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道路透水型人行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58684发布日期:2022-05-11 08:3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道路透水型人行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透水型人行道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道路在海绵城市体系中的应用主要利用透水路面结构收集雨水,逐渐渗透到地层中或汇集到盲管中排入地下管网系统,使得路面表层不会产生积水。然而在遭遇持续强降雨时,常用透水路面渗水量有限,盲管收集雨量有限,容易造成道路结构收水饱和,渗水不及时出现路面积水。雨水中的杂质长时间沉淀在盲管中易造成管子堵塞,不及时清理易造成排水不便。
3.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透水型人行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城市道路透水型人行道结构,尤其是可有效提升强降雨时路面结构收水能力并且减少杂志堵塞的一种透水型人行道结构。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城市道路透水型人行道结构,该透水型人行道结构包括具有透水功能的面层、找平层、基层和垫层,所述该透水型人行道结构设置有一定的坡度,位于该坡度的最低点的一侧设置有路缘石,所述在找平层以下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水的集水装置,集水装置沿着人行道纵向设置,且集水装置设置在坡度最低点一侧内。
7.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水装置为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上部还设置有水槽盖,所述集水槽的竖直两侧壁上均开有若干个进水孔,且位于竖直两侧壁的外侧设还置有过滤层。
8.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层包括透水土工布和透水网,所述透水土工布与集水槽的竖直侧壁贴合,透水网位于透水土工布的外侧,透水网采用防腐蚀的聚乙烯网格。
9.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水槽的底部为斜坡结构,斜坡最低点的一侧安装有清洗装置,所述斜坡结构的坡度范围:0.3%-3%。
10.进一步地,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压力水管和水泵,压力水管一端与水泵连接,压力水管另一端用于与市政的雨水检查井连通,所述水泵用于与市政地下集水井连通供水,所述压力水管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水口为椎台状的出水孔,位于压力水管内的开口大,位于压力水管外的开口小。
12.进一步地,所述的面层透水砖、透水沥青或透水混凝土,找平层为中粗砂或水泥砂浆,基层为透水水稳碎石或透水水泥混凝土,垫层为级配碎石。
13.进一步地,所述的级配碎石由不同粒径的砾石粒组成。
14.进一步地,所述的路缘石的一侧还设置有挡块。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透水型人行道结构由从上到下依次铺设的面层、找平层、基层和垫层组成,垫层用于路面的打底,基层为路面的基础层,找平层为路面铺平的基础层,保证上方的面层的平整,面层用于行人的行走,整个透水型人行道结构设置有一定的坡度该坡度根据实际的现场情况坡度为1%-3%,实际采用坡度为2%效果最佳,透水效率最好,路面不易积水,通常该透水型人行道结构的坡度最低点设置在靠近与机动车路面之间的路缘石一侧,便于积水的排出,同时渗入该透水型人行道结构的水通过路面下设置集水装置进行收集排出,进一步的加快了路面的透水率。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面层、2-找平层、3-基层、4-垫层、5-路缘石、6-挡块、7-集水槽、8-水槽盖、9-进水孔、10-透水土工布、11-压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透水型人行道结构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说明。
21.参照图1,一种城市道路透水型人行道结构,该透水型人行道结构包括具有透水功能的面层1、找平层2、基层3和垫层4,所述该透水型人行道结构设置有一定的坡度,位于该坡度的最低点的一侧设置有路缘石5,所述在找平层2以下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水的集水装置,集水装置沿着人行道纵向设置,且集水装置设置在坡度最低点一侧内。
22.上述实施例中透水型人行道结构由从上到下依次铺设的面层1、找平层2、基层3和垫层4组成,垫层4用于路面的打底,基层3为路面的基础层,找平层2为路面铺平的基础层,保证上方的面层1的平整,面层1用于行人的行走,整个透水型人行道结构设置有一定的坡度该坡度根据实际的现场情况坡度为1%-3%,实际采用坡度为2%效果最佳,透水效率最好,路面不易积水,通常该透水型人行道结构的坡度最低点设置在靠近与机动车路面之间的路缘石5一侧,便于积水的排出,同时渗入该透水型人行道结构的水通过路面下设置集水装置进行收集排出,进一步的加快了路面的透水率。
23.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水装置为集水槽7,所述集水槽7的上部还设置有水槽盖8,所述集水槽7的竖直两侧壁上均开有若干个进水孔9,且位于竖直两侧壁的外侧设还置有过滤层。
24.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层包括透水土工布10和透水网,所述透水土工布10与集水槽7的竖直侧壁贴合,透水网位于透水土工布10的外侧,透水网采用防腐蚀的聚乙烯网格。
25.上述实施例中集水装置为集水槽7,集水槽7可为“u”型的凹槽,在凹槽上方设置有可拆卸的水槽盖8,用于当集水槽7堵塞时打开进行清理集水槽7,保证集水槽7的排水畅通,沿着集水槽7长度方向的竖直两侧壁上开有若干个进水孔9,用于渗入的水的收集,然后统一通过集水槽7排入市政的排污渠、集水池或者雨水管,为了避免该进水孔9的堵塞,在进水孔9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过滤层,用于避免砂石进入集水槽7内;实际使用中过滤层可采用
透水土工布10和透水网组成,透水土工布10贴合在进水孔9的外侧,透水网压实在透水土工布10上,保证透水土工布10的平整,避免透水土工布10遇水褶皱封堵进水孔9,透水网的透水孔应大于透水土工布10的透水孔,其中过滤层还可采用透水网+透水土工布10+透水网的形式组成,或者透水土工布10+透水网+透水土工布10+透水网的形式组成,从而达到进入集水槽7内的杂质减少,减少集水槽7内的清理周期,透水网采用防腐蚀的聚乙烯网格具有防腐蚀的效果,使用寿命长,节省了该集水槽7的维护成本。
26.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水槽7的底部为斜坡结构,斜坡最低点的一侧安装有清洗装置,所述斜坡结构的坡度范围:0.3%-3%。
27.进一步的,所述斜坡结构的坡度为1.35%。
28.进一步的,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压力水管11和水泵,压力水管11一端与水泵连接,压力水管11另一端用于与市政的雨水检查井连通,所述水泵用于与市政地下集水井连通供水,所述压力水管11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
29.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口为椎台状的出水孔,位于压力水管11内的开口大,位于压力水管11外的开口小。
30.上述实施例中集水槽7的底部为斜坡结构,便于积水的排出,同时避免了集水槽7的底部沉积物的堆积,在斜坡最低点的一侧安装有清洗装置可定期的进行集水槽7的底部沉积物的冲洗,免疫了直接剖开路面打开水槽盖8的清洗,节省了成本,斜坡结构的坡度为1.35%时在实际的使用中效果最佳;
31.清洗装置为安装在集水槽7的底部斜坡最低点一侧的压力水管11,在压力水管11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压力水管11靠近集水槽7的底部面的位置出水口密集,越往上出水口稀疏,当启动水泵后高压的水进入压力水管11,从出水口排出进行集水槽7的底部的冲洗,沉积物随着水流进入市政的雨水检查井内,然后进行统一进行污水净化处理,其中出水口的开口时可以设置为朝着不同的方向喷射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多角度的进行集水槽7的底部的冲洗,冲洗效果最佳,出水口为椎台状的出水孔,位于压力水管11内的开口大,位于压力水管11内的开口小,可以在高压水进入出水孔时,高压水在位于压力水管11大开口内汇集,进而再次的增压,使再次增加的水从位于压力水管11外的小开口处喷出,从而使碰出的水压力更高,集水槽7的底部的沉积物冲洗的更加干净,保证了集水槽7的排水畅通。
32.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1透水砖、透水沥青或透水混凝土,找平层2为中粗砂或水泥砂浆,基层3为透水水稳碎石或透水水泥混凝土,垫层4为级配碎石。
33.进一步的,所述的级配碎石由不同粒径的砾石粒组成。
34.进一步的,所述的路缘石5的一侧还设置有挡块6。
35.上述实施例中面层1采用透水砖作为人行道,透水性强,不易积水,找平层2为中粗砂透水性强,同时作为人行道的路面强度适中,基层3为透水水稳碎石透水性强,垫层4为级配碎石可增加整个路面的强度,同时整个路面的结果不易破坏,中粗砂: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本专利中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5,平均粒径为0.4mm。级配碎石由不同粒径的砾石粒组成,级配碎石混合料级配组成件表1,如下:
36.级配碎石混合料级配组成表
[0037][0038]
本实用新型通过该结构的城市道路透水型人行道结构路面不会存现积水的现象,同时在多雨的天气渗透的积水可以快速的进行排出,避免了路面积水无法行走的现象发生。
[003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40]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1]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