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伸缩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7121发布日期:2022-06-04 12:5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噪音伸缩缝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指一种低噪音伸缩缝。


背景技术:

2.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噪音的来源很多,如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是噪音。从总体上讲,噪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3.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运输的需求增加,城市的噪音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的障碍,交通噪音是指由各种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妨害人们正常生活的声音。如轮胎摩擦声、飞机轰鸣声、轮船汽笛声、火车隆隆声、汽车喇叭声与刹车声以及汽车、摩托车马达声等。当它们超过一定限度,会严重损害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美国曾作过试验,有一种植物被放置在常有火车急驰的铁路旁,其噪声级为100db,十天以后该植物即枯萎死去。对于交通噪声国内外均有不同的测定方法、测定仪器、评价指标和控制规定。中国城市中常可见到路旁竖立的分贝指标牌,随着车辆的驶过,牌中显示不断变化的数字反映噪声声压级的数字,单位是分贝。
4.传统的公路的接头上都设置有伸缩缝,传统的伸缩缝是水平设置的,三伸缩缝之间有间隙,这样就会导致轮胎的支撑面积减小,支撑力不足,导致整个汽车下限,会产生一个强烈的撞击声音,产生强大噪音,不利于人们的健康生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低噪音伸缩缝,解决了公路噪音过大的问题,解决了车辆通过伸缩缝产生噪音的问题,解决了处理噪音成本高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低噪音伸缩缝,包括第一伸缩缝、第二伸缩缝,所述第一伸缩缝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伸缩缝支撑件,所述第二伸缩缝上设置有若干第二伸缩缝支撑件;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伸缩缝支撑件的宽度,所述第二伸缩缝支撑件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的宽度;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上表面设置有消音凸起;所述第二伸缩缝支撑件上表面设置有消音凸起。
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噪音伸缩缝的优选结构,所述第一伸缩缝、第二伸缩缝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伸缩缝、第二伸缩缝分别设置在两段公路路基的交汇处。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的顶部与公路齐平,所述消音凸起设置在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的顶部,所述消音凸起的一端设置与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的根部位置,所述消音凸起的另一端延伸到所
述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的端部,所述消音凸起高于公路平面若干毫米。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缝、第二伸缩缝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水平设置,所述连接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连接主体。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一与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相连,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水平设置,所述支撑部的根部与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的端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斜向支撑杆。
12.进一步地,所述斜向支撑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主体之间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斜向支撑杆用于提高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的结构强度。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拉伸连接杆,所述拉伸连接杆水平设置,所述支撑部的底部连接有底部固定杆,所述底部固定杆水平设置,所述底部固定杆的末端与所述拉伸连接杆的末端通过连接加强杆相连,所述连接加强杆垂直于所述底部固定杆、拉伸连接杆。
14.进一步地,连接主体、所述支撑部、底部固定杆、连接加强杆、拉伸连接杆之间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设置有若干连接杆用于加强所述框架结构的结构强度。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主体、所述支撑部、底部固定杆、连接加强杆、拉伸连接杆所形成的框架结镶嵌子混凝土中;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的宽度不同,汽车行驶来的方向上的伸缩缝支撑件的宽度大于汽车驶离方向的伸缩缝支撑件的宽度。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第二伸缩缝支撑件、连接主体、支撑部、底部固定杆、连接加强杆、拉伸连接杆、支撑板、消音凸起、加强杆、斜向支撑杆均采用球墨铸铁制成。
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设置本装置,能够在在七成经过伸缩缝时,提高推轮胎的压强,来弥补支撑力的不足,保证汽车的中心不会上下波动,这样就能使得汽车能够平顺通过,降低汽车通过伸缩缝时的噪音,减少环境污染。
19.2.通过设置本装置,在解决了车辆通过伸缩缝产生噪音的问题的同时,降低了减小噪音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记:1是第一伸缩缝,2是第二伸缩缝,3是第一伸缩缝支撑件, 4是第二伸缩缝支撑件,5是连接主体,6是支撑部,7是底部固定杆,8是连接加强杆,9是拉伸连接杆,10是支撑板,11是消音凸起,12是加强杆,13是斜向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1: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噪音伸缩缝的优选结构,包括第一伸缩缝1、第二伸缩缝2,所述第一伸缩缝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所述第二伸缩缝2上设置有若干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的宽度,所述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的宽度;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的宽度不同,汽车行驶来的方向上的伸缩缝支撑件的宽度大于汽车驶离方向的伸缩缝支撑件的宽度。
27.所述第一伸缩缝1、第二伸缩缝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伸缩缝1、第二伸缩缝2分别设置在两段公路路基的交汇处。
28.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上表面设置有消音凸起11;所述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上表面设置有消音凸起11。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的顶部与公路齐平,所述消音凸起11设置在第一伸缩缝支撑件 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的顶部,所述消音凸起11的一端设置与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的根部位置,所述消音凸起11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的端部,所述消音凸起11高于所述公路平面若干毫米。根据汽车的重量和速度,设置一个适当的平均值。
29.所述第一伸缩缝1、第二伸缩缝2包括连接主体5,所述连接主体5水平设置,所述连接主体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6,所述支撑部6垂直于所述连接主体5。所述连接主体5的一端一与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相连,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水平设置,所述支撑部6的根部与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 的端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斜向支撑杆13。所述斜向支撑杆1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与所述连接主体5之间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2;所述加强杆12、斜向支撑杆13用于提高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的结构强度。
30.所述连接主体5的另一端连接有拉伸连接杆9,所述拉伸连接杆9水平设置,所述支撑部6的底部连接有底部固定杆7,所述底部固定杆7水平设置,所述底部固定杆7的末端与所述拉伸连接杆9的末端通过连接加强杆8 相连,所述连接加强杆8垂直于所述底部固定杆7、拉伸连接杆9。
31.连接主体5、所述支撑部6、底部固定杆7、连接加强杆8、拉伸连接杆9之间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设置有若干连接杆用于加强所述框架结构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主体5、所述支撑部6、底部固定杆7、连接加强杆8、拉伸连接杆9所形成的框架结镶嵌子混凝土中;所述第一伸缩缝支撑件3、第二伸缩缝支撑件4、连接主体5、支撑部 6、底部固定杆7、连接加强杆8、拉伸连接杆9、支撑板10、消音凸起11、加强杆12、斜向支撑杆13均采用球墨铸铁制成。
32.具体使用时,将第一伸缩缝1、第二伸缩缝2安装在公路的两端。使用时,当汽车的轮胎到达伸缩缝上,轮胎的支撑面积开始显小的同时,消音凸起11会逐渐增大对轮胎的压强,使得轮胎的总压力保持不变,对车辆的支撑也保持恒定,这样就能实现车辆中心的不变化通过伸缩缝,这样就不会因车辆一下一上二产生冲击噪声,保护环境安全,同时,设置消
音凸起 11成本很低,节约了经济成本。
33.这样,通过设置本装置,能够在在七成经过伸缩缝时,提高推轮胎的压强,来弥补支撑力的不足,保证汽车的中心不会上下波动,这样就能使得汽车能够平顺通过,降低汽车通过伸缩缝时的噪音,减少环境污染。本装置在解决了车辆通过伸缩缝产生噪音的问题的同时,降低了减小噪音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