的,所述左侧兜底的底部且对应滑移口的位置设有直角合页,所述直角合页的其中一个页片安装于左侧兜底的底部、另一个页片与防护板连接;所述直角合页的转轴套设有扭簧,当所述扭簧为自由状态时,所述直角合页的页片呈直角。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角合页的转动角度为0
°‑
90
°
,从而可使得防护板转动至呈竖直设置,达到对滑移口的遮挡;当松开对防护板的束缚后,呈倾斜的防护板可通过扭簧的作用自动转会至初始状态,该结构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9.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钢筋和第一挂钩,所述钢筋铰接于防护板,所述第一
挂钩安装于钢筋,所述第一挂钩扣设于左侧兜底。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护板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转动钢筋,使得第一挂钩扣设在左侧兜底,该定位结构简单,成本低。
11.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最顶端与所述右侧兜底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在间隙即可减少左侧兜底和右侧兜底之间发生接触,提高了两个兜底之间的调节安全性。
13.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左侧兜底的前端相对两侧位置的滑移板和安装于防护板的滑杆,所述滑移板设有沿防护板转动路径延伸弧形滑槽;所述滑杆的一端安装于防护板、另一端穿设于弧形滑槽;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滑杆位于所述弧形滑槽最底端的限位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滑移板时,即可使滑杆在弧形滑槽内滑动,当转动至合适的角度之后,再通过限位件限制滑杆在弧形滑槽内的位置,该结构提高了滑移板的滑移稳定性,减少了对直角合页的承载力。
15.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卡接块、限位块和拉杆,所述滑移板位于弧形滑槽的滑壁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限位块滑移式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卡接块的一端安装于限位块、另一端延伸入弧形滑槽内且抵接于滑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安装于限位块、另一端延伸出滑移板外。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杆滑移至弧形滑槽的最底端后,卡接块卡入弧形滑槽内,使得卡接块抵接滑杆,从而即可限制滑杆发生转动,进而限制了防护板的转动;拉动拉杆,使得限位块在安装槽内滑动,直至使卡接块离开弧形滑槽,从而防护板即可通过扭簧的作用使其转动至初始状态;该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17.优选的,所述卡接块远离弧形滑槽的一侧设有导向面,所述拉杆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限位块和滑移板;所述右侧兜底内的底部朝长度方向滑移式安装有滑移块;还包括:预先安装于靠近右侧兜底位置的标准节块的定滑轮和绕设于定滑轮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拆卸式安装于滑移块、另一端安装于防护板;所述右侧兜底内设有用于限制滑移块滑动的锁定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右侧兜底朝左侧兜底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可通过拉绳的作用拉动防护板,使得防护板发生转动;当滑杆滑动至卡接块位置时,可通过导向面的作用使得卡接块滑入安装槽内,当继续转动直至离开卡接块,卡接块即可通过弹性件的作用使其滑出弧形滑槽,完成对滑杆的限位;此时是通过锁定件松开对滑移块的束缚,使得右侧兜底的前端可继续滑入左侧兜底内,该结构提高了自动化。
19.优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夹持气缸和拉环,所述夹持气缸设于右侧兜底内前端的底部;所述拉环设于拉绳靠近滑移块的一端,所述拉环扣设于夹持气缸的夹爪;所述右侧兜底的前端底部设有接收器和控制器,所述防护板的顶部设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接收器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夹持气缸电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右侧兜底的前端移动至防护板的最顶端位置时,接收器接收到由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从而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夹持气缸启动,从而使得拉环离开夹持气缸的夹爪,即可完成对滑移块的解锁,该结构提高了整体的自动化。
21.优选的,所述右侧兜底的前端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右侧兜底的一端设有
第二挂钩,所述拉杆延伸出滑移板的一端设有挂环,所述第二挂钩扣设于挂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完成后,将牵引绳的第二挂钩挂在挂环,右侧兜底朝远离左侧兜底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可达到拉动拉杆,使得卡接块缩入安装槽内,然后立即停止右侧兜底,从而防护板即可通过扭簧的作用转动至初始的状态,该过程减少人力,也提高了安全性。
23.优选的,所述左侧兜底内的底部和右侧兜底内的底部均铺设有高粘性防水涂料层。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施工地点位于高速路的正上方,从而设置高粘性防水涂料层可减少施工用水等直接从兜底的底部流出影响行驶安全。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进行中跨末端标准节块施工时,先通过转动防护板,直至防护板的最顶端低于右侧兜底的最底部,然后通过限位组件对防护板进行限位;最后直接移动右侧兜底,使得右侧兜底的前端从滑移口处滑入至左侧兜底内,该结构由于存在有左侧兜底和右侧兜底之间形成的重合部,从而提高在中跨末端标准节块施工过程中兜底的防护功能;而且在左侧兜底和右侧兜底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也减少了相对之间的碰撞,提高两个兜底之间的调节安全性;2.当右侧兜底朝左侧兜底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可通过拉绳的作用拉动防护板,使得防护板发生转动;当滑杆滑动至卡接块位置时,可通过导向面的作用使得卡接块滑入安装槽内,当继续转动直至离开卡接块,卡接块即可通过弹性件的作用使其滑出弧形滑槽,完成对滑杆的限位;此时是通过锁定件松开对滑移块的束缚,使得右侧兜底的前端可继续滑入左侧兜底内,该结构提高了自动化。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左侧兜底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滑移板内部结构剖视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右侧兜底移入左侧兜底的结构剖视图。
31.图6是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
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右侧兜底未移入左侧兜底的结构剖视图。
33.图8是图7中c的局部放大图。
3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右侧兜底移入左侧兜底的示意图。
35.图10是图9中d的局部放大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左侧兜底;11、滑移口;12、防护板;121、钢筋;122、第一挂钩;123、滑杆;124、红外线发射器;13、直角合页;14、滑移板;141、弧形滑槽;142、安装槽;143、卡接块;1431、导向面;144、限位块;145、拉杆;1451、挂环;146、弹性件;2、右侧兜底;21、燕尾槽;22、滑移块;23、夹持气缸;24、接收器;25、控制器;26、牵引绳;261、第二挂钩;3、定滑轮;4、拉绳;41、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

10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跨既有线连续梁挂篮施工兜底防护防冲突装置。
39.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兜底防护防冲突装置包括左侧兜底1和右侧兜底2,左侧兜底1和右侧兜底2分别设置在两端连续梁正下方,左侧兜底1和右侧兜底2在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左侧兜底1和右侧兜底2之间错开的高度小于左侧兜底1的高度,并且左侧兜底1的高度小于右侧兜底2的高度;左侧兜底1的宽度大于右侧兜底2的宽度;左侧兜底1的前端开设有滑移口11,滑移口11的宽度大于右侧兜底2的宽度,滑移口11用于供右侧兜底2部分滑入至左侧兜底1内。
40.左侧兜底1内的底部和右侧兜底2内的底部均铺设有高粘性防水涂料层,高粘性防水涂料层可减少施工用水等直接从左侧兜底1和右侧兜底2流出,提高位于施工点正下方的道路行驶安全性。
41.参照图1和图2,左侧兜底1位于滑移口11的位置设置有防护板12,防护板12的一侧转动式安装在左侧兜底1的前端且位于底部的一侧,左侧兜底1位于滑移口11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多个直角合页13,直角合页13的转动角度为0
°‑
90
°
,多个直角合页13朝滑移口11的宽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直角合页13的其中一个页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左侧兜底1、另一个页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防护板12;并且直角合页13的转轴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片页片,从而转动防护板12后再松开对防护板12的束缚,即可通过扭簧的作用使得防护板12恢复至朝竖直设置。
42.参照图1和图2,左侧兜底1设置有用于限定防护板12转动位置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钢筋121和第一挂钩122,防护板12的相对两端均设置钢筋121,钢筋121的一端铰接在防护板12、另一端与第一挂钩122固定连接,第一挂钩122扣设在左侧兜底1;当转动防护板12,再转动钢筋121,将第一挂钩122扣设在左侧兜底1时,防护板12的最顶端与右侧兜底2的底部之间隙。
43.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进行中跨末端标准节块施工时,先通过转动防护板12,直至防护板12的最顶端低于右侧兜底2的最底部,然后转动钢筋121,再使第一挂钩122扣设在左侧兜底1;最后直接水平移动右侧兜底2,使得右侧兜底2的前端从滑移口11处滑入至左侧兜底1内,该结构由于存在有左侧兜底1和右侧兜底2之间形成的重合部,从而提高在中跨末端标准节块施工过程中兜底的防护功能。
44.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3,限位组件包括一对滑移板14和一对滑杆123,两个滑移板14分别固定安装在左侧兜底1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并且两个滑移板14均设置在左侧兜底1靠近滑移口11的位置,每块滑移板14上均开设有弧形滑槽141,弧形滑槽141沿滑移板14的转动路径方向延伸;两根滑杆123分别设置在滑移板14的相对两端,滑杆12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防护板12、另一端水平穿设于弧形滑槽141,从而当防护板12转动的同时,滑杆123在弧形滑槽141内滑动。
45.参照图3和图4,滑移板14位于弧形滑槽141的槽壁且靠近弧形滑槽141的最底端位置开设有安装槽142,安装槽142朝左侧兜底1的移动方向延伸;限位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滑
杆123位于弧形滑槽141最底端位置的限位件,限位件安装在安装槽142内,限位件包括卡接块143、限位块144和拉杆145,限位块144滑移式安装在安装槽142内,卡接块14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限位块144靠近弧形滑槽141一侧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穿设出安装槽142且延伸入弧形滑槽141,卡接块143延伸入弧形滑槽141的部分且靠近弧形滑槽141最底端的一侧抵接于滑杆123;拉杆14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限位块144远离卡接块143的一侧中间位置、另一端延伸出滑移板14外;从而即可达到锁定滑杆123的位置,当拉动拉杆145使得卡接块143缩入安装槽142内时,通过直角合页13的扭簧作用使滑杆123沿弧形滑槽141滑动至最顶端。
46.更加具体的,拉杆145位于安装槽142内的部分套设有弹性件146,弹性件146为弹簧,弹性件14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限位块144、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滑移板14位于安装槽142远离弧形滑槽141的一端位置,从而当将拉动拉杆145使卡接块143缩入安装槽142内后,松开拉杆145即可使得卡接块143重新升入到安装槽142内。
47.另外,卡接块143伸入弧形滑槽141的部分且远离弧形滑槽141最底端一侧设有导向面1431,导向面1431自卡接块143远离限位块144的一端朝安装槽142的方向向上倾斜,从而可通过直接转动防护板12即可达到对滑杆123的限位。
48.参照图5和图6,兜底防护防冲突装置还包括多个定滑轮3和多根拉绳4,当在施工对应右侧兜底2的标准节块,并且该标准节块为中跨末端标准节块的前一块时,多个定滑轮3预先朝右侧兜底2的宽度方向等间隔固定安装在该标准节块的前一块底部位置,每个定滑轮3均绕设一根拉绳4;右侧兜底2内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多根燕尾槽21,多根燕尾槽21朝右侧兜底2的宽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燕尾槽21与定滑轮3一一对应设置,燕尾槽21沿右侧兜底2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个燕尾槽21均设置有滑移块22,滑移块22固定安装有适配于燕尾槽21的燕尾块;拉绳4的一端拆卸式安装在滑移块22、另一端拆卸式安装在防护板12朝外的一侧,从而当右侧兜底2朝左侧兜底1的方向移动时,可拉动防护板12转动。
49.参照图7和图8,右侧兜底2内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限位块144滑动的锁定件,锁定件包括夹持气缸23和拉环41,右侧兜底2位于每个燕尾槽21靠近右侧兜底2前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一个夹持气缸23,夹持气缸23的夹爪呈拉钩状,每根拉绳4远离防护板1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一个拉环41,拉环41的扣设于夹持气缸23的夹爪;当启动夹持气缸23,使得夹持气缸23的两个夹爪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即可使得拉环41进行解锁,从而可使得滑移块22滑动。
50.参照图6和图7,防护板12的最顶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124,右侧兜底2的前端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接收器24和控制器25;当右侧兜底2的前端移动至防护板12的最顶端位置时,红外线发射器124与接收器24相对设置;接收器24与控制器25电连接,控制器25与夹持气缸23电连接,从而当右侧兜底2的前端移动至防护板12正上方位置时,滑杆123位于弧形滑槽141的最底端,控制器25控制夹持气缸23启动,使得拉环41离开夹持气缸23的夹爪,从而当右侧兜底2继续往左侧兜底1内移动时,滑移块22可在燕尾槽21内滑动,而不会继续拉动防护板12。
51.参照图9和图10,右侧兜底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牵引绳26,牵引绳26远离右侧兜底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挂钩261,拉杆145延伸出滑移板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挂环1451,第二挂钩261扣设于挂环1451,当右侧兜底2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施工人员将第二挂钩261扣设在挂环1451处,从而当右侧兜底2移动出左侧兜底1时,可顺带拉动拉杆145。
52.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右侧兜底2朝左侧兜底1移动时,拉绳4拉动防护板12转动,当右侧兜底2的前端移动至左侧兜底1的前端时,滑杆123滑动至弧形滑槽141的最底端,并且卡接块143对滑杆123限位;此时接收器24接收信号,使得控制器25控制夹持气缸23启动,拉环41离开夹持气缸23的夹爪,右侧兜底2继续移动时,滑移块22在燕尾槽21内滑动,减少对防护板12施加的拉力,且能保证右侧兜底2继续移动。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