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施工用外挂式护栏坡面修饰轻型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2840发布日期:2021-11-06 02:5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施工用外挂式护栏坡面修饰轻型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外挂式护栏坡面修饰轻型作业车。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常规的高架桥护栏修饰一般通过吊车带吊装工具,例如吊篮或现场采用型钢焊接的工具架,施工人员进入吊篮或工具架载有吊车进行吊装辅助施工修饰;高架桥护栏侧面一般设有坡面,坡面存在一定的角度,在上下的修饰过程中需要随时调整在坡面上的位置;此种方法存在诸多弊端;
3.1)没有具体固定装置,安全性较差,在施工过程中如遇横风会出现摇摆晃动的情况;
4.2)随着施工的进行,施工位置是随时需要改变的,但是使用吊车会移动较为麻烦,费时费力;
5.3)现场焊接的工具架多为固定结构,不能适用于多种尺寸型号的护栏;包括不同宽度、不同侧面坡度的护栏;例如护栏厚度高度及侧面坡度大小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市政施工用外挂式护栏坡面修饰轻型作业车,能够根据护栏尺寸形状大小进行适度调整,同时作业车在护栏上固定牢固,控制简单方便。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市政施工用外挂式护栏坡面修饰轻型作业车,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工作架、自适应支撑轮、第三连接板、定向轮、调节座、提升机构、配重块;第一支撑梁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梁一端;第三支撑梁一端活动连接调节座;调节座设置在第二支撑梁上;工作架和提升机构设置在第三支撑梁上;自适应支撑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梁、第三支撑梁上;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梁;定向轮设置在第二支撑梁上;配重块设置在第一支撑梁上。
9.所述第一支撑梁底部设有移动轮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端设有链轮;移动轮中心设有转动轴并且转动轴一端设有链轮同时通过链条连接第一电机轴端链轮;第一支撑梁顶部设有肋板并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梁,使连接固定更牢固;第一支撑梁一侧设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两端固定连接相邻第一支撑梁使其固定牢固。
10.所述第二支撑梁一端设有通槽,第二支撑梁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槽和固定槽;所述定向轮通过固定座设置在第一导向槽内。
11.所述自适应支撑轮包括固定座、支撑轴、导向轴、弹簧;第一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上同时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自适应支撑轮;所述固定座一侧设有滚轮;支撑轴和导向轴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座另一侧;支撑轴和导向轴穿过第一支撑梁或第三支撑梁并相互活动连
接;弹簧套接导向轴,弹簧一端顶触固定座,另一端顶触第一支撑梁或第三支撑梁;导向轴另一端设有螺纹并配合设有螺母。
12.所述第三支撑梁一侧设有第二导向槽,另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板;第三支撑梁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调节座;第三支撑梁两端设有第四连接板。
13.所述工作架包括固定板、第一支撑臂、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连接柱、第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支撑导轨、支撑板、第一固定块、t型导轨;第一固定块设置在固定板中间段;t型导轨设置在固定板侧面;支撑导轨固定在固定板顶部,支撑板设置在支撑导轨内,并且可以在支撑导轨内滑动;第一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一端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固定板两端;第四支撑臂一端设为中空,第三支撑臂一端插接第四支撑臂中空一端;第四支撑臂设于支撑板上方;第二支撑臂两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第一支撑臂和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二连接臂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四支撑臂上,第二连接臂上设有第三导向槽;第一连接臂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支撑臂上,第一连接臂一端设有导块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插入第二连接臂的第三导向槽内;所述连接柱两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臂;第二连接板两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臂。
14.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丝杠、连接轴、第二电机、第二丝杠;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分别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第三支撑梁上;第一丝杠一端设有一组锥形齿轮,第二丝杠一端同时设有锥形齿轮;连接轴两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第三支撑梁上,同时连接轴两端设有锥形齿轮并啮合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轴端的锥形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三支撑梁顶端;第二电机输出轴端设有锥形齿轮并啮合第一丝杠轴端锥齿轮;所述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通过螺纹活动连接第一固定块。
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6.1)所述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通过调节座活动连接;当护栏宽度尺寸较大时可通过调整调节座在通槽内的位置进而调节第三支撑梁的位置,使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护栏的修饰需要;同时当工作完需要收纳时可将调节座自通槽内拆卸,使第三支撑梁及工作架脱离第二支撑梁便于收纳运输;
17.2)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上设有自适应支撑轮;通过弹簧、导向轴、支撑轴的使用使支撑轮在多种角度的护栏侧面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了固定式支撑轮不能适应侧面坡度不同的护栏的弊端;
18.3)第三支撑臂上设有工作架和提升机构,工作架的使用很好的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周身安全;提升机构可以随时调整施工人员的施工位置;同时第三支撑梁配合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牢牢地固定在护栏上,避免了采用吊车辅助施工时摇摆不定的弊端。
附图说明
19.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市政施工用外挂式护栏坡面修饰轻型作业车结构示意图;
20.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市政施工用外挂式护栏坡面修饰轻型作业车中第三支撑梁与工作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1.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市政施工用外挂式护栏坡面修饰轻型作业车中第二支撑梁与第一支撑梁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2.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市政施工用外挂式护栏坡面修饰轻型作业车中工作架的结构
示意图;
23.图中:1、第一支撑梁;101、第一电机;102、移动轮;103、肋板;104、第四连接板;2、第二支撑梁;201、通槽;202、固定槽;203、第一导向槽;4、第三支撑梁;401、第二导向槽;402、支撑板;5、工作架;501、固定板;5011、支撑导轨;5012、支撑板;5013、第一固定块;5014、t型导轨;502、第一支撑臂;503、第一连接臂;5031、导块;504、第二连接臂;5041、第三导向槽;505、第二支撑臂;506、第三支撑臂;507、第四支撑臂;508、连接柱;509、第二连接板;6、自适应支撑轮;601、固定座;602、支撑轴;603、导向轴;604、弹簧;7、第三连接板;8、定向轮;9、调节座;11、提升机构;1101、第一丝杠;1102、连接轴;1103、第二电机;1104、第二丝杠;12、配重块;13、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

4,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25.一种市政施工用外挂式护栏坡面修饰轻型作业车,包括第一支撑梁1、第二支撑梁2、第三支撑梁4、工作架5、自适应支撑轮6、第三连接板7、定向轮8、调节座9、提升机构11、配重块12;第一支撑梁1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梁2一端;第三支撑梁4一端活动连接调节座9;调节座9设置在第二支撑梁2上;工作架5和提升机构11设置在第三支撑梁4上;自适应支撑轮6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梁1、第三支撑梁4上;第三连接板7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梁2;定向轮8设置在第二支撑梁2上;配重块12设置在第一支撑梁1上。
26.所述第一支撑梁1底部设有移动轮102和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101输出轴端设有链轮;移动轮102中心设有转动轴并且转动轴一端设有链轮同时通过链条连接第一电机101轴端链轮;通过第一电机101提供动力带动移动轮102转动从而整体带动作业车进行移动;第一支撑梁1顶部设有肋板103并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梁2,使连接固定更牢固;第一支撑梁1一侧设有第四连接板104,第四连接板104两端固定连接相邻第一支撑梁1使其固定牢固。
27.所述第二支撑梁2一端设有通槽201,第二支撑梁2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槽203和固定槽202;所述定向轮8通过固定座设置在第一导向槽203内,可以在第一导向槽203内滑动,根据现场需要进行调节,然后通过螺栓穿过固定槽202锁紧定向轮8上的固定座;当护栏13平面宽度较大或较窄时,可调整定向轮8距离使其完全承接第二支撑梁2重量。
28.所述自适应支撑轮6包括固定座601、支撑轴602、导向轴603、弹簧604;第一支撑梁1和第三支撑梁4上同时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自适应支撑轮6;所述固定座601一侧设有滚轮;支撑轴602和导向轴603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座601另一侧;支撑轴602和导向轴603穿过第一支撑梁1或第三支撑梁4并相互活动连接;弹簧604套接导向轴603,弹簧604一端顶触固定座601,另一端顶触第一支撑梁1或第三支撑梁4;导向轴603另一端设有螺纹并配合设有螺母对弹簧604的回弹行程进行限位;通过转动螺母进行调节。
29.所述第三支撑梁4一侧设有第二导向槽401,另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板402作为工作人员上下用的梯台;第三支撑梁4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调节座9;第三支撑梁4两端设有第四连接板104用于结构固定;调节座9可以在通槽201内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支撑梁2上;当护栏13宽度较大时可滑动调节座9以适应第三支撑梁4和第二支撑梁2的承载位置。
30.所述第三支撑梁4一侧设有第二导向槽401,另一侧设有支撑板402用于固定连接相邻第三支撑梁4;第三支撑梁4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调节座9;调节座9可以在通槽201内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支撑梁2上;当护栏13宽度较大时可滑动调节座9以适应第三支撑梁4和第二支撑梁2的承载位置。
31.所述工作架5包括固定板501、第一支撑臂502、第一连接臂503、第二连接臂504、第二支撑臂505、第三支撑臂506、第四支撑臂507、连接柱508、第二连接板509;所述固定板501上设有支撑导轨5011、支撑板5012、第一固定块5013、t型导轨5014;第一固定块5013设置在固定板501中间段;t型导轨5014设置在固定板501侧面;支撑导轨5011固定在固定板501顶部,支撑板5012设置在支撑导轨5011内,并且可以在支撑导轨5011内滑动;第一支撑臂502和第四支撑臂507一端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固定板501两端;第四支撑臂507一端设为中空,第三支撑臂506一端插接第四支撑臂507中空一端并可以在第四支撑臂507内抽动;第四支撑臂507设于支撑板5012上方,支撑板5012滑出支撑导轨5011然后用螺栓固定锁牢,用于支撑第四支撑臂507保持平稳牢固;第二支撑臂505两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第一支撑臂502和第三支撑臂506;所述第二连接臂504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四支撑臂507上,第二连接臂504上设有第三导向槽5041;第一连接臂503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支撑臂502上,第一连接臂503一端设有导块5031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臂503一端插入第二连接臂504的第三导向槽5041内;所述连接柱508两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臂505;第二连接板509两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臂502;工作架5可通过调整第三支撑臂506进行放大或缩小以适应工作人员使用;当施工完成后,工作架5还可以各处支撑臂的连接销轴为轴心进旋转收纳,以便于运输。
32.所述提升机构11包括第一丝杠1101、连接轴1102、第二电机1103、第二丝杠1104;第一丝杠1101和第二丝杠1104分别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第三支撑梁4上;第一丝杠1101一端设有一组锥形齿轮,第二丝杠1104一端同时设有锥形齿轮;连接轴1102两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第三支撑梁4上,同时连接轴1102两端设有锥形齿轮并啮合第一丝杠1101和第二丝杠1104轴端的锥形齿轮;所述第二电机1103固定在第三支撑梁4顶端;第二电机1103输出轴端设有锥形齿轮并啮合第一丝杠1101轴端锥齿轮;所述第一丝杠1101和第二丝杠1104通过螺纹活动连接第一固定块5013;通过第二电机1103提供动力带动固定板501沿第二导向槽401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工作架5上下运动以适应不同位置的工作需要。
33.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